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之绮望轩遗址
今天去颐和园的本意是看玉兰和山桃的。
吃过午饭,进东宫门往乐寿堂方向走,穿过宜芸馆和玉澜堂,发现高大的玉兰们还是满树花苞零星开放,估计要到下周末才能进入盛花期。
于是去找下一目标,过长廊,出宿云檐城关,前行不远处有两座石桥架于水面之上,这水面便是后溪河,通往苏州街的。不过桥,继续前行,小山坡上就有一小片粉色和白色交错而生的山桃。
比较失望的是,山坡上的山桃已经盛极而衰了,正在凋落中,满地花瓣。
下了山坡向里面走,这里的山桃还在花期,尤其是白色山桃开的正好。虽然是以前找到的看山桃花的清静所在人烟稀少,但并没仔细观察过,唯一记得的是有些层叠堆砌不知何用的石头。
今天才注意到这里应该是个遗址,沿小山坡的地势残留有断墙,地面上各种建筑物的残存。初步猜想,这是应该原来是所三面被围墙环绕的小宅院,比较大的建筑物可能是个轩,小的建筑物应该是亭。
用手机地图定位了一下,附近只找到清可轩,又绕遗址走了一圈,没有找到任何文字,只得作罢。出小山坡往北宫门方向走,路遇赅春园遗址介绍,看其中有清可轩,但看了建筑复原图,觉得还是不像。又突然意识到,原来来过这许多次颐和园,对于这片山坡上的许多遗址竟然一直都处于完全无意识之中的。
在万寿山后山坡上还是见到了大片盛花期中的山桃,由于天色已晚,手机拍照实在不给力,只能匆匆走过,明年再来看吧。
回家来上网搜索,搜到关于这片遗址的博文两篇,方才知道原来这遗址是绮望轩,幸好有人已经钻研过,我也顺便长了知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24ff4f01011qvd.html
http://www.17u.com/blog/article/578973.html
又顺手翻看了和颐和园有关的博文,惊呼:原来我从未去过颐和园也!
吃过午饭,进东宫门往乐寿堂方向走,穿过宜芸馆和玉澜堂,发现高大的玉兰们还是满树花苞零星开放,估计要到下周末才能进入盛花期。
![]() |
于是去找下一目标,过长廊,出宿云檐城关,前行不远处有两座石桥架于水面之上,这水面便是后溪河,通往苏州街的。不过桥,继续前行,小山坡上就有一小片粉色和白色交错而生的山桃。
![]() |
比较失望的是,山坡上的山桃已经盛极而衰了,正在凋落中,满地花瓣。
下了山坡向里面走,这里的山桃还在花期,尤其是白色山桃开的正好。虽然是以前找到的看山桃花的清静所在人烟稀少,但并没仔细观察过,唯一记得的是有些层叠堆砌不知何用的石头。
![]() |
今天才注意到这里应该是个遗址,沿小山坡的地势残留有断墙,地面上各种建筑物的残存。初步猜想,这是应该原来是所三面被围墙环绕的小宅院,比较大的建筑物可能是个轩,小的建筑物应该是亭。
![]() |
![]() |
![]() |
![]() |
用手机地图定位了一下,附近只找到清可轩,又绕遗址走了一圈,没有找到任何文字,只得作罢。出小山坡往北宫门方向走,路遇赅春园遗址介绍,看其中有清可轩,但看了建筑复原图,觉得还是不像。又突然意识到,原来来过这许多次颐和园,对于这片山坡上的许多遗址竟然一直都处于完全无意识之中的。
在万寿山后山坡上还是见到了大片盛花期中的山桃,由于天色已晚,手机拍照实在不给力,只能匆匆走过,明年再来看吧。
回家来上网搜索,搜到关于这片遗址的博文两篇,方才知道原来这遗址是绮望轩,幸好有人已经钻研过,我也顺便长了知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24ff4f01011qvd.html
http://www.17u.com/blog/article/578973.html
又顺手翻看了和颐和园有关的博文,惊呼:原来我从未去过颐和园也!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