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克斯短片集(附下载)
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皮克斯的动画短片,看着皮克斯一次次伟大的进步。标题有福利
安德鲁和威利冒险记 The Adventures of André and Wally B. (1984)
情节有点雷人,现在看来真心很一般,但是这是1984年的片子。3D哦。那时咱们的小蝌蚪还没找到妈妈呢。片尾写着卢卡斯的标志,那时还没改名叫皮克斯。
那个年代的电影很喜欢用电子交响配乐。
顽皮跳跳灯 Luxo Jr. (1986)
皮克斯现在的logo就来源于此。所以片头还是老logo
动画拟人化方面,这是一次飞跃。给台灯赋予了人类的动作表情之后,一切都呆萌了。动效录得特别好,特别真实。
红色的梦 Red’s Dream (1987)
又译作独轮车的梦想。这一部和上一部奠定了皮克斯的物件拟人化的基础,帮助皮克斯走向成功。这一部的配乐很赞,配乐赋予了独轮车情绪,以及灵魂。
锡玩具 Tin Toy (1988)
技术弱爆了。3D模型粗糙,渲染不到位。婴儿简直没法看啊。情节倒是独到。整体稍逊。
小雪人大行动 Knick Knack (1989)
这是玩具总动员的设计雏形,比玩具总动员早了六年。1989年,3D运用到这样的水平着实厉害,值得一提的是,水中物体运动此片是第一次运用,开创了非重力环境3D建模的先河。
棋逢敌手 Geri’s Game (1997)
时隔8年,皮克斯的3D技术有了真实自然的景深。也开始了皮克斯的任务摸东西一定要摸三次才摸到的潜规则。一个孤独的老头在美丽的公园自high的故事。
鸟!鸟!鸟! For the Birds (2000)
这回的牛逼之处在于羽毛的渲染。之前的短片的形象都是光滑的,高光或是亚光,头发都不愿多放几根。情节上也比较欢乐,肢体语言运用得越来越好,大鸟的笨拙,小鸟的不满,还有最后小鸟害羞的表情。从这一部开始,皮克斯开始越来越夸张了。
大眼仔的新车 Mike’s New Car (2002)
《怪兽电力公司》番外篇。迪士尼和皮克斯终于在一起了。。。这回的牛逼之处是真人配音。毛发的渲染也大幅提高,刚才才说了舍不得用头发,现在直接来一个长毛怪物和绒质大眼仔。情节也开始和现实接轨,贴近生活,是啊,新的永远不比旧的。
跳跳羊 Boundin’ (2003)
《玩具总动员》番外篇。这一部里,尘土的出现是技术的一次巨大进步。粒子至今仍是3D渲染的难点。情节开始变得丰满,甚至还有对人类行为的反思。押韵的念白和轻快的音乐也加分不少。
小杰克的攻击 Jack-Jack Attack (2005)
《超人特工队》番外篇。这孩子超能力太强大了。。。。一定是皮克斯那帮家伙做完超人特工队,意犹未尽没玩够。情节有点轻微的黑暗暴力。。。个人不是特别喜欢。
光杆乐队 One Man Band (2005)
对金钱的态度?这部片子给我们的启示挺多的。这次牛逼的是音乐与画面结合的技术,你听到的每个音符都能与画面对上。这个技术和Animusic剪不断理还乱。挺喜欢两个乐队的造型设计的。空间的合理利用。
拖线与鬼火 Mater and the Ghostlight (2006)
《汽车总动员》番外篇。没有上面几部那么精彩了,也没有汽车总动员精彩。倒是最后banshee出现的一幕好好笑。
绑架课 Lifted (2006)
《料理鼠王》加映篇。前几年的一个大烂片天际浩劫的灵感大概就是来源于此。当然,此片要搞笑的多,情节一波三折,最后还把飞碟弄沉了。。
你的老鼠朋友 Your Friend the Rat (2007)
《料理鼠王》DVD附赠短片。科普又搞笑。开创的2D+定格动画+3D的风格直到今天都很流行(via:明恩传媒)。素材运用很赞啊。
电焊工波力 BURN-E (2008)
《机器人瓦力》番外篇。音乐棒极了
魔术师和兔子 Presto (2008)
《机器人总动员》放映前加映短片。这大概是皮克斯的人看猫和老鼠看多了之后的产物。。。好仗义的兔子,反应也够快。不过最大的bug是。。。作为一个养过兔子的人,兔子真的不喜欢吃胡萝卜。。。兔子喜欢吃莴笋叶子。。。
道格的特别任务 Dug’s Special Mission (2009)
《飞屋环游记》番外篇。和影片关联很大。情节有点弱,笑点也有点雷同,不就是一只倒霉狗嘛。配乐不错。
暴力云与送子鹳 Partly Cloudy (2009)
《飞屋环游记》加映篇。和飞屋没啥关系了。好云坏云的对比和倒霉鹤真心好有爱,乌云的鹤忠实得令人感动。
昼与夜 Day & Night (2010)
3D和2D无痛地在一起了。多么和谐。这个片子创意无敌了,反向阴影结合影像来表达情绪,精彩的设计和精彩的演绎。
月神 La Luna (2011)
纯净,美,创意。详评请戳
