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之历代王朝对游牧民族策略大PK
匈奴、西夏、金国、辽国、蒙古这些都是曾经中国北方强悍的游牧民族,这些民族的铁骑战斗力极强,进退自如,年年劫掠边疆。中国的统治者对付他们的方式随着对战经验的积累越来越高明。
但是,首先我们需要清醒得认识到游牧民族是一定要来抢掠的。因为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靠天吃饭,一旦有天灾,除了出来抢没有别的活路。想一想就知道了,游牧民族的统治阶级遭遇天灾,只有三种处理办法:要么通过战争胜利抢来粮食和物资让族人活命、要么通过战争失败自己死亡大量人口让存粮够吃、要么就是原地不动等着被部落其它首领因饥荒挑起争端而取代。在生存和死亡面前,游牧民族统治者肯定选择抢啊,等死那是傻子。( 游牧民族的生存状况和动物界的狼群、猴群的生存状况很类似,人只是高等动物,归根结底生存方式和其它动物没有本质的不同)
那么,我们的中原统治阶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一、靠强悍、机敏的将领守边疆:
强悍的杰出代表是大明王朝的李如松。此君家族是军事上的狐狸窝,靠着优良的马匹、拿国家的土地分给自己的私家部队辽东铁骑、装备最高科技的武器,把蒙古入侵部落打的闻风而逃。这里特别引用《明朝的哪些事儿》里面介绍的辽东铁骑的最高科技武器三眼神铳:全长约120厘米,共有三个枪管,枪头突出,全枪由纯铁打造,射击时可以轮流发射,是辽东铁骑的标准装备。发起冲锋时,辽东铁骑即冲入战阵,于战马上发动齐射,基本上三轮下来,就能冲垮敌军。但问题似乎也未完全解决,三枪打完后怎么办呢?一般说来,换兵器是免不了的了,但中国人的智慧在此得到了完美的验证,这把火铳之所以用纯铁打造,枪管突出,是因为打完后,吹吹枪口的烟,换个握法,把它竖起来使,那就是把十分标准的铁榔头。人骑着马冲进去,先放三枪,也不用装弹,放完抡起来就打,这么几路下来,估计神仙也扛不住,铁骑之名就此横扫天下。顺便说一句,这种三眼铳今天还有,就在军事博物馆里。每次当我看到那些铁榔头的时候,都会不禁感叹:科学技术,那真是第一战斗力。
机敏的杰出代表是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的赵国名将李牧,此君一直派驻在赵国边境呆着抵抗匈奴,一呆数年。此君抵抗匈奴的手段十分简单、十分高杆,叹为观止!他修固城池、坚壁清野,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军队。然后下了一个著名的、让人瞠目结舌的军令:“匈奴来袭,赶紧进城,有敢出去和匈奴打仗的斩”。每当匈奴入侵边境,烽火台一报警,李牧即下令士兵立即收拾物资退入城堡固守,从不出战,使匈奴无从掳掠。这样过了几年,李牧没有人员伤亡也没有损失过物资。 后来赵国君臣都觉着这么和匈奴对峙很窝囊,就把李牧调回来,派了其它将领过去,过去就打,一打就输,损失惨重,最后不得不把李牧再派回去。李牧回去接着天天宰羊犒赏士兵、并且不准出城作战,让匈奴始终无功而返。 其实李牧此人有勇有谋,后来抵抗秦军的时候绝对是勇于出击的,秦朝的四大名将之一王翦知道有李牧这仗不好打,最后用了离间计把他害死了。名将李牧是一个一生从来没有打过败仗的将领,这样的人就肯沉住气面对匈奴完全据守,可见其深谋远虑,当得起军事家的名头。
二、靠修长城。其实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已经在各自修长城了,主要就是为了抵御战斗力实在太过强悍的匈奴,秦始皇那么猛的人,面对匈奴的连年劫掠也没啥好办法,于是花大力气修长城,靠防守为主。
