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画枯松落石层:一起来八八王建
近来喜读王建诗,可能是因为他状物详细,心态平和,诗歌里常常充满生活气息。
***去日丁宁别,情知寒食归。缘逢好天气,教熨看花衣。
(人妻受的形象跃然纸上~)
***小松初数尺,未有直生枝。闲即傍边立,看多长却迟。
(萌受的形象跃然纸上~)
***映水色不别,向月光还度。倾在荷叶中,有时看是露。
(天然呆的形象跃然纸上~)
***良人朝早半夜起,樱桃如珠露如水。下堂把火送郎回,移枕重眠晓窗里。
(懒散受的形象跃然纸上~)
全唐诗里王建存诗有六卷之多,题材广泛,有宫词,有边塞,还有一大部分是描写日常,我个人最喜欢的也是这一部分,我感觉他有一大部分诗毫无寄托抱负,仅仅是为格物,爱物所写,别人都以诗言志,他却有点观察家的派头,如果生在现代,可能会当个昆虫学家,动物学家,植物学家什么的。我有个恶趣味,喜欢行住坐卧皆能入诗的话痨型诗人,比如邵雍邵康节,这也能吟一首那也能吟一首,顾盼自喜。后世的东坡居士,有时候也会写一些像是理工科写出来的诗。
话说回来,王建虽然和好基友张籍并称“张王”,在新乐府运动中也有一席之地,更有若干首名诗传世(如《新嫁娘》这种投机之作,>_<),我还是觉得真正激赏他的人,屈指可数。写《诗薮》的胡应麟说“张籍、王建,卑浅相矜”。金圣叹比较欣赏他,但选取的十数首都和政治有关,更多的怕是借以浇自心块垒。施蛰存也不怎么喜欢他,认为他的乐府诗才力不逮,结构松散。他的宫词百首开风气之先,恐怕更多是因为宫闱秘事引人遐思故,真正的才华,除了好基友张籍承认,恐怕也只有损友白居易夸他的诗“丽而则”了。。。可是,正所谓“吾基友之美我,私我也,众人之美我,有求于我也”,真心喜爱王建的人,吾谁与归?
除了状物丰润可喜,王建还有一种恶作剧的倾向,每当涉及宏大叙事,他就会显得兴味了了,有时最后一两句还会有神展开。
***除听好语耳常聋,不见诗人眼底空。莫怪出城为长史,总缘山在白云中。
(这个叫做selective hearing~)
***鸟声愁雨似秋天,病客思家一向眠。草馆门临广州路,夜闻蛮语小江边。
(前两句的低沉调子,换了其他人写后两句,还不得往死里虐,就连高古如韦苏州,也会写:邻家孀妇抱儿泣,我独展转何时明。可“夜闻蛮语小江边”真的一点都不虐啊不虐,倒让人有几分叫洗头小妹来伺候病体的冲动~)
***万里潮州一逐臣,悠悠青草海边春。天涯莫道无回日,上岭还逢向北人。
(贬谪嘛也是一个很容易虐的题材,被他写得轻飘飘的~)
贤弟我平生最看不惯的,就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做官时常有莼鲈之思挂冠归去,真被流放了就演苦情戏码,真让人受不了,相比之下,一生常为幕僚仕途不显的王建倒没那么精分,显得人真诚很多
***爱仙无药住溪贫,脱却山衣事汉臣。夜半听鸡梳白发,天明走马入红尘。村童近去嫌腥食,野鹤高飞避俗人。劳动先生远相示,别来弓箭不离身。
太和中,王建赴任陕州司马,基友张籍和损友王居易的两首诗也很有趣
赠别王侍御赴任陕州司马
张籍
京城在处闲人少,唯共君行并马蹄。
更和诗篇名最出,时倾杯酒户常齐。
同趋阙下听钟漏,独向军前闻鼓鼙。
今日春明门外别,更无因得到街西。
(几十年的好基友啊,把臂同游,肱被而眠,“不是说好了是一辈子,就是少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叫一辈子!” >_<)
送陕州王司马建赴任——建,善诗者。
白居易
陕州司马去何如?养静资贫两有余。
公事闲忙同少尹,料钱多少敌尚书。
祗携美酒为行伴,唯作新诗趁下车。
自有铁牛无咏者,料君投刃必应虚。
(建,叫得这么亲昵啊,张籍会不会有问题,“公事闲忙同少尹,料钱多少敌尚书。”这个太好笑了,就是人傻钱多,速去,不过王建混了一辈子就是个陕州司马,白跟王守澄联宗了——当然这是戏言,两人关系水很深,可以另外开篇八了)
总之,王建这人,给我的感觉,就像他自己写的《寄画松僧》:
