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4.5 JP之行(五)祗园-京都清水寺-大坂城天守阁-心斋桥
Day 5 祗园-京都清水寺-大坂城天守阁-心斋桥
樱花,是此次JP之行的重头戏。在TK的时候樱花已经开败,转而期待京都的美丽——完全没有叫人失望。还未到达祗园的时候,道路两旁的白色樱花就已经可以用“美不胜收”来形容了。据说樱花有100多个品种。好吧,我只能说,除了粉色的、淡粉色的、白色的、杂交在一棵树上的白粉两色的,我没有看出来任何的区别;是不是跟人的体貌特征一样,单眼皮算一种,一只单一只双算一种,双眼皮算一种,以此类推下去呢。回来百度了一下,还真是分很多层次和颜色的樱花,金庸他老人家不封笔的话,可以把公孙绿萼变成公孙绿樱,再写个什么神雕后传之类的奇女子传。
不过祗园的景色其实反而没有外面那样整齐的樱花好看。粉色居多,而赏樱人做在树下花见也比较影响拍出来的效果,好看的是花见便当,虽说吃了4、5天的日本酱油汤泡饭已经有点儿审美疲劳了,可是看见花间便当好看的盒子还是馋的要死。祗园的颜色与神宫不同,有大面积的橘色,而神宫多是肃穆的棕色和黑色。我想是由于各时代工艺水平的不同吧,感觉和审美没什么关系。在JP见到的宠物猫狗大多漂亮得像是选美小姐,于是心有戚戚然地以为他们都是JP变态成果的结晶,不过坦白讲,比北京马路上游荡的脏兮兮的流浪小动物好看多了。
在樱花树下看到的穿和服拍照的女生大多操着一口广东腔,姑娘们都是纯国货。
清水寺与金阁寺、二条城并列为京都三大名胜,也是著名的赏枫及赏樱的景点。其中供奉千手观音,春天樱花盛开,秋天红叶似火。位于半山腰的寺庙层层渐进,从每个角度看上去都像一颗嵌在山中恰到好处的明珠,与水光山色相掩映,着实让人流连忘返。
一直没有办法hold住的冰激凌。
与TK的规矩相比,京都更像是一名细腻而端庄的女子,她有着30而美的雅致,又有40而媚的成熟。而JP也对自己的闺中女儿非常好,保持着一贯的样子,即使老旧的楼宇需要装修,也会由政府来派人直接进行改造;同时盖高楼也是要受到限制的。
说到京都,1945年加速二战结束的两颗原子弹让JP陷入了一片荒凉,而据称当时美国准备了共10颗原子弹,计划挨个投到既定的几个目标地点;广岛作为既定的地点按时投射了原子弹,而倒霉的长崎确是因为搭载原子弹的飞机已经飞不到既定地点而临时进行的投射,据说飞行员在余生一直因为看到了瞬间汽化的城市化为灰烬而深受折磨。京都,是中国学者梁思成的提议,因为这个地方承载了太多文化,所以不宜销毁;也就是这个原因使得京都得以如此完整地保存下来。想象10亿的高温、强烈光波、放射雨、冲击波形成的狂风把人像原子裂变一样撕开,哪怕残骸都不曾剩下的场景,完全可以理解其给日本人造成的是何等残酷的记忆。不过,正如高速公路旁,导游讲解在4月-5月会烧掉山上的秃草,到了夏天的时候,又会绿油油地长出来比人还要高的新草一样,这个民族的再次崛起也是让人敬佩的;不管是不是美国发烧,日本感冒的一衣带水关系,照着胜者为王败者寇的观点,他的现在就是个奇迹。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从京都前往大阪的路上,休息站的公共厕所又引起了我的兴趣。从来没有认为中国现在的高速公路设施太寒碜,因为钱应该花在刀刃儿上;但是也必须承认JP的卫生水平已经达到了世人难以望其项背的程度。很想带奶奶来这样的厕所,不用因为无法蹲下而苦恼,因为有供老人扶的把手,在门口就能望到里面的空位,还有即使带着宝宝,也可以很方便的带着。如果说一代代都是在为更好的明天奋斗,那么今天所受的苦痛就都是值得的。
路上加油的时候,10块的油价实在是高(北京8块),不过如果也能享受加完油还给擦玻璃的服务,心里也舒坦。说起车,JP的水驱动汽车,一升水可以跑80公里,原理是将水通过化学反应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以此推动汽车前进。物理化学早就还给老师了,一知半解而已,所以对真实性不加评论;但是路上满眼看过去的风力发电机却是真真实实存在的。在赴日之前,又研习了尚德电力是如何破产的过程,所以过来看到一个个风车一样转动的风电设备很有感触。宫崎骏的“风之谷”也才在不久前看完,如果说生物、化学、分子原子是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的伟大成果,那么不加任何改造就直接利用的自然资源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高境界。看到北京满大街的SUV就很不理解,效率这两个字,在地大物博的我主国家就不能被重视起来么?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中心思想很依然根深蒂固。明白了以前白老师说的,原来JP的漫画里真的有人生观。
