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几个译本的开头结尾对比
一、《百年孤独》几个译本的开头结尾对比
1)《一百年的孤寂》 宋碧云译 台北远景出版社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778970/
2)《百年孤寂》 杨耐东译 台北志文出版社
3)《百年孤独》 黄炎锦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786670/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937228/
4)《百年孤独》 吴健恒译 云南人民出版社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762178/
5)《百年孤独》 范晔译 南海出版公司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082808/
6) 网上找的版本,相信是高长荣的译本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876799/
起首:
1)宋碧云译
多年后,奥瑞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面对枪毙行刑队时,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找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马康多是个小村子,只有二十栋砖房,建在一条清水河岸上,河水顺着史前巨蛋般又白又大又光滑的石头河基往前流…
2)杨耐东译
许多年后,当邦迪亚上校面对行刑枪队时,他便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找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马康多是个有二十户人家的小村子。房屋沿河岸建起,澄清的河水在光洁的石块上流泻,河床上那些白而大的石块像史前时代怪兽的巨蛋。
3)黄锦炎译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贡多是一个有二十户人家的村落,用泥巴和芦苇盖的房屋就排列在一条河边。清澈的河水急急地流过,河心那些光滑、洁白的巨石,宛若史前动物留下的巨大的蛋。
4)吴建恒译
多年以后,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面对行刑队,淮会想起他爹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马孔多是个只有二十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用土坯和箾竹建成的房子修在河岸上,清澈的河水在遍布卵石的河床上流过,卵石光滑洁白,大如史前巨蛋。
5)范晔译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里雷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孔多是一个二十户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芦苇盖成的屋子沿河岸排开,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床里卵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的时候尚需用手指指点点。
6)高长荣译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马孔多是个二十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河里的石头光滑、洁白,活象史前的巨蛋。
结尾:
1)宋译
书上预言他奥瑞里·亚巴比龙尼卡译完遗稿的时候,此一幻影城将会被风扫灭,由人类记忆中消失,而书上写的一切从远古到将来……永远不会重演,因为被判定孤寂百年的部族在地球上是没有第二次机会的。
2)杨译
因为遗稿预言,当倭良诺看完遗稿的时候,这个镜花水月的城镇将会被风扫灭,并从人类的记忆中消失,书上所写的一切,从远古到永远,将不会重演,因为这百年孤寂的家族被判定在地球上是没有第二次机会的。
3)黄译
因为这座镜子城在奥雷良诺·巴比洛尼亚译读出全本羊皮书的时刻,将被飓风刮走,并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完全消失。这手稿上所写的事情过去不曾,将来也永远不会重复,因为命中注定要一百年处于孤独的世家决不会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
4)吴译
就在奥雷良诺·巴比伦尼亚破译完手稿的这一时刻,马孔多这镜子般的城镇,就会被飓风一扫而光,并从世人的记忆里永远消失,手稿上所记载的一切,过去不曾、将来也永远不会重复,因为注定要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机会在大地上重新出现了。
5)范译
他再次跳读去寻索自己死亡的日期和情形,但没等看到最后一行便已明白自己不会再走出这房间,因为可以预料这座镜子之城——或蜃景之城——将在奥雷里亚诺.巴比伦全部译出羊皮卷之时被飓风抹去,从世人记忆中根除,羊皮卷上所载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
6)高译
就在奥雷连诺·布恩蒂亚译完羊皮纸手稿的最后瞬刻间,马孔多这个镜子似的城镇,将被飓风从地面上一扫而光,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抹掉,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二、人物关系梳理
“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梅尔基亚德斯
第一代(隔代的夫妻情人没办法挨在一起,请自行寻找)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
乌尔苏拉·伊瓜兰--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之妻
第二代(只接名,不接姓氏)
何塞·阿尔卡蒂奥--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之长子
奥雷里亚诺上校--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之次子
蕾梅黛丝·莫斯科特--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之妻
阿玛兰妲--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之小女儿
