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文字版 - III. Paris in the Rain
火车一路颠到巴黎, 睡得不算太好, 也有时差的缘故醒了之后有点焦虑. 但听着乘务员的法语报站突然就兴奋了起来, 自顾自地念着Gare de l’Est! 巴黎连车站这么土的地方都要洋气很多. 突然觉得自己已经几乎不存在的法语筋被打开了一点. 在地铁站旧售票机上买了票, 用的是滚轮我还是围观路人大爷才会用的感觉很新鲜. 买了十张次票, 第一天就用了五张最后居然没用完……
从地铁站出来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应该进的小胡同……走着走着立马发现了le polidor, 窗户上还有片场照! 不过怎么那么缺心眼儿呢, 就算不在那儿吃饭好歹进去看看嘛……
进了宾馆开始贯彻旅行一定要做些矫情的奇怪的事情的原则: 果断换上英音好么! 后来查法语句子的时候发现有网友表示, 其实他们学的英语都是英音所以如果美国口音要慢点说啊不然人家听不懂啊……原来我的二逼行为不小心放光芒了是么 =v= 在巴黎的设定是会说的用法语, 不会的用腐国腔, 感觉自己在说两种外语…… 没多少钱升到一个据说有景观的房间, 进了屋想说今天下雨下成这样有什么景观用用脑子好么……太蠢了吧……宾馆的电梯超级古典胜过Gardner, 我和箱子进去以后绝必塞不进第三个人. 同时感觉随时会有斧头杀人狂跳进来……楼梯上碰到个大叔长得略粗犷手里还拿着正体不明的器械……嘛, 这个电梯就是能把我这种心大的人都逼出幽闭空间恐惧症的货 =.=
房间还挺不错的, 此行我多次想熟练运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个说法. 暖气略堪忧, 不过后来发现给予时间还是可以不堪忧的. 一开始热水也不是很热我还十分担心打算认命了, 想说暖气不行么热水估计也不行巴黎人民也许就是过着物理寒冷精神火热的生活呢……然后水就热了 =.=
磨叽了快俩小时才出门, 临行前抱佛脚查了一堆日常用语. 去Dalloyau吃饭, 我住的这一带还真是不错有不少很好的甜品店, 左岸人民的生活好丰富! 一楼摆出了很多精美的甜点, 不乏大只马卡龙展柜. 上楼和服务员姐甩了一句une personne, 我觉得我一定是疯了居然还能说出这句……她问午饭么(Dejeuner)? 我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后来说了oui……美好的语言能力就发挥到点菜的时候最终还是屈服于了英语. 点了Fond d’artichaut norvégien, 三文鱼配水煮蛋配artichoke, 符合我分量坑爹味道平淡的预设点菜原则. 甜品要了Opéra, 70%黑巧略有点苦, 但榛子巧克力的口感很合我意! 最后鼓足全部能力甩了句l’addition, 被持续无视……
吃完饭两点半, 出发去铁塔. 雨一直下不停, 不过我已经被老头催眠了吧, 居然认为雨中的巴黎真的不令人心烦, 只要有伞需要走在室外也心甘情愿. 坐RER-C线还坐到了车的上层去, 到站沿着路标走, 眼看左边就是河了, 一抬头塔就这么毫无征兆地出现了! 这么随意就能看到太不庄重了吧! 纠结了半天天气太冷还是去坐电梯了. 顶层结霜了没开只能到二楼, 人不多没等多久. 在电梯厢里上升到有俯瞰景观的时候小哦了一下! 到了二层发现这愁人的能见度……而且冻死了……偏偏挑个雨天上塔……自拍了几张彻底放弃了, 转了一圈照了一圈雾茫茫的巴黎就下去了.
塔下实在耐寒不能就买了杯热巧克力, 大冷天喝这个好爽! 看看时间决定去坐游船, 优惠券不能用太伤感情了. 找码头的时候又冻坏了, 买了个法棍热狗, 太好吃了……发现人们都开始排队了, 我以为必须要吃完上船一通狂塞, 其实大家是可以很悠然地带食物上去的……吃到手上都是mayo, 拿纸擦又没擦明白, 平生第一次拥有了一张蹭着调味酱渍的票……后来这张票被甩地上了真是命途多舛不得善终……最终衣服上包上很狼狈地全是mayo, 然而我依然淡定地不嫌丢人地吃到了最后. 在船头例行照片都是一手捧热狗一手大拇指这种美国农村恶俗广告造型好么!
