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我干了些什么
大一很开心分到一个四个人全是大大咧咧女汉子的宿舍,其中三个人都很有幽默感,都很二,相互调侃,完全没有甄嬛传那种后宫勾心斗角的事。他们四年中被我带的听五月天看银魂啥的,充分证明了我们都是一路货色。我加了合唱团,认识乔爷,一位灵魂之友。后来我用豆瓣,搞乐队,听小众,看冰火,看科幻,很多实际上都受了她影响。但是我没她聪明也没她独立,我很多时候是跟这个人那个人晃一晃,而她则是悠然自得的一个人晃吧。加入合唱团那年很幸运,团长是个煽动性很强的好领导,我们在校级比赛拿了第二。我依然记得我站在台上,浑身颤抖着唱完两首歌,眼中有泪。那之后再没唱好过了,乔爷还有次跟我急了因为我不按时排练。她电话里很生气跟我说“你知道当时选新生的时候大家都不想要你,就我说一定得要你,因为你跟我特别像”。每次想起这句话就觉得能认识乔爷太幸运了,因为我第二次见她时就莫名很喜欢她,我也觉得我和她特别像。我们一直用脑电波交流,不需要什么语言,语言都是阻碍。
我在大一还脱不了假小子的气儿,玩了好久的DJMAX和怪物猎人。还有和班里男生四个人组队求生之路。那时候我发现能不能玩好游戏跟智商高低很有关系。但是我依然玩不好游戏,因为女生有个致命缺陷就是代入感极差,完全不能联想自己抱着冲锋枪、对着僵尸那种紧张的气氛和求生的欲望。对我来说就是来一杀一,一种切水果的心态。所以我玩到一定程度就无法提升了,这跟反应能力、瞄准能力无关,是游戏方面的悟性。
大一成绩还行,没读啥书,写了不少日记。
大二我十一去了日本。因此在这之前一个月每天待图书馆里读日本知名作家的书,基本上知名作家的知名作品我都读了,还多读了点村上春树,然后关于日本文学的积累就到此结束了=。=从日本回来以后就迅速熄灭了对那的兴趣,谁知道怎么回事儿,但是日本小清新和重口味电影还在看着。也许我觉得那儿吸引我的和它的土地关系不大,是它的历史,是一些在城市表面已经消失的、却通过人的精神代代相传的观念。
回来之后我在学校旁边的豆瓣书店打工,工资我就不透露了……我就喜欢书店的好气氛,店长能忍受我一天来一天不来的,我也努力的把那我爱看的书都看了,看不完的买走了,无聊的时候把书店网给上了。还认识有意思的朋友,喜欢银魂啊中二病啊的,大三之后常在群里扯淡。
我跟会长一起搞电影协会。我又三分钟热度地认识了好些朋友,把玩不下去的抛弃了,剩下会长(段X晓)和郑X舟。前者一玩就是三年,我不能说是因为求生之路和冷锅鱼吧,可是即使隔个半年不说话,见了面也不觉得很陌生。他跟我说了好些挺有哲理的话我记不得了,我也不如他小清新,但我就是会跟他说“我在你眼里就是一团灵魂之火嘛”,一下子就切中我们关系的要害了。后者基本上直接把我弄进乐队里了。
关于乐队我还有很多说的。乔爷是贝斯手,我还认得一人高中是贝斯手的,加上那时候我已经有贝斯了,于是大二我开始玩。从他们那偷了好多好歌听,本来就有乐理知识,贝斯上手就很快。大二下就跟学弟学妹组乐队了。我刚开始就看不上他们了,觉得努力归努力,怎么就少点灵性呢?我都陪他们排那么多次了怎么总在节奏这种自己可以解决的事上出错?我排练就越来越没有耐性,后来被郑X舟的乐队挖走了。去了之后我立刻变成技术和乐理最差的一位,这样我才觉得自己有进步的空间。
大二没上过什么课,每天在宿舍练贝斯,不怎么社交但是很充实很开心。因为那个时候一位灵魂之友不搭理我了,我失去了接受新鲜事情的机会,非常可惜。人的一生里有不少人是不可替代的,来一个多一个,走一个少一个,而只有这样的人的来来回回才会被我们记住,写进缘分这本大回忆录里。
大二我换了宿舍,新室友双子女,脾气暴躁。只有我受得了她。她也会说“谢谢你是我的室友”。其实我很喜欢她,直率,对人好的时候很细腻,很能打动我。
