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看完《致青春》,内心一万只草泥马奔腾
![]() |
《致青春》拍得真好,赵导诠释得很到位。这部电影比《那些年》好很多,它说了青春,说了大学,说了生存,但最主要的,还是说了爱情。说得很入肉三分,很刻骨铭心。
看完《致青春》,我对爱情看得更透彻了,我更爱我的猪头,躺在床上我就想,明天我要买电影票跟他去电影院看,还要买对戒指,向他求婚。后来想想,嗯,戒指这么贵,还是让他买给我好了哈哈哈。
一开始真的很校园,郑微喜欢陈孝正那一段让我想起了大学时候我暗恋的邮局王子,就是那种很单纯的看着他紧张心跳的感觉。现在,要我回忆清楚他的样子已经有点模糊了,但我还记得那时候在饭堂看见他在前面拿菜,就跑到前面插队为了跟他打声招呼,还记得上课时坐他后面很想然后偷偷地拿起他的头发保留,还不慎掉到地上,他发现转过头来还装镇定地说他肩膀有尘埃。当然还记得是在那次院运会跑800米,很想他为我加油,可惜只看到他和女朋友坐在运动场上的背影。自此之后,就渐渐淡泊了欢喜,终究,可能我是个爱自己的人,当时我想,既然不是自己的,再好,也与己无关。到了毕业照时,他女朋友过来帮他拍照,我们宿舍遇见他,大家都争着和他拍照,我一把推开其他人让他女朋友帮我们拍一张,还大力地抱着他,还是人家女朋友大度地帮我们拍了,毕业宴上,同学们相互碰杯,和他碰杯的时候竟然碰到他的杯碎裂。哈哈,也是个特别的结局。有个室友很痴情,无条件千方百计对一个男生好,但明显的不可能,哪怕毕业后还是这么痴恋他。我想,这么慷慨的无端的单方面的爱,恐怕我是学不来。
想想真是青春的年代,只是很单纯天真地接近一个人,现在再看,也会淡然一笑,笑一下当年傻傻的自己。
看着电影前段,想着自己的大学回忆时,我也在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记忆,猪头也有他的,当年,我很抗拒抵触他的初恋故事,吵过架,还不止一次。现在想想,觉得可笑,这是他生命的际遇,这是一段经历,谁能抹掉,我没有这般能耐,而且,也没必要。看完电影,比起淡忘,这才叫真正的释怀。
影片后面的片段,特别是陈孝正、林静和郑微这2条线的延续,让我很震撼。因为都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一个道理,而这个道理,正是很多人都深陷其中而无知觉,就是——自己与爱情的博弈。陈孝正跟郑微分手的时候,他说人要学会先爱自己。他无疑是很懂得爱惜自己,怎样的将来对自己好,他会毫不犹豫地做出判断,哪怕要牺牲他珍爱的郑微。也就是说他的未来可以没有郑微,但不能没有世俗保证。故事的延续,他是想弥补的,但不曾有过后悔。因为他爱自己多过爱爱情。林静和郑微的线,不是很多人所讲的多余,它正正起到增强这个博弈主题的作用,事实上,我对自己的醒悟,是在郑微离开林静发给他的短信时了悟的。
我还记得我的恐惧。我们刚开始不久的时候,有一晚我发了一个梦,梦到你和一个女子赤裸身体在一个剧院上,我感到可怕恐惧。梦醒了,令我不安。不久后你告诉我你的初恋故事。让我有种内心被撕裂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像大学时暗恋而不得的感觉,那就好像你很喜欢一对鞋,但被别人买走了,你觉得可惜但就只是可惜。这种感觉是明明是自己的一双腿,别人硬邦邦地锯下来拿走。及至后来很久很久,我都很怕梦中有你的影子。
还有那个晚上,你在珠江边的骑马旁,我说我难受的是你爱过其他人,你怜悯地看着我却诚实地说,但我当时未碰到你,我当时真的爱着她。这句话,我当时听着,简直想跳珠江。我恐惧万分的话,从我挚爱的人口中说出。你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有想过要不算了,找过其他人,没有历史,没有过往,只有我,自始自终。后来我庆幸我没有,我用爱情挺过来了。但我多多少少还是很不甘心,很妒忌。及至后来有日在星巴克我跟你吵架,你说一个人漂亮,我就很生气,因为我觉得她肯定长得很像你初恋。你这样的脾气,这样的迁就,但在地铁里还是很厌恶地说我们以后不要再讲以前。
到现在,没有了那么浓烈,毕竟我们已经一起了一段时光,我们有自己的印记。但直到电影看完我才醒悟,我就是陈孝正啊!!!我就是太爱自己吧,而去强求所谓的纯洁爱侣。凭什么我的爱侣要一点过往都没有呢?这样才能配得起我吗?自己在我心中就这么的高贵无暇,自己的羽毛就这么的不容玷污吗?我笑了,原来是太爱自己。但此刻,我心中清楚明晰,我爱我们的爱情,我爱你多于爱自己。所以,这份心结彻底的解开。
因为爱情,正因为爱情,我珍惜亲爱的你,珍惜我们的一切,能与你相遇相守,是我今生最大的福气。终于,哪怕小气是一时之间很难更改,但至少,我确定,在与你的爱情中,我终于不再自私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