天香寺里古松僧,不画枯松落石层。
最爱临江两三树,水禽栖处解无藤。
***去日丁宁别,情知寒食归。缘逢好天气,教熨看花衣。
(人妻受的形象跃然纸上~)
***小松初数尺,未有直生枝。闲即傍边立,看多长却迟。
(萌受的形象跃然纸上~)
***映水色不别,向月光还度。倾在荷叶中,有时看是露。
(天然呆的形象跃然纸上~)
***良人朝早半夜起,樱桃如珠露如水。下堂把火送郎回,移枕重眠晓窗里。
(懒散受的形象跃然纸上~)
全唐诗里王建存诗有六卷之多,题材广泛,有宫词,有边塞,还有一大部分是描写日常,我个人最喜欢的也是这一部分,我感觉他有一大部分诗毫无寄托抱负,仅仅是为格物,爱物所写,别人都以诗言志,他却有点观察家的派头,如果生在现代,可能会当个昆虫学家,动物学家,植物学家什么的。我有个恶趣味,喜欢行住坐卧皆能入诗的话痨型诗人,比如邵雍邵康节,这也能吟一首那也能吟一首,顾盼自喜。后世的东坡居士,有时候也会写一些像是理工科写出来的诗。
话说回来,王建虽然和好基友张籍并称“张王”,在新乐府运动中也有一席之地,更有若干首名诗传世(如《新嫁娘》这种投机之作,>_<),我还是觉得真正激赏他的人,屈指可数。写《诗薮》的胡应麟说“张籍、王建,卑浅相矜”。金圣叹比较欣赏他,但选取的十数首都和政治有关,更多的怕是借以浇自心块垒。施蛰存也不怎么喜欢他,认为他的乐府诗才力不逮,结构松散。他的宫词百首开风气之先,恐怕更多是因为宫闱秘事引人遐思故,真正的才华,除了好基友张籍承认,恐怕也只有损友白居易夸他的诗“丽而则”了。。。可是,正所谓“吾基友之美我,私我也,众人之美我,有求于我也”,真心喜爱王建的人,吾谁与归?
除了状物丰润可喜,王建还有一种恶作剧的倾向,每当涉及宏大叙事,他就会显得兴味了了,有时最后一两句还会有神展开。
***除听好语耳常聋,不见诗人眼底空。莫怪出城为长史,总缘山在白云中。
(这个叫做selective hearing~)
***鸟声愁雨似秋天,病客思家一向眠。草馆门临广州路,夜闻蛮语小江边。
(前两句的低沉调子,换了其他人写后两句,还不得往死里虐,就连高古如韦苏州,也会写:邻家孀妇抱儿泣,我独展转何时明。可“夜闻蛮语小江边”真的一点都不虐啊不虐,倒让人有几分叫洗头小妹来伺候病体的冲动~)
***万里潮州一逐臣,悠悠青草海边春。天涯莫道无回日,上岭还逢向北人。
(贬谪嘛也是一个很容易虐的题材,被他写得轻飘飘的~)
贤弟我平生最看不惯的,就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做官时常有莼鲈之思挂冠归去,真被流放了就演苦情戏码,真让人受不了,相比之下,一生常为幕僚仕途不显的王建倒没那么精分,显得人真诚很多
***爱仙无药住溪贫,脱却山衣事汉臣。夜半听鸡梳白发,天明走马入红尘。村童近去嫌腥食,野鹤高飞避俗人。劳动先生远相示,别来弓箭不离身。
太和中,王建赴任陕州司马,基友张籍和损友王居易的两首诗也很有趣
赠别王侍御赴任陕州司马
张籍
京城在处闲人少,唯共君行并马蹄。
更和诗篇名最出,时倾杯酒户常齐。
同趋阙下听钟漏,独向军前闻鼓鼙。
今日春明门外别,更无因得到街西。
(几十年的好基友啊,把臂同游,肱被而眠,“不是说好了是一辈子,就是少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叫一辈子!” >_<)
送陕州王司马建赴任——建,善诗者。
白居易
陕州司马去何如?养静资贫两有余。
公事闲忙同少尹,料钱多少敌尚书。
祗携美酒为行伴,唯作新诗趁下车。
自有铁牛无咏者,料君投刃必应虚。
(建,叫得这么亲昵啊,张籍会不会有问题,“公事闲忙同少尹,料钱多少敌尚书。”这个太好笑了,就是人傻钱多,速去,不过王建混了一辈子就是个陕州司马,白跟王守澄联宗了——当然这是戏言,两人关系水很深,可以另外开篇八了)
总之,王建这人,给我的感觉,就像他自己写的《寄画松僧》:
天香寺里古松僧,不画枯松落石层。
最爱临江两三树,水禽栖处解无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