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格鲁吉亚Ⅱ
丧失独立:格鲁吉亚归并俄国
1798年伊拉克里二世去世,王位传给了乔治十二世,格鲁吉亚国内再次陷入内乱。一派主张归并俄国,以伊拉克里二世遗孀玛丽亚为首的另一派则主张在大国之间平衡周旋,保持独立。1799年,拉扎列夫将军率领一个团的俄军入驻卡
特里一卡赫梯联合公国,科瓦林斯基作为俄政府代表进驻格鲁吉亚,俄国实际控制了东格鲁吉亚。1800年前后,波斯的巴巴汗、阿瓦尔人等入侵格鲁吉亚,格鲁吉亚内外交困,乔治十二世赴俄国请求加入俄国。1800年i1月,俄军与3000名格鲁吉亚警察打败了1.5万人的山民军队。
俄国充分利用了格鲁吉亚的内部矛盾:满足乔治十二世的要求,批准他的儿子继承王位,引起了乔治十二世的兄弟们的愤怒。乔治十二世在小范围内表示,要修改1783年条约的某些条款,俄国有权干预格鲁吉亚内政。同时,沙皇保证保留现有的格鲁吉亚王朝,这就是所谓“乔治十二世的遗嘱”。但俄国很快违背了承诺。1800年,保罗一世签署了宣言,废除卡特里一卡赫梯联合公国,将整个东格鲁吉亚归并俄国。十天后,乔治十二世去世。此后,拉扎列夫将军对格鲁吉亚贵族宣布,格鲁吉亚命运将由俄国沙皇决定,但未提格鲁吉亚国王。而当时在场的王公贵族误以为,拉扎列夫将军在祝贺大卫登上王位。1801年1月18日,俄国正式颁布了保罗一世的宣言,乔治•大卫被指定为公国的临时统治者。
3月11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继位,从4月开始,俄国国务会议开始审议是否将格鲁吉亚归并。一派垂涎于格鲁吉亚的矿藏,认为应立即归并,但也有不同意见。为此,国务会议委托科诺林前往格鲁吉亚考察该国能否独立,格鲁吉亚人民是否一致同意归并俄国。5月22日,科诺林前往第比利斯。此前,格鲁吉亚已经半年多处于无政府状态,列兹金人、波斯人的入侵造成严重后果,大卫王子被认为是准继承人,但却未宣布他为国王。当俄军士兵对俄国沙皇宣誓效忠时,格鲁吉亚人并未参加,科诺林“眼里看到的只有格鲁吉亚的混沌和无序”。科诺林废除了大卫的统治,由拉扎列夫将军取代。
7月24日,俄国大臣科楚别依和沃伦佐夫曾提交报告,反对将格鲁吉亚归并,依据是:俄国面临的问题不是扩大疆域,而是国内治理。与此同时,格鲁吉亚民族未必一致地愿意归并;格鲁吉亚的矿产数量也很可疑,为了矿产将其归并毫无意义。他们认为,从俄国国家利益的角度考虑,不应将格鲁吉亚归并,从法律角度来说也并无任何依据。沃伦佐夫提议选出一个王子继承王位,必要时除掉其他竞争者,在格鲁吉亚驻扎适量军队即可吲。而科诺林随后提交的意见与此相反。
8月8日,俄国国务会议研究格鲁吉亚问题,听取了科诺林和沃伦佐夫、科楚别依的两份意见相左的报告,科诺林的意见占了上风:格鲁吉亚陷入无政府状态已一年多,丧失了一切国家特征。而且,其他国家已将格鲁吉亚视为俄国的一部分,因此,从帝国尊严的角度来看,不将其归并是不适合的,必须抢在波斯人和土耳其之前。同时,归并格鲁吉亚还可以“驯服那些从事盗抢的山地民族”。科楚别依则主张保持格鲁吉亚的藩属地位,他认为扩大疆界是危险的,但其观点未受到重视。亚历山大一世一度犹豫不决。同时,格鲁吉亚上层也在努力,要从内容和实质上都实现真正的自愿归并。他们致函俄国沙皇,要求在作决定时有他们参与,但是,他们的意见未被重视。9月12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发布宣言,废除卡特里一卡赫梯联合公国,将东格鲁吉亚归并,废除其形式上的独立地位。宣言称,俄国将格鲁吉亚归并并非为了私利,也不是为了扩大疆界——因为俄国的疆域已经很大,“是因为尊严、荣誉和人性让我们承担了这样一个神圣责任,在格鲁吉亚建立直接统治,建立起法制、个人和财产安 全,给每个人以法律保护”。
