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萨饼
今天我又一个人在晚高峰时段去吃了比萨饼。
对于我来说,比萨饼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两相宜的食物。
它的设计生来就适合多人分享食用,分起来热闹又利落。
但当你一个人进食的时候,也不像几道菜的正餐那样在分量和场面上凸显你的孤独而令人尴尬。
即便吃不完,打包也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包回家又是孤独的人的下一餐饭。
我很小的时候家住一个机动游戏城隔壁,周末的时候爸妈会带着去玩几个硬币的游戏。
游戏城里有个美食区,一个个小橱窗里放着蜡做的食品模型,其中就有各式比萨饼,
被定格在拉起抽丝的那一瞬间的形态。
那时候压根还没有什么必胜客,我也不知道这就是比萨饼,
只觉得这片由几条抽丝支撑的花花绿绿三角形馅饼的凌空造型特奇特。
我幻想着这该是什么滋味呢,
可最终也只是趴在柜台外想想罢了,因为我虽然对比萨饼没有概念,
可对钱已经有认识了,它很贵,家里不宽裕,我不好意思让父母给我买。
就这样,比萨饼成为了我的一个心结。
后来必胜客出现了,价格虽然不便宜可也算在接受范围以内,
于是逢逮着机会我就会提出要吃比萨饼。
考上重点高中的时候爷爷说要请客,我还是把他领到了必胜客。
爷爷毕生除了诗词书赋以外的一大爱好就是吃各种肉,
吃完必胜客以后他皱眉评价:不好吃,饼太厚,没有肉。
当时我父母还经常把他的这一评价作为笑谈,说等我考上大学的时候再跟他吃一次。
可谁料到了考上大学的时候,我已不再有机会听他皱眉评价美食了。
他得了晚期食道癌,几乎完全无法进食,只能靠插管维持,不久便离开了。
我常常想象,但又不敢去想,不能吃,这对他来说是怎样的一种折磨。
后来人大了,去的地儿多嘴也刁了,
便觉得爷爷当年总结的那九个字实在精辟,必胜客就是个比萨饼界垫底的渣。
吃了一圈最美味的还是拿波里巷子里的比萨,
只涂一层番茄酱橄榄油,还带着炉灰,桌子这么大的一块,可鲜香得不行,滋味比肉还美。
但现在想来,跑那么大老远吃个比萨饼总让人觉得装逼之嫌太大,
吃它早已不再是出于小时候纯粹的对流着油混杂着溶奶酪和各种肉菜馅料的原始渴望。
再后来,公司后面的斜坡上也开了一间只做外卖的小比萨饼店,
被夹在各种夜店之间,主要客源也都是半夜喝得酩熏大醉随便买点食物果腹的人们。
但平心而论,这样的定位真的委屈了小店的高素质比萨饼。
我和同事A经常上班时间从公司顺两罐红牛溜出来,
一人三十块钱买一大块香肠披萨,撒满辣椒粉和辣椒仔,
就着红牛边吃边看来往的顾客边醉醺醺地点餐边不忘调戏店里的小姑娘。
为了上班时间开溜出来吃比萨饼这事儿,我和A没少被老板说过,
可内时候我们觉得每天开溜出来的内半小时的觅食时间基本上是支撑我们留在糟逼公司的唯一乐趣,于是我们说好等哪天老板终于忍无可忍地把这一乐趣剥夺的时候,我们就一起离开。
谁知道后来却是我们俩自己先闹起矛盾,最终互不说话了。
矛盾的源头其实是一件小得我都已经忘了的事情,不过我想真正的原因,
是我们曾经每天的比萨饼时间让我们走得太近了,所以必须重新调整距离。
虽然没有了A的陪伴,可我还是放不下好吃的比萨饼,
便常隔三岔五溜去,只不过一个人在充满醉汉和去派对的一拨拨人群的环境下进食总有种撸瑟般的尴尬,每次都来不及慢慢品味,只想着赶紧把这么一大块吃完。
我即将离开公司的前几天,同事们一起到海边跟拍一个专题。
拍完突然下起大雨,便到就近的一比萨饼店吃东西。
那时候我和A的冷战大家都知道了,就故意把我们俩安排坐一起。
可点了一桌比萨饼,
我和A却默契地没有拿过一块从同一个饼上分下来的比萨,也没有丁点儿交流。
现在想来挺逗,
分比萨饼竟变成了象征我们决裂的仪式。
很久以后我和A还是重归于好,可不像从前一般亲近了,
大概和破镜无法重圆一样,破了的饼也没法拼成原来内个样儿了?