庇拉尔·特尔内拉--何塞·阿尔卡蒂奥,奥雷里亚诺上校之情妇
丽贝卡--何塞·阿尔卡蒂奥之妻
第三代
阿尔卡蒂奥--何塞·阿尔卡蒂奥之子
桑塔索菲亚·德拉·彼达--阿尔卡蒂奥之妻
奥雷里亚诺·何塞--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之子
十七个奥雷里亚诺(姓氏随母亲)--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之子
第四代
美人儿蕾梅黛丝--阿尔卡蒂奥之长女
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阿尔卡蒂奥之次子
奥雷里亚诺第二--阿尔卡蒂奥小儿子
费尔南达.德尔.卡皮--奥雷里亚诺第二之妻
佩特拉·科特斯--奥雷里亚诺第二之情妇
第五代
何塞·阿尔卡蒂奥(神学院学生)--奥雷里亚诺第二之长子
梅梅(雷纳塔,原名亦为蕾梅黛丝)--奥雷里亚诺第二之次女
马乌里肖·巴比伦--梅梅的情人
阿玛兰妲·乌尔苏拉--奥雷里亚诺第二之小女儿
加斯通--阿玛兰妲·乌尔苏拉之夫
第六代
奥雷里亚诺·巴比伦(破译手稿者)--梅梅之子,阿玛兰妲·乌尔苏拉之情人
第七代
有尾巴的婴儿(父亲命名为奥雷里亚诺,母亲命名为罗德里戈)——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之后代
注1:这是布恩蒂亚家来到马贡多之后的族谱,请那些求家主前几代族谱的去问老马,然后这是文字版族谱,不可能像图片版那样简洁明了,大家能看就看吧,不能看请看旁边的图片式族谱。 注2:除了第三代的两位男性是由庇拉尔.特尔内拉这个情妇所生,以及上校的十七个不知道母亲是谁的私生子,还有第七代的那位是乱伦所生,其他的都是夫妻正常结合后生产的。
三、神话、典故的运用的一部分资料
印第安传说、东方神话以及《圣经》典故的运用,进一步加强了本书的神秘气氛。如写普鲁邓希奥·阿基拉尔的鬼魂日夜纠缠布恩迪亚一家,便取材于印第安传说中冤鬼自己不得安宁也不让仇人安宁的说法;有关飞毯以及美人儿蕾梅黛丝抓住床单升天的描写是阿拉伯神话《天方夜谭》的引申;而马孔多一连下了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的大雨则是《圣经·创世纪》中有关洪水浩劫及诺亚方舟等故事的移植。拉丁美洲的民间传说往往带有迷信色彩,作家在采用这些民间传说时,有时把它们作为现实来描写;如好汉弗朗西斯科“曾和魔鬼对歌,击败了对手”;阿玛兰妲在长廊里绣花时与死神交谈等等。有时则反其意而用之,如写尼卡诺尔神父喝了一杯巧克力后居然能离地12厘米,以证明“上帝有无限神力”等等,显然是对宗教迷信的讽刺和嘲笑。
本书中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得比较成功且有意义的,应首推关于不眠症的描写。马孔多全体居民在建村后不久都传染上一种不眠症。严重的是,得了这种病,人们会失去记忆。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在物品上贴上标签。例如他们在牛身上贴标签道:“这是牛,每天要挤它的奶;要把奶煮开加上咖啡才能做成牛奶咖啡。”这类例子书中比比皆是,作家意在提醒公众牢记容易被人遗忘的历史。
【就是啊哼,要是不用“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何塞·奥雷里亚诺”这种翻来覆去命名法,这本书炫酷拽的程度立马大打折扣啊。
1)《一百年的孤寂》 宋碧云译 台北远景出版社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778970/
2)《百年孤寂》 杨耐东译 台北志文出版社
3)《百年孤独》 黄炎锦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786670/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937228/
4)《百年孤独》 吴健恒译 云南人民出版社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762178/
5)《百年孤独》 范晔译 南海出版公司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082808/
6) 网上找的版本,相信是高长荣的译本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876799/
起首:
1)宋碧云译
多年后,奥瑞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面对枪毙行刑队时,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找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马康多是个小村子,只有二十栋砖房,建在一条清水河岸上,河水顺着史前巨蛋般又白又大又光滑的石头河基往前流…
2)杨耐东译
许多年后,当邦迪亚上校面对行刑枪队时,他便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找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马康多是个有二十户人家的小村子。房屋沿河岸建起,澄清的河水在光洁的石块上流泻,河床上那些白而大的石块像史前时代怪兽的巨蛋。
3)黄锦炎译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贡多是一个有二十户人家的村落,用泥巴和芦苇盖的房屋就排列在一条河边。清澈的河水急急地流过,河心那些光滑、洁白的巨石,宛若史前动物留下的巨大的蛋。
4)吴建恒译
多年以后,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面对行刑队,淮会想起他爹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马孔多是个只有二十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用土坯和箾竹建成的房子修在河岸上,清澈的河水在遍布卵石的河床上流过,卵石光滑洁白,大如史前巨蛋。
5)范晔译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里雷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孔多是一个二十户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芦苇盖成的屋子沿河岸排开,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床里卵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的时候尚需用手指指点点。
