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当我读到这句话并明白是什么意思的时候,我觉得用来描述自己太恰如其分了,可想想又觉得不是,因为我压根就不抽丝,从上一次看书到现在,又应该有至少三个月了。
我记得自己会主动去找书看,还是在小学那会儿,跟外公外婆赶集,我会直接钻到书店去,买了书之后就一个人坐一边安静的看,所以那会儿特别讨喜,认识的大人见了都说这孩子这么爱看书,以后肯定有出息,我哪懂出息不出息的,看着笑话书只管乐了[囧]。当然,除了这种非正经的书,我还是会看正经书的。不记得是几年级了,只记得那会儿是班里负责借书的,以前是这么操作的,每周一个班由一个人负责去图书室借书,要借什么书都是由这个人来决定的,其他人没有选择权。所以我作为借书代表还是行使了一些职务便利的,可以挑自己喜欢的书看。那时候对科学和天文学类的书籍特别感兴趣,还特地拿了一本笔记本做笔记,甚至把科学发展简史整个抄在了笔记本上,对于天文学更是由衷的热爱,那地球之外浩瀚星空的神秘感对年少轻狂的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使我一度怀揣着一个理想,要成为一个天文学家。
当然,小孩的理想总是很多的,大多数都只是一个屁。当我上了初中开始逐渐感受到课业的压力之后,我尽再也没看过什么课外书了,我无意批判我国的应试教育制度,因为在任何的环境下,生活方式都是自己选的,我选择了接受这个应试教育,并且很虔诚的执行,心无旁骛,那我就无权批判它造成了我知识结构扁平的弊病。从这开始,阅读对我来说是为了考试,而不是获得知识,我对看书实际上是产生了抵触心理。
这种情况一直在延续,更不用说黑色的高中生涯。即使到了大学,对于读书这件事情我也没有顿悟过,而且更甚。那会儿确实想的是,终于解放了。所以我压根就不看书,即使要看书,也是为了考试能够及格,我从未意识到大学里有多好的资源,可以在这有限的4年里把自己的知识体系重新构建起来,把自己充实起来。
工作了,才觉得自己多无知,知识多匮乏。开始看书吧,所以逛亚马逊书店成了一项重要的生活内容,每次下单都是5本以上,每次收到书,沉甸甸地提回家,那种内心的充实感和满足感,好像这些书都已经内化了,特别是摆上书架之后,整个房间都充满着书香气,格调非常和谐,可是书放进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出来过,最终,书只成了装饰品。
偶尔会读几本书,但基本上是断断续续的,读书的速度远远赶不上买书的速度。当我意识到买书像是上瘾了一样以后,我开始思考我买书的意义,我意识到本质上,我不是真的喜欢看书,即使我知道阅读可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如果是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那么它很容易被其他事情代替,我有可能即使很空,我也会用看一部电影来代替看5页书,因为看电影是我喜欢做的事情,而看书只是一个级别更低的可选项。
现在我已经停止了买书的行为,我给自己的规定是书架上除专业书之外的书没看完之前不再买新的书了。养成阅读习惯的好处相信大部分人都明白,但真正有去养成这个习惯的人并不占大多数。我是不喜欢看书,所以养成这个习惯对我来说是有困难的,但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要养成一个本没有的习惯要靠努力和坚持,就像这一个月的早起,我想自己还是有毅力去做一些事情的,所以,一个月养成一个好习惯,下一个月的好习惯就是,每天至少一个小时的阅读。
我希望的理想状态是,读书确如抽丝,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我记得自己会主动去找书看,还是在小学那会儿,跟外公外婆赶集,我会直接钻到书店去,买了书之后就一个人坐一边安静的看,所以那会儿特别讨喜,认识的大人见了都说这孩子这么爱看书,以后肯定有出息,我哪懂出息不出息的,看着笑话书只管乐了[囧]。当然,除了这种非正经的书,我还是会看正经书的。不记得是几年级了,只记得那会儿是班里负责借书的,以前是这么操作的,每周一个班由一个人负责去图书室借书,要借什么书都是由这个人来决定的,其他人没有选择权。所以我作为借书代表还是行使了一些职务便利的,可以挑自己喜欢的书看。那时候对科学和天文学类的书籍特别感兴趣,还特地拿了一本笔记本做笔记,甚至把科学发展简史整个抄在了笔记本上,对于天文学更是由衷的热爱,那地球之外浩瀚星空的神秘感对年少轻狂的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使我一度怀揣着一个理想,要成为一个天文学家。
当然,小孩的理想总是很多的,大多数都只是一个屁。当我上了初中开始逐渐感受到课业的压力之后,我尽再也没看过什么课外书了,我无意批判我国的应试教育制度,因为在任何的环境下,生活方式都是自己选的,我选择了接受这个应试教育,并且很虔诚的执行,心无旁骛,那我就无权批判它造成了我知识结构扁平的弊病。从这开始,阅读对我来说是为了考试,而不是获得知识,我对看书实际上是产生了抵触心理。
这种情况一直在延续,更不用说黑色的高中生涯。即使到了大学,对于读书这件事情我也没有顿悟过,而且更甚。那会儿确实想的是,终于解放了。所以我压根就不看书,即使要看书,也是为了考试能够及格,我从未意识到大学里有多好的资源,可以在这有限的4年里把自己的知识体系重新构建起来,把自己充实起来。
工作了,才觉得自己多无知,知识多匮乏。开始看书吧,所以逛亚马逊书店成了一项重要的生活内容,每次下单都是5本以上,每次收到书,沉甸甸地提回家,那种内心的充实感和满足感,好像这些书都已经内化了,特别是摆上书架之后,整个房间都充满着书香气,格调非常和谐,可是书放进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出来过,最终,书只成了装饰品。
偶尔会读几本书,但基本上是断断续续的,读书的速度远远赶不上买书的速度。当我意识到买书像是上瘾了一样以后,我开始思考我买书的意义,我意识到本质上,我不是真的喜欢看书,即使我知道阅读可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如果是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那么它很容易被其他事情代替,我有可能即使很空,我也会用看一部电影来代替看5页书,因为看电影是我喜欢做的事情,而看书只是一个级别更低的可选项。
现在我已经停止了买书的行为,我给自己的规定是书架上除专业书之外的书没看完之前不再买新的书了。养成阅读习惯的好处相信大部分人都明白,但真正有去养成这个习惯的人并不占大多数。我是不喜欢看书,所以养成这个习惯对我来说是有困难的,但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要养成一个本没有的习惯要靠努力和坚持,就像这一个月的早起,我想自己还是有毅力去做一些事情的,所以,一个月养成一个好习惯,下一个月的好习惯就是,每天至少一个小时的阅读。
我希望的理想状态是,读书确如抽丝,成为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