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的姓、氏、名、字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三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
P969——970:
(一)姓名: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嬴姒等都加女旁,这暗示先民曾经经历过母权社会。后来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例如旧说商人的祖先是子姓,后来分为殷、时、来、宋、空同等氏。这样,姓就成了旧有的族号,氏就成了后起的族号了。《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可见姓和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P972:
第三,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则通谓之姓①,并且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就都能有姓了。(①参看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三。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二“姓氏”条则认为“盖三代以前,姓与氏分;汉魏以后,姓与氏合”。)……
古人有名有字。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结发加笄)时取字。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尔雅•释地:“广平曰原。”)又如颜回,字子渊。(说文:“渊,回水也。”回是旋转的意思。)有的名和字是同义词,例如宰予,字子我;樊须,字子迟。(须和迟都有待的意思。)有的名和字是反义词,例如曾点,字皙。(说文:“点,小黑也。”引申为污的意思。又:“皙,人色白也。”)有时候我们看不出名和字的联系,这主要是因为语义变迁的缘故。
P969——970:
(一)姓名: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嬴姒等都加女旁,这暗示先民曾经经历过母权社会。后来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例如旧说商人的祖先是子姓,后来分为殷、时、来、宋、空同等氏。这样,姓就成了旧有的族号,氏就成了后起的族号了。《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可见姓和氏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P972:
第三,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则通谓之姓①,并且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就都能有姓了。(①参看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三。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二“姓氏”条则认为“盖三代以前,姓与氏分;汉魏以后,姓与氏合”。)……
古人有名有字。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结发加笄)时取字。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尔雅•释地:“广平曰原。”)又如颜回,字子渊。(说文:“渊,回水也。”回是旋转的意思。)有的名和字是同义词,例如宰予,字子我;樊须,字子迟。(须和迟都有待的意思。)有的名和字是反义词,例如曾点,字皙。(说文:“点,小黑也。”引申为污的意思。又:“皙,人色白也。”)有时候我们看不出名和字的联系,这主要是因为语义变迁的缘故。
-
咖啡不苦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9-04 20: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