1802年4月12日,俄国代表在第比利斯的大教堂宣读了宣言,参加宣誓的有王子、教会人士和各阶层人士。图奇科夫写道,该“仪式完成得有条不紊”。但是,其他人的说法正好相反:“遗憾的是,科诺林不属于那些有才能赢得人民信任的人。他立即歪曲了格鲁吉亚自愿归并的意义,使归并具有某种强制形式。到达第比利斯之后,他召集了全城所有居民,用军队将他们包围起来,下令效忠新皇帝。这一粗暴举措和完全并非因人民而引发的防范之举深深刺痛了格鲁吉亚人,他们不想在刺刀的威胁之下宣誓,四散回家了。”
在俄国操纵下,格鲁吉亚成立了新政府,科诺林将军受命统治格鲁吉亚,并派人到孀居的玛丽亚王后那里没收格鲁吉亚王室的徽记、沙皇封书等物。俄国的做法引起了格鲁吉亚人的愤怒和强烈反抗,局势骤变:列兹金人入侵,科诺林陷入重围:奥塞梯人全歼了开往第比利斯的一个顿河哥萨克团,列兹金人消灭了俄军一个营并打死了古丽雅科夫将军。俄政府将科诺林和科瓦林斯基召回,任命齐谦诺夫大公为格鲁吉亚最高统帅,为平息叛乱,俄军着手逮捕格王室成员。在逮捕玛丽亚王后时,拉扎列夫将军受伤身亡。玛丽亚等人被押往弗拉基高加索,当地居民试图解救他们,双方发生了战斗。
西格鲁吉亚较晚归并俄国。当俄国征服卡特里一卡赫梯联合公国时,伊梅列特公国所罗门二世正与梅格列尔贵族格里高尔一达迪安尼作战,俄国极力挑动达迪安尼反对所罗门二世。达迪安尼的公国发生骚乱,被迫投靠俄国。将达迪安尼收服后,俄国继续削弱所罗门二世,1803年,梅格列尔公国并入俄国,其大公的爵位原本可以世袭。但是,达迪安尼死后,俄国立即将此权力收回,改由俄国任命;俄国在该公国设常驻军队;俄官员可介入公国内部事务等等,但这也都是权宜之计。俄国通过收买当地官员,扩大其在该公国的影响。所罗门二世试图反抗,支持儿子继承王位,激怒了俄国,俄军压迫其就范。1804年,所罗门二世与俄国签署《埃拉兹纳乌里条约》,规定:所罗门二世是俄国的永久臣民,其王位可世袭,但要由俄皇颁布证书确认;伊梅列特国王有行政管理权,但刑法要遵从俄国法律;俄军驻扎公国,军费由伊梅列特公国承担。但所罗门二世的独立性仍很强,俄国对其很警惕,双方于1809年发生军事冲突,俄军借机宣布废除伊梅列特国王,所罗门二世被迫逃亡土耳其山。1804年,古丽公国也按照与梅格列尔公国相似的条件签约,并入俄国。兼并格鲁吉亚使得俄国继续扩张领土获得了正当理由。1810年,阿布哈兹公国并入俄国;1878年,向土耳其购买的安加尔并入俄国。1878年俄土战争之后,依据《圣斯特诺法和约》和《柏林和约》,俄国又获得了一部分原属格鲁吉亚的领土,组成巴统区和卡尔斯省,俄国对格鲁吉亚全境的控制最终完成。
此后,俄国开始了对格鲁吉亚的同化。撤销了格鲁吉亚原有的行政管理机构,将管理“俄国化”;消除格鲁吉亚的反俄势力;废除格鲁吉亚教会(许多世纪里,教会都是凝聚格鲁吉亚人民的中心,教会为民众提供精神养分,也是格鲁吉亚国家统一和稳定的支柱);通过各种方式同化格鲁吉亚人,推行殖民政策。1801年之后,高加索民族得知:俄国要在南疆建一个高加索省,并开始向高加索大批移民,建立哥萨克村镇。他们认识到了这种危险性,认为:要塞只是横在原野上的石头,风雨会将其吹走;而村镇是扎根在土地里的“植物”,会悄无声息地遍布原野。
