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快乐
当一个人真心地、纯粹地、不含丝毫功利心地去爱另一个人时,他对他的要求不过是最简单的一句:只要你快乐就好。
上个周末,我去美吉姆听一个有关幼儿教育兴趣班的讲座时,主持人问:有没有家长打算给孩子报美术班的?你们希望孩子从画画中得到什么?
我答:只要他快乐、只要他玩得开心就可以了。
还有的妈妈回答说,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等等。
然后……呵呵,只有我的答案被主持人否定了。
我不以为然地笑笑,没有多说。
其实我让宝宝在美吉姆上艺术课,就相当于一种兴趣班。宝宝上托班前,我和他说,我们现在要去幼儿园上托班了,没有时间和精力一周在美吉姆上三次课了,他必须做出选择:欢动课、艺术课和音乐课,他必须放弃一个。结果,宝宝自己选择放弃了音乐课,他更喜欢欢动课上的精彩运动、艺术课上的随意涂鸦。
当宝宝在艺术课上双手抓满颜料,勒在手心里挤呀挤呀时,他脸上的笑容是多么得灿烂,他玩得是多么地开心。每次老师问他作品是怎么画出来的时候,他都晃着手说是用手画出来——因为小刷子、小毛笔对他来说都是多余的,他更喜欢用手直接涂抹。
我妈妈总是觉得不值,每次,近300块人民币的学费只是买回一幅什么都不像的只是层层堆叠着五颜六色的颜料的所谓作品。
我却始终认为,很多时候,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快乐。
人越年长,就越会发现,真正快乐的时候并不多。
谁能像小孩子这样肆无忌惮地畅快欢笑、旁若无人地为所欲为呢?
你换一个成年人试试。
成年人的自我快乐往往与责任、现实产生冲突。
记得我老公刚工作时,正职之外还有一份兼职,薪水高出他的正职薪水的数倍,但是他的顶头上司由于办公室政治的缘故总是排挤他,他做得很不开心,打算辞职。他跟我商量了一下:辞去兼职后收入显著减少,立马沦为穷人一双,还不一定能立刻找到下一份兼职。
我们盘算了一下,当时虽然刚刚买了房子,但是好在没有房贷,也没有孩子,两个人依靠他的正职薪水来过日子,暂时是饿不死的。
于是他辞去兼职,在家赋闲了两个多月。
期间,他有一个旧同事来我们家做客。那个同事一进门,我就抱歉地对她说:“不好意思,我们家是真正的家徒四壁。”玩笑话消除了尴尬。我们的房子刚刚刷过墙壁,但是地板还没铺,房子空荡荡的,只临时买了一张廉价的床、一张便宜的桌子,唯一的一把破椅子还是跟前任业主要来的,所有的东西都堆放在内置的衣柜中。
后来还有一家杂志采访我老公,摄影记者在我们家里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合适的拍摄地点。杂志的本意是勾勒一名年轻的海归学者的形象,可是我们家连个书柜也没有。最后我老公用那把破椅子坐在桌子前,在桌上堆满书,以白墙为背景,才勉为其难地拍了一张照片交差。
不上班的悠闲的日子真是自由、快乐。我们可以坐几站公交车去北大看话剧、去植物园亲近大自然,他也趁机写了一些书、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只是,人活在这个俗世里,总是要为三斗米折腰的。
下次朋友来家里做客时,你总不能还是以一句“家徒四壁”为理由让人家就一直站着吧?
就算不为上杂志拍照片好看,我们自己也得需要一个书橱啊,总不能一直把那些书放在衣柜里吧?
可是,你看看,就算当时物价还不是很贵,但是好看的菠萝格地板铺一下至少得3万块。
然后,我们还打算要个孩子……即使不给未来的孩子最好的东西,那也得购买最基本的日常所需啊。
钱,钱,钱。
成年人的自由与快乐就被这个强大的“钱”字给摧毁了。
于是,某位穷光蛋只好收拾好悠闲快乐的心情,再出江湖。
不能说我不爱他。没有我的支持,他不可能一意孤行地辞职。不开心、不快乐,不能构成辞职的理由。只要是打工仔,总有一种在人屋檐下的感觉,雇主花银子买你的才华,谁管你开心不开心呢。这个世界上,芸芸众生,大家都在为了衣食住行辛勤奔波、忙碌着,除了那些真心觉得自己是在做事业的人,又有谁做一项工作会觉得开心快乐呢?
但是,我也不可能在两个人连温饱都没有着落的情况下,盲目地同意他辞职。我是觉得,既然我们能够维持最基本的简朴生活,他想要追求快乐,那就让他追求快乐吧。
而快乐是这样奢侈的一件东西,当我们有能力追求快乐时,总还是好的。
十岁以内的孩子可以自私,凡事只考虑到自己的需要,欲求得不到满足时,可以胡搅蛮缠地旁若无人地哇哇大哭。
而成年人却不可以。
成年人注定要打碎牙齿和血吞。在这个社会上混,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种种不如意,又岂能肆意地放任自己的主观感情呢?
很多时候,成年人的感情不再那样纯粹,或多或少地会掺杂着利益的因素。“贫贱夫妻百事哀”,成年人的感情,恐怕只有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之间的相互吸引、相互爱慕才是不涉及物质因素、没有利害关系的。
如果有一个人没有任何利益杂质地,只是单纯地想你快乐,那么他一定是很爱很爱你的,他对你的爱,就像父母对子女的爱一样纯粹而无私。即使你不能长久地拥有这份爱,也请你好好地珍惜这份爱。
快乐,说起来简单,其实却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奢侈的追求。
知性、大方、得体的亦舒女郎们一向将快乐当做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遥远梦想。朱锁锁就说,人生不能要求过高、不能太想不开。
上个周末,我去美吉姆听一个有关幼儿教育兴趣班的讲座时,主持人问:有没有家长打算给孩子报美术班的?你们希望孩子从画画中得到什么?
