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奔
文/Miss邂逅
第一次看《夜奔》的时候,是在深夜的时候。看《夜奔》很容易会让我想起《霸王别姬》,但比《霸王别姬》,《夜奔》多了一丝书卷气息。
开头是以男子弹奏大提琴开始,转瞬便是一张苍老的脸,闭着眼睛,也许是睡着了,也许是想着音乐声。转而穿插了很多画面,有老人的画面,也有黑夜里马车的画面。
接着,便是一封封的书信,通信的内容,以男女主角的旁白开始。文字清新文艺。画面穿插着年轻时候的英儿(刘若英饰)、徐少东(黄磊饰)以及那一位影片开端出现的老者。最开始很奇怪,为什么会一直出现这位老者,看到最后,答案方才解开。
也许那些画面都是一个人关于很多人的回忆。包含的情感太多,年迈时候回忆起来是怎样的滋味?或悲或温暖,或者会突然一愣,心间一个颤抖,便忘却身在何处,身边是谁。
在信件中有这么一句话,“很多看来理所当然的情感,其实并不纯粹,比方乡愁,亲情。虽然读过许多对它的描述,但我找不到属于它的声音、眼神和气味。还有爱情,理所当然的爱情。这对我是另一个讽刺。”
少东回国之后便见到了通信多年的未婚妻英儿,好比理所当然的爱情、理中,所当然的婚姻、理所当然的熟悉、理所当然的可以像情侣一般出游约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彼此最终可以白发齐眉。
琴弦会有声音、眼神会有交集,少动却在吵杂的戏院,听见了那一个弹动他心弦的声音,看见了那个拨动他心弦的人。那个人便是林冲。也许就在那一刻,少东感受到了,那个声音的震动,牵动了自己的胸口和心。那一出戏,便是“林冲夜奔”。无论是戏、是角色、还是演绎着本身,在故事的最后,都改变了最初的色彩。
少东说自己并不沉迷在虚构的世界,而英儿却甘愿的沉迷于此,是爱情还是婚姻,抑或指这么些信件的字里行间中,透露出那么一点的爱意。也许英儿一早便将少东当成了自己的丈夫,便沉迷深陷。信的旁白之外,仍旧穿插了许多画面。演奏大提琴的少东、看戏的英儿,感触是最最真实的,少东凭借着感知而感知,英儿看着戏台上的爱情是非、悲喜冷暖而落泪。也许便验证着一个贪恋虚构,一个活在现实。
这算是一部“同志”剧,写在男女、男男的交往中,显得隐晦,却在隐隐秘秘的线索中,得知真爱的存在。可真爱却不得爱,最终落幕的时候,爱与被爱,都是一种苍凉,都是一种满怀的回忆撞击在现世与过去的夹缝中,翻来覆去的悲哀。
影片取名《夜奔》,也许故事真正的开设,便是从那一出《林冲夜奔》开始。一出戏,改变了三个人甚至更多人的命运。有少东、英儿、林冲,以及那位黄少爷。也许到了最后,少东才明白林冲和英儿之间,一位是爱人,一位是妻子。也许当初的少不更事又或分不清眼前人,压力与是非使得他逃离这个境地。而最后在国外听到《林冲夜奔》这张唱片时,才不禁潸然泪下。
《夜奔》或许有两个意思,林冲夜奔这部戏剧,又或是林冲与少东在雪地里的分别。雪地里林冲奔跑的背影,到了最后,林冲改名李冲的悲剧。
每一个转身都改变着事态的发展,牵引着下一幕的悲喜。整部剧看来一直是沉闷的,包括林冲与少东在山上一起唱戏吸烟的场景。带着爱也同样带着无奈。林冲或许很早便发现这个不被世人承认的爱情,而少东在很久很久以后,才发现了这位消失的爱人。只能缅怀,只能一个人独自神伤。也许独自闭着眼睛怀缅的时候,还有着那个人的气息、那个人的声音,初见的一幕暮也都历历在目。透过吵杂的人声中,我依旧可以清晰的感知到你的存在。
看完这部剧的时候,我想起的Eason的一首歌,那便是《绵绵》。“从来未爱你,尤其带我伤心的唱片。”“从来未爱你,仍怀念那些吸不透的香烟。”“一个下雨天,一次愉快的睡眠,断多少发线。”这首歌来说,我最喜欢的一句词莫过于“待你我都苍老/散半里的步/前尘就似轻于鸿毛/提及心底苦恼/如像自言自语说他人是非/多么好”提及心底苦恼,如像自言自语说他人是非。想想这么一幅画面,少东在国外,闭着眼睛听着《林冲夜奔》这张唱片,一面喃喃说着、重复着那些过去的日子,然后自然而然的微笑着,又或沾湿双眼。一只手轻抚了另一只拿着拐杖的手,在人来人往的街头,忽略了所有声音、路人,车水马龙之中寻找着自己的回忆,自己的爱情。
影片最尾端,少东说了几句话使得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在那个大雪的夜晚,当我一个背转身,我和林冲即是生离,又是死别。这些年,我的梦,始终是在那个雪夜的道路上无止境的奔跑。或者梦见自己赶赴医院,见他最后一面。握住他的手,对他说出我的爱。”
“这个城市还在,我还在,有人走过我身边,问我这三块墓碑,我说这里一个埋的是我妻子,一个是我爱人。我还是决定把你(英儿)摆在我们的中间”
至此电影完结,一部从头到结尾都文艺而压抑的片子,最动魄惊心的初见、最动听的戏曲、最美好的香烟、最冷的雪夜、都化作少东最后那一个孤独的背影。以及即将凋谢的鲜花。