游船一路经过太多著名景点和桥梁我笔记记不停最后还掏钱买了本纪念册. 协和广场, 议会大楼, 卢浮宫, 巴黎圣母院, 二战期间这些都险些被夷为平地, 不禁感叹一个人的决定真能带来巨大的差别. 蒙马特高地孕育了毕加索, 莫迪利亚尼, 马蒂斯, 被誉为 École de Paris. 加上原本是火车站的奥赛博物馆, 这两个去处是此行无暇顾及的遗珠之憾. 我还是很喜欢印象派的, 以及Midnight in Paris里, 男主就是走在圣心教堂的时候说出那句我最喜欢的when you think that in the cold, violent, meaningless universe that Paris exists的! 印象颇深的是最古老却叫新桥的Pont Neuf. 上面的人像雕塑拜Henri IV所赐, 谓为grotesque figures, 驶近一看还真是一个更比一个丑……
于我而言最大的收获是Pont Alexandre III. 为纪念俄法友谊而建造的这座大桥金璧辉煌壮美华丽, 桥头桥尾有1897 – 1900的年份碑. 听到解说一句这是Belle Époque的产物我一个激灵——这座桥是电影最后男主和年轻法国姑娘一起跨过的桥, 偏偏是建在Adriana心心念念的La Belle Époque? 不用浪漫意味过于明显的Pont Marie, 而是用一座不再留恋的黄金纪元末期的桥, 迎来一场新的雨中同行. 这不再沉迷过去和黄金年代已死的包袱真是抖得讲究而彻底!
下了船向凯旋门进发, 大雨天上了两次高处真是不能再蠢一些了……楼梯全然没有停止的意思然而有了一天十数次Gardner楼梯间的底子腿不抖心不颤! 底层有个头像雕像长得好囧. 中间在纪念品铺挑花了眼, 太多萌物钱包和我一起发出悲鸣, 买完发现身上纸币只剩五块钱了……这样真的不好>< 顶层虽然灯火通明照亮各条大道但下雨天来依然so stupid……在对面广场有人帮照了相, 也算是有了自己出镜的到此一游照.
雨没有停止的意思, 毅然走上了香榭丽舍大街. 雨中行走原来也是很有乐趣的. 这条街只是大牌云集, 于我是没有太多的价值, 也全然没有中文译名那么有气质. 但在雨中看到这么多光鲜亮丽的大楼心情也是挺好的. 回头望望凯旋门继续前进.
实在无法探知前方距离随便下了一个地铁站. 陷入了对Pont Alexandre III的执念, 从杜伊勒里宫站走回协和广场又坐到Invalides. 其间由于大脑短路地铁线路选择不效率事件时有发生. 从Invalides出来终于看到桥的时候, 觉得心里终于有什么归了位. 照了几张照片, 昏黄的灯光下真的彷如那最后一场的气氛. 我走到桥的另一端, 此时雨已不是很大, 放下雨伞, 一步一步迈过这座意义非凡的桥梁. 我竟然能重现喜爱的电影中的场景, 这太神奇太美妙了. 停在路口回望, 不知何时能再此情此景相会. 巴黎雨夜. 行走在Pont Alexandre III. 真正与Midnight in Paris相合. Paris, in the night, in the rain. It’s always the best of times.
回到住处在附近的一家小店吃了一碗拉面, 店居然是上海阿姨开的orz一个. 大半夜一碗热乎乎又寂寞的拉面感觉真好啊~ 顺带内心展望了一下第二天的米其林二星 =v=
无论被贴上怎样的标签, 巴黎是属于曾停留在这里的人们的. 时间的长短, 景致的不同, 一千个人会给出一千个答案.在船上放起la vie en rose的时候, 在香榭丽舍之曲响起的时候, 在经过Pont Marie桥底我闭上眼认真许愿的时候, 我心里无法抑制的那个问题是, 在这样的严寒中, 在周遭仿佛都变得冷酷的世界里, 巴黎怎么就这么轻易地, 让人的心变得柔软了起来呢?