归并之后,格鲁吉亚人还需要充当俄国对外战争的先锋。一方面是保卫家园(格鲁吉亚成为俄国与土耳其和波斯争夺的前沿),同时也是为新祖国效力。俄国可借此考验一下新臣民对帝国的认同程度。有资料表明,1877~1878年俄土战争期间,参加俄军的格鲁吉亚青年有2.5万人之多。
格鲁吉亚归并俄国乃是高加索地区重大的地缘政治事件。格鲁吉亚率先归并,使俄国在高加索地位更加稳固,俄国的政策更加积极。作为一个标志性事件,意味着长达半个世纪的高加索战争正式爆发。与征服北高加索相比, “格鲁吉亚方式”最为独特,流血最少。
格鲁吉亚归并俄国产生了巨大的政治效应,形势对北高加索民族的抗俄斗争更加不利,他们被从格鲁吉亚方向进一步包围。北高加索的达吉斯坦王公贵族纷纷表示效忠俄国,继而影响到亚美尼亚等基督教民族,这对俄国极为有利,也进一步唤起了俄国对高加索的现实欲望。而对于波斯和土耳其则是极大的削弱,引起其恐慌和反击,争夺进一步白热化。1804年爆发了俄国-波斯战争,波斯得到英、法的帮助;1806年,土耳其也加入波斯方面对俄作战,最终俄军取得了胜利,于1813年签署了《古丽斯坦和约》。按照该条约,波斯承认俄国兼并达吉斯坦和阿塞拜疆北部。此后,1826年波斯与俄军再战,仍然无法挽回失利局面。1827年,俄军占领了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南部,1864年后控制了高加索全境。
1798年伊拉克里二世去世,王位传给了乔治十二世,格鲁吉亚国内再次陷入内乱。一派主张归并俄国,以伊拉克里二世遗孀玛丽亚为首的另一派则主张在大国之间平衡周旋,保持独立。1799年,拉扎列夫将军率领一个团的俄军入驻卡
特里一卡赫梯联合公国,科瓦林斯基作为俄政府代表进驻格鲁吉亚,俄国实际控制了东格鲁吉亚。1800年前后,波斯的巴巴汗、阿瓦尔人等入侵格鲁吉亚,格鲁吉亚内外交困,乔治十二世赴俄国请求加入俄国。1800年i1月,俄军与3000名格鲁吉亚警察打败了1.5万人的山民军队。
俄国充分利用了格鲁吉亚的内部矛盾:满足乔治十二世的要求,批准他的儿子继承王位,引起了乔治十二世的兄弟们的愤怒。乔治十二世在小范围内表示,要修改1783年条约的某些条款,俄国有权干预格鲁吉亚内政。同时,沙皇保证保留现有的格鲁吉亚王朝,这就是所谓“乔治十二世的遗嘱”。但俄国很快违背了承诺。1800年,保罗一世签署了宣言,废除卡特里一卡赫梯联合公国,将整个东格鲁吉亚归并俄国。十天后,乔治十二世去世。此后,拉扎列夫将军对格鲁吉亚贵族宣布,格鲁吉亚命运将由俄国沙皇决定,但未提格鲁吉亚国王。而当时在场的王公贵族误以为,拉扎列夫将军在祝贺大卫登上王位。1801年1月18日,俄国正式颁布了保罗一世的宣言,乔治•大卫被指定为公国的临时统治者。
3月11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继位,从4月开始,俄国国务会议开始审议是否将格鲁吉亚归并。一派垂涎于格鲁吉亚的矿藏,认为应立即归并,但也有不同意见。为此,国务会议委托科诺林前往格鲁吉亚考察该国能否独立,格鲁吉亚人民是否一致同意归并俄国。5月22日,科诺林前往第比利斯。此前,格鲁吉亚已经半年多处于无政府状态,列兹金人、波斯人的入侵造成严重后果,大卫王子被认为是准继承人,但却未宣布他为国王。当俄军士兵对俄国沙皇宣誓效忠时,格鲁吉亚人并未参加,科诺林“眼里看到的只有格鲁吉亚的混沌和无序”。科诺林废除了大卫的统治,由拉扎列夫将军取代。
