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和清肇祖是姻亲?
据《朝鲜李朝实录》记载,朝鲜太宗乙酉五年即明成祖永乐三年(1405),朝鲜太宗请求成祖,将活动于以阿木河【又作斡木河、吾音会,今朝鲜会宁】为中心的豆满江【图们江】流域一带的女真斡朵里部猛哥贴木儿等所属部众,交其所属“附籍当差”,即从明廷治下改由其统治。明廷没有批准这一要求,并于是年三月派使臣王教化等三人奉敕书前往猛哥帖木儿等处慰劳,招他到南京朝见。使臣到达朝鲜后,被李朝政府故意阻难,不能前往招抚。同时一面派人对猛哥帖木儿威逼利诱,一面欺骗明廷说猛哥帖木儿等人自称服事朝鲜二十余年,都愿做朝鲜的子民而不愿投身明境。成祖接到回报后,很是生气,于当年九月宣谕朝鲜:
“东北面十一处人民二千余口,已皆准请【指1403年明廷赐予朝鲜管辖的三散、秃鲁兀等十一处女真人地域】,何惜猛哥贴木儿乎?猛哥贴木儿,皇后之亲也。遣人招来者,皇后之愿欲也。骨肉相见人之大伦也。朕夺汝土地,则请之可也,皇亲猛哥贴木儿,何关于汝乎?”
这段记载从字面意思看,就是成祖声称猛哥帖木儿与皇后有亲戚关系,所以才要招回中国以慰皇后之亲情。如此,则猛哥帖木儿,即清太祖努尔哈赤追封的清肇祖皇帝,竟然是明成祖的小舅子!【猛哥帖木儿小成祖十岁,姑且以为成祖娶的是他姐姐辈】可熟悉明史的人都知道,明成祖只有一位皇后,即徐皇后,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嫡长女,是时仍为大明国的正宫娘娘,直到永乐五年(1407)七月才崩于南京。猛哥帖木儿作为女真部长,是和她铁定攀不上亲属关系的啦。
翻检史料,倒是发现成祖确实有过女真人身份的妃嫔,但其与猛哥帖木儿并无姐弟或兄妹的关系。同样是自《朝鲜李朝实录》记载,永乐二年(1404)十二月,成祖派遣了辽东总旗张孛罗、小旗王罗哈等前往朝鲜宣敕建州女真胡里改部,朝鲜太宗在专门接待明使的太平馆会见了两人。张王二人“奉帝敕谕,授参政於虚出于建州卫者也。初,帝为燕王时,纳於虚出女,及即位,除建州卫参政。欲使诏谕野人,赐书慰之。”
此处所载之“於虚出”,即“阿哈出”的异译。成祖永乐元年(1403)十一月,以女真胡里改部属地设置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位于今绥芬河流域】,以胡里改部首领阿哈出【赐名李承善,朝鲜写作於虚出】为指挥使。朝鲜史料以其为“参政”,应是理解有误。由上文可知,成祖为燕王镇守北疆时,曾收纳阿哈出的女儿入王府,其地位可能只是亲王妾媵,连次妃、夫人都未能达到。成祖称帝后,其女最多也只列位低级妃嫔,故而出使宣敕的使者,只是总旗、小旗的军职。按明军编制,五十人为总旗,十人为小旗,成祖此举相当于派了两个连、排长去建州卫公干,级别不高。但此次出行按史料所载,又暗涵有明廷招抚朝鲜东北部女真部落的意图。所以朝鲜太宗才会亲自去接见了两位手拿敕书的低级使节,可能是想从中套出些明廷对朝鲜东北女真部落相关政策的情报。
