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笔记整理【实战应用类精品课程】 《认识亲密关系——爱的流动》
重点:如何“流动”,并非各自有爱在心。
普遍动因:人类与生俱来的渴望永恒真挚的亲密关系=希望被关怀的天性
┌家庭成员
│男女朋友
1、亲密关系类型│知己好友
│生活成员
└重要他人
┌满意 ——秘诀?
◆思考:你最在意的一种亲密关系类型│
└不满意——烦恼?
①给出“真实”的自己
内心动作
e.g.夫妻间的抱怨⇔内心的在乎——学会倾听〈 (调整节拍)
反应
e.g.亲子关系常见情况:儿童表达方式不适当(含蓄、隐晦、辞不达意、过于轻描淡写)or家长不用心倾听(成人思维模式、教条、家长作风、等级制度)⇒被忽略需求⇒受挫受伤⇒产生拒绝、回避心态以避免再度受伤⇒隔阂、爱的死水
②学会面对自己最好与最坏的特质,学习接受和放手
2、亲密关系定义
亲密通常是指密切的私人联系和归属感。它是通过很深的互相了解和认知形成的一种互相熟悉和喜欢的关系。真正的人类亲密关系需要对话性、透明性、脆弱性和互惠性。
亲密是魅力的产物,是他人对自身的成功吸引,一个融洽的建设进程,是自我揭露而非社会角色和义务的一种安全放松的状态。
▲亲密生产中的移情作用
①亲密关系特点:
●持久的行为相互依存
●经常的相互作用
●情感依恋
●需要精神上的满足感
亲密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发展一个亲密关系,通常要耗去可观的时间
时间改变⇒潜意识中的身体语言改变⇒需要了解⇒尊重空间:独处与相处的能力(自我分化)
方式不当⇒关系过于紧密或过快,不顾对方是否愿意坦率抑或根本持拒绝态度
★区分亲密关系 与 有目的性的交换关系(脆弱——意见相左or利益冲突而破裂)
②在亲密关系中有二种不同的爱:激情的爱(passionate love)及伴侣的爱(companionate love)。
▲爱与喜欢有本质差异,不只是程度上或有无性吸引力
●伴侣的爱——双方或多方对彼此强烈的感受减弱,取而代之的是温暖和体贴的拥护。
表现:
真诚和持久的关系、相互的深刻认识
互相关心
对同伴取得的成就表示自豪、为能够协作实现目标感到发自内心的喜悦。
●激情的爱——着重于一时的热恋和痴迷。
表现为
对同伴的强烈关注
强烈的性渴望
乐于参与到狂喜的气氛中
和同伴团聚时十分兴奋
通常,夫妻之间存在亲密关系,特别是之中的一员或两者意识到两人的关系是持久的时候。这样的夫妻通常对完成任务(尤其是劳动、工作中)感到有安全感。
∴夫妻相处出现问题应着重关注“关系”上的调整,而非人品——需彼此意识到关系持久稳定,否则会自我保护恶性循环
e.g.婚初夫妻共同付出不计较→矛盾出现误会产生→怀疑彼此人品→付出减少,存小金库,为自己留后路
3、认识亲密关系
矛盾(矛盾的窗,智慧的光)⇒以此了解彼此需要和心声以及爱的给予方式
⇒反映关系的阶段和层级
▲关系都是可以重建的
需要⇔回应
e.g.母亲啰嗦
∵未得到想要的回应
e.g.为什么他总不知道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口渴难耐之于山珍海味、奔驰宝马、花园洋房
┌期望落空
│需求受挫
┌近因│心灵受伤
怒气│ └转移性愤怒(T猫)
│
│
└远因:投射性愤怒
调整负面情绪:调整呼吸/干扰注意力,转移做自己喜欢的事,阻止负面情绪蔓延
▲顺序:优先处理负面情绪⇒理性空间自然复苏
4、关系的经营
听:倾听
①有效沟通<
说:表达(该表达时不表达自己吃亏)
(1)尽量用“我”的口吻,避免用“你”
(2)直陈感受,勿期盼对方读懂或猜你的心声(★注:只说想要的,避免说不要的、负面内容)
◆作业:(1)你亲密关系的对象做些什么会使你感到被爱、有价值、受到敬重,列出清单。
(2)反之,你为对方做什么会使对方感到高兴……
┌②家庭是讲理,还是讲爱的地方(TVB:花好月圆)
│ 理越多,情越淡:寻求更加智慧的方法,激发对方自主能动性,而非强行要求
│★存款取款原理:爱的账户
│ 各自用笔记下每天做的令对方高兴的事=在爱的账户里存进一笔钱,也记下伤害对方的事=在
│爱的账户里扣除五倍的钱,每日核对收支情况。
│
└③出现矛盾,用理性还是感性
理性会刺激负面能量⇒负性互动
e.g.T猫效应:老婆骂丈夫→丈夫骂儿子→儿子T猫
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④是人都渴望爱(尊重,理解,接纳,支持,认同,关怀,呵护,疼惜……彼此互动)
│
└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对方的到底是爱or伤害
┌⑥付出爱仅仅是为别人受益吗?(公益=需求、回应,互惠双赢)
│★e.g.道理都明白,凭什么非要我先做好而非对方?(∵终极目的:权衡利弊,取其轻)
│
└⑦不要因一个错而忘记初衷的美好,关系需要 经营 和 共同成长
┌⑧了解、探索自己,学习是一辈子的事(爱,幸福……)
│
│
└⑨爱是能量,温暖他人,照亮自己
5、个体差异与心理需要(认识自我与配偶)
重点:不是差异的程度和种类,而是接纳度和差异的处理方式
了解差异:(1)哪些可以改变,不强求——了解,接受自己、他人
(2)认清对方需求,勿以己度人
(3)减少曲解
(4)预知情境
普遍动因:人类与生俱来的渴望永恒真挚的亲密关系=希望被关怀的天性
┌家庭成员
│男女朋友
1、亲密关系类型│知己好友
│生活成员
└重要他人
┌满意 ——秘诀?
