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听不懂古典音乐
~~~~~~
5.23 补记(并重写前言):
Woody Allen有部电影叫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Sex, But Were Afraid to Ask。古典音乐不仅在国内,在国外其实也面对着这样一个隐密的好奇的群体。在国内,由于初等教育中强行灌输“高雅”音乐的知识,也由于官方一直把古典音乐当作“高雅”艺术,因此不妨说古典音乐在不少人心目中是一块曾经啃过、有过与之奋斗的独特记忆但又从未啃完的硬骨头。也有人喜欢古典音乐的声音、旋律、气质,真的很“有感觉”,但拿起曲目介绍一看,满眼的术语——“主题”、“动机”、“曲式”等等,或者“表现了……”、“颂扬了……”之类的诠释,又让他们怀疑自己的感觉到底对不对,自己到底懂不懂。惶惑之中,一方面见古典音乐普及工作者宣扬“音乐何需懂”,另一方面又见专业界挞伐业余爱好者以乐评人身份混淆视听,实在感觉不得其门而入。
这一切,我作为业余爱好者,后来有幸进入乐团工作,也有不少专业界的朋友,深有体会。而本文的出发点就是,对上述现象,从古典音乐的内容本身出发,提出一个解释。这个解释,只是点明本来隐藏在后面的现象,没给这个现象以大图景中的明确定位,因此读来有颠倒本末之嫌。这一点,我自然很清楚。本文未尽之处,众多高人的回复中多有涉及,若有兴趣,务请精读。
最后要说的是,真要深究这个问题,或者深究这门艺术,还是多听、多读为上。没有积累而空费口舌,着实无益。
~~~~~~
这个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什么是古典音乐”。
这个问题,很多人问过,也有很多人给过不同的答案。但因为被归到“古典音乐”的很多作品,其主要特点是互斥的,所以每个常见的答案都能举出很多反例,所以大家依然无所适从。
这就是本文的初衷。
然而,要用一条线索概括一门历史如此悠久、内容如此互斥的艺术的特点,也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本文不想自称唯一正确的答案,只是提出一种在我自己身上行之有效的思路。因此,欢迎提供其他经验、说法、讨论和反驳。
文中的【】表示强调。以下就是正文。
1. 缘起
尽管各路专家都爱说“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广大人民群众还是经常表示“听不懂古典音乐”,这是怎么回事呢?
2. 概念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理解这句话中的“古典音乐”到底指什么。比较容易想到的是,“标题音乐”(program music)比较好懂,“无标题音乐”比较难懂。“标题音乐”因为有各种非音乐的剧情和场景提示,所以并不难懂。交响诗也好,歌剧也好,套上剧情,肯定能明白音乐的总体走向和各段的情感、内容。但“无标题音乐”也有不少深受喜爱,尤其是浪漫派的作品,这又怎么解释呢?可见,这个分类不适用于这种情况。
精通音乐的文化史家Jacques Barzun提出另一种分类,把音乐分为“pattern music”和“dramatic music”两类,我译为“定式音乐”和“戏剧音乐”。(注)这种分类法可以作为本次研究的起点。
3. 何为定式
“戏剧音乐”不必多说,那“定式音乐”是怎样的?它表达了什么内容?可以用视觉效果来比拟:
这四张图都很“好看”吧?但这些画面表达了什么明确无误的具体的内容吗?并没有。每张的画面都是以不同的“组织方式”组织而成的一堆色彩。同理,【所谓“定式音乐”,也就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把一个个的音组成一首“好听”的曲子。】而我认为广大群众表示“听不懂”的就是这一点。
4. 要点
在“定式音乐”范畴内,“好听”就是最终目标。这就有两个要点。
4.1. 美学至上
把“好听”换成比较学术的词,就是【“声音的美”】。如果声音的美是最终目标,意味着我们在其他音乐中所注重的东西,在“定式音乐”中并不重要。流行歌曲的歌词、电影音乐的氛围感、爵士即兴时乖张的天才爆发力、摇滚的政治含义等等,在“定式音乐”中虽然不是完全没有,但都必须让位给“声音的美”。
4.2. “美”是随时代变化的
