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斑斓
Panic Cord——Gabrielle Aplin
寻找自我
就这么色彩斑斓的活着吧。
一
我去美术馆是为了装B。
哈哈哈·!
错了错了……
我是去装A的啦~
咳咳……
玩笑话截止。
说来也是时候来整理下思绪了。
从学校辗转跑去美术馆的我是为了什么?
几个小时,几次穿越人流,
其实不过就是为了静静地看看馆里那些吸引我的画。
一直想去的。
很想。
小学、
初中、
高中。
想。
但还是没去。
意志不够能怎么说?
明明身在深圳,
去也不过是几步路的事。
可是每次果然还是想着和朋友见面;
可是每次果然还是想着在家多赖一会多好啊;
可是每次果然还是想着.,,,,,,,,,,,,,,我他妈就是意志不够啊!
人生可不能这么活着啊少年。
起步。
而生命就是这么多美好的意外。
《彩笔生花——唐寅油画展》
浪漫的色彩,童话般。
拽着一颗心,我心甘情愿的早起奔波。
若要列说美妙的时刻,
我想,
偌大的场馆里仅有我一人的感觉是必定算上其一的吧。
哒。 哒。 哒。
我能听到我小心轻踩地板上的声音。
即使四周无人。
脚步似乎也惊醒了画中的灵魂。
深吸一口气,
呼——
不会品画,
不懂赏画,
我赏的是心声。
必须把心静下来。
听听我的声音,
听听画者的声音。
连呼吸都放缓。
细细的看着画中的笔触。
潇洒的一抹,
细腻的一点,
假想画者在我面前舞动着画笔慢慢勾勒出一场梦幻。
一幅画,
光影或明或暗,
色彩或狂烈或阴沉,
各种斑斓交杂在一起逐渐融合,
一股情绪从静态的画面中奔涌而出。
感动的我几近落泪。
这该是内心多么细腻的人儿啊?
一点一点用浪漫的色彩精心画出了一池宁静莲花、一条奔腾河流、一院灿黄秋叶……
风似拂过湖面引得池中莲花瓣微微颤动,岸边柳叶摇曳。
流水从高处落下,重力让水花四溅,奔腾得似乎耳边隆隆,身上水气黏黏。
树叶干枯飘落地面,落地的一刻却也能从干燥的空气中听道一声微微脆响。
还有很多景象就这么活活的展现在眼前,明身在馆中,却希望能踏进画中一享清幽美好。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
想它构图好不好?
想它空间感强不强?
想它..................?
而我只能凭着我的经历、我的想象力来感受。
也许这景色与我在北京呆的日子太相应。
一眼便忆起我的隐约记得的朝夕。
迷路在故宫的城墙下,不小心闯进一不知名的宫殿。眼中正是红墙碧瓦下古树秋叶簌簌掉落的景象。
漫步在清华荷花池边,看一池荷花被夕阳染红,池边绿树一片。
一不小心便回到脑海里的景色中去。
心中的悸动便久久不能平。
胸闷。
再者
说说周末赏走向现代:英国美术300年——来自英国西北部的公共艺术收藏
不同于周五,
在馆外便能看到嘈杂的人群。
内心不禁一阵惊慌。
我,
不喜人群,
不喜嘈杂,
每次走在人流当中都咬牙切切,心中气愤。
以这心态如何赏画?
馆内不似平日安静,多了人气,殿堂般的距离感倒是消失了。
站在人群中,深切的感觉到,艺术在人与人之间流淌的平易感。
美院的小情侣,手牵着手聊着颜色的层次。
美术老师领着一群不过十岁的小孩教他们人物画的构图。
日语、美音、英式口音各自描述自己对画的见解。
多得是懂美术的人在专业的讲着画的构图、空间感、笔触、手法……
一圈逛下来,受益匪浅!
在生活中学习,在人群中感受。
深深的感受到东方与西方在审美方面的差异,
随着年代的变化也大概了解到西方印象派画风的发展变化。
赏画嘛。
赏的不也是时代或人生嘛。
二
瑞典后摇乐队Immanu El 2013中国巡演广州站
第一次参加
晕晕乎乎的变成跟韵花花一起小high了一次
算是一个契机
借着音乐的后劲,跟韵花花在小小出租屋中聊了很多。
其实,实在话。
我不了解韵花花是个什么样的人,
准确来说我也是大概知道一个韵花花的形象吧。
我不了解我这个人是个什么模样,
我给自己贴不了标签,
准确来说我终究是连个大概都不太摸得透的自己。
但,
人终究还是在改变着的吧。
不然为何会有人说,
“这么久没见,你还是没变啊。”
又或,
”我觉得你好像变了,但我也说不上来。“
我也是在摸索着成长啊。
突破自己,
又或,
因循守旧、重蹈覆辙。
无论哪种,
我终究还是能感觉到一丝变化吧……大概。
三
思绪混乱
”不知道 不明瞭 不想要“
这应该能总结我的混乱感了......
想要逃离人群,
飞奔到一片蓝天绿地。
逼着自己做下了一些不知道意义何在的决定。
不知道。
反正就觉得一定要有个决定。
然后就决定了一个决定。
理由?
不知道......
但是
看了《意外的幸运签》
阴暗地凸显出了温柔与灿烂
“人不只有一种颜色,有很多种颜色,真正的颜色,自己的颜色,谁也不知道。”
“只要色彩斑斕就好,請活出色彩斑斕的人生。”
四
原来,
我最近只是色彩斑斓的活着。
寻找自我
就这么色彩斑斓的活着吧。
一
我去美术馆是为了装B。
哈哈哈·!