原文链接:http://www.maobowen.com/pixars-collection/
安德鲁和威利冒险记 The Adventures of André and Wally B. (1984)
情节有点雷人,现在看来真心很一般,但是这是1984年的片子。3D哦。那时咱们的小蝌蚪还没找到妈妈呢。片尾写着卢卡斯的标志,那时还没改名叫皮克斯。
那个年代的电影很喜欢用电子交响配乐。
顽皮跳跳灯 Luxo Jr. (1986)
皮克斯现在的logo就来源于此。所以片头还是老logo
动画拟人化方面,这是一次飞跃。给台灯赋予了人类的动作表情之后,一切都呆萌了。动效录得特别好,特别真实。
红色的梦 Red’s Dream (1987)
又译作独轮车的梦想。这一部和上一部奠定了皮克斯的物件拟人化的基础,帮助皮克斯走向成功。这一部的配乐很赞,配乐赋予了独轮车情绪,以及灵魂。
锡玩具 Tin Toy (1988)
技术弱爆了。3D模型粗糙,渲染不到位。婴儿简直没法看啊。情节倒是独到。整体稍逊。
小雪人大行动 Knick Knack (1989)
这是玩具总动员的设计雏形,比玩具总动员早了六年。1989年,3D运用到这样的水平着实厉害,值得一提的是,水中物体运动此片是第一次运用,开创了非重力环境3D建模的先河。
棋逢敌手 Geri’s Game (1997)
时隔8年,皮克斯的3D技术有了真实自然的景深。也开始了皮克斯的任务摸东西一定要摸三次才摸到的潜规则。一个孤独的老头在美丽的公园自high的故事。
鸟!鸟!鸟! For the Birds (2000)
这回的牛逼之处在于羽毛的渲染。之前的短片的形象都是光滑的,高光或是亚光,头发都不愿多放几根。情节上也比较欢乐,肢体语言运用得越来越好,大鸟的笨拙,小鸟的不满,还有最后小鸟害羞的表情。从这一部开始,皮克斯开始越来越夸张了。
大眼仔的新车 Mike’s New Car (2002)
《怪兽电力公司》番外篇。迪士尼和皮克斯终于在一起了。。。这回的牛逼之处是真人配音。毛发的渲染也大幅提高,刚才才说了舍不得用头发,现在直接来一个长毛怪物和绒质大眼仔。情节也开始和现实接轨,贴近生活,是啊,新的永远不比旧的。
跳跳羊 Boundin’ (2003)
《玩具总动员》番外篇。这一部里,尘土的出现是技术的一次巨大进步。粒子至今仍是3D渲染的难点。情节开始变得丰满,甚至还有对人类行为的反思。押韵的念白和轻快的音乐也加分不少。
小杰克的攻击 Jack-Jack Attack (2005)
《超人特工队》番外篇。这孩子超能力太强大了。。。。一定是皮克斯那帮家伙做完超人特工队,意犹未尽没玩够。情节有点轻微的黑暗暴力。。。个人不是特别喜欢。
光杆乐队 One Man Band (2005)
对金钱的态度?这部片子给我们的启示挺多的。这次牛逼的是音乐与画面结合的技术,你听到的每个音符都能与画面对上。这个技术和Animusic剪不断理还乱。挺喜欢两个乐队的造型设计的。空间的合理利用。
拖线与鬼火 Mater and the Ghostlight (2006)
《汽车总动员》番外篇。没有上面几部那么精彩了,也没有汽车总动员精彩。倒是最后banshee出现的一幕好好笑。
绑架课 Lifted (2006)
《料理鼠王》加映篇。前几年的一个大烂片天际浩劫的灵感大概就是来源于此。当然,此片要搞笑的多,情节一波三折,最后还把飞碟弄沉了。。
你的老鼠朋友 Your Friend the Rat (2007)
《料理鼠王》DVD附赠短片。科普又搞笑。开创的2D+定格动画+3D的风格直到今天都很流行(via:明恩传媒)。素材运用很赞啊。
电焊工波力 BURN-E (2008)
《机器人瓦力》番外篇。音乐棒极了
魔术师和兔子 Presto (2008)
《机器人总动员》放映前加映短片。这大概是皮克斯的人看猫和老鼠看多了之后的产物。。。好仗义的兔子,反应也够快。不过最大的bug是。。。作为一个养过兔子的人,兔子真的不喜欢吃胡萝卜。。。兔子喜欢吃莴笋叶子。。。
道格的特别任务 Dug’s Special Mission (2009)
《飞屋环游记》番外篇。和影片关联很大。情节有点弱,笑点也有点雷同,不就是一只倒霉狗嘛。配乐不错。
暴力云与送子鹳 Partly Cloudy (2009)
《飞屋环游记》加映篇。和飞屋没啥关系了。好云坏云的对比和倒霉鹤真心好有爱,乌云的鹤忠实得令人感动。
昼与夜 Day & Night (2010)
3D和2D无痛地在一起了。多么和谐。这个片子创意无敌了,反向阴影结合影像来表达情绪,精彩的设计和精彩的演绎。
月神 La Luna (2011)
纯净,美,创意。详评请戳
原文链接:http://www.maobowen.com/pixars-collection/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