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读后感
这本书总共收录了柴静的二十篇文章,这二十篇文件记录了柴静十年工作时的成长历程,每篇文章都以一个新的视角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它们之间没有什么逻辑关系。这本书不像其它书那样有个主题或者中心思想。我每读一篇文章思绪都飞跃着,脑海里不断的浮现着书中描述的场景,感觉就像她采访的新闻现的场观看她采访似的,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跟柴静文笔有关,她的文笔清淡,简练没有过多华丽的形容词去修饰论述的对象,而只是用非常准确的词对事实记录。因为本书结构的安排分散,我无法从整本书的所有章节去提炼中心,我决定从本书的20篇文章中挑出我看过的印象最深刻的三篇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看过之后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工作的一些感触。
一、双城的创伤
1、讲述自己小时候类似于书中描述的一些事情;
没有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我只知道柴静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位有名的记者,是这本书的作者。可是读了这篇文章描述的故事内容跟我几年前看到的《新闻调查》 报道的内容是一样的,我才知道当时《新闻调查》那个节目的记者叫做柴静,这或许是一个巧合。因为对几年前报道过的这个节目印象很深刻,就像这篇文章描述的一样,双城镇一所中学的孩子们心灵健康受到了威胁,他们急需大人们有效的沟通已经交流。这期节目是2003年播出的,那时我还在上初中,我也经历了书中描绘的那种问题,当看这个节目后,觉得节目报道的就是我和我同龄人生活中的事情,中央电视台能关注我遇到的这样的问题而感到很吃惊,更让我惊讶的是原来我碰到文章描述的问题是属于心理健康的问题,需要年纪大的人来关怀、沟通、疏导才能解决,不是靠自己忍一忍就过去了。那时候遇到这样的问题,感觉这是难以启齿的,觉得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没有人能够理解自己,其他地方的孩子也会遇见这样的问题。我才发现我那时碰到的心理问题是那样的普遍。
我当时对这件事情的印象并不是很深刻,而是节目报道的那些场景,就是自己上小学初中时经历过的,节目中说那些小孩子在自己的手臂上都刻着“忍,当柴静问其中的一个小孩你在胳膊上刻这个字提醒自己忍什么,那个小孩低着头没有吭声。我很清楚他为什么刻这个字在胳膊上,那时的我也爱刻忍字,父母、老师几乎不怎么与我们沟通,认为管好我们的衣食住行就可以了,从来不会考虑我们想要什么,快不快乐,高不高兴,他们也不了解我们,只要我们犯错就挨打挨骂,自己的一些其它烦恼他们根本就不会理解,也不会关心只管我们学习好不好。所以会在胳膊上或者桌子上刻上一个忍字,来时刻的提醒自己要去忍耐他们的不理解,忍耐他们的打和骂,只要自己长大就好了。
我一般不敢再胳膊上刻字,一是怕疼,二是怕被我爸看见骂我。我都是在自己的课桌上刻,当时我们的座位是每个星期一排换一次,因此那排桌子上都留下了我的记号。在自己家的那个比我年龄都大的写字台上,直到现在还留着那个我未刻完的“忍”字,当时刻了一半被我爸看见了,给我了几巴掌,我再也不敢在家里的桌子上刻字了。
2、讲讲"原型"这个词语印象为啥那么深刻;
柴静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提到“原型”这个词语,是因为苗苗的故事的情节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这帮孩子们之间的感情很复杂,苗苗自杀的根本原因是受到其它男孩子羞辱而不被理解。事情的真相是因为新闻媒体的“政治正确”,而没有被报道出来。也就是说苗苗自杀是有真正原因的,就是事情的原型;接着柴静讲列夫托尔斯泰在写《安娜卡列尼娜》的时候,安娜的原型是新闻里一个女人做了别人的情人后卧轨自杀,作者没有美化安娜,只是不断的深化她,人性自身却有他的力量,她从故事的枝条上抽枝发芽长出来。这部伟大的名著主人公也是有原型的。这两件事情都围绕着“原型”这个词语展开讨论的。
