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溯源
蔬菜栽培实习课快结束时,看着一袋蔬菜种子一时想不起来名字了,旁边的陈凯轻蔑地看着我
“你不是一直拍照吗,怎么不认识啊?”讥讽之意溢于言表。
我并没有不快之意,也清楚他是对我作为一名小组里的成员在大家都挤在一起为种子消毒浸种时我却在一边用自己的手机为各类种子拍照登记的离群行为感到不满。
我是一个不善于也很不习惯融入一个群体的人,总是独来独往。一群人坐在一起争着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时,我习惯了坐在一旁安静的倾听;看着大街上三五个朋友并排前行谈笑风生时,我更习惯一个人信步疾行时脑袋里随便想着一些事,同学之间陪伴着一起到闹市买衣服时,我则一个人在淘宝上选好后静等快递送到家门。最近两年甚至形成了一些价值观来捍卫自己的这一性格:
人们在群体中会掩埋自我,如群氓一般
自由之意志,独立之人格
群体中无聊的欢笑反应了心之天地的荒芜
但到底是什么时候起我形成了偏爱孤独的性格呢?
一年级在另一所小学留级,班里的男孩子形成了两股相互对立的集体,一方以 郑绪超 为首,另一方是一个名叫 高伟 的混子老大,两方每天总会找理由相互挑衅争斗,另一个主要活动就是拉拢新人加入自己的帮派扩大势力。我作为转学到这里的新生自然成了他们拉拢的目标。但他们的方式实在不怎么高明:高派对我挑衅欺辱时,郑派一帮人在一旁看戏一般,事后郑派上前对我说:
“你要是和我们玩他们再打你我们帮你一起打”或者一方的小弟先向我挑衅,然后老大走上前拍着我的肩膀说:“你如果和我们玩他要是再敢这样你就告诉我,我替你教训他”。我总是十分反感他们的这种伎俩,和他们打起来显然我是寡不敌众的,只能满腔怒火地走到一边,对他们怒目以对,面对着他们的嘲笑。有时实在忍无可忍时也会与郑或高发生肢体冲突,虽然打斗中我并没有吃亏太多,但当老师决断时我总是被教育的对象:樊振平,你就不能让一下他们吗 郑是学校校长的孙子,高则是老师不愿再管教的无赖(人们送他一外号——高疪,他还以此为傲)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四年,四年中在每天不断地挑衅、冲突中我一直选择独立于他们任何一方,或许就是在这四年的屈辱中让中立、不入群的观念与性格在一个八九岁的小孩子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第五年,因为对学校老师深深地不满,我转学到了另一所学校
“你不是一直拍照吗,怎么不认识啊?”讥讽之意溢于言表。
我并没有不快之意,也清楚他是对我作为一名小组里的成员在大家都挤在一起为种子消毒浸种时我却在一边用自己的手机为各类种子拍照登记的离群行为感到不满。
我是一个不善于也很不习惯融入一个群体的人,总是独来独往。一群人坐在一起争着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时,我习惯了坐在一旁安静的倾听;看着大街上三五个朋友并排前行谈笑风生时,我更习惯一个人信步疾行时脑袋里随便想着一些事,同学之间陪伴着一起到闹市买衣服时,我则一个人在淘宝上选好后静等快递送到家门。最近两年甚至形成了一些价值观来捍卫自己的这一性格:
人们在群体中会掩埋自我,如群氓一般
自由之意志,独立之人格
群体中无聊的欢笑反应了心之天地的荒芜
但到底是什么时候起我形成了偏爱孤独的性格呢?
一年级在另一所小学留级,班里的男孩子形成了两股相互对立的集体,一方以 郑绪超 为首,另一方是一个名叫 高伟 的混子老大,两方每天总会找理由相互挑衅争斗,另一个主要活动就是拉拢新人加入自己的帮派扩大势力。我作为转学到这里的新生自然成了他们拉拢的目标。但他们的方式实在不怎么高明:高派对我挑衅欺辱时,郑派一帮人在一旁看戏一般,事后郑派上前对我说:
“你要是和我们玩他们再打你我们帮你一起打”或者一方的小弟先向我挑衅,然后老大走上前拍着我的肩膀说:“你如果和我们玩他要是再敢这样你就告诉我,我替你教训他”。我总是十分反感他们的这种伎俩,和他们打起来显然我是寡不敌众的,只能满腔怒火地走到一边,对他们怒目以对,面对着他们的嘲笑。有时实在忍无可忍时也会与郑或高发生肢体冲突,虽然打斗中我并没有吃亏太多,但当老师决断时我总是被教育的对象:樊振平,你就不能让一下他们吗 郑是学校校长的孙子,高则是老师不愿再管教的无赖(人们送他一外号——高疪,他还以此为傲)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四年,四年中在每天不断地挑衅、冲突中我一直选择独立于他们任何一方,或许就是在这四年的屈辱中让中立、不入群的观念与性格在一个八九岁的小孩子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第五年,因为对学校老师深深地不满,我转学到了另一所学校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