错了错了……
我是去装A的啦~
咳咳……
玩笑话截止。
说来也是时候来整理下思绪了。
从学校辗转跑去美术馆的我是为了什么?
几个小时,几次穿越人流,
其实不过就是为了静静地看看馆里那些吸引我的画。
一直想去的。
很想。
小学、
初中、
高中。
想。
但还是没去。
意志不够能怎么说?
明明身在深圳,
去也不过是几步路的事。
可是每次果然还是想着和朋友见面;
可是每次果然还是想着在家多赖一会多好啊;
可是每次果然还是想着.,,,,,,,,,,,,,,我他妈就是意志不够啊!
人生可不能这么活着啊少年。
起步。
而生命就是这么多美好的意外。
《彩笔生花——唐寅油画展》
![]() |
![]() |
![]() |
![]() |
浪漫的色彩,童话般。
拽着一颗心,我心甘情愿的早起奔波。
若要列说美妙的时刻,
我想,
偌大的场馆里仅有我一人的感觉是必定算上其一的吧。
哒。 哒。 哒。
我能听到我小心轻踩地板上的声音。
即使四周无人。
脚步似乎也惊醒了画中的灵魂。
深吸一口气,
呼——
不会品画,
不懂赏画,
我赏的是心声。
必须把心静下来。
听听我的声音,
听听画者的声音。
连呼吸都放缓。
细细的看着画中的笔触。
潇洒的一抹,
细腻的一点,
假想画者在我面前舞动着画笔慢慢勾勒出一场梦幻。
一幅画,
光影或明或暗,
色彩或狂烈或阴沉,
各种斑斓交杂在一起逐渐融合,
一股情绪从静态的画面中奔涌而出。
感动的我几近落泪。
这该是内心多么细腻的人儿啊?
一点一点用浪漫的色彩精心画出了一池宁静莲花、一条奔腾河流、一院灿黄秋叶……
风似拂过湖面引得池中莲花瓣微微颤动,岸边柳叶摇曳。
流水从高处落下,重力让水花四溅,奔腾得似乎耳边隆隆,身上水气黏黏。
树叶干枯飘落地面,落地的一刻却也能从干燥的空气中听道一声微微脆响。
还有很多景象就这么活活的展现在眼前,明身在馆中,却希望能踏进画中一享清幽美好。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
想它构图好不好?
想它空间感强不强?
想它..................?
而我只能凭着我的经历、我的想象力来感受。
也许这景色与我在北京呆的日子太相应。
一眼便忆起我的隐约记得的朝夕。
迷路在故宫的城墙下,不小心闯进一不知名的宫殿。眼中正是红墙碧瓦下古树秋叶簌簌掉落的景象。
漫步在清华荷花池边,看一池荷花被夕阳染红,池边绿树一片。
一不小心便回到脑海里的景色中去。
心中的悸动便久久不能平。
胸闷。
再者
说说周末赏走向现代:英国美术300年——来自英国西北部的公共艺术收藏
![]() |
不同于周五,
在馆外便能看到嘈杂的人群。
内心不禁一阵惊慌。
我,
不喜人群,
不喜嘈杂,
每次走在人流当中都咬牙切切,心中气愤。
以这心态如何赏画?
馆内不似平日安静,多了人气,殿堂般的距离感倒是消失了。
站在人群中,深切的感觉到,艺术在人与人之间流淌的平易感。
美院的小情侣,手牵着手聊着颜色的层次。
美术老师领着一群不过十岁的小孩教他们人物画的构图。
日语、美音、英式口音各自描述自己对画的见解。
多得是懂美术的人在专业的讲着画的构图、空间感、笔触、手法……
一圈逛下来,受益匪浅!
在生活中学习,在人群中感受。
深深的感受到东方与西方在审美方面的差异,
随着年代的变化也大概了解到西方印象派画风的发展变化。
赏画嘛。
赏的不也是时代或人生嘛。
二
瑞典后摇乐队Immanu El 2013中国巡演广州站
第一次参加
晕晕乎乎的变成跟韵花花一起小high了一次
算是一个契机
借着音乐的后劲,跟韵花花在小小出租屋中聊了很多。
其实,实在话。
我不了解韵花花是个什么样的人,
准确来说我也是大概知道一个韵花花的形象吧。
我不了解我这个人是个什么模样,
我给自己贴不了标签,
准确来说我终究是连个大概都不太摸得透的自己。
但,
人终究还是在改变着的吧。
不然为何会有人说,
“这么久没见,你还是没变啊。”
又或,
”我觉得你好像变了,但我也说不上来。“
我也是在摸索着成长啊。
突破自己,
又或,
因循守旧、重蹈覆辙。
无论哪种,
我终究还是能感觉到一丝变化吧……大概。
三
思绪混乱
”不知道 不明瞭 不想要“
这应该能总结我的混乱感了......
想要逃离人群,
飞奔到一片蓝天绿地。
逼着自己做下了一些不知道意义何在的决定。
不知道。
反正就觉得一定要有个决定。
然后就决定了一个决定。
理由?
不知道......
但是
看了《意外的幸运签》
阴暗地凸显出了温柔与灿烂
“人不只有一种颜色,有很多种颜色,真正的颜色,自己的颜色,谁也不知道。”
“只要色彩斑斕就好,請活出色彩斑斕的人生。”
四
原来,
我最近只是色彩斑斓的活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