路上知道原来武士是公务员的意思。
出自百度——一休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一休和尚法名一休宗纯(公元1394-1481),是日本室町时代的一个禅僧,他活到八十八岁。他的父亲是后小松天皇,母亲是天皇的一个妃嫔。一休出生前的六十年间,日本经历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1392年才由足利义满这个幕府将军逼使南朝议和,结束了这场六十年的混战,十五世纪初才出现了和平的希望。幕府将军实际上在幕后操纵朝政,天皇并无实权。一休的母亲原是南朝望族藤原家人,虽然后小松天皇对她宠爱有加,却引起了皇后的嫉恨,当发现她怀了身孕,就以她是藤原后人,同情南朝,对朝廷心怀不满为由,把她逐出皇宫。一休是在她离宫后出生的,故此他从未过过公子王孙的生活,而是在庶民中间长大。其住所,也正是京都有名的金阁寺(鹿苑寺)。
到达大阪城天守阁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天慢慢黑下来,于是也给了我们赏夜樱的机会。在古色古香的大阪城外看樱花显得格外迷人;但是也因为大阪城独有的故事,难免会有种“雕廊玉器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伤感。看到小伯的一句话:有些人命中注定就是要做大事的,所以别跟这些人对着干。如同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一样,英雄和时势总是被联系在一起;而我认为,和平年代是英雄造时势,战乱时期,则是时势择英雄。丰臣秀吉作为守城之主的光耀,与秀濑的烟花易冷的对比不免让人伤感;即使刘备一辈子精于算计,算计孙权,算计曹操,乃至算计诸葛亮,阿斗却也终究不能守住祖上苦心经营的基业(今天听评书,讲到崇祯,其实也曾经是位兢兢业业的皇帝,可是谁让老朱们已经让国家坏成了空心树了呢)。拉回来,樱花,美;夜晚的天守阁,美。
摘自网络:大阪城的时间宝库——内装世界各国挑选的2098件20世纪的文化遗产埋藏在15米的深处,约定5000年后打开。共分为两层,上面一层的文化财产要100年才展览一次,而下面一层的文化财产要5000年才展览一次。上次展览是在1970年日本万国博览会,共展览了2098件文化财产。过100年后,也就是在2070年要展览上层的文化财产,到6970年才能展览下层的文化财产。时间宝库EXPO’70为纪念以“人类的进步与和谐”为主题的日本世界博览会,采用最新的保存技术密封在特制的金属容器里。
如果说JP之行带给我思绪不断的话,那么时间宝库就让我惊喜万状了。大学的时候曾经还和毛毛一起幻想要在联合国纪念碑上刻字问候千百年以后的人;不久前还和刘老师耍贫嘴,想把自己的日记全装订成册,一代代传给蔡氏宗亲,然后为了避免焚书坑儒,最好还是要封存地下,等着有天读不懂中国字儿的物种翻出来,把日志的作者奉为千年前的莎士比亚;谁想到,就在大阪城这最后一站看到了时间宝库(PS:不知道赶不赶的急在下一次打开的时候塞进去点儿自己的东西)。2003年打开的时候,JP发现放在宝库里密封的种子居然发芽了,然后用了两年的时间研究出一种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新元素“鉮”。如果说以后它会留给世界什么的话,我想,更多会是精神力量,让千百年后的人知道,曾经生活在这个地区的民族,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努力把过去、现在最大化地保存好、经营好。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描述,陈述观点而已。
到了心斋桥已经很晚了,药妆店买东西是少不了的;奇特的是路上导游给我们讲的一个空气净化器,里面放上了石子,说是摇一摇在水里煮一煮拿出来太阳晒,就可以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神奇的很。团里有人买了,因为还是有些质疑这个理论的真实性,所以木有买走。以后看看北京会不会有卖吧。