我觉得在生活或者工作中的小事,其实都是与之对应的一件大事的原型,它们简单,不复杂,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它并在它的细节上进行深化,优化、完善,在别人眼里我们是在完成一件别人不可能完成的大事。我的职业是名程序员,我在编写代码时用到的一个工具叫做“JQuery”,他是用javascript脚本语言编写成的的一个框架软件,“JQuery”这个软件非常的强大,让所有从事WEB开发的程序员省了不少事情,用很简单的代码就能够完成复杂操作。大家熟知的12306网站的页面交互功能就用了Jquery这个框架。我看了一本描述Jquery原理的一本书,jquery的设计原理是利用了javaScript脚本语言的“protortype”功能实现了一个小技巧。prototype的中文意思是“原型”,jquery这个不朽框架的原型就是编程一个小技巧,通过Jquery作者的不断深化、优化最后形成了这个对Web开发影响极大的框架。
二、新旧之间没有怨讼,唯有真与伪是大敌
1、讲述有关唐山大地震的一些事情;
文章中提到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虽然我没有经历过,但是我在唐山上了四年的大学,并工作了一年,我很熟悉这座城市还有这座城市的人的冷漠。
柴静在文章描述有一位从唐山大地震死里逃生下半身瘫痪的女作家写了一本书叙述地震时她被压在石板下,而他的哥哥因为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去救别人没有管她。那位作者告诉柴静说其实他哥哥是先救的她,没怎么去管别人。看到这里我突然想到现在的大多数媒体和书籍,从来没有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将社会的真实的一面呈现给大家,而是投其所好,偏离事情的事实,而我们却不加思考的去相信这些报道和描述。
我大学的舍友有一位是唐山人,有次晚上熄灯睡觉前我们就聊起了唐山大地震,他说他爸他妈那时候还挺年轻,刚结婚,因为他们家在农村,他家人都在地理干活,都没出事情,只有他奶奶在家,地震了就把他奶奶埋进去了,因为那时候农村的房子都是草房顶,所以他家人把他奶奶弄出来,只是弄断了一条腿。他爷爷很有先见之明,让跟他爸开着家里的拖拉机上镇上的供销社去抢买起来的东西,因为地震了以后可能没有食物了,抢些食物就能够维持他爷爷家目前的生活了,也没有去管别人。人都是自私的,经济学原理里就是假定人是非常的自私、利己整个社会的经济才能够在一只看不见的手操纵着。所以怎么又那么崇高的人呢,我是持怀疑态度的,当然这只是代表着我个人的观点。
无论是唐山地震还是汶川地震报道的都是某种感人、悲痛的场景,从来没有对真正的死伤报道。有次我回唐山下火车,遇到一位几十年没有回过唐山的老大妈,她还是在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来的唐山,因为唐山火车站拆了重新建设所以搭建了个临时车站,临时车站人多路不好走老是堵车,我们坐在同一辆车上就聊起地震来了,那时她是一名医生来唐山赈灾,他说那时候唐山到处都是死人,空气中还弥漫着烧死人的味道,到现在她都忘不了,那时的场景和空气里的味道。但是这些在汶川地震,在玉树地震里从来没有报道过死人遍布的景象。
2、由日本侵华日军,讲述体制教育下我们受到的影响。
柴静在这篇文章中还提到一位日本的老士兵曾经参加过侵华战争,那个时候参加侵略战争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侵略战争而是被教育的对政府发表的言论深信不疑。因为那个时候他的认知能力有限,当时他所掌握的信息,根本就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凭借自己的满腔报效祖国的热情投身战争中起。我在想我们在的工作中,生活中,因为我们的无知和愚昧,因为我们的知识储备偏低,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灌输一些有利于他的信息,我们就朝着他期待的那个方向去走,被他们利用还浑然不知。
