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網編》、《二編》、《三編》總目
《結網編》、《二編》、《三編》總目
太史政/整理
按:《結網編》、《結網二編》是豐縣逯耀東(1933-2006)先生的弟子為逯先生慶壽所編論文集,《結網編》慶賀逯先生榮退并六十五歲生日,《結網二編》慶賀逯先生七秩榮壽。《結網三編》本為慶賀逯先生七十五歲生日,惜書未成而逯先生已歿,故轉為七五冥誕紀念。今謹錄三編目錄如次,以見逯門情誼,并紀念逯先生八十冥誕。
一、黃清連主編《結網編》,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8月。
黃清連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代序
李廣健、陳識仁編 逯耀東教授簡傳
逯耀東教授著作目錄
鄧淑蘋 “玉器時代”論辯平議
邵台新 漢代的養老制度——以《王杖十簡》與《王杖詔書令》冊為中心的討論
黎明釗 東漢郡功曹及五官掾之職掌
范家偉 三國正統論與陳壽對天文星占材料的處理——兼論壽書無〈志〉
蔡瑄瑾 魏晉南北朝史注之發展——以《史通·補注篇》為例
陳識仁 北魏修史略論
李廣健 南北朝史學的發展與《隋書·經籍志》的形成——以《隋書·經籍志·史部》為分析對象
黃清連 杜牧論藩鎮與軍事
陳榮開 朱子《中庸》首章說試釋
胡志偉 〈劉師培與端方書〉的剖析
陳以愛 〈國學季刊發刊宣言〉:一份“新國學”的研究綱領
周樑楷 不古不今的時代:西方史學“中古史”的概念對近代中國史學的影響
二、周樑楷主編《結網二編》,東大圖書公司,2003年7月。
周樑楷 歷史意識與生命意識的交融——代序
黃清連 和而不同——逯耀東教授的史學和文化關懷
李廣健 論《漢書·董仲舒傳》“皆自仲舒發之”的記述
黎明釗 漢代豪族大姓的研究回顧
陳識仁 北魏代、洛二京的寺院興衰——兼論中古時期的佛教施捨
范家偉 北魏正朔與崔浩國史之獄
張維屏 從《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史評類》所述分析明人的史評著作:兼論明代的《史通》研究與史學
游子安 道脈綿延話藏霞——從清遠到香港先天道堂的傳承
梁庚堯 從《讀書雜誌》到《食貨》半月刊——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的興起
陳以愛 30年代胡適和陳垣的幾次學術交涉
邵台新 陳垣在世變下的宗教史研究
李東華 光復初期的臺大文學院(1945-1950)——羅宗洛接收時期
陳榮開 讀大槻信良氏有關《中庸章句》典據的研究
周樑楷 但丁的歷史迷思:全球化理論與世界史論述的評析
張四德 新聞媒體、族群性與美國華人——史學理論的探討
三、黃清連主編《結網三編》,稻鄉出版社,2007年8月。
黃清連 序
黎明釗 漢代居延地區的“水火盜賊”
陳識仁 崔浩案外二題
李廣健 梁代《漢書》研究的興起及其背景
范家偉 周隋之際孫思邈、佛教與服水法
游子安 道教與社會——二十世紀上葉香港道堂善業歷史
黃清連 不古不今之學與陳寅恪的中古史研究
陳以愛 胡適考證《水經註》案文稿的編輯次第——兼論《胡適手稿》、《胡適遺稿》、《胡適全集》的編輯問題
陳榮開 糊塗齋主人筆下的當代知識份子
李東華 臺灣專業史學的傳承與轉折——從帝大到臺大(1928-1960)
太史政/整理
按:《結網編》、《結網二編》是豐縣逯耀東(1933-2006)先生的弟子為逯先生慶壽所編論文集,《結網編》慶賀逯先生榮退并六十五歲生日,《結網二編》慶賀逯先生七秩榮壽。《結網三編》本為慶賀逯先生七十五歲生日,惜書未成而逯先生已歿,故轉為七五冥誕紀念。今謹錄三編目錄如次,以見逯門情誼,并紀念逯先生八十冥誕。
一、黃清連主編《結網編》,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8月。
黃清連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代序
李廣健、陳識仁編 逯耀東教授簡傳
逯耀東教授著作目錄
鄧淑蘋 “玉器時代”論辯平議
邵台新 漢代的養老制度——以《王杖十簡》與《王杖詔書令》冊為中心的討論
黎明釗 東漢郡功曹及五官掾之職掌
范家偉 三國正統論與陳壽對天文星占材料的處理——兼論壽書無〈志〉
蔡瑄瑾 魏晉南北朝史注之發展——以《史通·補注篇》為例
陳識仁 北魏修史略論
李廣健 南北朝史學的發展與《隋書·經籍志》的形成——以《隋書·經籍志·史部》為分析對象
黃清連 杜牧論藩鎮與軍事
陳榮開 朱子《中庸》首章說試釋
胡志偉 〈劉師培與端方書〉的剖析
陳以愛 〈國學季刊發刊宣言〉:一份“新國學”的研究綱領
周樑楷 不古不今的時代:西方史學“中古史”的概念對近代中國史學的影響
二、周樑楷主編《結網二編》,東大圖書公司,2003年7月。
周樑楷 歷史意識與生命意識的交融——代序
黃清連 和而不同——逯耀東教授的史學和文化關懷
李廣健 論《漢書·董仲舒傳》“皆自仲舒發之”的記述
黎明釗 漢代豪族大姓的研究回顧
陳識仁 北魏代、洛二京的寺院興衰——兼論中古時期的佛教施捨
范家偉 北魏正朔與崔浩國史之獄
張維屏 從《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史評類》所述分析明人的史評著作:兼論明代的《史通》研究與史學
游子安 道脈綿延話藏霞——從清遠到香港先天道堂的傳承
梁庚堯 從《讀書雜誌》到《食貨》半月刊——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的興起
陳以愛 30年代胡適和陳垣的幾次學術交涉
邵台新 陳垣在世變下的宗教史研究
李東華 光復初期的臺大文學院(1945-1950)——羅宗洛接收時期
陳榮開 讀大槻信良氏有關《中庸章句》典據的研究
周樑楷 但丁的歷史迷思:全球化理論與世界史論述的評析
張四德 新聞媒體、族群性與美國華人——史學理論的探討
三、黃清連主編《結網三編》,稻鄉出版社,2007年8月。
黃清連 序
黎明釗 漢代居延地區的“水火盜賊”
陳識仁 崔浩案外二題
李廣健 梁代《漢書》研究的興起及其背景
范家偉 周隋之際孫思邈、佛教與服水法
游子安 道教與社會——二十世紀上葉香港道堂善業歷史
黃清連 不古不今之學與陳寅恪的中古史研究
陳以愛 胡適考證《水經註》案文稿的編輯次第——兼論《胡適手稿》、《胡適遺稿》、《胡適全集》的編輯問題
陳榮開 糊塗齋主人筆下的當代知識份子
李東華 臺灣專業史學的傳承與轉折——從帝大到臺大(1928-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