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躲避你目光的时候,是在祝你一切顺利。
每天清晨在上班的路上都会遇到几波发宣传单的人,那是一群在固定时间出现在固定地点做固定事情的一群不固定的人。
因为我走路较快,所以习惯昂着头看路走,但如果遇上这群人,就会即刻低下头去。
原本昂头只是一种习惯,可当身边有一只殷勤的手和一双虽然麻木但仍然期待的眼神时,昂着头就多了一分傲慢与不屑。但这并不是我本意,于是我只好选择用低头躲避目光来表示“我看到你了,我没有无视你,但是我不需要宣传单,谢谢”。如果时间不太匆忙,我会摆手并加上一句“谢谢”。如果我这样做了,八成都会听到对方说“谢谢”。
这一来一往虽然过分仓促到连音都听不全,但是当它发生的时候却感觉那么漫长。
今天公司楼下用隔离带圈了好大的地方,几名敬业的物业人员西服革履的站在烈日炎炎下抬头望着大厦。是高空作业,在擦玻璃。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名工作人员动作娴熟,非常麻利,用钢丝掉在十层左右的地方。隔离带圈出的范围非常大,然而隔离带里面什么都没有。
也许所有的高空作业都是这样的。我这么想。也许他们有相当完善的钢丝保护系统,也许这个高度是不用做地面保护的,也许是工作人员自己没有带来垫子之类的,因为技能过于娴熟,所以很有把握。
然而我还是无法想象,我还是无法想象。如果真的出现了意外,不是工具掉下来砸到旁人,而是高空作业人员出了意外,当他惶恐的从高空坠下,拍在被隔离带圈起的地面的时候,当他瘫在这个看起来似乎是特意为他圈起的死亡舞台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
我知道那一瞬间也会非常仓促,但是我同样认为它会非常漫长。
这件事情使我想起了另外一幕场景,是我在呷哺吃火锅的时候,不经意抬头时看到的一幕。一对母子坐在我对面的对面,确切的说是儿子坐在那,母亲站在他后面,因为他们只要了一只锅底。站在落座的人群中,这种情形在当时还是比较显眼的。儿子大概小学五六年级的样子,很瘦,但是看得出正值是猛吃的年龄段。母亲红黑的皮肤和太过随意的马尾也掩盖不住她羞赧的眼神,她应该比看上去要年轻很多。我抬头时恰恰遇到了他母亲不安的不好意思的自嘲的眼神,她笑着轻轻拉拽他儿子的袖子,试图去阻止他儿子喝完碗里的酱继续舔碗的行为。她偷偷的环顾四周,笑容有点尴尬,又有点歉意。这歉意和尴尬说不清是对谁的,她拉拽儿子的行为也说不清是起到了阻止还是催促的作用。我看到的,大概两三秒的时间。他的儿子已经把碗完全仰起,应该是喝个精光了。他们的桌子干干净净,我不知道他们吃了多久,不知道母亲吃了多快。只是正好不巧的撞上了母亲不好意思的自嘲的笑,我即刻又低下了头。大概过了半分钟的时候,我再看对面,早已坐上了新的客人。
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我也不知道躲避目光这种行为到底对不对。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又或者我应该去想些什么。因为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我有点难过。
这个时候我会想起叔本华: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与君共勉之。
因为我走路较快,所以习惯昂着头看路走,但如果遇上这群人,就会即刻低下头去。
原本昂头只是一种习惯,可当身边有一只殷勤的手和一双虽然麻木但仍然期待的眼神时,昂着头就多了一分傲慢与不屑。但这并不是我本意,于是我只好选择用低头躲避目光来表示“我看到你了,我没有无视你,但是我不需要宣传单,谢谢”。如果时间不太匆忙,我会摆手并加上一句“谢谢”。如果我这样做了,八成都会听到对方说“谢谢”。
这一来一往虽然过分仓促到连音都听不全,但是当它发生的时候却感觉那么漫长。
今天公司楼下用隔离带圈了好大的地方,几名敬业的物业人员西服革履的站在烈日炎炎下抬头望着大厦。是高空作业,在擦玻璃。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名工作人员动作娴熟,非常麻利,用钢丝掉在十层左右的地方。隔离带圈出的范围非常大,然而隔离带里面什么都没有。
也许所有的高空作业都是这样的。我这么想。也许他们有相当完善的钢丝保护系统,也许这个高度是不用做地面保护的,也许是工作人员自己没有带来垫子之类的,因为技能过于娴熟,所以很有把握。
然而我还是无法想象,我还是无法想象。如果真的出现了意外,不是工具掉下来砸到旁人,而是高空作业人员出了意外,当他惶恐的从高空坠下,拍在被隔离带圈起的地面的时候,当他瘫在这个看起来似乎是特意为他圈起的死亡舞台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
我知道那一瞬间也会非常仓促,但是我同样认为它会非常漫长。
这件事情使我想起了另外一幕场景,是我在呷哺吃火锅的时候,不经意抬头时看到的一幕。一对母子坐在我对面的对面,确切的说是儿子坐在那,母亲站在他后面,因为他们只要了一只锅底。站在落座的人群中,这种情形在当时还是比较显眼的。儿子大概小学五六年级的样子,很瘦,但是看得出正值是猛吃的年龄段。母亲红黑的皮肤和太过随意的马尾也掩盖不住她羞赧的眼神,她应该比看上去要年轻很多。我抬头时恰恰遇到了他母亲不安的不好意思的自嘲的眼神,她笑着轻轻拉拽他儿子的袖子,试图去阻止他儿子喝完碗里的酱继续舔碗的行为。她偷偷的环顾四周,笑容有点尴尬,又有点歉意。这歉意和尴尬说不清是对谁的,她拉拽儿子的行为也说不清是起到了阻止还是催促的作用。我看到的,大概两三秒的时间。他的儿子已经把碗完全仰起,应该是喝个精光了。他们的桌子干干净净,我不知道他们吃了多久,不知道母亲吃了多快。只是正好不巧的撞上了母亲不好意思的自嘲的笑,我即刻又低下了头。大概过了半分钟的时候,我再看对面,早已坐上了新的客人。
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我也不知道躲避目光这种行为到底对不对。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又或者我应该去想些什么。因为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我有点难过。
这个时候我会想起叔本华: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与君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