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帕情缘
周末气温骤降,风又很大,一整天没有出门,隔天醒来,窗外一片阳光明媚。索性收拾收拾一个人出门逛逛。没有什么目的地,于是随意捡了辆公交车上去,路上望见外面有能逛的,便下了车。
转了一会看见一位老太太在路边摆了一个小摊子,一块大的棉布上摆放了许多丝娟之类的布料。大小不一,有围脖丝巾也有手帕,注意力立即被那几种花色的手帕所吸引。老太太见我暂停了下来,忙说:看看手帕啊小姑娘,买来送给老人是最合适的,我这里样式很多的。说完就翻开一叠放在我眼前。想来做这样的小生意是不容易的,先不说赚不得多少钱,能买的人也不多,毕竟是不时兴的。挑了半天,买下一条最简洁的。纯白的底色,四边是玫红的小花,连带星点的淡绿枝叶。衬托得那几朵小花,更显娇艳可爱的美。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常常待在外婆家。印象里外婆就有好几条手帕,颜色都是淡淡的或灰或蓝的底,横横竖竖的条子,很简单的样式。外婆走哪都会带上一条在身上,每回用毕再放进上衣的荷包里,后来我也得了一条,印象里是不大用的,只是喜欢,过了好几年才不知不觉的消失了。
爷爷也用手帕,年纪大了的缘故,时不时会咳嗽,甚至是流鼻涕,每每如此,他便会掏出手帕有些颤颤的抹去。爷爷读了许多书,未参军时读老书,到后来又读洋书,古文英文两不误,又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是毛笔,颇有些老先生的气派。只是自打有记忆时,他已年老。想来年轻之际该是多么意气风发然而结局只是停留在是默默无闻?的小村子,默默无闻的活着,同所有?的老年人一样,略微邋遢,却无可奈何的寂寞死去。生在那样的年代,难得一生足够传奇了。而现在能够想起来的零星片段,是他坐在桌前看报纸,笑着和我聊天,我缠着问他年轻的故事和给我取名的意义,还有他老得颤巍巍拿手帕擦嘴时的模样。
手帕一直是我所喜爱的物品之一,也许有他们带给我的影响在内。除此以外,还有一样是明信片。无论去了哪里,都忘不了这两样的。明信片倒还好找,手帕却不轻易能淘得到。除非刻意去寻,能买到的手帕样式基本差不多,除了花色不一,比如格子,条纹,牡丹月季,或者山水画等。
最喜爱的一条手帕,是从前的一个男同学送给我的,据说是他一家去西湖之游而带回来的。那块手帕是白色打底,很白很正的颜色,料子也不是大众的棉布,摸起来有些微凉,也不是纱料,折叠起来毫无痕迹。手帕右下角一处是一幅山水图,简单几笔横条勾画起了微波,水岸边有重叠的山,后有一圆身尖顶的塔,十分简单,而西湖的意境确实有了。 这一条手帕一直珍藏,舍不得用,更不舍送给别人,不像其他,有时也会拿几条来送人,夏天很热也会拿来擦汗,手帕的功能也不外乎如此。只是没从荷包掏出手帕,让人以为似乎穿越而来,这个年代哪还有人用什么手帕?也就用的少了。也舍不得用来擦拭秽物,有时会有些油渍,不轻易洗的掉,用于擦汗还算是最可观的,脏了再拿去洗掉,吹一会风就干净了。
然而到底是不时兴的东西,积攒再多,也没了它的用武之地。也不如纸巾来得方便,用完即扔,干净利索。难怪渐渐没落了。 而我总想起,爷爷临去之前,仅留给我的只言片语——无他,求其放心而矣。一方手帕,也不过是我仅存的一点想念罢了。
转了一会看见一位老太太在路边摆了一个小摊子,一块大的棉布上摆放了许多丝娟之类的布料。大小不一,有围脖丝巾也有手帕,注意力立即被那几种花色的手帕所吸引。老太太见我暂停了下来,忙说:看看手帕啊小姑娘,买来送给老人是最合适的,我这里样式很多的。说完就翻开一叠放在我眼前。想来做这样的小生意是不容易的,先不说赚不得多少钱,能买的人也不多,毕竟是不时兴的。挑了半天,买下一条最简洁的。纯白的底色,四边是玫红的小花,连带星点的淡绿枝叶。衬托得那几朵小花,更显娇艳可爱的美。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常常待在外婆家。印象里外婆就有好几条手帕,颜色都是淡淡的或灰或蓝的底,横横竖竖的条子,很简单的样式。外婆走哪都会带上一条在身上,每回用毕再放进上衣的荷包里,后来我也得了一条,印象里是不大用的,只是喜欢,过了好几年才不知不觉的消失了。
爷爷也用手帕,年纪大了的缘故,时不时会咳嗽,甚至是流鼻涕,每每如此,他便会掏出手帕有些颤颤的抹去。爷爷读了许多书,未参军时读老书,到后来又读洋书,古文英文两不误,又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是毛笔,颇有些老先生的气派。只是自打有记忆时,他已年老。想来年轻之际该是多么意气风发然而结局只是停留在是默默无闻?的小村子,默默无闻的活着,同所有?的老年人一样,略微邋遢,却无可奈何的寂寞死去。生在那样的年代,难得一生足够传奇了。而现在能够想起来的零星片段,是他坐在桌前看报纸,笑着和我聊天,我缠着问他年轻的故事和给我取名的意义,还有他老得颤巍巍拿手帕擦嘴时的模样。
手帕一直是我所喜爱的物品之一,也许有他们带给我的影响在内。除此以外,还有一样是明信片。无论去了哪里,都忘不了这两样的。明信片倒还好找,手帕却不轻易能淘得到。除非刻意去寻,能买到的手帕样式基本差不多,除了花色不一,比如格子,条纹,牡丹月季,或者山水画等。
最喜爱的一条手帕,是从前的一个男同学送给我的,据说是他一家去西湖之游而带回来的。那块手帕是白色打底,很白很正的颜色,料子也不是大众的棉布,摸起来有些微凉,也不是纱料,折叠起来毫无痕迹。手帕右下角一处是一幅山水图,简单几笔横条勾画起了微波,水岸边有重叠的山,后有一圆身尖顶的塔,十分简单,而西湖的意境确实有了。 这一条手帕一直珍藏,舍不得用,更不舍送给别人,不像其他,有时也会拿几条来送人,夏天很热也会拿来擦汗,手帕的功能也不外乎如此。只是没从荷包掏出手帕,让人以为似乎穿越而来,这个年代哪还有人用什么手帕?也就用的少了。也舍不得用来擦拭秽物,有时会有些油渍,不轻易洗的掉,用于擦汗还算是最可观的,脏了再拿去洗掉,吹一会风就干净了。
然而到底是不时兴的东西,积攒再多,也没了它的用武之地。也不如纸巾来得方便,用完即扔,干净利索。难怪渐渐没落了。 而我总想起,爷爷临去之前,仅留给我的只言片语——无他,求其放心而矣。一方手帕,也不过是我仅存的一点想念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