樱花,是此次JP之行的重头戏。在TK的时候樱花已经开败,转而期待京都的美丽——完全没有叫人失望。还未到达祗园的时候,道路两旁的白色樱花就已经可以用“美不胜收”来形容了。据说樱花有100多个品种。好吧,我只能说,除了粉色的、淡粉色的、白色的、杂交在一棵树上的白粉两色的,我没有看出来任何的区别;是不是跟人的体貌特征一样,单眼皮算一种,一只单一只双算一种,双眼皮算一种,以此类推下去呢。回来百度了一下,还真是分很多层次和颜色的樱花,金庸他老人家不封笔的话,可以把公孙绿萼变成公孙绿樱,再写个什么神雕后传之类的奇女子传。
不过祗园的景色其实反而没有外面那样整齐的樱花好看。粉色居多,而赏樱人做在树下花见也比较影响拍出来的效果,好看的是花见便当,虽说吃了4、5天的日本酱油汤泡饭已经有点儿审美疲劳了,可是看见花间便当好看的盒子还是馋的要死。祗园的颜色与神宫不同,有大面积的橘色,而神宫多是肃穆的棕色和黑色。我想是由于各时代工艺水平的不同吧,感觉和审美没什么关系。在JP见到的宠物猫狗大多漂亮得像是选美小姐,于是心有戚戚然地以为他们都是JP变态成果的结晶,不过坦白讲,比北京马路上游荡的脏兮兮的流浪小动物好看多了。
![]() |
在樱花树下看到的穿和服拍照的女生大多操着一口广东腔,姑娘们都是纯国货。
![]() |
清水寺与金阁寺、二条城并列为京都三大名胜,也是著名的赏枫及赏樱的景点。其中供奉千手观音,春天樱花盛开,秋天红叶似火。位于半山腰的寺庙层层渐进,从每个角度看上去都像一颗嵌在山中恰到好处的明珠,与水光山色相掩映,着实让人流连忘返。
![]() |
![]() |
![]() |
一直没有办法hold住的冰激凌。
![]() |
与TK的规矩相比,京都更像是一名细腻而端庄的女子,她有着30而美的雅致,又有40而媚的成熟。而JP也对自己的闺中女儿非常好,保持着一贯的样子,即使老旧的楼宇需要装修,也会由政府来派人直接进行改造;同时盖高楼也是要受到限制的。
说到京都,1945年加速二战结束的两颗原子弹让JP陷入了一片荒凉,而据称当时美国准备了共10颗原子弹,计划挨个投到既定的几个目标地点;广岛作为既定的地点按时投射了原子弹,而倒霉的长崎确是因为搭载原子弹的飞机已经飞不到既定地点而临时进行的投射,据说飞行员在余生一直因为看到了瞬间汽化的城市化为灰烬而深受折磨。京都,是中国学者梁思成的提议,因为这个地方承载了太多文化,所以不宜销毁;也就是这个原因使得京都得以如此完整地保存下来。想象10亿的高温、强烈光波、放射雨、冲击波形成的狂风把人像原子裂变一样撕开,哪怕残骸都不曾剩下的场景,完全可以理解其给日本人造成的是何等残酷的记忆。不过,正如高速公路旁,导游讲解在4月-5月会烧掉山上的秃草,到了夏天的时候,又会绿油油地长出来比人还要高的新草一样,这个民族的再次崛起也是让人敬佩的;不管是不是美国发烧,日本感冒的一衣带水关系,照着胜者为王败者寇的观点,他的现在就是个奇迹。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从京都前往大阪的路上,休息站的公共厕所又引起了我的兴趣。从来没有认为中国现在的高速公路设施太寒碜,因为钱应该花在刀刃儿上;但是也必须承认JP的卫生水平已经达到了世人难以望其项背的程度。很想带奶奶来这样的厕所,不用因为无法蹲下而苦恼,因为有供老人扶的把手,在门口就能望到里面的空位,还有即使带着宝宝,也可以很方便的带着。如果说一代代都是在为更好的明天奋斗,那么今天所受的苦痛就都是值得的。
![]() |
![]() |
![]() |
![]() |
路上加油的时候,10块的油价实在是高(北京8块),不过如果也能享受加完油还给擦玻璃的服务,心里也舒坦。说起车,JP的水驱动汽车,一升水可以跑80公里,原理是将水通过化学反应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以此推动汽车前进。物理化学早就还给老师了,一知半解而已,所以对真实性不加评论;但是路上满眼看过去的风力发电机却是真真实实存在的。在赴日之前,又研习了尚德电力是如何破产的过程,所以过来看到一个个风车一样转动的风电设备很有感触。宫崎骏的“风之谷”也才在不久前看完,如果说生物、化学、分子原子是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的伟大成果,那么不加任何改造就直接利用的自然资源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高境界。看到北京满大街的SUV就很不理解,效率这两个字,在地大物博的我主国家就不能被重视起来么?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中心思想很依然根深蒂固。明白了以前白老师说的,原来JP的漫画里真的有人生观。
