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杂感
昨天晚上我终于看到了人艺演出的《茶馆》。以前在学校买学生场的票,遇到《茶馆》的时候总是排队很久,等我排到的时候就卖完了。现在买普通票,票价低的还是很难买,这次眼疾手快终于抢到一张80的。
我上高中的时候就听语文老师讲,《茶馆》这个戏之所以成功,除了老舍的剧作好之外,还要归功于人艺的大导演焦菊隐。这次人艺复排的《茶馆》就是按照焦菊隐的演出版本重排的,林兆华担任艺术指导,应该就是执行导演。于是我看到了那“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曹禺语)。第一幕人物众多、同时上场,要交代的情节线索也很多。导演完全靠声音引导观众的目光焦点在舞台上移动,既能表现茶馆生意好、人声喧闹,又错落有致、毫不凌乱。这样的舞台调度手法现在看来已经没什么新鲜,不过可以想象在当时的戏剧舞台上引起了怎样的震撼,因此也就可以理解曹禺为什么说它是古今中外罕见的。到了第二、三幕,同时上台的人物越来越少,舞台空间与第一幕相比显得冷清、寥落,表现茶馆的衰落与时代变迁的沧桑。老舍剧作使用的纯正老北京口语很有魅力,是口语文学化的典范。老舍能把生活化的语言使用得准确、典雅,现在的很多剧作家已经完全做不到了,最近的电影台词经常引起观众笑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茶馆》剧作完成于1956年,首演于1958年,其时正是反右和大跃进运动高潮迭起的时期,通过反右运动中国的知识分子正在被新政权全面掌控。在这样的背景下,《茶馆》这部优秀剧作当然也会被纳入新政权全面清算前朝旧事、确立本朝统治合法性的系统工程,成为其中一环,尽管老舍当时可能没有意识到他自己和他的作品将要发挥怎样的历史功能。但不管怎样,我相信《茶馆》对于社会的种种批判鞭挞都是有现实依据的,因为那些事情在今天的现实中仍然普遍存在甚至变本加厉,让我觉得戏里讲的简直就是今天的故事。简单举个例子:剧中给官府当差的宋恩子和吴祥子大言不惭地说他们是专抓革命党,买卖人口的反倒不怎么管。今天官府当差的人们也是查不出来毒奶粉却专门查封“低俗网站”。再比如,剧中北洋军阀政府雇佣了打手,专门打游行示威的学生。类似打学生、抓学生、监视学生的事情,回想起来上一次大规模发生距今快20年了,但零零星星的事件直到最近几年仍然偶有所闻。
幕间串场的人物大傻杨是个说数来宝的,他打的不是竹板,而是牛骨,就是用牛的两个肩胛骨做成道具互相击打,叫做牛骨数来宝。前两天我刚在相声演出里面听到一位老先生唱牛骨数来宝,两片牛骨耍得很好看。可惜这样的玩意儿,据说已经快没有传人了。
戏的最后王掌柜上吊的时候,后台响起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很容易理解那是在暗示什么。但是我喜欢这首歌。在军训的时候,我很喜欢咬牙切齿地喊出这首《团结就是力量》,因为它的歌词里说“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我上高中的时候就听语文老师讲,《茶馆》这个戏之所以成功,除了老舍的剧作好之外,还要归功于人艺的大导演焦菊隐。这次人艺复排的《茶馆》就是按照焦菊隐的演出版本重排的,林兆华担任艺术指导,应该就是执行导演。于是我看到了那“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曹禺语)。第一幕人物众多、同时上场,要交代的情节线索也很多。导演完全靠声音引导观众的目光焦点在舞台上移动,既能表现茶馆生意好、人声喧闹,又错落有致、毫不凌乱。这样的舞台调度手法现在看来已经没什么新鲜,不过可以想象在当时的戏剧舞台上引起了怎样的震撼,因此也就可以理解曹禺为什么说它是古今中外罕见的。到了第二、三幕,同时上台的人物越来越少,舞台空间与第一幕相比显得冷清、寥落,表现茶馆的衰落与时代变迁的沧桑。老舍剧作使用的纯正老北京口语很有魅力,是口语文学化的典范。老舍能把生活化的语言使用得准确、典雅,现在的很多剧作家已经完全做不到了,最近的电影台词经常引起观众笑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茶馆》剧作完成于1956年,首演于1958年,其时正是反右和大跃进运动高潮迭起的时期,通过反右运动中国的知识分子正在被新政权全面掌控。在这样的背景下,《茶馆》这部优秀剧作当然也会被纳入新政权全面清算前朝旧事、确立本朝统治合法性的系统工程,成为其中一环,尽管老舍当时可能没有意识到他自己和他的作品将要发挥怎样的历史功能。但不管怎样,我相信《茶馆》对于社会的种种批判鞭挞都是有现实依据的,因为那些事情在今天的现实中仍然普遍存在甚至变本加厉,让我觉得戏里讲的简直就是今天的故事。简单举个例子:剧中给官府当差的宋恩子和吴祥子大言不惭地说他们是专抓革命党,买卖人口的反倒不怎么管。今天官府当差的人们也是查不出来毒奶粉却专门查封“低俗网站”。再比如,剧中北洋军阀政府雇佣了打手,专门打游行示威的学生。类似打学生、抓学生、监视学生的事情,回想起来上一次大规模发生距今快20年了,但零零星星的事件直到最近几年仍然偶有所闻。
幕间串场的人物大傻杨是个说数来宝的,他打的不是竹板,而是牛骨,就是用牛的两个肩胛骨做成道具互相击打,叫做牛骨数来宝。前两天我刚在相声演出里面听到一位老先生唱牛骨数来宝,两片牛骨耍得很好看。可惜这样的玩意儿,据说已经快没有传人了。
戏的最后王掌柜上吊的时候,后台响起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很容易理解那是在暗示什么。但是我喜欢这首歌。在军训的时候,我很喜欢咬牙切齿地喊出这首《团结就是力量》,因为它的歌词里说“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