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在学生的批评中成长
<a href="http://blog.hbte.com.cn/user1/9203/archives/2009/137391.html">
在学生的批评中成长 </a>
[ 2009-1-23 10:36:00 | By: 若水 ]
日子在飞,时光在走,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在讲台上送走了十八个春秋。十八年了,我由一个为不会写教案而发愁的小姑娘,成长为一个语文骨干教师;由一个为课上乱堂哭鼻子的小老师,成长为一个小有名气的优秀班主任;由一个天天围着课本、作业转悠的教书匠,成长为一个且行且思的“草根”研究者。其间经历的或酸或甜的故事有许多,需要感谢的人也有很多。但最应该感谢的是陪伴我成长的一届届学生,铭记在心的有他们的欢声笑语,有一起走过的那些青春飞扬的时光,但我精心收藏着更有他们留给我的或委婉、或严厉、或尖刻的批评,正是这些看似无情的“指责”,促我反思,让我猛醒,逼我进步,才使我一步步成长起来!
“你见过哪个优秀老师打学生”
说这话的叫马文杰,是我的第一届学生。
教他那年,我十九岁。在这些“人高马大”的学生面前,我受尽了“欺侮”。我知道学生们喜欢我,从他们的目光中可以感受到。因为在这个乡村中学,大都是一些民办教师,边教课边侍弄着家里的自留地,像我这样师范毕业的女教师,真是少之又少!何况我又比他们大不了几岁。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不怕我!上课时,他们丝毫不顾及我的存在,说笑、打闹,甚至在我转身写板书时,他们就会让纸飞机满教室飞,好几次我被气哭了!
怎么办?我像老教师们讨教,他们告诉我:“‘学生像弹簧,你弱他就强’,对学生不能太仁慈!”我向那些同情我的女生们请求支援,她们说:“厉害点就没人敢欺负了!”于是,我痛下决心,我要彻底“变脸”了!
又有一群同学没有写作业,我毫不留情将他们轰出了教室,让他们到办公室等我。等我下课回来,几个学生竟蹲在办公室的地上,玩起了象棋(自己用粉笔画的棋盘),我恼羞成怒,狠狠地打了一个男同学,这人就是马文杰!没想到,他竟理直气壮:“你干吗打我?”“你自己知道!”我愈加生气。“老师不能打人!你见过哪个优秀老师是靠打学生打出来的?”好家伙,还真能倒打一耙。“我也没想当什么优秀老师,我就打你了!”我也不甘示弱!
也许头一次看我“发威”,他们乖乖地补写了作业!可从那以后,我感觉到了他们和我之间有了距离。甚至有一个同学还在日记中写到:“那个穿着紫色连衣裙,一说话就脸红的王老师不见了!”
而我也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你见过哪个优秀老师是靠打学生打出来的?”这句质问一直在我耳边回响。我是多么喜欢当老师呀!很小的时候,心里就有一个教师梦,可真的登上讲台,自己竟是如此无能!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偷偷的流泪。可日子还会继续,我不能服输!于是,擦干泪水,我选择了学习!也就在那个时候,我第一次接触到了魏书生、霍懋征,是他们为我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教育世界!
马文杰的那句“貌似无理”的话,却成了我向“优秀教师”迈进的起点。我从提高自己入手,让我的每一节课力争上得趣味盎然,吸引这些顽皮躁动的学生;我学会了和他们交流的技巧,情理交融,打动这些本性善良的孩子。孩子们喜欢上了语文,我也创造了“四乡联考”三连冠的佳绩,而马文杰也成了我的铁杆追随者。后来,他当了兵,我也调动了工作单位。他回家探亲,为了看看我,竟四处辗转打听找到了我工作的学校!他说他最喜欢、最敬佩的老师是我,我说我最感激的学生是他!
“你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这句很刺耳的话出自崔洁之口,她是一个直率、有几分霸气的女孩子!
那年我刚从乡村中学走进这所市重点中学。经过学校领导“层层审核”,我幸运地被安排直接教初三语文,这在新调入的教师当中,是绝无仅有的。我也充满了自信。虽然我在农村中学呆了十三年,可我一直自认为我没有落伍。那说课一等奖和市级优秀教师的证书就是明证。甚至我还想,我的第一堂课就会让同学们感到耳目一新,产生“相见恨晚”之感。
可我想错了!虽然我教得很卖力气,在新调入教师的汇报课比赛中,我还获得了第一名。可我还是发现,我并没有得到学生的接纳。当我翻阅他们和班主任之间的“谈心本”时,我看到了这段刺痛我双眼,也刺痛我心扉的一段话:“她采用了老掉牙的教学方式,只知道让我们做笔记,只知道照本宣科,整个一个老古董,不客气地说,她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这是足以将我的自信击垮的一段话。我真希望没有看到它,因为自从看到这段话后,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我变得无所适从,甚至在课堂上不敢和学生对视,我彻底理解了什么叫“心虚”。我开始痛苦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式----难道让他们做笔记不对吗?难道讲好课本不是好老师吗?我的内心在激烈地斗争着,最终,我明白了:学生的话,有偏激,有叛逆,但我不能不承认,我的语文课,除了课本之外,我什么也没给学生!以前,我一直在吃老本,十多年了,我一直在重复昨天的自己。可现在,我面对的学生变了,吃老本行不通了!
