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印象
提到凤凰,最初的印象大部分都来自沈从文的那本《边城》,在那让无数人牵挂的故事里,打动人心的,不单单是干净美丽的爱情,还有那自然纯朴的千年古城。仿佛这座在风雨里孤独等待的古城满足了所有人对乌托邦的幻想。未去之时,脑海里尽是青灰的屋檐,光滑的石板小路,蜿蜒无尽的巷子,绿的醉人的沱江,秀气的江南石桥上身穿民族服装的姑娘们背着背篓三三两两打桥上过,而我,坐在农家渔船上,手指间滑过清凉温润的沱江水,耳畔响起的是让翠翠梦里摘了一大把虎耳草的民歌。总是以为,这样的美景,这样的古城,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可是忽然地,我已从那名为凤凰的小城里归来,此刻的我坐在这里,静静的回想着心里留存着关于古城的每一个镜头。凤凰,凤凰,你是什么模样呢?还是我幻想里的景象吗?我不想掩饰我的失望,站在沱江边时候,心底涌起的是一种难言的伤感。石桥还是石桥,沱江依然名为沱江,吊脚楼不变地守在江边,有什么变了呢?当心底保留的一片净土沾染上世俗的浮华的时候,会有一种怎样的心境呢?人说:阅读圣经与保持大便通畅。这个不太雅致的句子道出了人生的追求。一个人需要的不只是身体的干净,更会期望净化自己的心。而凤凰,在沈从文鼓棹呐喊的笔下,这个被很多人珍藏为内心的净土真正呈现在我眼前的时候,却让我失望不已。不想说是沈从文先生欺骗了我们,从古城的现在看回去,多少年前,的的确确那是我们曾经幻想过的桃花源。可是如今,站在江上望去,尽收 眼底的却是满目霓虹;街上行人摩肩接踵,酒吧里重金属的音乐不断灌入耳中。可能是我又矫情了,以前看《消失的地平线》,认为西方人所敬仰的香格里拉过于浮躁:现代的物质生活,几个各怀心思的人 ,纠结于近乎于长生不老的神话 。总以为他们所谓的最后一片净土不如中国古老的桃花源静谧。黄发垂髫,尽皆熙熙而乐。没有宗教灌输,没有 阶级分层,有的只是古老的生活方式,遵循天道,生老病死,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窃怪当日仙人,独思渔父。遍寻此中村落,不见桃花。我就像一个错以为发现净土的人却又从错误里清醒的人,失落,无奈,牢骚洒落满地。连幻想赖以寄托的方寸之地都已面目全非的时候,还有什么可以用来争论呢。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我活在尘世里,这世界没有我的乌托邦,没有我的太阳城,没有香格里拉,没有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