从地铁站出来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应该进的小胡同……走着走着立马发现了le polidor, 窗户上还有片场照! 不过怎么那么缺心眼儿呢, 就算不在那儿吃饭好歹进去看看嘛……
进了宾馆开始贯彻旅行一定要做些矫情的奇怪的事情的原则: 果断换上英音好么! 后来查法语句子的时候发现有网友表示, 其实他们学的英语都是英音所以如果美国口音要慢点说啊不然人家听不懂啊……原来我的二逼行为不小心放光芒了是么 =v= 在巴黎的设定是会说的用法语, 不会的用腐国腔, 感觉自己在说两种外语…… 没多少钱升到一个据说有景观的房间, 进了屋想说今天下雨下成这样有什么景观用用脑子好么……太蠢了吧……宾馆的电梯超级古典胜过Gardner, 我和箱子进去以后绝必塞不进第三个人. 同时感觉随时会有斧头杀人狂跳进来……楼梯上碰到个大叔长得略粗犷手里还拿着正体不明的器械……嘛, 这个电梯就是能把我这种心大的人都逼出幽闭空间恐惧症的货 =.=
房间还挺不错的, 此行我多次想熟练运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个说法. 暖气略堪忧, 不过后来发现给予时间还是可以不堪忧的. 一开始热水也不是很热我还十分担心打算认命了, 想说暖气不行么热水估计也不行巴黎人民也许就是过着物理寒冷精神火热的生活呢……然后水就热了 =.=
磨叽了快俩小时才出门, 临行前抱佛脚查了一堆日常用语. 去Dalloyau吃饭, 我住的这一带还真是不错有不少很好的甜品店, 左岸人民的生活好丰富! 一楼摆出了很多精美的甜点, 不乏大只马卡龙展柜. 上楼和服务员姐甩了一句une personne, 我觉得我一定是疯了居然还能说出这句……她问午饭么(Dejeuner)? 我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后来说了oui……美好的语言能力就发挥到点菜的时候最终还是屈服于了英语. 点了Fond d’artichaut norvégien, 三文鱼配水煮蛋配artichoke, 符合我分量坑爹味道平淡的预设点菜原则. 甜品要了Opéra, 70%黑巧略有点苦, 但榛子巧克力的口感很合我意! 最后鼓足全部能力甩了句l’addition, 被持续无视……
吃完饭两点半, 出发去铁塔. 雨一直下不停, 不过我已经被老头催眠了吧, 居然认为雨中的巴黎真的不令人心烦, 只要有伞需要走在室外也心甘情愿. 坐RER-C线还坐到了车的上层去, 到站沿着路标走, 眼看左边就是河了, 一抬头塔就这么毫无征兆地出现了! 这么随意就能看到太不庄重了吧! 纠结了半天天气太冷还是去坐电梯了. 顶层结霜了没开只能到二楼, 人不多没等多久. 在电梯厢里上升到有俯瞰景观的时候小哦了一下! 到了二层发现这愁人的能见度……而且冻死了……偏偏挑个雨天上塔……自拍了几张彻底放弃了, 转了一圈照了一圈雾茫茫的巴黎就下去了.
塔下实在耐寒不能就买了杯热巧克力, 大冷天喝这个好爽! 看看时间决定去坐游船, 优惠券不能用太伤感情了. 找码头的时候又冻坏了, 买了个法棍热狗, 太好吃了……发现人们都开始排队了, 我以为必须要吃完上船一通狂塞, 其实大家是可以很悠然地带食物上去的……吃到手上都是mayo, 拿纸擦又没擦明白, 平生第一次拥有了一张蹭着调味酱渍的票……后来这张票被甩地上了真是命途多舛不得善终……最终衣服上包上很狼狈地全是mayo, 然而我依然淡定地不嫌丢人地吃到了最后. 在船头例行照片都是一手捧热狗一手大拇指这种美国农村恶俗广告造型好么!
