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代言——伟大艺术家笔下的母亲肖像
母亲,一个让人爱恨纠葛的名词。敏感的画家与母亲间的关系更是让人捉摸不透。画家笔下的母亲既表达了画家的艺术特质——高更将母亲长相改得更有异域情调,梵·高凭记忆给母亲画上绿眸子——又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与母亲间的这种微妙关系。
强有力派:惠斯勒母亲肖像
惠斯勒母亲肖像
画家惠斯勒最有名的肖像画作品就是他为母亲所画的肖像。惠斯勒之所以画母亲,也是因缘巧合。1866年,他母亲为了躲避南北战争局势的纷乱,来到伦敦投奔儿子。因此,惠斯勒不得不中断了其“夜夜笙歌”的纸醉金迷生活。1871年,惠斯勒因为被模特儿放鸽子,将67岁母亲请到画室当模特儿,画下了他最知名的作品。惠斯勒很喜欢画肖像,他把自己的肖像画作分为许多色系,并以交响曲方式命名。《惠斯勒的母亲》的正式名称,其实是《黑与灰的一号编曲》。
逼真派: 安格尔母亲肖像
安格尔母亲肖像
安格尔所绘的母亲肖像,是在1814年他母亲安妮去罗马看他时画的,他使这幅肖像充满了传神逼真的特色,一半得益于他内心希望母亲看上去像能从画布上走下来。这幅感人的画作中传递的爱意表露无遗,既有母亲对儿子的爱,也有儿子对母亲的爱。
相似的是,画家朱尔斯·巴斯蒂昂·勒帕热关于他母亲的肖像,非常美丽,真实得近乎一幅照片。而事实上,巴斯蒂昂·勒帕热本来就是照相术的积极追随者。这些女人,在他们的儿子的笔下,因为更加真实而显得更加“完整”。
“修补”派: 高更母亲肖像
高更母亲肖像
高更所绘的母亲肖像来自于他母亲年轻时的一幅照片;他将她的嘴唇画得更厚,鼻子画得更宽,也许是为了强调他母亲讲西班牙语的秘鲁祖先。
梵高母亲肖像
逃避派:弗洛伊德母亲肖像
卢西安·弗洛伊德的画总是逃避不开一种心理压力。在他职业生涯的早些时期,弗洛伊德根本不画他的母亲。
“她也许几乎没有觉察,但是我一生都不得不克服要逃避她的感觉。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从很早起我就不喜欢她对待我的方式。我甚至憎恨她的关心,我感到那是一种威胁。”弗洛伊德说。
“我开始以她为模特作画是因为她对我失去了兴趣。如果她对我还是那么‘关心’,我可能就不会画了。”
印象派:卡萨特母亲肖像
卡萨特母亲肖像
美国印象派画家玛丽·卡萨特为母亲所绘的肖像也是这本书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卡萨特深受日本传统绘画的影响,她对于类似透视这样的东西漠不关心,用一种完全无视西方艺术大师们制定的规则的方式为母亲画像。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清新的现代派效果有着令人欣喜的装饰性,以及带有深刻的个人化色彩。整幅母亲肖像体现了强烈的光影效果,充满了奇幻感。
法国印象派著名女画家贝尔特·莫里索的母亲也是一名刺绣工。她内心却有着艺术的热望,希望成为一名音乐家,但是却发现这一愿望要由她的孩子来实现。她鼓励贝尔特和她的妹妹艾德玛接受训练成为艺术家。所以,姐妹俩在上艺术课时,她始终坐在她们身边陪伴,一边做着针线。然而,贝尔特的母亲并不满足于仅仅做个安静的配角,为了使女儿打入男性为主导的艺术圈,她每周二晚上都会在家中举行沙龙,以便使贝尔特的作品可以公开展示。她的朋友,画家马奈的母亲也是类似的人物。在那个时代有艺术癖好的女人主持一个沙龙似乎是她们的天职。
悲情派:霍克尼母亲肖像
霍克尼母亲肖像
在画作《我的母亲,博尔顿修道院,约克郡,1982年11月》中,画家大卫·霍克尼用一种照片的拼贴的方式描绘了一个穿着廉价雨衣的美国女人,她看起来很孤独。在画面的一角,一双画家穿着昂贵皮鞋的脚也被框入画中。他的画中传达出的心照不宣的主题是一种阶层的焦虑。霍克尼甚至在他父亲的葬礼上画他母亲的肖像。
画家毕沙罗在他母亲临死前曾多次画过她。此外,还有画家迪雷尔关于他母亲的残酷而诚实的画像——她15岁结婚,生了18个孩子,却只有3个活了下来。在她死前几个月,迪雷尔为她画了肖像。“甚至最细微的皱纹和静脉也绝不能忽视。”通过这位老妪的脸,我们可以理解她曾过着怎样的生活。
来源:西安晚报
----------------------------------------------------------------------------------------------------------------------------------------