历史上很多发生的大事情都可以说明,最典型的就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根本思想是强国弱民。人民强大就不听从管理,对统治者的命令就不会遵从,对统治者赏赐就可以不屑一顾,更别提去为统治者卖命。国家强大便于统治者的管理,人民要想荣华富贵就必须去依附于统治者,将自己的生命叫给他们,尊听他们的命令,为他们建功立业,为他们做牛做马。弱民采取的策略就是杀害那些思想比较先进的文人雅士,烧掉那些阅读后能够使人明智的书籍。有名的焚书坑儒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还有就是传播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思想;例如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这些思想教条从一出生就开始遵循,这样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统治阶级与平民阶级之间都讲究这些礼仪教条,从来不会有什么疑议,也不会有什么冲突,老百姓以劳动作为根本,对遭受的压迫逆来顺受也不会有什么怨言,这样统治者统治的江山就会更长久。
三、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1、海南妓女的生活
我在网上看见过赵铁林拍摄的关于海口妓女生活的照片,这些照片是在看这本书之前看到的,让我没有想到柴静在她的书里面也有描述这件事情。对于看到的这些图片,再加上我在海口生活这几个月来的所见所闻,我感觉海南人的生活态度是很豁达的,海南的女人善良、温柔、勤劳、持家。大家都知道在海口工资低消费高,尤其是服务行业做服务员只有一千多块钱,我都不知道海南的大多数人是怎么能够生活的下去,内地人收入可能比他们多几倍,尤其是在北京、天津、上海这样的城市,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感觉自己收入的少,结婚买房买车压力大。要是内地做同样行业的人来海南工作生活,过这种工资少待遇低的工作肯定受不了。可是想想海南人,他们生活态度很乐观,不会想那么多,也不去想以后,只是活在当下,有钱了在夜市的小摊上吃吃小吃,喝喝小酒,有时候自己郁闷了出去散散步看到海南人这么乐观,豁达自己心中的阴霾也会随之消散。
来海口除了饮食不习惯、天气炎热我印象最好的就是海南的女孩子,每个都很温柔、善良、勤劳、持家;我接触的到的所有海南女孩给人的感觉是性格很好,说话温柔,就连发火也不会很大嗓门。去三亚的时候导游给我们讲,海南都是女人挣钱养家,男人是很潇洒的,女人做家务,出去挣钱,男人却是出去喝喝老爸茶(海南海口市的特色饮茶文化),聊聊天。可能有的女孩子姊妹比较多,每月挣钱还要交到家里维持家里的生活,他们很是溺爱海南的男孩。尤其是摄像师赵铁林拍的海口的妓女,她的男朋友竟然是靠着照片上的女孩卖淫来养活,而且因为来客人了女孩不愿立即“做生意”而发脾气,不会因为自己没有能力挣钱养活女朋友而感到自卑。刚来海口时看了这些照片感到很不可思议,现在来海口久了就感觉很正常,深深体会到海口的女孩子的不易。
总结:
这几篇文章读完后,我或许明白柴静为什么把这本书起名叫做看见,而不是别的名字,是因为这些文章都只是对真相的记录,是作者看到的,而真正有感而发的是读者,我读了看见觉得书不错就是因为柴静由看见的一些事实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一、双城的创伤
1、讲述自己小时候类似于书中描述的一些事情;
没有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我只知道柴静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位有名的记者,是这本书的作者。可是读了这篇文章描述的故事内容跟我几年前看到的《新闻调查》 报道的内容是一样的,我才知道当时《新闻调查》那个节目的记者叫做柴静,这或许是一个巧合。因为对几年前报道过的这个节目印象很深刻,就像这篇文章描述的一样,双城镇一所中学的孩子们心灵健康受到了威胁,他们急需大人们有效的沟通已经交流。这期节目是2003年播出的,那时我还在上初中,我也经历了书中描绘的那种问题,当看这个节目后,觉得节目报道的就是我和我同龄人生活中的事情,中央电视台能关注我遇到的这样的问题而感到很吃惊,更让我惊讶的是原来我碰到文章描述的问题是属于心理健康的问题,需要年纪大的人来关怀、沟通、疏导才能解决,不是靠自己忍一忍就过去了。那时候遇到这样的问题,感觉这是难以启齿的,觉得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没有人能够理解自己,其他地方的孩子也会遇见这样的问题。我才发现我那时碰到的心理问题是那样的普遍。
我当时对这件事情的印象并不是很深刻,而是节目报道的那些场景,就是自己上小学初中时经历过的,节目中说那些小孩子在自己的手臂上都刻着“忍,当柴静问其中的一个小孩你在胳膊上刻这个字提醒自己忍什么,那个小孩低着头没有吭声。我很清楚他为什么刻这个字在胳膊上,那时的我也爱刻忍字,父母、老师几乎不怎么与我们沟通,认为管好我们的衣食住行就可以了,从来不会考虑我们想要什么,快不快乐,高不高兴,他们也不了解我们,只要我们犯错就挨打挨骂,自己的一些其它烦恼他们根本就不会理解,也不会关心只管我们学习好不好。所以会在胳膊上或者桌子上刻上一个忍字,来时刻的提醒自己要去忍耐他们的不理解,忍耐他们的打和骂,只要自己长大就好了。
