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阳城的故事#外附塔儿寺一则
此城其所以改名为锁阳城,是因为有一段传说:唐代名将薛仁贵奉命西征,一路顺利,可是打到苦峪城后,中了埋伏,被哈密国元帅苏宝同围困在城中。唐军虽然多次冲击,仍然冲不出重围,只能固守苦峪城。一天天过去了,城中粮草快要断绝,老将程咬金杀开一条血路去长安搬救兵,薛仁贵召将士节衣缩食,并亲自带人挖草根树皮充饥,以待援兵。有一天,薛仁贵发现城周围田地里生长的一种植物和红萝卜一样,名叫锁阳,可以食用,便命令将士挖出来充饥,这里遍地都有锁阳,将士们挖吃锁阳一直坚持到程咬金救兵到来。以后为纪念锁阳解救全军性命一事,就把苦峪城改为锁阳城。
锁阳城的具体筑城年代从现有资料无从考证,但从城中发掘出的开元通宝等唐代器物和城外白塔下挖出的唐碑断定,城的始筑年代当不晚于盛唐。据文物部门考证,锁阳城就是唐代瓜州的治所晋昌县城。锁阳城遗址内留有大量土台、房屋及其他建筑物遗迹,陶片、铜币随处可见。锁阳城周围汉唐时期的古渠道分南、北、中三条主渠,东西贯通,南北相连,总长度达百余公里,其间,支渠、毛渠、斗渠及古农垦区大片弃耕地交错相连,如今仍依稀可辨。
锁阳城具有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军事防御系统和古代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它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隋唐时期的军事、农业、城市形制以及当地的生态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锁阳城周边分布的古墓葬东西绵延数十公里,现已查明的汉、唐、魏、晋时期古墓葬约四千余座,是河西地区规模最大、最为集中、最为丰富的古墓区之一。目前,没有进行过正规的勘探发掘。仅从1992年被盗掘后的锁阳城唐墓出土的三彩马、驼、俑、镇墓兽及墓室画像砖、地砖等判断,其制作工艺精美绝伦,属河西地区少见。
交通:
从酒泉火车站坐客车到达安西县。
美食:
附近沙地盛产锁阳。锁阳,植物,状如小胡萝卜,固精壮阳、补血益气的中药材
购物:
玉门镇红葱品质优,营养丰富,辛辣芳香,是调味佳品,名传遐迩。
小贴士:
锁阳城之名缘于清代民间,因城周围有诸多味美甘甜的锁阳,后人因物命名为锁阳城。锁阳城是丝绸之路咽喉上的一大古城。在河西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诸方面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塔儿寺
在锁阳城城东约1公里处有一片土塔林,被当地人称为塔儿寺。
据史料记载,塔儿寺是唐、五代及宋元时瓜州地方官员及百姓进行祭祀的宗教活动场所。可见汉唐时代,这里是很热闹的。
塔儿寺现存大小塔十一座,寺门南向,东西两侧分置鼓楼及钟楼各一座、僧房数间,院墙正方形,面积10000平方米。寺院中心有大型庙宇建筑台基,其北面有一座高14。5米的大塔,用土坯砌成,白灰抹面。塔顶为覆钵式结构。塔形庄严雄浑,十分壮观。
据《大唐西域记》记载,高僧玄奘法师赴印度取经路过瓜州,在此讲经说法半月有余。《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唐朝断碑,在寺基内,字画不甚剥落。一面逼真唐体,虽未为唐人之极佳者,而断非唐后之书,因首尾残缺,仅存中段,文义不能联贯而总系大中时复河、湟,张义潮归唐授爵,大兴屯垦、水利疏通,荷锸如云,万亿京坻,称功颂德等语。其一面,字体流入五代宋初,文义与前略相仿,似颂曹义金之语……”
![]() |
锁阳城 |
锁阳城的具体筑城年代从现有资料无从考证,但从城中发掘出的开元通宝等唐代器物和城外白塔下挖出的唐碑断定,城的始筑年代当不晚于盛唐。据文物部门考证,锁阳城就是唐代瓜州的治所晋昌县城。锁阳城遗址内留有大量土台、房屋及其他建筑物遗迹,陶片、铜币随处可见。锁阳城周围汉唐时期的古渠道分南、北、中三条主渠,东西贯通,南北相连,总长度达百余公里,其间,支渠、毛渠、斗渠及古农垦区大片弃耕地交错相连,如今仍依稀可辨。
锁阳城具有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军事防御系统和古代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它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隋唐时期的军事、农业、城市形制以及当地的生态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锁阳城周边分布的古墓葬东西绵延数十公里,现已查明的汉、唐、魏、晋时期古墓葬约四千余座,是河西地区规模最大、最为集中、最为丰富的古墓区之一。目前,没有进行过正规的勘探发掘。仅从1992年被盗掘后的锁阳城唐墓出土的三彩马、驼、俑、镇墓兽及墓室画像砖、地砖等判断,其制作工艺精美绝伦,属河西地区少见。
![]() |
锁阳城 |
交通:
从酒泉火车站坐客车到达安西县。
美食:
附近沙地盛产锁阳。锁阳,植物,状如小胡萝卜,固精壮阳、补血益气的中药材
购物:
玉门镇红葱品质优,营养丰富,辛辣芳香,是调味佳品,名传遐迩。
小贴士:
锁阳城之名缘于清代民间,因城周围有诸多味美甘甜的锁阳,后人因物命名为锁阳城。锁阳城是丝绸之路咽喉上的一大古城。在河西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诸方面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塔儿寺
在锁阳城城东约1公里处有一片土塔林,被当地人称为塔儿寺。
据史料记载,塔儿寺是唐、五代及宋元时瓜州地方官员及百姓进行祭祀的宗教活动场所。可见汉唐时代,这里是很热闹的。
塔儿寺现存大小塔十一座,寺门南向,东西两侧分置鼓楼及钟楼各一座、僧房数间,院墙正方形,面积10000平方米。寺院中心有大型庙宇建筑台基,其北面有一座高14。5米的大塔,用土坯砌成,白灰抹面。塔顶为覆钵式结构。塔形庄严雄浑,十分壮观。
据《大唐西域记》记载,高僧玄奘法师赴印度取经路过瓜州,在此讲经说法半月有余。《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唐朝断碑,在寺基内,字画不甚剥落。一面逼真唐体,虽未为唐人之极佳者,而断非唐后之书,因首尾残缺,仅存中段,文义不能联贯而总系大中时复河、湟,张义潮归唐授爵,大兴屯垦、水利疏通,荷锸如云,万亿京坻,称功颂德等语。其一面,字体流入五代宋初,文义与前略相仿,似颂曹义金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