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感后感
1.
人物剧情设计的过于合理,因此看起来多少有些乏味。
主角绝望的不够彻底、电话另一头的营救者人冷漠的不够彻底、绑匪邪恶的不够彻底,总之,所有这些人物都刻画的太平淡了,不够戏剧化。
完全不够看阿,亲。
营救人员的淡漠是不够的,应该是淡漠夹杂着不耐烦,甚至是嘲讽。主角的悲愤也太无趣,应该进而化为哀鸣、怨咒。
完全不够玩儿阿,亲。
2.
在电影最后阶段,一切一切的信息似乎都在告诉我们,主角即将被顺利营救了,如那个同样遭遇过活埋的Mark White一样,终将重返底面,好好生活。
然而到最后营救人员从沙漠中挖出来的是死去的Mark White,而不是此刻重新燃起希望的主角——所有观众或多或少地,都被这个段子虐了一下。
也许这是电影在对社会现状、人权等等现实的嘲讽之余,对命运的无奈无常的玩味。
但对我来说,我有着不一样的设想。
我认为假如Mark White被挖出来的时还是活着的,似乎会更有趣。就是说Mark White与主角是同时被活埋处理的人质,并且在各自的平行空间——一个深埋地下的棺材中,与主角一样经历了恐惧、愤怒和绝望等等情绪。
可到最后,同样遭遇的两个人,却只有一个人被顺利营救:Mark White,而不是主角。这时,主角瞬间悲剧至于,甚至会表现出除悲痛之外的怨恨。
我想,这样的扭曲才更加有趣。
人物剧情设计的过于合理,因此看起来多少有些乏味。
主角绝望的不够彻底、电话另一头的营救者人冷漠的不够彻底、绑匪邪恶的不够彻底,总之,所有这些人物都刻画的太平淡了,不够戏剧化。
完全不够看阿,亲。
营救人员的淡漠是不够的,应该是淡漠夹杂着不耐烦,甚至是嘲讽。主角的悲愤也太无趣,应该进而化为哀鸣、怨咒。
完全不够玩儿阿,亲。
2.
在电影最后阶段,一切一切的信息似乎都在告诉我们,主角即将被顺利营救了,如那个同样遭遇过活埋的Mark White一样,终将重返底面,好好生活。
然而到最后营救人员从沙漠中挖出来的是死去的Mark White,而不是此刻重新燃起希望的主角——所有观众或多或少地,都被这个段子虐了一下。
也许这是电影在对社会现状、人权等等现实的嘲讽之余,对命运的无奈无常的玩味。
但对我来说,我有着不一样的设想。
我认为假如Mark White被挖出来的时还是活着的,似乎会更有趣。就是说Mark White与主角是同时被活埋处理的人质,并且在各自的平行空间——一个深埋地下的棺材中,与主角一样经历了恐惧、愤怒和绝望等等情绪。
可到最后,同样遭遇的两个人,却只有一个人被顺利营救:Mark White,而不是主角。这时,主角瞬间悲剧至于,甚至会表现出除悲痛之外的怨恨。
我想,这样的扭曲才更加有趣。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