三、靠搞经贸。明朝首屈一指的名相张居正是个一流的政治家,他和当时的内阁首辅高拱等人看明白了匈奴之所以年年劫掠中原的最根本理由,就是我最开始说的那个理由。所以,更好的解决办法只能是替这些塞外民族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即使遭遇天灾也能有活路,有活路自然就没有那么多人愿意拼命了。当时张居正、高拱花了不少力气和蒙古那边搞商贸,开放互市。当时明朝的迂腐言官们一个二个觉着和游牧民族做生意有失面子,激烈反对,后来张居正和高拱想了个抓阄之类的办法,还作了弊,才算是开放了边贸。这些事情在《明朝那些事儿》里面有详尽的描写。总之一方面李如松的辽东铁骑虎视眈眈,另外一方面边疆贸易红红火火,蒙古铁骑居然就消停了几十年。不得不说张居正、高拱这些内阁首辅的治国水准很高。
四、就是靠不动声色的‘灭族’了。如果说张居正是一流的政治家,那么至少在对付塞外铁骑这件事儿上康熙可以算是超一流政治家了。康熙的策略真是不动声色,估计怕蒙古部落有逆反心理,所以喇嘛都是从西藏请来的(所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如果不是乾隆的《喇嘛说》泄露天机,估计这个策略就会尘封历史而无人识破了。他选择的是需要出家不能结婚的一支教派,又对凡是入教的蒙古人提供优厚待遇,吸引蒙古族青壮年男子入教,不动声色的缓缓削弱蒙古铁骑的数量和质量,然后又通过高层通婚稳固贵族,当然贸易也是要开展的,三管齐下,彻彻底底的解决了塞外铁骑侵扰的问题。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哪一个不是一流的政治家,哪一个不是能征惯战的军事家,和塞外征战都是执政期间的重点,但只有康熙彻底解决了此问题,而且不留后患,稍微知道一点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满清朝廷真是不和蒙古打仗,倒是蒙古铁骑会支援清廷。
启用名将要担心功高震主、要担心自然死亡;使用长城要经常修修补补、要大量屯兵;单纯搞贸易战火一起就停滞了。唯有宗教洗脑,洗得温温柔柔,无知无觉。
但是,首先我们需要清醒得认识到游牧民族是一定要来抢掠的。因为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靠天吃饭,一旦有天灾,除了出来抢没有别的活路。想一想就知道了,游牧民族的统治阶级遭遇天灾,只有三种处理办法:要么通过战争胜利抢来粮食和物资让族人活命、要么通过战争失败自己死亡大量人口让存粮够吃、要么就是原地不动等着被部落其它首领因饥荒挑起争端而取代。在生存和死亡面前,游牧民族统治者肯定选择抢啊,等死那是傻子。( 游牧民族的生存状况和动物界的狼群、猴群的生存状况很类似,人只是高等动物,归根结底生存方式和其它动物没有本质的不同)
那么,我们的中原统治阶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一、靠强悍、机敏的将领守边疆:
强悍的杰出代表是大明王朝的李如松。此君家族是军事上的狐狸窝,靠着优良的马匹、拿国家的土地分给自己的私家部队辽东铁骑、装备最高科技的武器,把蒙古入侵部落打的闻风而逃。这里特别引用《明朝的哪些事儿》里面介绍的辽东铁骑的最高科技武器三眼神铳:全长约120厘米,共有三个枪管,枪头突出,全枪由纯铁打造,射击时可以轮流发射,是辽东铁骑的标准装备。发起冲锋时,辽东铁骑即冲入战阵,于战马上发动齐射,基本上三轮下来,就能冲垮敌军。但问题似乎也未完全解决,三枪打完后怎么办呢?一般说来,换兵器是免不了的了,但中国人的智慧在此得到了完美的验证,这把火铳之所以用纯铁打造,枪管突出,是因为打完后,吹吹枪口的烟,换个握法,把它竖起来使,那就是把十分标准的铁榔头。人骑着马冲进去,先放三枪,也不用装弹,放完抡起来就打,这么几路下来,估计神仙也扛不住,铁骑之名就此横扫天下。顺便说一句,这种三眼铳今天还有,就在军事博物馆里。每次当我看到那些铁榔头的时候,都会不禁感叹:科学技术,那真是第一战斗力。