大三没有啥娱乐活动,和郑X舟段X晓等朋友闹着玩了一阵子,就好好学术。
四年里面最高兴的就是组了乐队,在书店打工。梦想很小,也没有努力去达成,因而它实现的时候才觉得不可思议。每次听张老板唱“我拥有的都是侥幸”我都强烈的有同感。我也一直没有辜负自己对自己的期望,把想做的事都做到了,但是做的好不好,可能要看今后吧。
我在大一还脱不了假小子的气儿,玩了好久的DJMAX和怪物猎人。还有和班里男生四个人组队求生之路。那时候我发现能不能玩好游戏跟智商高低很有关系。但是我依然玩不好游戏,因为女生有个致命缺陷就是代入感极差,完全不能联想自己抱着冲锋枪、对着僵尸那种紧张的气氛和求生的欲望。对我来说就是来一杀一,一种切水果的心态。所以我玩到一定程度就无法提升了,这跟反应能力、瞄准能力无关,是游戏方面的悟性。
大一成绩还行,没读啥书,写了不少日记。
大二我十一去了日本。因此在这之前一个月每天待图书馆里读日本知名作家的书,基本上知名作家的知名作品我都读了,还多读了点村上春树,然后关于日本文学的积累就到此结束了=。=从日本回来以后就迅速熄灭了对那的兴趣,谁知道怎么回事儿,但是日本小清新和重口味电影还在看着。也许我觉得那儿吸引我的和它的土地关系不大,是它的历史,是一些在城市表面已经消失的、却通过人的精神代代相传的观念。
回来之后我在学校旁边的豆瓣书店打工,工资我就不透露了……我就喜欢书店的好气氛,店长能忍受我一天来一天不来的,我也努力的把那我爱看的书都看了,看不完的买走了,无聊的时候把书店网给上了。还认识有意思的朋友,喜欢银魂啊中二病啊的,大三之后常在群里扯淡。
我跟会长一起搞电影协会。我又三分钟热度地认识了好些朋友,把玩不下去的抛弃了,剩下会长(段X晓)和郑X舟。前者一玩就是三年,我不能说是因为求生之路和冷锅鱼吧,可是即使隔个半年不说话,见了面也不觉得很陌生。他跟我说了好些挺有哲理的话我记不得了,我也不如他小清新,但我就是会跟他说“我在你眼里就是一团灵魂之火嘛”,一下子就切中我们关系的要害了。后者基本上直接把我弄进乐队里了。
关于乐队我还有很多说的。乔爷是贝斯手,我还认得一人高中是贝斯手的,加上那时候我已经有贝斯了,于是大二我开始玩。从他们那偷了好多好歌听,本来就有乐理知识,贝斯上手就很快。大二下就跟学弟学妹组乐队了。我刚开始就看不上他们了,觉得努力归努力,怎么就少点灵性呢?我都陪他们排那么多次了怎么总在节奏这种自己可以解决的事上出错?我排练就越来越没有耐性,后来被郑X舟的乐队挖走了。去了之后我立刻变成技术和乐理最差的一位,这样我才觉得自己有进步的空间。
大二没上过什么课,每天在宿舍练贝斯,不怎么社交但是很充实很开心。因为那个时候一位灵魂之友不搭理我了,我失去了接受新鲜事情的机会,非常可惜。人的一生里有不少人是不可替代的,来一个多一个,走一个少一个,而只有这样的人的来来回回才会被我们记住,写进缘分这本大回忆录里。
大二我换了宿舍,新室友双子女,脾气暴躁。只有我受得了她。她也会说“谢谢你是我的室友”。其实我很喜欢她,直率,对人好的时候很细腻,很能打动我。
大三没有啥娱乐活动,和郑X舟段X晓等朋友闹着玩了一阵子,就好好学术。
四年里面最高兴的就是组了乐队,在书店打工。梦想很小,也没有努力去达成,因而它实现的时候才觉得不可思议。每次听张老板唱“我拥有的都是侥幸”我都强烈的有同感。我也一直没有辜负自己对自己的期望,把想做的事都做到了,但是做的好不好,可能要看今后吧。
-
saturner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5-19 22: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