7月24日,俄国大臣科楚别依和沃伦佐夫曾提交报告,反对将格鲁吉亚归并,依据是:俄国面临的问题不是扩大疆域,而是国内治理。与此同时,格鲁吉亚民族未必一致地愿意归并;格鲁吉亚的矿产数量也很可疑,为了矿产将其归并毫无意义。他们认为,从俄国国家利益的角度考虑,不应将格鲁吉亚归并,从法律角度来说也并无任何依据。沃伦佐夫提议选出一个王子继承王位,必要时除掉其他竞争者,在格鲁吉亚驻扎适量军队即可吲。而科诺林随后提交的意见与此相反。
8月8日,俄国国务会议研究格鲁吉亚问题,听取了科诺林和沃伦佐夫、科楚别依的两份意见相左的报告,科诺林的意见占了上风:格鲁吉亚陷入无政府状态已一年多,丧失了一切国家特征。而且,其他国家已将格鲁吉亚视为俄国的一部分,因此,从帝国尊严的角度来看,不将其归并是不适合的,必须抢在波斯人和土耳其之前。同时,归并格鲁吉亚还可以“驯服那些从事盗抢的山地民族”。科楚别依则主张保持格鲁吉亚的藩属地位,他认为扩大疆界是危险的,但其观点未受到重视。亚历山大一世一度犹豫不决。同时,格鲁吉亚上层也在努力,要从内容和实质上都实现真正的自愿归并。他们致函俄国沙皇,要求在作决定时有他们参与,但是,他们的意见未被重视。9月12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发布宣言,废除卡特里一卡赫梯联合公国,将东格鲁吉亚归并,废除其形式上的独立地位。宣言称,俄国将格鲁吉亚归并并非为了私利,也不是为了扩大疆界——因为俄国的疆域已经很大,“是因为尊严、荣誉和人性让我们承担了这样一个神圣责任,在格鲁吉亚建立直接统治,建立起法制、个人和财产安 全,给每个人以法律保护”。
1802年4月12日,俄国代表在第比利斯的大教堂宣读了宣言,参加宣誓的有王子、教会人士和各阶层人士。图奇科夫写道,该“仪式完成得有条不紊”。但是,其他人的说法正好相反:“遗憾的是,科诺林不属于那些有才能赢得人民信任的人。他立即歪曲了格鲁吉亚自愿归并的意义,使归并具有某种强制形式。到达第比利斯之后,他召集了全城所有居民,用军队将他们包围起来,下令效忠新皇帝。这一粗暴举措和完全并非因人民而引发的防范之举深深刺痛了格鲁吉亚人,他们不想在刺刀的威胁之下宣誓,四散回家了。”
在俄国操纵下,格鲁吉亚成立了新政府,科诺林将军受命统治格鲁吉亚,并派人到孀居的玛丽亚王后那里没收格鲁吉亚王室的徽记、沙皇封书等物。俄国的做法引起了格鲁吉亚人的愤怒和强烈反抗,局势骤变:列兹金人入侵,科诺林陷入重围:奥塞梯人全歼了开往第比利斯的一个顿河哥萨克团,列兹金人消灭了俄军一个营并打死了古丽雅科夫将军。俄政府将科诺林和科瓦林斯基召回,任命齐谦诺夫大公为格鲁吉亚最高统帅,为平息叛乱,俄军着手逮捕格王室成员。在逮捕玛丽亚王后时,拉扎列夫将军受伤身亡。玛丽亚等人被押往弗拉基高加索,当地居民试图解救他们,双方发生了战斗。