◆思考:你最在意的一种亲密关系类型│
└不满意——烦恼?
①给出“真实”的自己
内心动作
e.g.夫妻间的抱怨⇔内心的在乎——学会倾听〈 (调整节拍)
反应
e.g.亲子关系常见情况:儿童表达方式不适当(含蓄、隐晦、辞不达意、过于轻描淡写)or家长不用心倾听(成人思维模式、教条、家长作风、等级制度)⇒被忽略需求⇒受挫受伤⇒产生拒绝、回避心态以避免再度受伤⇒隔阂、爱的死水
②学会面对自己最好与最坏的特质,学习接受和放手
2、亲密关系定义
亲密通常是指密切的私人联系和归属感。它是通过很深的互相了解和认知形成的一种互相熟悉和喜欢的关系。真正的人类亲密关系需要对话性、透明性、脆弱性和互惠性。
亲密是魅力的产物,是他人对自身的成功吸引,一个融洽的建设进程,是自我揭露而非社会角色和义务的一种安全放松的状态。
▲亲密生产中的移情作用
①亲密关系特点:
●持久的行为相互依存
●经常的相互作用
●情感依恋
●需要精神上的满足感
亲密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发展一个亲密关系,通常要耗去可观的时间
时间改变⇒潜意识中的身体语言改变⇒需要了解⇒尊重空间:独处与相处的能力(自我分化)
方式不当⇒关系过于紧密或过快,不顾对方是否愿意坦率抑或根本持拒绝态度
★区分亲密关系 与 有目的性的交换关系(脆弱——意见相左or利益冲突而破裂)
②在亲密关系中有二种不同的爱:激情的爱(passionate love)及伴侣的爱(companionate love)。
▲爱与喜欢有本质差异,不只是程度上或有无性吸引力
●伴侣的爱——双方或多方对彼此强烈的感受减弱,取而代之的是温暖和体贴的拥护。
表现:
真诚和持久的关系、相互的深刻认识
互相关心
对同伴取得的成就表示自豪、为能够协作实现目标感到发自内心的喜悦。
●激情的爱——着重于一时的热恋和痴迷。
表现为
对同伴的强烈关注
强烈的性渴望
乐于参与到狂喜的气氛中
和同伴团聚时十分兴奋
通常,夫妻之间存在亲密关系,特别是之中的一员或两者意识到两人的关系是持久的时候。这样的夫妻通常对完成任务(尤其是劳动、工作中)感到有安全感。
∴夫妻相处出现问题应着重关注“关系”上的调整,而非人品——需彼此意识到关系持久稳定,否则会自我保护恶性循环
e.g.婚初夫妻共同付出不计较→矛盾出现误会产生→怀疑彼此人品→付出减少,存小金库,为自己留后路
3、认识亲密关系
矛盾(矛盾的窗,智慧的光)⇒以此了解彼此需要和心声以及爱的给予方式
⇒反映关系的阶段和层级
▲关系都是可以重建的
需要⇔回应
e.g.母亲啰嗦
∵未得到想要的回应
e.g.为什么他总不知道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口渴难耐之于山珍海味、奔驰宝马、花园洋房
┌期望落空
│需求受挫
┌近因│心灵受伤
怒气│ └转移性愤怒(T猫)
│
│
└远因:投射性愤怒
调整负面情绪:调整呼吸/干扰注意力,转移做自己喜欢的事,阻止负面情绪蔓延
▲顺序:优先处理负面情绪⇒理性空间自然复苏
4、关系的经营
听:倾听
①有效沟通<
说:表达(该表达时不表达自己吃亏)
(1)尽量用“我”的口吻,避免用“你”
(2)直陈感受,勿期盼对方读懂或猜你的心声(★注:只说想要的,避免说不要的、负面内容)
◆作业:(1)你亲密关系的对象做些什么会使你感到被爱、有价值、受到敬重,列出清单。
(2)反之,你为对方做什么会使对方感到高兴……
┌②家庭是讲理,还是讲爱的地方(TVB:花好月圆)
│ 理越多,情越淡:寻求更加智慧的方法,激发对方自主能动性,而非强行要求
│★存款取款原理:爱的账户
│ 各自用笔记下每天做的令对方高兴的事=在爱的账户里存进一笔钱,也记下伤害对方的事=在
│爱的账户里扣除五倍的钱,每日核对收支情况。
│
└③出现矛盾,用理性还是感性
理性会刺激负面能量⇒负性互动
e.g.T猫效应:老婆骂丈夫→丈夫骂儿子→儿子T猫
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④是人都渴望爱(尊重,理解,接纳,支持,认同,关怀,呵护,疼惜……彼此互动)
│
└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对方的到底是爱or伤害
┌⑥付出爱仅仅是为别人受益吗?(公益=需求、回应,互惠双赢)
│★e.g.道理都明白,凭什么非要我先做好而非对方?(∵终极目的:权衡利弊,取其轻)
│
└⑦不要因一个错而忘记初衷的美好,关系需要 经营 和 共同成长
┌⑧了解、探索自己,学习是一辈子的事(爱,幸福……)
│
│
└⑨爱是能量,温暖他人,照亮自己
5、个体差异与心理需要(认识自我与配偶)
重点:不是差异的程度和种类,而是接纳度和差异的处理方式
了解差异:(1)哪些可以改变,不强求——了解,接受自己、他人
(2)认清对方需求,勿以己度人
(3)减少曲解
(4)预知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