功利主义万岁之第一篇——论记忆(1)
自从看了哈佛公开课后,一门全新的理论展现在我面前,那就是功利主义哲学。
首先简要介绍一下功利主义: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所谓最大善的计算则必须依靠此行为所涉及的每个个体之苦乐感觉的总和,其中每个个体都被视为具相同份量,且快乐与痛苦是能够换算的,痛苦仅是“负的快乐”。不同于一般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边沁和密尔都认为: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米尔认为:人类行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所以对幸福的促进就成为判断人的一切行为的标准。
从大的分类上,功利主义哲学可以分为情境,普遍,规则功利主义。可是对于宗师们的巨著,喜爱狼吞虎咽读书法的我难以卒读。但是对这门学科强烈的好奇心促使我前进,我想如果暂时沉不下心阅读大师名著,不如先依照功利哲学唯一的公理“追求最大幸福”来推导出自己的功利主义体系,待得浮生半日闲之时在阅读大师名著,从大师体系汲取营养,重构自己体系。如此这般,不就既无佛教所说的“知障”也无“不知障”了,岂不快哉。
这是我想将想法行之于笔的第一篇,先谈一下大体思路。首先,作为一名有着微弱死理性思维的理科生,我觉得功利主义使用追求最大幸福为公理,其中的幸福并不好界定,也不好量化。因此在我的体系中,我会尝试使用一些可以量化而且事实存在的物质实质来量化快乐与痛苦的比例。由于对脑科学并不甚了解,先暂且用吗啡或多巴胺之类的概念来代替总括能让我们感觉到快乐情绪的物质实质。其次,对于快乐与痛苦的权衡,并不是限定于短暂的一段时期,而是根据不同事情本身具有的周期律来作为计算的单位时间。最后,初期的功利主义会逐渐结合文化,社会发生些改变并且会穿上许多外衣遮蔽原有面目,本文主要目的就是揭开遮蔽真理的外衣,展现功利主义伦理学在解释上的普遍性。
首先我先来谈一下记忆。记忆自古以来都是宝贵的品质,人们对其又爱又恨,面对记忆人们有许多反常举动。我觉得可以试着通过解释反常现象证明理论的科学性。在我观念中若要证明一门学科的科学,一般而言就就是解释和演绎,完善一门理论我觉得就是先试着解释,如同一串数列,找到通式后就可以演绎了。
首先简要介绍一下功利主义: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所谓最大善的计算则必须依靠此行为所涉及的每个个体之苦乐感觉的总和,其中每个个体都被视为具相同份量,且快乐与痛苦是能够换算的,痛苦仅是“负的快乐”。不同于一般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边沁和密尔都认为: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米尔认为:人类行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所以对幸福的促进就成为判断人的一切行为的标准。
从大的分类上,功利主义哲学可以分为情境,普遍,规则功利主义。可是对于宗师们的巨著,喜爱狼吞虎咽读书法的我难以卒读。但是对这门学科强烈的好奇心促使我前进,我想如果暂时沉不下心阅读大师名著,不如先依照功利哲学唯一的公理“追求最大幸福”来推导出自己的功利主义体系,待得浮生半日闲之时在阅读大师名著,从大师体系汲取营养,重构自己体系。如此这般,不就既无佛教所说的“知障”也无“不知障”了,岂不快哉。
这是我想将想法行之于笔的第一篇,先谈一下大体思路。首先,作为一名有着微弱死理性思维的理科生,我觉得功利主义使用追求最大幸福为公理,其中的幸福并不好界定,也不好量化。因此在我的体系中,我会尝试使用一些可以量化而且事实存在的物质实质来量化快乐与痛苦的比例。由于对脑科学并不甚了解,先暂且用吗啡或多巴胺之类的概念来代替总括能让我们感觉到快乐情绪的物质实质。其次,对于快乐与痛苦的权衡,并不是限定于短暂的一段时期,而是根据不同事情本身具有的周期律来作为计算的单位时间。最后,初期的功利主义会逐渐结合文化,社会发生些改变并且会穿上许多外衣遮蔽原有面目,本文主要目的就是揭开遮蔽真理的外衣,展现功利主义伦理学在解释上的普遍性。
首先我先来谈一下记忆。记忆自古以来都是宝贵的品质,人们对其又爱又恨,面对记忆人们有许多反常举动。我觉得可以试着通过解释反常现象证明理论的科学性。在我观念中若要证明一门学科的科学,一般而言就就是解释和演绎,完善一门理论我觉得就是先试着解释,如同一串数列,找到通式后就可以演绎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