辞职以后我又开始上学,
每天焦头烂额,没课的时候可以几天不下楼不见活人地窝在家里写作业,
唯一能保持和外界交流的渠道就是和你通过视频说说话。
我总是处在想下楼买饭却又因形象过于邋遢而不想出门的左右为难之中,索性就这么饿着。
饿了一天最后实在受不了,翻出一张必胜客的外卖单,看什么都想吃,
盯准了一家庭餐,好像是三百多。
这个餐可以解决我未来两天不下楼的进食问题,可一个人吃未免有点儿豪奢。
我正犹疑呢,你马上来了一句:想吃就叫呗,就当我跟你一块儿吃了,我请。
后来外卖大哥问我要几份餐具,我都不好意思说只要一份,装作有一家子吃似的要了三四份。
然后像过节祭祖供着你似的,在电脑视频你的面前摆开一桌,狼吞虎咽起来,把你乐坏了。
中途吃累了还睡了一觉,起来继续的时候发现你还跟那儿边看着边乐呢,
说一定得记得一起去吃一次比萨饼。
可没想到我们俩真正一起吃比萨饼却是很以后的事情了。
我们一起吃川菜油鸡饭烤肉各种的,
可为什么每次都说要吃比萨饼,最后却都吃的是别的呢?
内天刚回春,还是个周末,商场里都是人,
我一到人多而杂的地方就有点焦躁,
想赶快离开,却碰巧想去的地儿还没有开门,只能找地方先吃饭。
到处都要排队,只有比萨饼店人少点儿,我们终于就这样一起吃了唯一一次。
那间店和我和同事们在海边吃的是同一间,
对于我这么一个封建迷信思想颇重的人来说,这是个不太好的兆头。
而对于你来说,坏的兆头在于他们店的辣椒仔全都用光了,侍应生找来找去也没发现存货。
你说诺大一个餐厅没有辣椒仔简直不可理喻,
你还说没有了辣椒仔的比萨饼简直无法下咽,
气冲冲地吃完了你的两个不放肉的特辣肉披萨,因为你不吃那种肉。
我边看着你吃边回想着,
貌似我们俩每每一起吃饭都会发生各种不愉快的事情,互相对对方的饮食习惯各种看不惯,
而最开心的一次竟然是很久以前隔空叫的内必胜客外卖。
我也说不清吃饭究竟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但我知道我不能忍受连吃一餐饭都要战战兢兢害怕对方一不顺心就发火的生活。
今天我一个人在餐厅里吃着比萨饼,
旁边坐着对小情侣,俩人一言不发默默地一片片解决着一个大饼。
由于最近我艺术逼附体,看他们就像在看行为艺术一样,
这么认真地不带感情地吃着,我觉得这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是不可想像的。
因为早在我还趴在橱窗外看蜡模型的时候就觉得,
能把那么多美味的因素一口包裹着塞进嘴里,
吃比萨饼应该是天下最幸福的事,又怎么会有人吃着它却不开心呢?
对于我来说,比萨饼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两相宜的食物。
它的设计生来就适合多人分享食用,分起来热闹又利落。
但当你一个人进食的时候,也不像几道菜的正餐那样在分量和场面上凸显你的孤独而令人尴尬。
即便吃不完,打包也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包回家又是孤独的人的下一餐饭。
我很小的时候家住一个机动游戏城隔壁,周末的时候爸妈会带着去玩几个硬币的游戏。
游戏城里有个美食区,一个个小橱窗里放着蜡做的食品模型,其中就有各式比萨饼,
被定格在拉起抽丝的那一瞬间的形态。
那时候压根还没有什么必胜客,我也不知道这就是比萨饼,
只觉得这片由几条抽丝支撑的花花绿绿三角形馅饼的凌空造型特奇特。
我幻想着这该是什么滋味呢,
可最终也只是趴在柜台外想想罢了,因为我虽然对比萨饼没有概念,
可对钱已经有认识了,它很贵,家里不宽裕,我不好意思让父母给我买。
就这样,比萨饼成为了我的一个心结。
后来必胜客出现了,价格虽然不便宜可也算在接受范围以内,
于是逢逮着机会我就会提出要吃比萨饼。
考上重点高中的时候爷爷说要请客,我还是把他领到了必胜客。
爷爷毕生除了诗词书赋以外的一大爱好就是吃各种肉,
吃完必胜客以后他皱眉评价:不好吃,饼太厚,没有肉。
当时我父母还经常把他的这一评价作为笑谈,说等我考上大学的时候再跟他吃一次。
可谁料到了考上大学的时候,我已不再有机会听他皱眉评价美食了。
他得了晚期食道癌,几乎完全无法进食,只能靠插管维持,不久便离开了。
我常常想象,但又不敢去想,不能吃,这对他来说是怎样的一种折磨。
后来人大了,去的地儿多嘴也刁了,
便觉得爷爷当年总结的那九个字实在精辟,必胜客就是个比萨饼界垫底的渣。
吃了一圈最美味的还是拿波里巷子里的比萨,
只涂一层番茄酱橄榄油,还带着炉灰,桌子这么大的一块,可鲜香得不行,滋味比肉还美。
