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读书时想起了浮生六记中的芸娘,沈复引东坡的诗“事如春梦了无痕”,以为倘若不将此生记录笔墨,则是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未免有辜彼苍之厚”。幸好如此,今人才能读到这样美的文字。可是芸娘的悲剧又令人嗟呀牵挂。
中国自古传流、至唐便有明文规定的“七出之条”,是说为人妻子若有七条中的一条便可休出家门:无子、淫佚、妒忌、窃盗、口舌、不事姑舅、恶疾。起先总不明白陈芸这般好的妻子为何不被公婆所容。若按这些条文来看,发现芸娘还真不是冤枉的。
首先芸娘大概是起先无子,所以会苦心竭力的帮丈夫去找憨园为妾,“后憨为有力者夺去,不果。芸竟以之死”,起初读来甚为惊讶,为何苦苦帮丈夫找小老婆,而且还如此上心。但倘若站在古人立场上想,这也是合乎当时的礼教的。所以红楼里贾赦看上了贾母那里的丫头鸳鸯,居然是他的老婆邢夫人主动去试探鸳鸯口风、去利诱鸳鸯的哥嫂。另外,王熙凤是那样的一个妒妇,因为没有生下儿子,只有一个巧姐,又怕外面找人来生子后夺了自己的地位,便把贴身服侍的平儿给了贾琏。后来贾琏在外面悄悄娶了尤二姐,王熙凤恨的咬牙切齿,但在贾母面前要假装是自己给贾琏找来的二姐,只是为了让香火延续,深得贾母赞赏。不过《浮生六记》后文里面又写到了“芸生一女名青君,时年十四,子名逢森,时年十二”,说明是有儿子的。所以可能的解释是初婚的几年没有生子,只有大女儿青君,通过这几年,芸娘以为自己命中无子,故而去为丈夫寻找小妾。
其二是淫佚,这“淫佚”并非仅仅是淫乱。一个女子过于舞文弄墨也是要归于“淫佚”的。所谓“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最好是藏于深闺之中做做针线。而倘若像芸娘那样同另一女在船中同丈夫饮酒唱歌作乐,以至于被人听闻,有这样的趣事:"时余寄居友人鲁半舫家萧爽楼中,越数日,鲁夫人误有所闻,私告芸曰:'前日闻若婿挟两妓饮于万年桥舟中,子知之否?'芸曰:'有之,其一即我也。'因以偕游始末详告之,鲁大笑,释然而去。" 虽然令人读来畅快,但于当时的礼法,乃是大相违背的吧。
另外沈复的父亲写信来要找人服侍,芸娘便“倩媒物色,得姚氏女”,并未向沈复母亲相告,以至于为沈复的母亲所不容。加上芸娘素来身患血疾,久不能治愈,又是“七出”中的恶疾。这样看,陈芸作为一个妻子,乃是为当时社会所不容的,也无怪乎要以悲剧收场了。
林语堂说芸娘大概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她能与之一同邀月酌酒,纳凉玩月,又拔钗沽酒,别出心裁的雇卖馄饨的于园中暖酒烹肴,供友人赏玩,性灵之人,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佳句。呜呼!怎奈黄土垄中,女儿命薄。那红尘中乐事,不能永远依持,乃是美中不足,好事多魔。
后记:倘若有时间、有动力,细读《六记》,做一篇关于芸娘悲剧的研究,应是一件饶有兴致的事。如今只能凭一点精力,一点记忆,作一点点感慨罢。
中国自古传流、至唐便有明文规定的“七出之条”,是说为人妻子若有七条中的一条便可休出家门:无子、淫佚、妒忌、窃盗、口舌、不事姑舅、恶疾。起先总不明白陈芸这般好的妻子为何不被公婆所容。若按这些条文来看,发现芸娘还真不是冤枉的。
首先芸娘大概是起先无子,所以会苦心竭力的帮丈夫去找憨园为妾,“后憨为有力者夺去,不果。芸竟以之死”,起初读来甚为惊讶,为何苦苦帮丈夫找小老婆,而且还如此上心。但倘若站在古人立场上想,这也是合乎当时的礼教的。所以红楼里贾赦看上了贾母那里的丫头鸳鸯,居然是他的老婆邢夫人主动去试探鸳鸯口风、去利诱鸳鸯的哥嫂。另外,王熙凤是那样的一个妒妇,因为没有生下儿子,只有一个巧姐,又怕外面找人来生子后夺了自己的地位,便把贴身服侍的平儿给了贾琏。后来贾琏在外面悄悄娶了尤二姐,王熙凤恨的咬牙切齿,但在贾母面前要假装是自己给贾琏找来的二姐,只是为了让香火延续,深得贾母赞赏。不过《浮生六记》后文里面又写到了“芸生一女名青君,时年十四,子名逢森,时年十二”,说明是有儿子的。所以可能的解释是初婚的几年没有生子,只有大女儿青君,通过这几年,芸娘以为自己命中无子,故而去为丈夫寻找小妾。
其二是淫佚,这“淫佚”并非仅仅是淫乱。一个女子过于舞文弄墨也是要归于“淫佚”的。所谓“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最好是藏于深闺之中做做针线。而倘若像芸娘那样同另一女在船中同丈夫饮酒唱歌作乐,以至于被人听闻,有这样的趣事:"时余寄居友人鲁半舫家萧爽楼中,越数日,鲁夫人误有所闻,私告芸曰:'前日闻若婿挟两妓饮于万年桥舟中,子知之否?'芸曰:'有之,其一即我也。'因以偕游始末详告之,鲁大笑,释然而去。" 虽然令人读来畅快,但于当时的礼法,乃是大相违背的吧。
另外沈复的父亲写信来要找人服侍,芸娘便“倩媒物色,得姚氏女”,并未向沈复母亲相告,以至于为沈复的母亲所不容。加上芸娘素来身患血疾,久不能治愈,又是“七出”中的恶疾。这样看,陈芸作为一个妻子,乃是为当时社会所不容的,也无怪乎要以悲剧收场了。
林语堂说芸娘大概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她能与之一同邀月酌酒,纳凉玩月,又拔钗沽酒,别出心裁的雇卖馄饨的于园中暖酒烹肴,供友人赏玩,性灵之人,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佳句。呜呼!怎奈黄土垄中,女儿命薄。那红尘中乐事,不能永远依持,乃是美中不足,好事多魔。
后记:倘若有时间、有动力,细读《六记》,做一篇关于芸娘悲剧的研究,应是一件饶有兴致的事。如今只能凭一点精力,一点记忆,作一点点感慨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