“好听”的标准是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的。中世纪和巴洛克繁重的复调到古典时期就不流行了,大家要听轻快的。古典时期的轻快到浪漫时期就不流行了,大家要听声音丰富、对比强烈的。浪漫时期到最后声音丰富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就产生了各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审美原则——反和声体系的“十二音”、反滥情表达的“新古典”、由“十二音”发展而来的“序列”、反对“序列”的“偶然音乐”、独树一帜的“简约派”等等。所有这些变化、这些新的“定式”,都是为了产生更“好听”的音乐。【以我所见,在声音本体层面,“美学至上”是能够解释这些变化的唯一线索。】
5. 总结
广大群众认为自己听不懂古典音乐,实际上是指听不懂“定式”。一来,我们习惯了通过音乐来表达各种含义,并不太注意声音本身,更别提把“声音的美”放在首位。二来,我们现在最经常提到的那些古典音乐所追求的“声音的美”,或者说其“审美原则”,往往既属于过去,又属于异域,不属于过去的又多是“人为制定”,感受不到、理解不了,也很正常。
6. 破解
既然有很多审美原则属于“过去”、“异域”,或是人为制定,各种专家所说的“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在“定式音乐”面前就纯属误导了。既然如此,如果想认真地欣赏古典音乐,就必须和欣赏其他艺术门类(如绘画、建筑)一样,该培养的听觉习惯还是得培养,该了解的基础知识还是得去了解。这才是面向大众的古典音乐教育的正途。
~~
注:巴尔赞的原话:“真正的区别,实际上并不是‘标题音乐’和‘绝对音乐’的区别,而是‘定式音乐’(pattern music,例如一段非戏剧性的赋格)和戏剧音乐的区别;其中,一些标题音乐在实际效果上是戏剧性的,反之亦然。”Darwin, Marx, Wagner, p.246
5.23 补记(并重写前言):
Woody Allen有部电影叫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Sex, But Were Afraid to Ask。古典音乐不仅在国内,在国外其实也面对着这样一个隐密的好奇的群体。在国内,由于初等教育中强行灌输“高雅”音乐的知识,也由于官方一直把古典音乐当作“高雅”艺术,因此不妨说古典音乐在不少人心目中是一块曾经啃过、有过与之奋斗的独特记忆但又从未啃完的硬骨头。也有人喜欢古典音乐的声音、旋律、气质,真的很“有感觉”,但拿起曲目介绍一看,满眼的术语——“主题”、“动机”、“曲式”等等,或者“表现了……”、“颂扬了……”之类的诠释,又让他们怀疑自己的感觉到底对不对,自己到底懂不懂。惶惑之中,一方面见古典音乐普及工作者宣扬“音乐何需懂”,另一方面又见专业界挞伐业余爱好者以乐评人身份混淆视听,实在感觉不得其门而入。
这一切,我作为业余爱好者,后来有幸进入乐团工作,也有不少专业界的朋友,深有体会。而本文的出发点就是,对上述现象,从古典音乐的内容本身出发,提出一个解释。这个解释,只是点明本来隐藏在后面的现象,没给这个现象以大图景中的明确定位,因此读来有颠倒本末之嫌。这一点,我自然很清楚。本文未尽之处,众多高人的回复中多有涉及,若有兴趣,务请精读。
最后要说的是,真要深究这个问题,或者深究这门艺术,还是多听、多读为上。没有积累而空费口舌,着实无益。
~~~~~~
这个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什么是古典音乐”。
这个问题,很多人问过,也有很多人给过不同的答案。但因为被归到“古典音乐”的很多作品,其主要特点是互斥的,所以每个常见的答案都能举出很多反例,所以大家依然无所适从。
这就是本文的初衷。
然而,要用一条线索概括一门历史如此悠久、内容如此互斥的艺术的特点,也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本文不想自称唯一正确的答案,只是提出一种在我自己身上行之有效的思路。因此,欢迎提供其他经验、说法、讨论和反驳。
文中的【】表示强调。以下就是正文。
1. 缘起
尽管各路专家都爱说“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广大人民群众还是经常表示“听不懂古典音乐”,这是怎么回事呢?
