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经复古 ——钱穆《刘向刘歆年谱》读后
尊经复古
——钱穆《刘向刘歆年谱》读后
苦茶
钱穆先生虽居江南,清季民国风气所及,亦受影响。亦读《考信录》《文史通义》,虽未及高庠,然学问未尝不及。身处苏州中学,尝撰《先秦诸子系年》《刘向刘歆年谱》,蒙文通见之以为体大思精,顾颉刚读之荐之高庠。虽不果,亦可知钱先生之学问矣。
一、新学伪经考
南粤之地,与中原比,则为陋地,与海外交,则为通衢。康氏生于兹,而多闻海外事,知庚子之变,激而兴变法。然其学实受清季经世之学,而私好今文经。与廖平交,闻《知圣》《辟刘》,退而撰《新学伪经考》。以为王莽以伪行篡汉朝,刘歆以伪经篡孔学,二者同伪,二者同篡。
二、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二十年代,顾颉刚先生在北大任教,讲述秦汉史,其时在钱玄同的影响下,阅读了康有为《新学伪经考》,故在讲授过程中往往以汉代经学思想为核心一以贯之,旁涉政治制度、社会风气、学术嬗变、具体史实等等内容。
其中就对于秦汉之间的思想流变进行了讨论,最为重要的问题就在于如何看待先秦诸子与汉代经学的问题。所以,当时这部书以《汉代学术史略》为题,但建国后改版为《秦汉的方士与儒生》,此则将本书的关键问题凸现出来。
顾先生以为汉代儒生所传的经学,很大程度上是继承了先秦诸子的学术,从而用伪史来解说经书,形成了汉代儒学的传统。这很显然是受到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的影响,认为汉代所传虽以经学为名,实际则是伪史。
三、刘向刘歆年谱
在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经钱玄同之手,在民国后再次翻印,顾颉刚的《汉代学术史略》也是古史辨下的产物。这两股思潮成为了二十年代北京学术的主流。傅斯年在法国说,顾颉刚要在史学称王。其实也是在这个背景下。
钱穆先生虽处辟地,但仍受此风气影响,不能不了解此二人之思想。以为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中抵牾不通之处甚多,为何会产生如许影响。故发奋撰《刘向刘歆年谱》,辨康说之不足信。
其于序言中列康说不通二十八事,分别条列,处处征实。其要点在于刘向刘歆与王莽结交在其校书之后;与刘歆同校书者数人,而不发其伪撰诸经之事;周官非出于刘歆之手,左传非出刘歆之手。执此数端以《年谱》为证,则康说不攻自败矣。
除《自序》外,于《年谱》中,钱先生于王莽改制之事,述之甚详。以为王莽书生,故泥古太过,不足为经学罪。此言甚为有味,后人多持成败,而罪王莽。而不知经学治世之心,后人则以经学迂阔,不足为世法。此处,钱穆虽驳斥康有为伪经之说,而实继其改革之意。善读书者,不可不知此也。
结语
钱穆先生撰《年谱》,其目的在于驳斥疑古辨伪之风气,复尊经敦古之学风。此文一出,而康氏伪经之说顿熄,然疑古之风今日未衰,此钱穆先生一生为国故招魂之因欤?
后生读此书,以为繁难,而不知钱穆先生撰述之用心,后人多以其平今古文之争,而不知其为尊经复古。故撰此文以彰钱先生之苦心。
——钱穆《刘向刘歆年谱》读后
苦茶
钱穆先生虽居江南,清季民国风气所及,亦受影响。亦读《考信录》《文史通义》,虽未及高庠,然学问未尝不及。身处苏州中学,尝撰《先秦诸子系年》《刘向刘歆年谱》,蒙文通见之以为体大思精,顾颉刚读之荐之高庠。虽不果,亦可知钱先生之学问矣。
一、新学伪经考
南粤之地,与中原比,则为陋地,与海外交,则为通衢。康氏生于兹,而多闻海外事,知庚子之变,激而兴变法。然其学实受清季经世之学,而私好今文经。与廖平交,闻《知圣》《辟刘》,退而撰《新学伪经考》。以为王莽以伪行篡汉朝,刘歆以伪经篡孔学,二者同伪,二者同篡。
二、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二十年代,顾颉刚先生在北大任教,讲述秦汉史,其时在钱玄同的影响下,阅读了康有为《新学伪经考》,故在讲授过程中往往以汉代经学思想为核心一以贯之,旁涉政治制度、社会风气、学术嬗变、具体史实等等内容。
其中就对于秦汉之间的思想流变进行了讨论,最为重要的问题就在于如何看待先秦诸子与汉代经学的问题。所以,当时这部书以《汉代学术史略》为题,但建国后改版为《秦汉的方士与儒生》,此则将本书的关键问题凸现出来。
顾先生以为汉代儒生所传的经学,很大程度上是继承了先秦诸子的学术,从而用伪史来解说经书,形成了汉代儒学的传统。这很显然是受到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的影响,认为汉代所传虽以经学为名,实际则是伪史。
三、刘向刘歆年谱
在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经钱玄同之手,在民国后再次翻印,顾颉刚的《汉代学术史略》也是古史辨下的产物。这两股思潮成为了二十年代北京学术的主流。傅斯年在法国说,顾颉刚要在史学称王。其实也是在这个背景下。
钱穆先生虽处辟地,但仍受此风气影响,不能不了解此二人之思想。以为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中抵牾不通之处甚多,为何会产生如许影响。故发奋撰《刘向刘歆年谱》,辨康说之不足信。
其于序言中列康说不通二十八事,分别条列,处处征实。其要点在于刘向刘歆与王莽结交在其校书之后;与刘歆同校书者数人,而不发其伪撰诸经之事;周官非出于刘歆之手,左传非出刘歆之手。执此数端以《年谱》为证,则康说不攻自败矣。
除《自序》外,于《年谱》中,钱先生于王莽改制之事,述之甚详。以为王莽书生,故泥古太过,不足为经学罪。此言甚为有味,后人多持成败,而罪王莽。而不知经学治世之心,后人则以经学迂阔,不足为世法。此处,钱穆虽驳斥康有为伪经之说,而实继其改革之意。善读书者,不可不知此也。
结语
钱穆先生撰《年谱》,其目的在于驳斥疑古辨伪之风气,复尊经敦古之学风。此文一出,而康氏伪经之说顿熄,然疑古之风今日未衰,此钱穆先生一生为国故招魂之因欤?
后生读此书,以为繁难,而不知钱穆先生撰述之用心,后人多以其平今古文之争,而不知其为尊经复古。故撰此文以彰钱先生之苦心。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
愚公∞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周作人自编集》阅读记录 (1人喜欢)
- 《冯友兰文集》阅读记录 (4人喜欢)
- 《中国近代史从书》阅读记录 (2人喜欢)
- 《费孝通著作目录》阅读记录 (2人喜欢)
- 《汪曾祺别集》阅读记录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