机敏的杰出代表是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的赵国名将李牧,此君一直派驻在赵国边境呆着抵抗匈奴,一呆数年。此君抵抗匈奴的手段十分简单、十分高杆,叹为观止!他修固城池、坚壁清野,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军队。然后下了一个著名的、让人瞠目结舌的军令:“匈奴来袭,赶紧进城,有敢出去和匈奴打仗的斩”。每当匈奴入侵边境,烽火台一报警,李牧即下令士兵立即收拾物资退入城堡固守,从不出战,使匈奴无从掳掠。这样过了几年,李牧没有人员伤亡也没有损失过物资。 后来赵国君臣都觉着这么和匈奴对峙很窝囊,就把李牧调回来,派了其它将领过去,过去就打,一打就输,损失惨重,最后不得不把李牧再派回去。李牧回去接着天天宰羊犒赏士兵、并且不准出城作战,让匈奴始终无功而返。 其实李牧此人有勇有谋,后来抵抗秦军的时候绝对是勇于出击的,秦朝的四大名将之一王翦知道有李牧这仗不好打,最后用了离间计把他害死了。名将李牧是一个一生从来没有打过败仗的将领,这样的人就肯沉住气面对匈奴完全据守,可见其深谋远虑,当得起军事家的名头。
二、靠修长城。其实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已经在各自修长城了,主要就是为了抵御战斗力实在太过强悍的匈奴,秦始皇那么猛的人,面对匈奴的连年劫掠也没啥好办法,于是花大力气修长城,靠防守为主。
三、靠搞经贸。明朝首屈一指的名相张居正是个一流的政治家,他和当时的内阁首辅高拱等人看明白了匈奴之所以年年劫掠中原的最根本理由,就是我最开始说的那个理由。所以,更好的解决办法只能是替这些塞外民族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即使遭遇天灾也能有活路,有活路自然就没有那么多人愿意拼命了。当时张居正、高拱花了不少力气和蒙古那边搞商贸,开放互市。当时明朝的迂腐言官们一个二个觉着和游牧民族做生意有失面子,激烈反对,后来张居正和高拱想了个抓阄之类的办法,还作了弊,才算是开放了边贸。这些事情在《明朝那些事儿》里面有详尽的描写。总之一方面李如松的辽东铁骑虎视眈眈,另外一方面边疆贸易红红火火,蒙古铁骑居然就消停了几十年。不得不说张居正、高拱这些内阁首辅的治国水准很高。
四、就是靠不动声色的‘灭族’了。如果说张居正是一流的政治家,那么至少在对付塞外铁骑这件事儿上康熙可以算是超一流政治家了。康熙的策略真是不动声色,估计怕蒙古部落有逆反心理,所以喇嘛都是从西藏请来的(所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如果不是乾隆的《喇嘛说》泄露天机,估计这个策略就会尘封历史而无人识破了。他选择的是需要出家不能结婚的一支教派,又对凡是入教的蒙古人提供优厚待遇,吸引蒙古族青壮年男子入教,不动声色的缓缓削弱蒙古铁骑的数量和质量,然后又通过高层通婚稳固贵族,当然贸易也是要开展的,三管齐下,彻彻底底的解决了塞外铁骑侵扰的问题。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哪一个不是一流的政治家,哪一个不是能征惯战的军事家,和塞外征战都是执政期间的重点,但只有康熙彻底解决了此问题,而且不留后患,稍微知道一点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满清朝廷真是不和蒙古打仗,倒是蒙古铁骑会支援清廷。
启用名将要担心功高震主、要担心自然死亡;使用长城要经常修修补补、要大量屯兵;单纯搞贸易战火一起就停滞了。唯有宗教洗脑,洗得温温柔柔,无知无觉。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