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成长,终究是男人给的。
亦舒的《我的前半生》,一直时时的刺激着我,这些年我也渐渐觉出了女性的柔软与悲凉,尽管对外的时候我还是一条好汉,但是内心却对女性这个物种越发的有了感悟。我想一个女人的成长,都是因了不同的男人。这些男人的来来往往,对一个女人多多少少都起到了催化和改变的作用,我的前半生即将过去,尽管我仍然是一个人,尽管我已经是一个女人。
女人的成长就像一条曲线,有高有低,有波峰有波谷。最初的小女孩的世界里,是下了课跳皮筋,放了学看动画片,大家穿着相同的校服,系着相同的红领巾,所有的审美观都是在注意到了一个高挑瘦削的小男生之后开始萌生的,所有的活动也都被另一个习惯所代替——无时无刻不在搜寻着某个身影,如同孕妇效应,所到之处都是他的足迹,所见所闻都是有关于他。但是所有初恋大多都是暗恋的无疾而终的结果,当毕业那天看见他的单车后座上那个长发飘飘笑意盈盈的女孩之后,你好像瞬间感知了所有的苦涩情绪,虽然这些情绪在以后的几十年中都是微不足道,甚至偶感微甜的。
女孩初尝了恋爱的滋味,于是,开始了改变,偷偷的用妈妈的化妆品,偷偷的把校服裙子改短,有意无意经过他的面前,甚至鼓足勇气递上了第一个小纸条,又或者收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小纸条,那些青涩的笔迹伴随着砰砰跳动的心脏,让女孩的面容在夕阳下变得格外姣好。这个时候,女孩已经不再是体育头,皮肤开始变得白皙,让多年不见的人都惊叹真是女大十八变,需知这仅仅是女人刚刚开始的成长。二十岁左右的时候,女人们的生活重心是忙着恋爱。为了一个男孩子,花尽了心思打扮自己,整个人容光焕发,顾盼神飞,眉眼间都是笑意。可终究还是有灰暗的那天,女人从一个色彩斑斓的蝴蝶变成了死气沉沉的病猫,全世界在女人的眼里都是灰色的,偶尔听见情歌也会流泪,有一点点伤筋动骨的感觉了。经过一番挣扎与调整,女人再次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不断地给自己输入正面能量,虽然内心还是会疼痛。女人开始刻意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并且试图去明白一些道理,不再强求一些事情,渐渐的,时间治好了创伤,女人觉得自己似乎再次脱胎换骨了,至少每天想他的时间少了,至少每天醒来嘴角是笑的了。这个时候女人已经到了该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可偏偏这个时候女人害怕再上演相同的剧情,一再拖沓下,我们看见了前半生的尾声。
我知道接下去就该像很多港产电影一样衍生出两个不同版本的结局。在他人的努力下或者自己某一天偶然结识的人,觉得安安稳稳也就罢了;或者挑挑拣拣,一下子奔了不惑的年纪,索性这辈子就这么着了。我不知道我的结局是什么,但是我知道我是个水瓶座。
女人的成长就像一条曲线,有高有低,有波峰有波谷。最初的小女孩的世界里,是下了课跳皮筋,放了学看动画片,大家穿着相同的校服,系着相同的红领巾,所有的审美观都是在注意到了一个高挑瘦削的小男生之后开始萌生的,所有的活动也都被另一个习惯所代替——无时无刻不在搜寻着某个身影,如同孕妇效应,所到之处都是他的足迹,所见所闻都是有关于他。但是所有初恋大多都是暗恋的无疾而终的结果,当毕业那天看见他的单车后座上那个长发飘飘笑意盈盈的女孩之后,你好像瞬间感知了所有的苦涩情绪,虽然这些情绪在以后的几十年中都是微不足道,甚至偶感微甜的。
女孩初尝了恋爱的滋味,于是,开始了改变,偷偷的用妈妈的化妆品,偷偷的把校服裙子改短,有意无意经过他的面前,甚至鼓足勇气递上了第一个小纸条,又或者收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小纸条,那些青涩的笔迹伴随着砰砰跳动的心脏,让女孩的面容在夕阳下变得格外姣好。这个时候,女孩已经不再是体育头,皮肤开始变得白皙,让多年不见的人都惊叹真是女大十八变,需知这仅仅是女人刚刚开始的成长。二十岁左右的时候,女人们的生活重心是忙着恋爱。为了一个男孩子,花尽了心思打扮自己,整个人容光焕发,顾盼神飞,眉眼间都是笑意。可终究还是有灰暗的那天,女人从一个色彩斑斓的蝴蝶变成了死气沉沉的病猫,全世界在女人的眼里都是灰色的,偶尔听见情歌也会流泪,有一点点伤筋动骨的感觉了。经过一番挣扎与调整,女人再次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不断地给自己输入正面能量,虽然内心还是会疼痛。女人开始刻意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并且试图去明白一些道理,不再强求一些事情,渐渐的,时间治好了创伤,女人觉得自己似乎再次脱胎换骨了,至少每天想他的时间少了,至少每天醒来嘴角是笑的了。这个时候女人已经到了该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可偏偏这个时候女人害怕再上演相同的剧情,一再拖沓下,我们看见了前半生的尾声。
我知道接下去就该像很多港产电影一样衍生出两个不同版本的结局。在他人的努力下或者自己某一天偶然结识的人,觉得安安稳稳也就罢了;或者挑挑拣拣,一下子奔了不惑的年纪,索性这辈子就这么着了。我不知道我的结局是什么,但是我知道我是个水瓶座。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