巨大的压力没有让我退却,我用一节语文课和学生倾心交流,和他们一起规划语文活动。于是,我们有了“课前一分钟演讲”,有了早读时的“美文欣赏”,有了我们的优秀作文集《青春风铃》……也有了日后我的日夜苦读,笔耕不辍;也有了我在“对话式教学”和“体验式作文教学”方面的初步探索和一篇篇论文的发表……
当然,崔洁后来也成了我的好朋友,她在和班主任的交流中,几次变换着对我的评价: “我很敬佩她!” “我越来越喜欢她了……”“我觉得她是一个很优秀的语文老师”。她哪里知道,我是多么感谢她呀!如果没有她那让我“皮开肉绽”的一鞭,我怎会有 “奋蹄疾走”的今天!
“我要带头造你的反”
敢公开对抗,当面下此“挑战书”的是张宏一------一个很有男子汉气概的体育生,我最得力的班干部。可我没想到在临近毕业时,他竟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我。
想想自从我初二接手这个乱班以来,他一直全力支持我,可今天是怎么了?我找他交流,他沉默了一会儿,说:“我还是写出来吧,明天交给您!”
第二天,他把周记本放在了我的办公桌上,洋洋洒洒写了四大篇。他的风格依然没变,他说:“我爱以‘伟人’自比,对于我们二班来说,您就像毛泽东,您的到来,就像我们班的‘遵义会议’,是您拯救了我们这个班集体。我对您充满敬意,我发誓要辅佐您‘打天下’。可现在我要做林彪,以前忠于您,今天要反叛您。原因有……”他在信中,列举了我两大“罪状”
一是说话刻薄,不宽容。二是经常抱怨,叫苦叫累。并一一举例证明。书信中言语有些偏激,也有几分高高在上的指责,可我不能不承认,他列举的“罪状”是很有道理的,我自己也感觉到了,因为新接的班,班里各方面都很落后,我竭尽全力想改变班级面貌,由班级量化年级第一,到学习成绩名列年级第二,到保定市优秀班集体,我们一步步改写着历史。成绩和荣誉接踵而至,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时面对着班里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我会发脾气,会不注意方式,甚至会抱怨自己付出的太多,得到的回报太少……没想到,天长日久,自己快变成“孤家寡人”了!虽说挨学生批评的滋味不好受,可我不能不佩服他的观察能力和勇气。我给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你指出的不足之处,我确实存在!谢谢你!我一定会努力改正的!经常教育你们“知错就改”,老师也会有缺点,也会犯错误,所以我一定会向你们一样,做一个“知错就改”的人。
改变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纠正自己出现偏差的学生观,我做着痛苦地自我修炼。我将“上善若水”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我摘抄肖川教授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以警戒自己;我反复阅读“爱他,就耐心地等他”的教育案例;我懂得了眼前“川流不息的学生,不仅是我们悉心教育引导的对象,也是反过来促进我们不断成长的伴侣”……于是,我学会了平和,学会了尊重,学会了等待,学会了欣赏,学会了享受学生的不完美,学会了努力弥补自己的不完美!当然,张宏一也早就收回了他的“挑战书”,连道歉也充满个性:“我妈说我这么对待老师,是‘狼心狗肺’!老师,您就别和我这只狼生气了!”我告诉他:“你的话曾经让我很痛苦,但我真的感谢你,是你让我走进‘柳暗花明’的新境界!”
是的,回望自己走过的路,真的很感谢这些学生,他们以自己的勇气和坦诚,给了我一剂良药,医治我的无知与愚钝,驱除我的浮躁与浅薄 ,更正我的偏差与错误,激励了我,帮助了我,也成就了我!
补记:
写给老班的颁奖词
[ 2009-1-23 10:43:00 | By: 若水 ]
写給“老班”的颁奖词
今天作文课教大家赏析“感动中国”颁奖词,并让同学们从身边的人中任选一人进行练笔。于是,我就收获了一大堆“糖衣炮弹”。
1、 含辛茹苦十几年,春催桃李满天下。她的拳拳心语安顿了躁动的青春;她的片片真情挽留住漂泊的灵魂。不停的脚步来源于责任,奉献的情怀来自心底的大爱。她用精妙的语言领我们走进思想的殿堂,她用高尚的师德擦亮我们的灵魂。(璐)
2、 一支笔,一本书,带我们领略万里江山的风采;一张嘴,一句话,指导我们走上追梦旅程;滴滴汗水,化作我们成长的足迹;灿烂笑容,是我们心中的苍穹。三载时光,千余日夜,因为有您相伴,我们不再迷茫。是您铸就了我们,铸就了辉煌!(超)
3、 母亲,是一个充满慈爱的称呼。然而,她却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向我们八十多个孩子诠释了比母爱更博大的爱。记得她的谆谆教诲;记得她的殷殷期待,记得她的严厉和严格,记得她的无私与坦诚。老师,您的心,我们懂!(懿)
4、 你是一个真正的耕耘者!83个孩子,83亩地。即使不都能结出饱满的谷粒,你也不肯放弃。你在他们心田撒下知识与美德的种子。你不求回报的耕耘,不求回报的关怀,不求回报的关爱,不仅让我们得到了知识,更让我们知道如何做人!你是师之典范!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