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小议舞剧《莲》
![]() |
一
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莲》试图讲全了潘金莲一世的生死爱欲,所以编剧放不下她故事中最重要的三个男人。他们在第一幕按照幕前提词依次出场:“二郎正襟危坐,莲情挑亦奈何不得”——“官人望见落寞失意的莲,顿觉魂飞魄散,一时性情相向”——“大郎暴毙”。可是,编剧拿得起这三个男人吗?直白了说,这三个男人在这剧中对潘金莲形象的塑造都起到了各自应有的作用吗?
武大郎赶着第一幕结尾才匆匆登场,当时潘金莲和西门庆已经“性情相向”到最后一刻。留给他的所有戏份只是被困在舞台一隅用眼神表达对奸夫淫妇的愤怒,继而速速在绝望中暴毙。武大郎在这里还原了潘金莲有夫之妇的身份,但她为什么要背叛他以至杀死他?因为他对她不好吗?编剧把两人具体的婚姻关系抽空了,也就是说没有表现男人某类行为上不可原谅的缺点,这类缺点往往可以为女人的出轨提供正面辩解。当然,武大郎在原著里也没背着媳妇包二奶养小三,他对她很好,甚至可说是对她百般应承。所以历来想为潘金莲正名的再创作都只能抓住另一点,即武大郎那和西门庆的高富帅形成鲜明对照的穷矮搓。鲜花当然不甘心插在牛粪上,美女潘金莲当然无法在三寸丁身上安置她的情和欲。但《莲》里的武大郎却偏偏又和西门庆一样高大帅气,所以除了行为,这个武大郎在形象上同样不能提供潘金莲出轨的理由。
当然,不幸(福)婚姻导致女人出轨是传统道德故事的出发点,《金瓶梅》如是,《安娜•卡列尼娜》亦如此。现代人早已承认幸福的婚姻和完美的配偶同样挡不住世间男女本性中蠢动的心和蓬勃的欲。
既然《莲》没有给武大郎充分又恰当的表现,也即无法在开篇建立一个传统道德故事的基础,还请编剧不如索性大胆放下他,第一幕仅安排潘金莲情挑武二郎和西门庆这两大帅哥足矣。而且武二郎在整出舞剧里和他兄弟一样缺乏表现的机会,既没有和武大郎的对手戏,在潘金莲杀夫之后也无所表现,只有被嫂子挑逗的短短一支双人舞,所以他的形象也不能成为原著里代表武大郎代表传统社会对潘金莲实施道德审判的化身。他裸露的身体反而更多表现为潘金莲在最终找到西门庆之前一个过渡性的情欲对象。所以,如果抛开武大郎代表的婚姻、背叛、谋杀,道德等等社会因素,让一个美女在两个精壮的男人之间挑挑拣拣,同时也被男人挑拣,那样单纯的情欲纠葛就像剥了衣服更接近人类的本性。如此的《莲》应该也可以更现代吧。
![]() |
二
安娜•卡列尼娜最后卧轨赴死是内(她不满于沃伦斯基的情)外(她被传统道德社会不耻)交困的结果。因为武大郎和武二郎匆匆出场之后的缺席,如前所述在《莲》里传统道德对潘金莲的外在和内心都不能构成压迫。那么,真正对潘金莲构成压迫并导致她最后死亡的只能是她和西门庆之间的情和欲。
情欲和宗教有关系吗?
《莲》的音乐从始至终营造着一种宗教气氛,尤其是第三幕潘金莲和西门庆的死亡直接在宏大的《大悲咒》下进行;舞美方面,西门庆的死亡表现为最后消失在布景上一个阴户造型的漩涡里,那阴户同时又是一座佛塔的造型。这两点都说明《莲》欲求在情欲和宗教之间搭起关系。
《般若波若密多•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金瓶梅》的升级版《红楼梦》说:“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在中国文化里色空一体也许就是情欲和宗教最典型的关系了。
潘金莲对西门庆由色生情,特别是第二幕因为被冷落而和假扮成西门庆的丫鬟假凤虚凰,把情和色极妥帖地纠合到了一起。那么空呢?潘金莲死了。西门庆也死了。死了就空了吗?对于西门庆而言,他至死走进的只是一个阴户,他并没有意识到那也可以是一座佛塔。正如兰陵笑笑生在全书开篇所言:“单道世上人,营营逐逐,急急巴巴,跳不出七情六欲关头,打不破酒色财气圈子,到头来同归于尽,着甚要紧。”无论是《金瓶梅》还是《莲》所有男女对情和欲的追逐都是本能的是盲目的,他们从来没有像贾宝玉那样跳出来隔着距离观照生死爱欲,甚至没有像安娜•卡列尼娜那样在临死一刻默念一句:“上帝啊,原谅我的一切吧!”
死,对潘金莲对西门庆只是没了,而不是空了。
所以,《莲》的音乐和舞美对空的宗教诉求终究只是缺少根基被架空了的设计。
![]() |
三
继续谈舞美。
撇开叶锦添的奢华不谈,只想谈谈那架秋千。
第二幕当西门庆和其他女子颠鸾倒凤的时候秋千曾经作为背景挂在那里。第三幕潘金莲和西门庆也曾短暂地在秋千上面游龙戏凤。
真是浪费啊!
无论在中文的语境里还是舞台的呈现上荡秋千都可以做到三个层面:动荡——放荡——飘荡。一个是动作设计的,一个是人物性情的,一个是命运无情的。如果整支舞蹈围绕着秋千展开,是不是更容易接近色和空的境界呢?
开始是韩翃的《想得》:“想得那人垂手立,娇羞不肯上秋千。”然后是俞国宝的《风入松》:“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是欧阳修的《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栖。”是冯延巳的《菩萨蛮》:“花影卧秋千,更长人不瞑。”然后,然后就是最后,一朝春光乍谢,繁华落尽,物是人非,空余一架秋千在空荡荡的舞台上飘荡……
他的声音和房间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神性的暗面——与艺术家安德里斯·塞拉诺的对话 (6人喜欢)
- 女巫和妻子,女神和女妖:神话中的女性 (6人喜欢)
- 为何不给压迫套上一副黑暗又可怕的面具 (7人喜欢)
- 神同:艺术之酷儿偶像伽倪墨得斯和安提诺斯 (4人喜欢)
- 都市女郎:印象派的巴黎,娱乐业的女人 (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