2. 概念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理解这句话中的“古典音乐”到底指什么。比较容易想到的是,“标题音乐”(program music)比较好懂,“无标题音乐”比较难懂。“标题音乐”因为有各种非音乐的剧情和场景提示,所以并不难懂。交响诗也好,歌剧也好,套上剧情,肯定能明白音乐的总体走向和各段的情感、内容。但“无标题音乐”也有不少深受喜爱,尤其是浪漫派的作品,这又怎么解释呢?可见,这个分类不适用于这种情况。
精通音乐的文化史家Jacques Barzun提出另一种分类,把音乐分为“pattern music”和“dramatic music”两类,我译为“定式音乐”和“戏剧音乐”。(注)这种分类法可以作为本次研究的起点。
3. 何为定式
“戏剧音乐”不必多说,那“定式音乐”是怎样的?它表达了什么内容?可以用视觉效果来比拟:
![]() |
这四张图都很“好看”吧?但这些画面表达了什么明确无误的具体的内容吗?并没有。每张的画面都是以不同的“组织方式”组织而成的一堆色彩。同理,【所谓“定式音乐”,也就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把一个个的音组成一首“好听”的曲子。】而我认为广大群众表示“听不懂”的就是这一点。
4. 要点
在“定式音乐”范畴内,“好听”就是最终目标。这就有两个要点。
4.1. 美学至上
把“好听”换成比较学术的词,就是【“声音的美”】。如果声音的美是最终目标,意味着我们在其他音乐中所注重的东西,在“定式音乐”中并不重要。流行歌曲的歌词、电影音乐的氛围感、爵士即兴时乖张的天才爆发力、摇滚的政治含义等等,在“定式音乐”中虽然不是完全没有,但都必须让位给“声音的美”。
4.2. “美”是随时代变化的
“好听”的标准是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的。中世纪和巴洛克繁重的复调到古典时期就不流行了,大家要听轻快的。古典时期的轻快到浪漫时期就不流行了,大家要听声音丰富、对比强烈的。浪漫时期到最后声音丰富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就产生了各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审美原则——反和声体系的“十二音”、反滥情表达的“新古典”、由“十二音”发展而来的“序列”、反对“序列”的“偶然音乐”、独树一帜的“简约派”等等。所有这些变化、这些新的“定式”,都是为了产生更“好听”的音乐。【以我所见,在声音本体层面,“美学至上”是能够解释这些变化的唯一线索。】
5. 总结
广大群众认为自己听不懂古典音乐,实际上是指听不懂“定式”。一来,我们习惯了通过音乐来表达各种含义,并不太注意声音本身,更别提把“声音的美”放在首位。二来,我们现在最经常提到的那些古典音乐所追求的“声音的美”,或者说其“审美原则”,往往既属于过去,又属于异域,不属于过去的又多是“人为制定”,感受不到、理解不了,也很正常。
6. 破解
既然有很多审美原则属于“过去”、“异域”,或是人为制定,各种专家所说的“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在“定式音乐”面前就纯属误导了。既然如此,如果想认真地欣赏古典音乐,就必须和欣赏其他艺术门类(如绘画、建筑)一样,该培养的听觉习惯还是得培养,该了解的基础知识还是得去了解。这才是面向大众的古典音乐教育的正途。
~~
注:巴尔赞的原话:“真正的区别,实际上并不是‘标题音乐’和‘绝对音乐’的区别,而是‘定式音乐’(pattern music,例如一段非戏剧性的赋格)和戏剧音乐的区别;其中,一些标题音乐在实际效果上是戏剧性的,反之亦然。”Darwin, Marx, Wagner, p.246
-
鋪張睡眠的泥坑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0-19 12:36:53
-
布鲁斯羊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30 10:39:35
-
普二茶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04 23:15:56
-
莫敏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6-08 02:06:51
-
Joey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18 14:13:07
-
布莱克特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9-21 10:49:58
-
riverneva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21 00:49:35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17 13:28:44
-
凱斯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16 16:08:56
-
Andy Dufresne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10 18:51:17
-
流體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0-08 16:10:06
-
alsichkann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27 23:07:26
-
沙漏编织青苔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17 13:44:41
-
grandegriez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26 16:14:11
-
normalerweise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05 10:00:20
-
花园里的树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3 14:57:53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2 13:37:08
-
游啊游的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9 08:40:53
-
jdsh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17 20:04:25
-
K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25 20:53:02
-
受损货物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30 08:12:04
-
sam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25 00:23:14
-
~Lalala~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07 10:28:20
-
幻影刺客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04 17:23:39
-
WiSS A 100 0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27 09:39:01
-
还有谁、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23 11:28:44
-
鲜有废客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16 01:42:55
-
八戒的大师兄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30 07:15:56
-
U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19 22:44:00
-
✦Yuki_No9❄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29 12:04:07
-
💔ss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22 15:47:0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4 10:40:24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1 23:59:48
-
连殳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0-26 10:50:39
-
熊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0-02 03:53:24
-
LalA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16 23:10:28
-
Onomatopoesie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20 14:24:12
-
ητοςouti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16 18:52:38
-
Wo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6 13:14:29