年轻时候的妈妈:
现在的妈妈:
什么也不说了,祝福吧
强有力派:惠斯勒母亲肖像
![]() |
惠斯勒母亲肖像
画家惠斯勒最有名的肖像画作品就是他为母亲所画的肖像。惠斯勒之所以画母亲,也是因缘巧合。1866年,他母亲为了躲避南北战争局势的纷乱,来到伦敦投奔儿子。因此,惠斯勒不得不中断了其“夜夜笙歌”的纸醉金迷生活。1871年,惠斯勒因为被模特儿放鸽子,将67岁母亲请到画室当模特儿,画下了他最知名的作品。惠斯勒很喜欢画肖像,他把自己的肖像画作分为许多色系,并以交响曲方式命名。《惠斯勒的母亲》的正式名称,其实是《黑与灰的一号编曲》。
逼真派: 安格尔母亲肖像
![]() |
安格尔母亲肖像
安格尔所绘的母亲肖像,是在1814年他母亲安妮去罗马看他时画的,他使这幅肖像充满了传神逼真的特色,一半得益于他内心希望母亲看上去像能从画布上走下来。这幅感人的画作中传递的爱意表露无遗,既有母亲对儿子的爱,也有儿子对母亲的爱。
相似的是,画家朱尔斯·巴斯蒂昂·勒帕热关于他母亲的肖像,非常美丽,真实得近乎一幅照片。而事实上,巴斯蒂昂·勒帕热本来就是照相术的积极追随者。这些女人,在他们的儿子的笔下,因为更加真实而显得更加“完整”。
“修补”派: 高更母亲肖像
![]() |
高更母亲肖像
高更所绘的母亲肖像来自于他母亲年轻时的一幅照片;他将她的嘴唇画得更厚,鼻子画得更宽,也许是为了强调他母亲讲西班牙语的秘鲁祖先。
梵高母亲肖像
![]() |
逃避派:弗洛伊德母亲肖像
卢西安·弗洛伊德的画总是逃避不开一种心理压力。在他职业生涯的早些时期,弗洛伊德根本不画他的母亲。
“她也许几乎没有觉察,但是我一生都不得不克服要逃避她的感觉。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从很早起我就不喜欢她对待我的方式。我甚至憎恨她的关心,我感到那是一种威胁。”弗洛伊德说。
“我开始以她为模特作画是因为她对我失去了兴趣。如果她对我还是那么‘关心’,我可能就不会画了。”
印象派:卡萨特母亲肖像
![]() |
卡萨特母亲肖像
美国印象派画家玛丽·卡萨特为母亲所绘的肖像也是这本书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卡萨特深受日本传统绘画的影响,她对于类似透视这样的东西漠不关心,用一种完全无视西方艺术大师们制定的规则的方式为母亲画像。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清新的现代派效果有着令人欣喜的装饰性,以及带有深刻的个人化色彩。整幅母亲肖像体现了强烈的光影效果,充满了奇幻感。
法国印象派著名女画家贝尔特·莫里索的母亲也是一名刺绣工。她内心却有着艺术的热望,希望成为一名音乐家,但是却发现这一愿望要由她的孩子来实现。她鼓励贝尔特和她的妹妹艾德玛接受训练成为艺术家。所以,姐妹俩在上艺术课时,她始终坐在她们身边陪伴,一边做着针线。然而,贝尔特的母亲并不满足于仅仅做个安静的配角,为了使女儿打入男性为主导的艺术圈,她每周二晚上都会在家中举行沙龙,以便使贝尔特的作品可以公开展示。她的朋友,画家马奈的母亲也是类似的人物。在那个时代有艺术癖好的女人主持一个沙龙似乎是她们的天职。
悲情派:霍克尼母亲肖像
![]() |
霍克尼母亲肖像
在画作《我的母亲,博尔顿修道院,约克郡,1982年11月》中,画家大卫·霍克尼用一种照片的拼贴的方式描绘了一个穿着廉价雨衣的美国女人,她看起来很孤独。在画面的一角,一双画家穿着昂贵皮鞋的脚也被框入画中。他的画中传达出的心照不宣的主题是一种阶层的焦虑。霍克尼甚至在他父亲的葬礼上画他母亲的肖像。
画家毕沙罗在他母亲临死前曾多次画过她。此外,还有画家迪雷尔关于他母亲的残酷而诚实的画像——她15岁结婚,生了18个孩子,却只有3个活了下来。在她死前几个月,迪雷尔为她画了肖像。“甚至最细微的皱纹和静脉也绝不能忽视。”通过这位老妪的脸,我们可以理解她曾过着怎样的生活。
来源:西安晚报
----------------------------------------------------------------------------------------------------------------------------------------
年轻时候的妈妈:
![]() |
现在的妈妈:
![]() |
什么也不说了,祝福吧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