我答:只要他快乐、只要他玩得开心就可以了。
还有的妈妈回答说,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等等。
然后……呵呵,只有我的答案被主持人否定了。
我不以为然地笑笑,没有多说。
其实我让宝宝在美吉姆上艺术课,就相当于一种兴趣班。宝宝上托班前,我和他说,我们现在要去幼儿园上托班了,没有时间和精力一周在美吉姆上三次课了,他必须做出选择:欢动课、艺术课和音乐课,他必须放弃一个。结果,宝宝自己选择放弃了音乐课,他更喜欢欢动课上的精彩运动、艺术课上的随意涂鸦。
当宝宝在艺术课上双手抓满颜料,勒在手心里挤呀挤呀时,他脸上的笑容是多么得灿烂,他玩得是多么地开心。每次老师问他作品是怎么画出来的时候,他都晃着手说是用手画出来——因为小刷子、小毛笔对他来说都是多余的,他更喜欢用手直接涂抹。
我妈妈总是觉得不值,每次,近300块人民币的学费只是买回一幅什么都不像的只是层层堆叠着五颜六色的颜料的所谓作品。
我却始终认为,很多时候,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快乐。
人越年长,就越会发现,真正快乐的时候并不多。
谁能像小孩子这样肆无忌惮地畅快欢笑、旁若无人地为所欲为呢?
你换一个成年人试试。
成年人的自我快乐往往与责任、现实产生冲突。
记得我老公刚工作时,正职之外还有一份兼职,薪水高出他的正职薪水的数倍,但是他的顶头上司由于办公室政治的缘故总是排挤他,他做得很不开心,打算辞职。他跟我商量了一下:辞去兼职后收入显著减少,立马沦为穷人一双,还不一定能立刻找到下一份兼职。
我们盘算了一下,当时虽然刚刚买了房子,但是好在没有房贷,也没有孩子,两个人依靠他的正职薪水来过日子,暂时是饿不死的。
于是他辞去兼职,在家赋闲了两个多月。
期间,他有一个旧同事来我们家做客。那个同事一进门,我就抱歉地对她说:“不好意思,我们家是真正的家徒四壁。”玩笑话消除了尴尬。我们的房子刚刚刷过墙壁,但是地板还没铺,房子空荡荡的,只临时买了一张廉价的床、一张便宜的桌子,唯一的一把破椅子还是跟前任业主要来的,所有的东西都堆放在内置的衣柜中。
后来还有一家杂志采访我老公,摄影记者在我们家里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合适的拍摄地点。杂志的本意是勾勒一名年轻的海归学者的形象,可是我们家连个书柜也没有。最后我老公用那把破椅子坐在桌子前,在桌上堆满书,以白墙为背景,才勉为其难地拍了一张照片交差。
不上班的悠闲的日子真是自由、快乐。我们可以坐几站公交车去北大看话剧、去植物园亲近大自然,他也趁机写了一些书、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只是,人活在这个俗世里,总是要为三斗米折腰的。
下次朋友来家里做客时,你总不能还是以一句“家徒四壁”为理由让人家就一直站着吧?
就算不为上杂志拍照片好看,我们自己也得需要一个书橱啊,总不能一直把那些书放在衣柜里吧?
可是,你看看,就算当时物价还不是很贵,但是好看的菠萝格地板铺一下至少得3万块。
然后,我们还打算要个孩子……即使不给未来的孩子最好的东西,那也得购买最基本的日常所需啊。
钱,钱,钱。
成年人的自由与快乐就被这个强大的“钱”字给摧毁了。
于是,某位穷光蛋只好收拾好悠闲快乐的心情,再出江湖。
不能说我不爱他。没有我的支持,他不可能一意孤行地辞职。不开心、不快乐,不能构成辞职的理由。只要是打工仔,总有一种在人屋檐下的感觉,雇主花银子买你的才华,谁管你开心不开心呢。这个世界上,芸芸众生,大家都在为了衣食住行辛勤奔波、忙碌着,除了那些真心觉得自己是在做事业的人,又有谁做一项工作会觉得开心快乐呢?
但是,我也不可能在两个人连温饱都没有着落的情况下,盲目地同意他辞职。我是觉得,既然我们能够维持最基本的简朴生活,他想要追求快乐,那就让他追求快乐吧。
而快乐是这样奢侈的一件东西,当我们有能力追求快乐时,总还是好的。
十岁以内的孩子可以自私,凡事只考虑到自己的需要,欲求得不到满足时,可以胡搅蛮缠地旁若无人地哇哇大哭。
而成年人却不可以。
成年人注定要打碎牙齿和血吞。在这个社会上混,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种种不如意,又岂能肆意地放任自己的主观感情呢?
很多时候,成年人的感情不再那样纯粹,或多或少地会掺杂着利益的因素。“贫贱夫妻百事哀”,成年人的感情,恐怕只有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之间的相互吸引、相互爱慕才是不涉及物质因素、没有利害关系的。
如果有一个人没有任何利益杂质地,只是单纯地想你快乐,那么他一定是很爱很爱你的,他对你的爱,就像父母对子女的爱一样纯粹而无私。即使你不能长久地拥有这份爱,也请你好好地珍惜这份爱。
快乐,说起来简单,其实却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奢侈的追求。
知性、大方、得体的亦舒女郎们一向将快乐当做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遥远梦想。朱锁锁就说,人生不能要求过高、不能太想不开。
-
夜至深蓝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4-16 16: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