游船一路经过太多著名景点和桥梁我笔记记不停最后还掏钱买了本纪念册. 协和广场, 议会大楼, 卢浮宫, 巴黎圣母院, 二战期间这些都险些被夷为平地, 不禁感叹一个人的决定真能带来巨大的差别. 蒙马特高地孕育了毕加索, 莫迪利亚尼, 马蒂斯, 被誉为 École de Paris. 加上原本是火车站的奥赛博物馆, 这两个去处是此行无暇顾及的遗珠之憾. 我还是很喜欢印象派的, 以及Midnight in Paris里, 男主就是走在圣心教堂的时候说出那句我最喜欢的when you think that in the cold, violent, meaningless universe that Paris exists的! 印象颇深的是最古老却叫新桥的Pont Neuf. 上面的人像雕塑拜Henri IV所赐, 谓为grotesque figures, 驶近一看还真是一个更比一个丑……
于我而言最大的收获是Pont Alexandre III. 为纪念俄法友谊而建造的这座大桥金璧辉煌壮美华丽, 桥头桥尾有1897 – 1900的年份碑. 听到解说一句这是Belle Époque的产物我一个激灵——这座桥是电影最后男主和年轻法国姑娘一起跨过的桥, 偏偏是建在Adriana心心念念的La Belle Époque? 不用浪漫意味过于明显的Pont Marie, 而是用一座不再留恋的黄金纪元末期的桥, 迎来一场新的雨中同行. 这不再沉迷过去和黄金年代已死的包袱真是抖得讲究而彻底!
下了船向凯旋门进发, 大雨天上了两次高处真是不能再蠢一些了……楼梯全然没有停止的意思然而有了一天十数次Gardner楼梯间的底子腿不抖心不颤! 底层有个头像雕像长得好囧. 中间在纪念品铺挑花了眼, 太多萌物钱包和我一起发出悲鸣, 买完发现身上纸币只剩五块钱了……这样真的不好>< 顶层虽然灯火通明照亮各条大道但下雨天来依然so stupid……在对面广场有人帮照了相, 也算是有了自己出镜的到此一游照.
雨没有停止的意思, 毅然走上了香榭丽舍大街. 雨中行走原来也是很有乐趣的. 这条街只是大牌云集, 于我是没有太多的价值, 也全然没有中文译名那么有气质. 但在雨中看到这么多光鲜亮丽的大楼心情也是挺好的. 回头望望凯旋门继续前进.
实在无法探知前方距离随便下了一个地铁站. 陷入了对Pont Alexandre III的执念, 从杜伊勒里宫站走回协和广场又坐到Invalides. 其间由于大脑短路地铁线路选择不效率事件时有发生. 从Invalides出来终于看到桥的时候, 觉得心里终于有什么归了位. 照了几张照片, 昏黄的灯光下真的彷如那最后一场的气氛. 我走到桥的另一端, 此时雨已不是很大, 放下雨伞, 一步一步迈过这座意义非凡的桥梁. 我竟然能重现喜爱的电影中的场景, 这太神奇太美妙了. 停在路口回望, 不知何时能再此情此景相会. 巴黎雨夜. 行走在Pont Alexandre III. 真正与Midnight in Paris相合. Paris, in the night, in the rain. It’s always the best of times.
回到住处在附近的一家小店吃了一碗拉面, 店居然是上海阿姨开的orz一个. 大半夜一碗热乎乎又寂寞的拉面感觉真好啊~ 顺带内心展望了一下第二天的米其林二星 =v=
无论被贴上怎样的标签, 巴黎是属于曾停留在这里的人们的. 时间的长短, 景致的不同, 一千个人会给出一千个答案.在船上放起la vie en rose的时候, 在香榭丽舍之曲响起的时候, 在经过Pont Marie桥底我闭上眼认真许愿的时候, 我心里无法抑制的那个问题是, 在这样的严寒中, 在周遭仿佛都变得冷酷的世界里, 巴黎怎么就这么轻易地, 让人的心变得柔软了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