第一次看《夜奔》的时候,是在深夜的时候。看《夜奔》很容易会让我想起《霸王别姬》,但比《霸王别姬》,《夜奔》多了一丝书卷气息。
开头是以男子弹奏大提琴开始,转瞬便是一张苍老的脸,闭着眼睛,也许是睡着了,也许是想着音乐声。转而穿插了很多画面,有老人的画面,也有黑夜里马车的画面。
接着,便是一封封的书信,通信的内容,以男女主角的旁白开始。文字清新文艺。画面穿插着年轻时候的英儿(刘若英饰)、徐少东(黄磊饰)以及那一位影片开端出现的老者。最开始很奇怪,为什么会一直出现这位老者,看到最后,答案方才解开。
也许那些画面都是一个人关于很多人的回忆。包含的情感太多,年迈时候回忆起来是怎样的滋味?或悲或温暖,或者会突然一愣,心间一个颤抖,便忘却身在何处,身边是谁。
在信件中有这么一句话,“很多看来理所当然的情感,其实并不纯粹,比方乡愁,亲情。虽然读过许多对它的描述,但我找不到属于它的声音、眼神和气味。还有爱情,理所当然的爱情。这对我是另一个讽刺。”
少东回国之后便见到了通信多年的未婚妻英儿,好比理所当然的爱情、理中,所当然的婚姻、理所当然的熟悉、理所当然的可以像情侣一般出游约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彼此最终可以白发齐眉。
琴弦会有声音、眼神会有交集,少动却在吵杂的戏院,听见了那一个弹动他心弦的声音,看见了那个拨动他心弦的人。那个人便是林冲。也许就在那一刻,少东感受到了,那个声音的震动,牵动了自己的胸口和心。那一出戏,便是“林冲夜奔”。无论是戏、是角色、还是演绎着本身,在故事的最后,都改变了最初的色彩。
少东说自己并不沉迷在虚构的世界,而英儿却甘愿的沉迷于此,是爱情还是婚姻,抑或指这么些信件的字里行间中,透露出那么一点的爱意。也许英儿一早便将少东当成了自己的丈夫,便沉迷深陷。信的旁白之外,仍旧穿插了许多画面。演奏大提琴的少东、看戏的英儿,感触是最最真实的,少东凭借着感知而感知,英儿看着戏台上的爱情是非、悲喜冷暖而落泪。也许便验证着一个贪恋虚构,一个活在现实。
这算是一部“同志”剧,写在男女、男男的交往中,显得隐晦,却在隐隐秘秘的线索中,得知真爱的存在。可真爱却不得爱,最终落幕的时候,爱与被爱,都是一种苍凉,都是一种满怀的回忆撞击在现世与过去的夹缝中,翻来覆去的悲哀。
影片取名《夜奔》,也许故事真正的开设,便是从那一出《林冲夜奔》开始。一出戏,改变了三个人甚至更多人的命运。有少东、英儿、林冲,以及那位黄少爷。也许到了最后,少东才明白林冲和英儿之间,一位是爱人,一位是妻子。也许当初的少不更事又或分不清眼前人,压力与是非使得他逃离这个境地。而最后在国外听到《林冲夜奔》这张唱片时,才不禁潸然泪下。
《夜奔》或许有两个意思,林冲夜奔这部戏剧,又或是林冲与少东在雪地里的分别。雪地里林冲奔跑的背影,到了最后,林冲改名李冲的悲剧。
每一个转身都改变着事态的发展,牵引着下一幕的悲喜。整部剧看来一直是沉闷的,包括林冲与少东在山上一起唱戏吸烟的场景。带着爱也同样带着无奈。林冲或许很早便发现这个不被世人承认的爱情,而少东在很久很久以后,才发现了这位消失的爱人。只能缅怀,只能一个人独自神伤。也许独自闭着眼睛怀缅的时候,还有着那个人的气息、那个人的声音,初见的一幕暮也都历历在目。透过吵杂的人声中,我依旧可以清晰的感知到你的存在。
看完这部剧的时候,我想起的Eason的一首歌,那便是《绵绵》。“从来未爱你,尤其带我伤心的唱片。”“从来未爱你,仍怀念那些吸不透的香烟。”“一个下雨天,一次愉快的睡眠,断多少发线。”这首歌来说,我最喜欢的一句词莫过于“待你我都苍老/散半里的步/前尘就似轻于鸿毛/提及心底苦恼/如像自言自语说他人是非/多么好”提及心底苦恼,如像自言自语说他人是非。想想这么一幅画面,少东在国外,闭着眼睛听着《林冲夜奔》这张唱片,一面喃喃说着、重复着那些过去的日子,然后自然而然的微笑着,又或沾湿双眼。一只手轻抚了另一只拿着拐杖的手,在人来人往的街头,忽略了所有声音、路人,车水马龙之中寻找着自己的回忆,自己的爱情。
影片最尾端,少东说了几句话使得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在那个大雪的夜晚,当我一个背转身,我和林冲即是生离,又是死别。这些年,我的梦,始终是在那个雪夜的道路上无止境的奔跑。或者梦见自己赶赴医院,见他最后一面。握住他的手,对他说出我的爱。”
“这个城市还在,我还在,有人走过我身边,问我这三块墓碑,我说这里一个埋的是我妻子,一个是我爱人。我还是决定把你(英儿)摆在我们的中间”
至此电影完结,一部从头到结尾都文艺而压抑的片子,最动魄惊心的初见、最动听的戏曲、最美好的香烟、最冷的雪夜、都化作少东最后那一个孤独的背影。以及即将凋谢的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