但现在想来,跑那么大老远吃个比萨饼总让人觉得装逼之嫌太大,
吃它早已不再是出于小时候纯粹的对流着油混杂着溶奶酪和各种肉菜馅料的原始渴望。
再后来,公司后面的斜坡上也开了一间只做外卖的小比萨饼店,
被夹在各种夜店之间,主要客源也都是半夜喝得酩熏大醉随便买点食物果腹的人们。
但平心而论,这样的定位真的委屈了小店的高素质比萨饼。
我和同事A经常上班时间从公司顺两罐红牛溜出来,
一人三十块钱买一大块香肠披萨,撒满辣椒粉和辣椒仔,
就着红牛边吃边看来往的顾客边醉醺醺地点餐边不忘调戏店里的小姑娘。
为了上班时间开溜出来吃比萨饼这事儿,我和A没少被老板说过,
可内时候我们觉得每天开溜出来的内半小时的觅食时间基本上是支撑我们留在糟逼公司的唯一乐趣,于是我们说好等哪天老板终于忍无可忍地把这一乐趣剥夺的时候,我们就一起离开。
谁知道后来却是我们俩自己先闹起矛盾,最终互不说话了。
矛盾的源头其实是一件小得我都已经忘了的事情,不过我想真正的原因,
是我们曾经每天的比萨饼时间让我们走得太近了,所以必须重新调整距离。
虽然没有了A的陪伴,可我还是放不下好吃的比萨饼,
便常隔三岔五溜去,只不过一个人在充满醉汉和去派对的一拨拨人群的环境下进食总有种撸瑟般的尴尬,每次都来不及慢慢品味,只想着赶紧把这么一大块吃完。
我即将离开公司的前几天,同事们一起到海边跟拍一个专题。
拍完突然下起大雨,便到就近的一比萨饼店吃东西。
那时候我和A的冷战大家都知道了,就故意把我们俩安排坐一起。
可点了一桌比萨饼,
我和A却默契地没有拿过一块从同一个饼上分下来的比萨,也没有丁点儿交流。
现在想来挺逗,
分比萨饼竟变成了象征我们决裂的仪式。
很久以后我和A还是重归于好,可不像从前一般亲近了,
大概和破镜无法重圆一样,破了的饼也没法拼成原来内个样儿了?
辞职以后我又开始上学,
每天焦头烂额,没课的时候可以几天不下楼不见活人地窝在家里写作业,
唯一能保持和外界交流的渠道就是和你通过视频说说话。
我总是处在想下楼买饭却又因形象过于邋遢而不想出门的左右为难之中,索性就这么饿着。
饿了一天最后实在受不了,翻出一张必胜客的外卖单,看什么都想吃,
盯准了一家庭餐,好像是三百多。
这个餐可以解决我未来两天不下楼的进食问题,可一个人吃未免有点儿豪奢。
我正犹疑呢,你马上来了一句:想吃就叫呗,就当我跟你一块儿吃了,我请。
后来外卖大哥问我要几份餐具,我都不好意思说只要一份,装作有一家子吃似的要了三四份。
然后像过节祭祖供着你似的,在电脑视频你的面前摆开一桌,狼吞虎咽起来,把你乐坏了。
中途吃累了还睡了一觉,起来继续的时候发现你还跟那儿边看着边乐呢,
说一定得记得一起去吃一次比萨饼。
可没想到我们俩真正一起吃比萨饼却是很以后的事情了。
我们一起吃川菜油鸡饭烤肉各种的,
可为什么每次都说要吃比萨饼,最后却都吃的是别的呢?
内天刚回春,还是个周末,商场里都是人,
我一到人多而杂的地方就有点焦躁,
想赶快离开,却碰巧想去的地儿还没有开门,只能找地方先吃饭。
到处都要排队,只有比萨饼店人少点儿,我们终于就这样一起吃了唯一一次。
那间店和我和同事们在海边吃的是同一间,
对于我这么一个封建迷信思想颇重的人来说,这是个不太好的兆头。
而对于你来说,坏的兆头在于他们店的辣椒仔全都用光了,侍应生找来找去也没发现存货。
你说诺大一个餐厅没有辣椒仔简直不可理喻,
你还说没有了辣椒仔的比萨饼简直无法下咽,
气冲冲地吃完了你的两个不放肉的特辣肉披萨,因为你不吃那种肉。
我边看着你吃边回想着,
貌似我们俩每每一起吃饭都会发生各种不愉快的事情,互相对对方的饮食习惯各种看不惯,
而最开心的一次竟然是很久以前隔空叫的内必胜客外卖。
我也说不清吃饭究竟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但我知道我不能忍受连吃一餐饭都要战战兢兢害怕对方一不顺心就发火的生活。
今天我一个人在餐厅里吃着比萨饼,
旁边坐着对小情侣,俩人一言不发默默地一片片解决着一个大饼。
由于最近我艺术逼附体,看他们就像在看行为艺术一样,
这么认真地不带感情地吃着,我觉得这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是不可想像的。
因为早在我还趴在橱窗外看蜡模型的时候就觉得,
能把那么多美味的因素一口包裹着塞进嘴里,
吃比萨饼应该是天下最幸福的事,又怎么会有人吃着它却不开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