阿哈出的胡里改部,与猛哥帖木儿的斡朵里部世代姻亲,猛哥帖木儿的妹妹嫁给了阿哈出的长子释家奴为妻,阿哈出次子莽哥不花的女儿又许配给猛哥帖木儿的次子都赤为妻。故而阿哈出归附明廷后,曾向成祖举荐猛哥帖木儿的才勇。在成祖的示意下,阿哈出暗地里联系招诱猛哥帖木儿投顺明廷,进而引发了明朝与李氏朝鲜对朝鲜东北部女真部落管辖权的纷争。成祖的招诱被朝鲜阻止后,立即宣谕朝鲜猛哥帖木儿的皇亲身份,应该是一种政治借口。因为成祖自己有侍嫔为阿哈出之女,故而从北方民族的血亲观念出发,将猛哥帖木儿亦视作姻亲。猛哥帖木儿又是阿哈出长子释家奴的妻哥,则阿哈出之女正好与其同辈,所以成祖称其为“皇后之亲,”以之为借口向朝鲜声索猛哥帖木儿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至于皇后一说,可能是成祖为加重借口的威吓力而故意声称,更有可能是汉语半瓶醋的朝鲜使臣的讹传。翻阅《李朝实录》,其中曾将阿哈出称为“帝三后之父”,则此女在朝鲜曾被传为朱棣三皇后。而只要查看明人与朝鲜使臣的对话,就知道彼此间语言的隔拗。当时朝鲜人的汉语教材还是沿用元朝口语,而类似“三皇后”的称呼在元代宫廷倒是有相同使用,如此这里的“皇后”一说,更像是大明和朝鲜之间沟通发生了的变传演绎。可惜明廷宫禁严密,后宫嫔妃除少数知名者外多不可考,阿哈出之女到底是何身份,今天已经不得而知。但其最多只能位列嫔妃,绝对不可能是皇后是肯定的。【据说《八旗通志》中也有记载,说明成祖有妃子为女真人,但未能查见】
此次宣谕风波后,朝鲜被迫放行明使王教化前往猛哥帖木儿所部。当年即永乐三年(1405)年底,猛哥帖木儿随同王教化到南京入朝,成祖以斡朵里部为建州左卫,以猛哥帖木儿为指挥使,赐姓童。【或说佟,猛哥帖木儿父亲名童挥厚,或由于此】次年,在阿哈出的推荐下,明廷又以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卫都指挥使。【朝鲜称为建州卫斡朵里】后来在朝鲜的逼迫下,猛哥帖木儿率部自朝鲜会宁地区迁到吉林梅河口一带活动,从此处于明廷的直接管辖之下。在永乐年间,阿哈出与猛哥帖木儿曾多次到京师贡马,受到成祖的赐宴款待,“赐赉有差。”猛哥帖木儿还和妹夫释家奴【赐名李显忠】等建州卫首领,参加了成祖永乐八年(1410)的第三次亲征漠北的军事行动,因为突出的军功被通令升赏。如此荣宠,也许也有一份身在明宫的影响融通其中。
“东北面十一处人民二千余口,已皆准请【指1403年明廷赐予朝鲜管辖的三散、秃鲁兀等十一处女真人地域】,何惜猛哥贴木儿乎?猛哥贴木儿,皇后之亲也。遣人招来者,皇后之愿欲也。骨肉相见人之大伦也。朕夺汝土地,则请之可也,皇亲猛哥贴木儿,何关于汝乎?”