路上知道原来武士是公务员的意思。
出自百度——一休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一休和尚法名一休宗纯(公元1394-1481),是日本室町时代的一个禅僧,他活到八十八岁。他的父亲是后小松天皇,母亲是天皇的一个妃嫔。一休出生前的六十年间,日本经历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1392年才由足利义满这个幕府将军逼使南朝议和,结束了这场六十年的混战,十五世纪初才出现了和平的希望。幕府将军实际上在幕后操纵朝政,天皇并无实权。一休的母亲原是南朝望族藤原家人,虽然后小松天皇对她宠爱有加,却引起了皇后的嫉恨,当发现她怀了身孕,就以她是藤原后人,同情南朝,对朝廷心怀不满为由,把她逐出皇宫。一休是在她离宫后出生的,故此他从未过过公子王孙的生活,而是在庶民中间长大。其住所,也正是京都有名的金阁寺(鹿苑寺)。
到达大阪城天守阁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天慢慢黑下来,于是也给了我们赏夜樱的机会。在古色古香的大阪城外看樱花显得格外迷人;但是也因为大阪城独有的故事,难免会有种“雕廊玉器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伤感。看到小伯的一句话:有些人命中注定就是要做大事的,所以别跟这些人对着干。如同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一样,英雄和时势总是被联系在一起;而我认为,和平年代是英雄造时势,战乱时期,则是时势择英雄。丰臣秀吉作为守城之主的光耀,与秀濑的烟花易冷的对比不免让人伤感;即使刘备一辈子精于算计,算计孙权,算计曹操,乃至算计诸葛亮,阿斗却也终究不能守住祖上苦心经营的基业(今天听评书,讲到崇祯,其实也曾经是位兢兢业业的皇帝,可是谁让老朱们已经让国家坏成了空心树了呢)。拉回来,樱花,美;夜晚的天守阁,美。
![]() |
![]() |
![]() |
摘自网络:大阪城的时间宝库——内装世界各国挑选的2098件20世纪的文化遗产埋藏在15米的深处,约定5000年后打开。共分为两层,上面一层的文化财产要100年才展览一次,而下面一层的文化财产要5000年才展览一次。上次展览是在1970年日本万国博览会,共展览了2098件文化财产。过100年后,也就是在2070年要展览上层的文化财产,到6970年才能展览下层的文化财产。时间宝库EXPO’70为纪念以“人类的进步与和谐”为主题的日本世界博览会,采用最新的保存技术密封在特制的金属容器里。
如果说JP之行带给我思绪不断的话,那么时间宝库就让我惊喜万状了。大学的时候曾经还和毛毛一起幻想要在联合国纪念碑上刻字问候千百年以后的人;不久前还和刘老师耍贫嘴,想把自己的日记全装订成册,一代代传给蔡氏宗亲,然后为了避免焚书坑儒,最好还是要封存地下,等着有天读不懂中国字儿的物种翻出来,把日志的作者奉为千年前的莎士比亚;谁想到,就在大阪城这最后一站看到了时间宝库(PS:不知道赶不赶的急在下一次打开的时候塞进去点儿自己的东西)。2003年打开的时候,JP发现放在宝库里密封的种子居然发芽了,然后用了两年的时间研究出一种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新元素“鉮”。如果说以后它会留给世界什么的话,我想,更多会是精神力量,让千百年后的人知道,曾经生活在这个地区的民族,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努力把过去、现在最大化地保存好、经营好。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描述,陈述观点而已。
![]() |
到了心斋桥已经很晚了,药妆店买东西是少不了的;奇特的是路上导游给我们讲的一个空气净化器,里面放上了石子,说是摇一摇在水里煮一煮拿出来太阳晒,就可以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神奇的很。团里有人买了,因为还是有些质疑这个理论的真实性,所以木有买走。以后看看北京会不会有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