我一般不敢再胳膊上刻字,一是怕疼,二是怕被我爸看见骂我。我都是在自己的课桌上刻,当时我们的座位是每个星期一排换一次,因此那排桌子上都留下了我的记号。在自己家的那个比我年龄都大的写字台上,直到现在还留着那个我未刻完的“忍”字,当时刻了一半被我爸看见了,给我了几巴掌,我再也不敢在家里的桌子上刻字了。
2、讲讲"原型"这个词语印象为啥那么深刻;
柴静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提到“原型”这个词语,是因为苗苗的故事的情节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这帮孩子们之间的感情很复杂,苗苗自杀的根本原因是受到其它男孩子羞辱而不被理解。事情的真相是因为新闻媒体的“政治正确”,而没有被报道出来。也就是说苗苗自杀是有真正原因的,就是事情的原型;接着柴静讲列夫托尔斯泰在写《安娜卡列尼娜》的时候,安娜的原型是新闻里一个女人做了别人的情人后卧轨自杀,作者没有美化安娜,只是不断的深化她,人性自身却有他的力量,她从故事的枝条上抽枝发芽长出来。这部伟大的名著主人公也是有原型的。这两件事情都围绕着“原型”这个词语展开讨论的。
我觉得在生活或者工作中的小事,其实都是与之对应的一件大事的原型,它们简单,不复杂,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它并在它的细节上进行深化,优化、完善,在别人眼里我们是在完成一件别人不可能完成的大事。我的职业是名程序员,我在编写代码时用到的一个工具叫做“JQuery”,他是用javascript脚本语言编写成的的一个框架软件,“JQuery”这个软件非常的强大,让所有从事WEB开发的程序员省了不少事情,用很简单的代码就能够完成复杂操作。大家熟知的12306网站的页面交互功能就用了Jquery这个框架。我看了一本描述Jquery原理的一本书,jquery的设计原理是利用了javaScript脚本语言的“protortype”功能实现了一个小技巧。prototype的中文意思是“原型”,jquery这个不朽框架的原型就是编程一个小技巧,通过Jquery作者的不断深化、优化最后形成了这个对Web开发影响极大的框架。
二、新旧之间没有怨讼,唯有真与伪是大敌
1、讲述有关唐山大地震的一些事情;
文章中提到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虽然我没有经历过,但是我在唐山上了四年的大学,并工作了一年,我很熟悉这座城市还有这座城市的人的冷漠。
柴静在文章描述有一位从唐山大地震死里逃生下半身瘫痪的女作家写了一本书叙述地震时她被压在石板下,而他的哥哥因为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去救别人没有管她。那位作者告诉柴静说其实他哥哥是先救的她,没怎么去管别人。看到这里我突然想到现在的大多数媒体和书籍,从来没有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将社会的真实的一面呈现给大家,而是投其所好,偏离事情的事实,而我们却不加思考的去相信这些报道和描述。
我大学的舍友有一位是唐山人,有次晚上熄灯睡觉前我们就聊起了唐山大地震,他说他爸他妈那时候还挺年轻,刚结婚,因为他们家在农村,他家人都在地理干活,都没出事情,只有他奶奶在家,地震了就把他奶奶埋进去了,因为那时候农村的房子都是草房顶,所以他家人把他奶奶弄出来,只是弄断了一条腿。他爷爷很有先见之明,让跟他爸开着家里的拖拉机上镇上的供销社去抢买起来的东西,因为地震了以后可能没有食物了,抢些食物就能够维持他爷爷家目前的生活了,也没有去管别人。人都是自私的,经济学原理里就是假定人是非常的自私、利己整个社会的经济才能够在一只看不见的手操纵着。所以怎么又那么崇高的人呢,我是持怀疑态度的,当然这只是代表着我个人的观点。
无论是唐山地震还是汶川地震报道的都是某种感人、悲痛的场景,从来没有对真正的死伤报道。有次我回唐山下火车,遇到一位几十年没有回过唐山的老大妈,她还是在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来的唐山,因为唐山火车站拆了重新建设所以搭建了个临时车站,临时车站人多路不好走老是堵车,我们坐在同一辆车上就聊起地震来了,那时她是一名医生来唐山赈灾,他说那时候唐山到处都是死人,空气中还弥漫着烧死人的味道,到现在她都忘不了,那时的场景和空气里的味道。但是这些在汶川地震,在玉树地震里从来没有报道过死人遍布的景象。
