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音悦时间:Olivier Messiaen 《Quartet for the End of Time》
Olivier Messiaen 《Quartet for the End of Time》
http://www.tudou.com/v/dGQf-GiXUpc/&resourceId=0_04_05_99/v.swf
Clarinet – Eduard Brunner
Piano – Wolf Harden
Violin – Michael Mücke
Cello – Niklas Schmidt
1.纯洁的礼拜仪式有节制的 3/4(2.28)
2.为宣告时间终结的天使而歌唱(4.34)
3.鸟儿的深渊(单簧管独奏)(6.18)
4.间奏曲(1.39)
5.赞美耶稣的永生(大提琴与钢琴)极美,感人至深(7.43)
6.七位吹号天使的愤怒之舞果断,刚健(6.03)
7.宣告时间终结的天使头上的彩虹大放光芒梦幻地相当慢3/4 双主题的变奏,展开的综合结构(6.55)
8.赞美永恒的耶稣极慢而温柔的,出神的4/4 (小提琴与钢琴)(7.41)
梅西安惟一的一部室内乐《时间终结四重奏》诞生在战俘营。梅西安“二战”时参加法国军队,1939年底被俘,被关押在德国格尔里茨的VIII-A集中营。在《圣经》的启发和鼓舞下,他没有中断自己的音乐创作。1940年,他创作了其最重要的室内乐作品《时间终结四重奏》,他以约翰启示录中的一句话作为作品的开始,“已经没有时间了,但第7位天使吹响喇叭的那一天,上帝的神秘就要圆满了”,梅西安后来回想道:“在集中营里我才第一次以一种欣喜若狂的注意和理解听到了、理解了这一句话。”参与《时间终结四重奏》的乐器,是钢琴、单簧管、小提琴、大提琴,如此古怪的搭配,并非梅西安有意标新立异,实在是出于无奈,当时梅西安在狱中的难友中只能找到一个拉小提琴的,一个拉大提琴的,一个吹单簧管的,他本人担任钢琴演奏,其演奏的钢琴还是缺了许多琴键的。这些乐器连同五线谱稿纸都是爱乐的德军军官给弄的。而且,在作曲家本人获得自由之前,它破天荒的首演就在俘虏营里举行了。在总谱通过了战俘营司令部的审查之后,5000多名战俘在1941年初的一个寒夜里,“聚精会神和有理解力地”听完了这部杰作。
在第一乐章《纯洁的礼拜仪式》里,梅西安希望营造出一种时间无休无止的感觉,而质数17和29便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小提琴和黑管交相奏出象征鸟的歌声的主题,而大提琴和钢琴则负责提供韵律节奏。在钢琴的韵律中,一个17音符的节奏序列循环往复,而配合该节奏的和弦序列则包含29个和弦。因此当17音符的节奏开始第二轮演奏时,和弦序列只进行到约三分之二的位置。选择质数17和29的效果就是它们分别作为韵律和和弦序列的基础,整个乐曲要到17×29个音符处才会重复。
正是这种持续变换的音乐营造出了梅西安所追求的永不终止的时间之感。这与蝉应对天敌时所采取的方法一样,与蝉的生命周期所对应的就是节奏部分,而与天敌的生命周期所对应的便是和弦的数量。两个不同的质数17和29使节奏和和弦不同步,因此,在你听到音乐复重之前,整篇乐章就已经结束了。
梅西安曾这样来解说这部作品,“音乐语汇是纯粹天主精神的,旨在以旋律的调性关系调整聆听者与时空的关系。”对鸟类学颇有心得的他,也在曲中为自由之鸟留足了啼叫的空间。单簧管在第三乐章“鸟之深渊”中,将自己的效能呈献到了极端的程度,时而落入中低音区沉闷呜咽,时而闯进高音区尖锐呼啸,宛如时间终结那刻可以存在的回响。
http://www.tudou.com/v/dGQf-GiXUpc/&resourceId=0_04_05_99/v.swf
Clarinet – Eduard Brunner
Piano – Wolf Harden
Violin – Michael Mücke
Cello – Niklas Schmidt
1.纯洁的礼拜仪式有节制的 3/4(2.28)
2.为宣告时间终结的天使而歌唱(4.34)
3.鸟儿的深渊(单簧管独奏)(6.18)
4.间奏曲(1.39)
5.赞美耶稣的永生(大提琴与钢琴)极美,感人至深(7.43)
6.七位吹号天使的愤怒之舞果断,刚健(6.03)
7.宣告时间终结的天使头上的彩虹大放光芒梦幻地相当慢3/4 双主题的变奏,展开的综合结构(6.55)
8.赞美永恒的耶稣极慢而温柔的,出神的4/4 (小提琴与钢琴)(7.41)
梅西安惟一的一部室内乐《时间终结四重奏》诞生在战俘营。梅西安“二战”时参加法国军队,1939年底被俘,被关押在德国格尔里茨的VIII-A集中营。在《圣经》的启发和鼓舞下,他没有中断自己的音乐创作。1940年,他创作了其最重要的室内乐作品《时间终结四重奏》,他以约翰启示录中的一句话作为作品的开始,“已经没有时间了,但第7位天使吹响喇叭的那一天,上帝的神秘就要圆满了”,梅西安后来回想道:“在集中营里我才第一次以一种欣喜若狂的注意和理解听到了、理解了这一句话。”参与《时间终结四重奏》的乐器,是钢琴、单簧管、小提琴、大提琴,如此古怪的搭配,并非梅西安有意标新立异,实在是出于无奈,当时梅西安在狱中的难友中只能找到一个拉小提琴的,一个拉大提琴的,一个吹单簧管的,他本人担任钢琴演奏,其演奏的钢琴还是缺了许多琴键的。这些乐器连同五线谱稿纸都是爱乐的德军军官给弄的。而且,在作曲家本人获得自由之前,它破天荒的首演就在俘虏营里举行了。在总谱通过了战俘营司令部的审查之后,5000多名战俘在1941年初的一个寒夜里,“聚精会神和有理解力地”听完了这部杰作。
在第一乐章《纯洁的礼拜仪式》里,梅西安希望营造出一种时间无休无止的感觉,而质数17和29便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小提琴和黑管交相奏出象征鸟的歌声的主题,而大提琴和钢琴则负责提供韵律节奏。在钢琴的韵律中,一个17音符的节奏序列循环往复,而配合该节奏的和弦序列则包含29个和弦。因此当17音符的节奏开始第二轮演奏时,和弦序列只进行到约三分之二的位置。选择质数17和29的效果就是它们分别作为韵律和和弦序列的基础,整个乐曲要到17×29个音符处才会重复。
正是这种持续变换的音乐营造出了梅西安所追求的永不终止的时间之感。这与蝉应对天敌时所采取的方法一样,与蝉的生命周期所对应的就是节奏部分,而与天敌的生命周期所对应的便是和弦的数量。两个不同的质数17和29使节奏和和弦不同步,因此,在你听到音乐复重之前,整篇乐章就已经结束了。
梅西安曾这样来解说这部作品,“音乐语汇是纯粹天主精神的,旨在以旋律的调性关系调整聆听者与时空的关系。”对鸟类学颇有心得的他,也在曲中为自由之鸟留足了啼叫的空间。单簧管在第三乐章“鸟之深渊”中,将自己的效能呈献到了极端的程度,时而落入中低音区沉闷呜咽,时而闯进高音区尖锐呼啸,宛如时间终结那刻可以存在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