-
豆友75597720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1 14:07:56
-
Winterreise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6-24 14:02:57
-
shizuko okano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6-23 19:05:02
-
Michael_Tenenb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6-07 21:44:43
-
貞さん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6-03 01:18:32
-
Narcissus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6-02 19:43:12
-
meguri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5-27 21:55:55
-
粥可温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5-27 18:32:31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5-17 01:53:17
-
媽二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5-13 13:48:13
-
脸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4-30 19:52:27
-
凑热闹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4-24 11:16:05
-
大壮哥哥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4-21 11:15:19
-
time881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4-13 11:31:25
-
Longinus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30 14:03:18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25 20:45:06
-
K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22 01:24:53
-
小Q同学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17 11:07:07
-
zuolan1991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1-08 01:21:50
-
HopKo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1-03 13:30:08
-
棉亚麻树枝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1-03 13:13:48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22 11:06:04
-
道真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02 21:37:17
-
豆友35684950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7 16:38:49
-
尼克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4 10:25:15
-
筱梦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7-22 15:53:04
-
缮写郎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7-04 01:15:16
-
不可回收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22 00:06:55
-
芗茗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18 08:27:10
-
つどせ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17 07:08:21
-
风起枫落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15 18:29:29
-
hunt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3-04 16:06:59
-
哞哞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26 07:40:59
-
木木苏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29 14:22:39
-
Jian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10 21:38:25
-
隐时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2-11 14:29:41
-
来嫂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8 12:37:33
-
白矛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4 22:08:25
-
煮个诞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2 09:23:40
-
alldate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1 09:30:27
-
豆友130538366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0 23:46:31
-
二狗与管风琴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10 00:18:30
-
Carus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07 12:08:34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02 11:59:17
-
黄七宗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20 02:35:28
-
陈荔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18 10:03:51
-
无忧的热雨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17 14:59:20
-
l破茧成蝶y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14 11:37:51
-
Mediterrane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14 11:35:25
-
貝拉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14 00:28:47
-
奉天立火行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05 14:28:13
-
Vivi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02 17:12:53
-
大椿是只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02 10:08:39
-
気化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01 16:39:44
-
风在安睡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01 16:07:16
-
H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01 09:08:56
-
伊森晨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9-27 17:16:05
-
再见白胡椒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9-13 15:59:20
-
Gapyear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9-11 17:14:35
-
丑小鸭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9-11 11:17:46
-
Egria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9-10 16: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