西格鲁吉亚较晚归并俄国。当俄国征服卡特里一卡赫梯联合公国时,伊梅列特公国所罗门二世正与梅格列尔贵族格里高尔一达迪安尼作战,俄国极力挑动达迪安尼反对所罗门二世。达迪安尼的公国发生骚乱,被迫投靠俄国。将达迪安尼收服后,俄国继续削弱所罗门二世,1803年,梅格列尔公国并入俄国,其大公的爵位原本可以世袭。但是,达迪安尼死后,俄国立即将此权力收回,改由俄国任命;俄国在该公国设常驻军队;俄官员可介入公国内部事务等等,但这也都是权宜之计。俄国通过收买当地官员,扩大其在该公国的影响。所罗门二世试图反抗,支持儿子继承王位,激怒了俄国,俄军压迫其就范。1804年,所罗门二世与俄国签署《埃拉兹纳乌里条约》,规定:所罗门二世是俄国的永久臣民,其王位可世袭,但要由俄皇颁布证书确认;伊梅列特国王有行政管理权,但刑法要遵从俄国法律;俄军驻扎公国,军费由伊梅列特公国承担。但所罗门二世的独立性仍很强,俄国对其很警惕,双方于1809年发生军事冲突,俄军借机宣布废除伊梅列特国王,所罗门二世被迫逃亡土耳其山。1804年,古丽公国也按照与梅格列尔公国相似的条件签约,并入俄国。兼并格鲁吉亚使得俄国继续扩张领土获得了正当理由。1810年,阿布哈兹公国并入俄国;1878年,向土耳其购买的安加尔并入俄国。1878年俄土战争之后,依据《圣斯特诺法和约》和《柏林和约》,俄国又获得了一部分原属格鲁吉亚的领土,组成巴统区和卡尔斯省,俄国对格鲁吉亚全境的控制最终完成。
此后,俄国开始了对格鲁吉亚的同化。撤销了格鲁吉亚原有的行政管理机构,将管理“俄国化”;消除格鲁吉亚的反俄势力;废除格鲁吉亚教会(许多世纪里,教会都是凝聚格鲁吉亚人民的中心,教会为民众提供精神养分,也是格鲁吉亚国家统一和稳定的支柱);通过各种方式同化格鲁吉亚人,推行殖民政策。1801年之后,高加索民族得知:俄国要在南疆建一个高加索省,并开始向高加索大批移民,建立哥萨克村镇。他们认识到了这种危险性,认为:要塞只是横在原野上的石头,风雨会将其吹走;而村镇是扎根在土地里的“植物”,会悄无声息地遍布原野。
归并之后,格鲁吉亚人还需要充当俄国对外战争的先锋。一方面是保卫家园(格鲁吉亚成为俄国与土耳其和波斯争夺的前沿),同时也是为新祖国效力。俄国可借此考验一下新臣民对帝国的认同程度。有资料表明,1877~1878年俄土战争期间,参加俄军的格鲁吉亚青年有2.5万人之多。
格鲁吉亚归并俄国乃是高加索地区重大的地缘政治事件。格鲁吉亚率先归并,使俄国在高加索地位更加稳固,俄国的政策更加积极。作为一个标志性事件,意味着长达半个世纪的高加索战争正式爆发。与征服北高加索相比, “格鲁吉亚方式”最为独特,流血最少。
格鲁吉亚归并俄国产生了巨大的政治效应,形势对北高加索民族的抗俄斗争更加不利,他们被从格鲁吉亚方向进一步包围。北高加索的达吉斯坦王公贵族纷纷表示效忠俄国,继而影响到亚美尼亚等基督教民族,这对俄国极为有利,也进一步唤起了俄国对高加索的现实欲望。而对于波斯和土耳其则是极大的削弱,引起其恐慌和反击,争夺进一步白热化。1804年爆发了俄国-波斯战争,波斯得到英、法的帮助;1806年,土耳其也加入波斯方面对俄作战,最终俄军取得了胜利,于1813年签署了《古丽斯坦和约》。按照该条约,波斯承认俄国兼并达吉斯坦和阿塞拜疆北部。此后,1826年波斯与俄军再战,仍然无法挽回失利局面。1827年,俄军占领了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南部,1864年后控制了高加索全境。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