2、由日本侵华日军,讲述体制教育下我们受到的影响。
柴静在这篇文章中还提到一位日本的老士兵曾经参加过侵华战争,那个时候参加侵略战争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侵略战争而是被教育的对政府发表的言论深信不疑。因为那个时候他的认知能力有限,当时他所掌握的信息,根本就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凭借自己的满腔报效祖国的热情投身战争中起。我在想我们在的工作中,生活中,因为我们的无知和愚昧,因为我们的知识储备偏低,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灌输一些有利于他的信息,我们就朝着他期待的那个方向去走,被他们利用还浑然不知。
历史上很多发生的大事情都可以说明,最典型的就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根本思想是强国弱民。人民强大就不听从管理,对统治者的命令就不会遵从,对统治者赏赐就可以不屑一顾,更别提去为统治者卖命。国家强大便于统治者的管理,人民要想荣华富贵就必须去依附于统治者,将自己的生命叫给他们,尊听他们的命令,为他们建功立业,为他们做牛做马。弱民采取的策略就是杀害那些思想比较先进的文人雅士,烧掉那些阅读后能够使人明智的书籍。有名的焚书坑儒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还有就是传播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思想;例如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这些思想教条从一出生就开始遵循,这样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统治阶级与平民阶级之间都讲究这些礼仪教条,从来不会有什么疑议,也不会有什么冲突,老百姓以劳动作为根本,对遭受的压迫逆来顺受也不会有什么怨言,这样统治者统治的江山就会更长久。
三、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1、海南妓女的生活
我在网上看见过赵铁林拍摄的关于海口妓女生活的照片,这些照片是在看这本书之前看到的,让我没有想到柴静在她的书里面也有描述这件事情。对于看到的这些图片,再加上我在海口生活这几个月来的所见所闻,我感觉海南人的生活态度是很豁达的,海南的女人善良、温柔、勤劳、持家。大家都知道在海口工资低消费高,尤其是服务行业做服务员只有一千多块钱,我都不知道海南的大多数人是怎么能够生活的下去,内地人收入可能比他们多几倍,尤其是在北京、天津、上海这样的城市,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感觉自己收入的少,结婚买房买车压力大。要是内地做同样行业的人来海南工作生活,过这种工资少待遇低的工作肯定受不了。可是想想海南人,他们生活态度很乐观,不会想那么多,也不去想以后,只是活在当下,有钱了在夜市的小摊上吃吃小吃,喝喝小酒,有时候自己郁闷了出去散散步看到海南人这么乐观,豁达自己心中的阴霾也会随之消散。
来海口除了饮食不习惯、天气炎热我印象最好的就是海南的女孩子,每个都很温柔、善良、勤劳、持家;我接触的到的所有海南女孩给人的感觉是性格很好,说话温柔,就连发火也不会很大嗓门。去三亚的时候导游给我们讲,海南都是女人挣钱养家,男人是很潇洒的,女人做家务,出去挣钱,男人却是出去喝喝老爸茶(海南海口市的特色饮茶文化),聊聊天。可能有的女孩子姊妹比较多,每月挣钱还要交到家里维持家里的生活,他们很是溺爱海南的男孩。尤其是摄像师赵铁林拍的海口的妓女,她的男朋友竟然是靠着照片上的女孩卖淫来养活,而且因为来客人了女孩不愿立即“做生意”而发脾气,不会因为自己没有能力挣钱养活女朋友而感到自卑。刚来海口时看了这些照片感到很不可思议,现在来海口久了就感觉很正常,深深体会到海口的女孩子的不易。
总结:
这几篇文章读完后,我或许明白柴静为什么把这本书起名叫做看见,而不是别的名字,是因为这些文章都只是对真相的记录,是作者看到的,而真正有感而发的是读者,我读了看见觉得书不错就是因为柴静由看见的一些事实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