这段记载从字面意思看,就是成祖声称猛哥帖木儿与皇后有亲戚关系,所以才要招回中国以慰皇后之亲情。如此,则猛哥帖木儿,即清太祖努尔哈赤追封的清肇祖皇帝,竟然是明成祖的小舅子!【猛哥帖木儿小成祖十岁,姑且以为成祖娶的是他姐姐辈】可熟悉明史的人都知道,明成祖只有一位皇后,即徐皇后,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嫡长女,是时仍为大明国的正宫娘娘,直到永乐五年(1407)七月才崩于南京。猛哥帖木儿作为女真部长,是和她铁定攀不上亲属关系的啦。
翻检史料,倒是发现成祖确实有过女真人身份的妃嫔,但其与猛哥帖木儿并无姐弟或兄妹的关系。同样是自《朝鲜李朝实录》记载,永乐二年(1404)十二月,成祖派遣了辽东总旗张孛罗、小旗王罗哈等前往朝鲜宣敕建州女真胡里改部,朝鲜太宗在专门接待明使的太平馆会见了两人。张王二人“奉帝敕谕,授参政於虚出于建州卫者也。初,帝为燕王时,纳於虚出女,及即位,除建州卫参政。欲使诏谕野人,赐书慰之。”
![]() |
图们江畔。 |
此处所载之“於虚出”,即“阿哈出”的异译。成祖永乐元年(1403)十一月,以女真胡里改部属地设置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位于今绥芬河流域】,以胡里改部首领阿哈出【赐名李承善,朝鲜写作於虚出】为指挥使。朝鲜史料以其为“参政”,应是理解有误。由上文可知,成祖为燕王镇守北疆时,曾收纳阿哈出的女儿入王府,其地位可能只是亲王妾媵,连次妃、夫人都未能达到。成祖称帝后,其女最多也只列位低级妃嫔,故而出使宣敕的使者,只是总旗、小旗的军职。按明军编制,五十人为总旗,十人为小旗,成祖此举相当于派了两个连、排长去建州卫公干,级别不高。但此次出行按史料所载,又暗涵有明廷招抚朝鲜东北部女真部落的意图。所以朝鲜太宗才会亲自去接见了两位手拿敕书的低级使节,可能是想从中套出些明廷对朝鲜东北女真部落相关政策的情报。
阿哈出的胡里改部,与猛哥帖木儿的斡朵里部世代姻亲,猛哥帖木儿的妹妹嫁给了阿哈出的长子释家奴为妻,阿哈出次子莽哥不花的女儿又许配给猛哥帖木儿的次子都赤为妻。故而阿哈出归附明廷后,曾向成祖举荐猛哥帖木儿的才勇。在成祖的示意下,阿哈出暗地里联系招诱猛哥帖木儿投顺明廷,进而引发了明朝与李氏朝鲜对朝鲜东北部女真部落管辖权的纷争。成祖的招诱被朝鲜阻止后,立即宣谕朝鲜猛哥帖木儿的皇亲身份,应该是一种政治借口。因为成祖自己有侍嫔为阿哈出之女,故而从北方民族的血亲观念出发,将猛哥帖木儿亦视作姻亲。猛哥帖木儿又是阿哈出长子释家奴的妻哥,则阿哈出之女正好与其同辈,所以成祖称其为“皇后之亲,”以之为借口向朝鲜声索猛哥帖木儿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至于皇后一说,可能是成祖为加重借口的威吓力而故意声称,更有可能是汉语半瓶醋的朝鲜使臣的讹传。翻阅《李朝实录》,其中曾将阿哈出称为“帝三后之父”,则此女在朝鲜曾被传为朱棣三皇后。而只要查看明人与朝鲜使臣的对话,就知道彼此间语言的隔拗。当时朝鲜人的汉语教材还是沿用元朝口语,而类似“三皇后”的称呼在元代宫廷倒是有相同使用,如此这里的“皇后”一说,更像是大明和朝鲜之间沟通发生了的变传演绎。可惜明廷宫禁严密,后宫嫔妃除少数知名者外多不可考,阿哈出之女到底是何身份,今天已经不得而知。但其最多只能位列嫔妃,绝对不可能是皇后是肯定的。【据说《八旗通志》中也有记载,说明成祖有妃子为女真人,但未能查见】
此次宣谕风波后,朝鲜被迫放行明使王教化前往猛哥帖木儿所部。当年即永乐三年(1405)年底,猛哥帖木儿随同王教化到南京入朝,成祖以斡朵里部为建州左卫,以猛哥帖木儿为指挥使,赐姓童。【或说佟,猛哥帖木儿父亲名童挥厚,或由于此】次年,在阿哈出的推荐下,明廷又以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卫都指挥使。【朝鲜称为建州卫斡朵里】后来在朝鲜的逼迫下,猛哥帖木儿率部自朝鲜会宁地区迁到吉林梅河口一带活动,从此处于明廷的直接管辖之下。在永乐年间,阿哈出与猛哥帖木儿曾多次到京师贡马,受到成祖的赐宴款待,“赐赉有差。”猛哥帖木儿还和妹夫释家奴【赐名李显忠】等建州卫首领,参加了成祖永乐八年(1410)的第三次亲征漠北的军事行动,因为突出的军功被通令升赏。如此荣宠,也许也有一份身在明宫的影响融通其中。
![]() |
近代北京满洲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