6)高长荣译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马孔多是个二十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河里的石头光滑、洁白,活象史前的巨蛋。
结尾:
1)宋译
书上预言他奥瑞里·亚巴比龙尼卡译完遗稿的时候,此一幻影城将会被风扫灭,由人类记忆中消失,而书上写的一切从远古到将来……永远不会重演,因为被判定孤寂百年的部族在地球上是没有第二次机会的。
2)杨译
因为遗稿预言,当倭良诺看完遗稿的时候,这个镜花水月的城镇将会被风扫灭,并从人类的记忆中消失,书上所写的一切,从远古到永远,将不会重演,因为这百年孤寂的家族被判定在地球上是没有第二次机会的。
3)黄译
因为这座镜子城在奥雷良诺·巴比洛尼亚译读出全本羊皮书的时刻,将被飓风刮走,并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完全消失。这手稿上所写的事情过去不曾,将来也永远不会重复,因为命中注定要一百年处于孤独的世家决不会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
4)吴译
就在奥雷良诺·巴比伦尼亚破译完手稿的这一时刻,马孔多这镜子般的城镇,就会被飓风一扫而光,并从世人的记忆里永远消失,手稿上所记载的一切,过去不曾、将来也永远不会重复,因为注定要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机会在大地上重新出现了。
5)范译
他再次跳读去寻索自己死亡的日期和情形,但没等看到最后一行便已明白自己不会再走出这房间,因为可以预料这座镜子之城——或蜃景之城——将在奥雷里亚诺.巴比伦全部译出羊皮卷之时被飓风抹去,从世人记忆中根除,羊皮卷上所载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
6)高译
就在奥雷连诺·布恩蒂亚译完羊皮纸手稿的最后瞬刻间,马孔多这个镜子似的城镇,将被飓风从地面上一扫而光,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抹掉,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二、人物关系梳理
“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梅尔基亚德斯
第一代(隔代的夫妻情人没办法挨在一起,请自行寻找)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
乌尔苏拉·伊瓜兰--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之妻
第二代(只接名,不接姓氏)
何塞·阿尔卡蒂奥--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之长子
奥雷里亚诺上校--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之次子
蕾梅黛丝·莫斯科特--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之妻
阿玛兰妲--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之小女儿
庇拉尔·特尔内拉--何塞·阿尔卡蒂奥,奥雷里亚诺上校之情妇
丽贝卡--何塞·阿尔卡蒂奥之妻
第三代
阿尔卡蒂奥--何塞·阿尔卡蒂奥之子
桑塔索菲亚·德拉·彼达--阿尔卡蒂奥之妻
奥雷里亚诺·何塞--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之子
十七个奥雷里亚诺(姓氏随母亲)--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之子
第四代
美人儿蕾梅黛丝--阿尔卡蒂奥之长女
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阿尔卡蒂奥之次子
奥雷里亚诺第二--阿尔卡蒂奥小儿子
费尔南达.德尔.卡皮--奥雷里亚诺第二之妻
佩特拉·科特斯--奥雷里亚诺第二之情妇
第五代
何塞·阿尔卡蒂奥(神学院学生)--奥雷里亚诺第二之长子
梅梅(雷纳塔,原名亦为蕾梅黛丝)--奥雷里亚诺第二之次女
马乌里肖·巴比伦--梅梅的情人
阿玛兰妲·乌尔苏拉--奥雷里亚诺第二之小女儿
加斯通--阿玛兰妲·乌尔苏拉之夫
第六代
奥雷里亚诺·巴比伦(破译手稿者)--梅梅之子,阿玛兰妲·乌尔苏拉之情人
第七代
有尾巴的婴儿(父亲命名为奥雷里亚诺,母亲命名为罗德里戈)——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之后代
注1:这是布恩蒂亚家来到马贡多之后的族谱,请那些求家主前几代族谱的去问老马,然后这是文字版族谱,不可能像图片版那样简洁明了,大家能看就看吧,不能看请看旁边的图片式族谱。 注2:除了第三代的两位男性是由庇拉尔.特尔内拉这个情妇所生,以及上校的十七个不知道母亲是谁的私生子,还有第七代的那位是乱伦所生,其他的都是夫妻正常结合后生产的。
![]() |
![]() |
三、神话、典故的运用的一部分资料
印第安传说、东方神话以及《圣经》典故的运用,进一步加强了本书的神秘气氛。如写普鲁邓希奥·阿基拉尔的鬼魂日夜纠缠布恩迪亚一家,便取材于印第安传说中冤鬼自己不得安宁也不让仇人安宁的说法;有关飞毯以及美人儿蕾梅黛丝抓住床单升天的描写是阿拉伯神话《天方夜谭》的引申;而马孔多一连下了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的大雨则是《圣经·创世纪》中有关洪水浩劫及诺亚方舟等故事的移植。拉丁美洲的民间传说往往带有迷信色彩,作家在采用这些民间传说时,有时把它们作为现实来描写;如好汉弗朗西斯科“曾和魔鬼对歌,击败了对手”;阿玛兰妲在长廊里绣花时与死神交谈等等。有时则反其意而用之,如写尼卡诺尔神父喝了一杯巧克力后居然能离地12厘米,以证明“上帝有无限神力”等等,显然是对宗教迷信的讽刺和嘲笑。
本书中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得比较成功且有意义的,应首推关于不眠症的描写。马孔多全体居民在建村后不久都传染上一种不眠症。严重的是,得了这种病,人们会失去记忆。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在物品上贴上标签。例如他们在牛身上贴标签道:“这是牛,每天要挤它的奶;要把奶煮开加上咖啡才能做成牛奶咖啡。”这类例子书中比比皆是,作家意在提醒公众牢记容易被人遗忘的历史。
【就是啊哼,要是不用“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何塞·奥雷里亚诺”这种翻来覆去命名法,这本书炫酷拽的程度立马大打折扣啊。
-
sikkim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9-15 12: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