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隘
有戾气的人,往往处于某种不自知的狭隘之中,这狭隘带来痛苦,但因为不自知,没有察觉,所以难以摆脱。
这种狭隘来自多个方面。比如,长期保持单一工作,而未有其他赏心悦目的事情发生,就会如此。单一的工作让人感觉枯燥,思维始终在某个特定的领域打转,无法获得其他的启发,交汇。这就是一种智性上的狭隘。
比智性上的狭隘更为严重又更难察觉的,是心性上的狭隘。人都有各自需要解决的问题,但若只看到自身的问题,对别人的问题没有理解体谅,这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人有时很难理解这世间众生真正的苦难,因而难以生出真正的怜悯;人也难理解内心所能拥有的开阔,光明与喜悦。因为不相信美好的存在,心对于这些美好,便没有追求。
对这世间的悲伤,不生怜悯;对这世间的美好,不存信赖,只是固守于自己内心暗昧难明的状态不断委曲求全,这都是狭隘。
这样的狭隘就会生出戾气,就会让人痛苦。
应该直面自己的狭隘之处,试图去反省,解决,超越。这样的过程,虽然有时不免钻入牛角尖,让人从一种狭隘走向另一种狭隘,但与这些问题对峙的过程,让一个人开始不断思考,理解,试图从外界获得帮助,验证。这个过程会渐渐让人开阔,并变得从容。
这种狭隘来自多个方面。比如,长期保持单一工作,而未有其他赏心悦目的事情发生,就会如此。单一的工作让人感觉枯燥,思维始终在某个特定的领域打转,无法获得其他的启发,交汇。这就是一种智性上的狭隘。
比智性上的狭隘更为严重又更难察觉的,是心性上的狭隘。人都有各自需要解决的问题,但若只看到自身的问题,对别人的问题没有理解体谅,这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人有时很难理解这世间众生真正的苦难,因而难以生出真正的怜悯;人也难理解内心所能拥有的开阔,光明与喜悦。因为不相信美好的存在,心对于这些美好,便没有追求。
对这世间的悲伤,不生怜悯;对这世间的美好,不存信赖,只是固守于自己内心暗昧难明的状态不断委曲求全,这都是狭隘。
这样的狭隘就会生出戾气,就会让人痛苦。
应该直面自己的狭隘之处,试图去反省,解决,超越。这样的过程,虽然有时不免钻入牛角尖,让人从一种狭隘走向另一种狭隘,但与这些问题对峙的过程,让一个人开始不断思考,理解,试图从外界获得帮助,验证。这个过程会渐渐让人开阔,并变得从容。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
Leorange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INFJ自我提升手册(二):减少共情、允许混乱 (6人喜欢)
- BLUEWAYS,我的爱人 (8人喜欢)
- 我亲爱的Jessica (11人喜欢)
- 青年学者如何更愉快地“活在当下”? (5人喜欢)
- 如果有一个怀抱勇敢不计代价 (2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