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与君子兰
爷爷出生于一个富足的大家庭,据说家族拥有像唐顿庄园那样的地产。放到现在来说,也许可以叫做乡绅"豪门"了吧。于是少年时的爷爷,性格或许是乖戾的,饭菜味道不合口就掀翻整桌的菜肴,想吃西瓜就唤小厮买掉瓜农整车的存货。可能也正是这种个性使然,青年时的爷爷逃出封建的冗大家族,进入西安一所军校,成为了一名坚实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这些都是我打听来的,正文的故事也许只能从我的记忆 -- 也就是新中国解放40多年后开始。作为参加过解放战争的军官,这个时候的爷爷已经光荣退休了。
那时的日子,似乎每天都是节奏缓慢的、浪漫的夏天。就好像抬头眯着眼看两朵交首的云彩,风轻到永远都不会把它们吹散。
而那时候的我,在爷爷家的背后上小学。课本上的故事是肖复兴去拜访叶圣陶爷爷,插画是叶圣陶的孙女和肖复兴站在满墙满墙的爬山虎前,绿得让人透心清凉。叶孙女崇拜地望着肖复兴,总让我怀疑叶圣陶的孙女对肖同学有意思。后来的后来,我在「散文」杂志上看到了肖复兴的影评,思想颇先锋。不知道叶圣陶的孙女有没有跟他在一起,有没有伤透了心。
中午放学后,跟邻居贺田姐姐一起回家,奶奶一定做好了可口的饭菜。饭后爷爷会喝一点茶,会是信阳毛尖,或者是碧螺春。茶叶渣滓定是倒在君子兰盆中作为养料。爷爷种了好几盆君子兰,都是油亮亮的,摆在茶几旁,或是书桌旁。爷爷从来没有直接训诫我们孙辈要做"绅士"、做"君子" -- 那样大概太做作又肤浅。我从来没有见过君子兰开花,但也许就是从那时,我懂得了不蔓不枝的美。
悠闲的午后,在客厅不用开电灯,窗外榕树的阴影会全倾在地上。爷爷有时会给我讲「红楼梦」里的判词、诗句,有时会天马行空编出些挖宝藏的故事。有时我会觉得,爷爷是不是想他少年时的生活了。爷爷也会拿硬纸板、铁丝、报纸给我做出京剧戏服,角色多是花脸。我倒也年少不知害臊,果断披戴好随爷爷到街上夺路人眼球。爷爷总是笑得前仰后合。
周末的时候,张爷爷会来给爷爷送酒,一定是经过我这个勤务小兵的。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张爷爷不再来了;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爷爷也不再种君子兰了。转而在墙上挂了幅唐玉润送他的"君子兰"。
现如今,好多记忆都淡成了一汪潭水,我倒是记得爷爷喂鹦鹉的样子、爷爷说英语的样子、爷爷刻根雕的样子、爷爷听戏的样子、爷爷评袭人的样子......
我的爷爷,他跟"铁娘子"撒切尔年岁一样大。撒切尔去天国怕是要继续从政的,我相信爷爷会到一个世外桃源,在一个桃花庵里,做一个快活的桃花仙。种一棵桃树,采些桃花换酒钱。
珍重,我亲爱的爷爷。
那时的日子,似乎每天都是节奏缓慢的、浪漫的夏天。就好像抬头眯着眼看两朵交首的云彩,风轻到永远都不会把它们吹散。
而那时候的我,在爷爷家的背后上小学。课本上的故事是肖复兴去拜访叶圣陶爷爷,插画是叶圣陶的孙女和肖复兴站在满墙满墙的爬山虎前,绿得让人透心清凉。叶孙女崇拜地望着肖复兴,总让我怀疑叶圣陶的孙女对肖同学有意思。后来的后来,我在「散文」杂志上看到了肖复兴的影评,思想颇先锋。不知道叶圣陶的孙女有没有跟他在一起,有没有伤透了心。
中午放学后,跟邻居贺田姐姐一起回家,奶奶一定做好了可口的饭菜。饭后爷爷会喝一点茶,会是信阳毛尖,或者是碧螺春。茶叶渣滓定是倒在君子兰盆中作为养料。爷爷种了好几盆君子兰,都是油亮亮的,摆在茶几旁,或是书桌旁。爷爷从来没有直接训诫我们孙辈要做"绅士"、做"君子" -- 那样大概太做作又肤浅。我从来没有见过君子兰开花,但也许就是从那时,我懂得了不蔓不枝的美。
悠闲的午后,在客厅不用开电灯,窗外榕树的阴影会全倾在地上。爷爷有时会给我讲「红楼梦」里的判词、诗句,有时会天马行空编出些挖宝藏的故事。有时我会觉得,爷爷是不是想他少年时的生活了。爷爷也会拿硬纸板、铁丝、报纸给我做出京剧戏服,角色多是花脸。我倒也年少不知害臊,果断披戴好随爷爷到街上夺路人眼球。爷爷总是笑得前仰后合。
周末的时候,张爷爷会来给爷爷送酒,一定是经过我这个勤务小兵的。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张爷爷不再来了;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爷爷也不再种君子兰了。转而在墙上挂了幅唐玉润送他的"君子兰"。
现如今,好多记忆都淡成了一汪潭水,我倒是记得爷爷喂鹦鹉的样子、爷爷说英语的样子、爷爷刻根雕的样子、爷爷听戏的样子、爷爷评袭人的样子......
我的爷爷,他跟"铁娘子"撒切尔年岁一样大。撒切尔去天国怕是要继续从政的,我相信爷爷会到一个世外桃源,在一个桃花庵里,做一个快活的桃花仙。种一棵桃树,采些桃花换酒钱。
珍重,我亲爱的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