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场
小学时和同伴最喜欢周末溜去山场玩。矮屋长巷,又是破旧,家长不待见,只能撒谎瞒着。一去到那儿,先在入口买一碗冰凉粉,兑些西米水,和玩伴分吃也觉得甜丝丝。然后往里走,一路的小玩意和杂货,嬉嬉笑笑,说些班里的人和事,转风车,拿起摊上的饰品在镜子前比着互相取笑,挤在主妇堆里看她们挑水果,冬天买一根烤香肠或一块烤红薯,大口大口也不觉得烫,风大就去云吞店里点一碗云吞,或者去漂亮姐姐的文具店里待着,反正总有地方可以去的。到了初中,和同伴分开,便不再去了。高中寄宿,坐车时必然经过。看着它被围,看着它被拆,只剩一座北帝庙,现在还被“五洲花城”的在建楼盘围着。进去时头上都是竹架青网,脚下沙地铁板,小庙孤零零,就算墙上贴满紫红色符签也觉得委屈。也是在那时才知“山场”其实是“香山场”,原来香山县的行政中心。这种旧区,最容易形成所谓“城中村”,然后就被拆,建高层住宅,从平面一格格变成立体一格格。外头的兴业路也与时俱进,食馆林立,眼花缭乱,不过时间一久,也能筛出几个不倒的。只不过,到底全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