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全球四大顶级视觉特效公司
工业光魔/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 创始人:乔治·卢卡斯 1981 核心技术:CGI动画技术 模型拍摄 全数字高清晰摄象技术 简介:凭《星球大战》开创了特效新时代,一举成为电影特技的“领头羊”。迄今为止,ILM获得过14次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对ILM来说,2005年是更为忙碌的一年。除了卢卡斯的《星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斯皮尔伯格的《世界大战》和迈克尔·贝的《夺命岛》也将成为它展示技艺的舞台。 公司主页:http://www.ilm.com/ 维塔的生物最强,光魔最强的是机械. 维塔数字/WetaDigital 创始人:彼得·杰克迅 理查得·泰勒 核心技术:Massive程序 简介:凭《指环王》三部曲三夺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这家新西兰特效工作室的辉煌,后来者恐怕很难打破。目前,势头强劲的维塔数字正全力打造彼得·杰克逊的《金刚》和迪斯尼的奇幻大作《纳尼亚魔法王国》。 公司主页:http://www.wetadigital.com/ 《金刚》生物特效 数字领域DigitalDomain 创始人:詹姆斯·卡梅隆 1990 核心技术:数码合成软件NUKE 简介:全球最大的数码制片厂之一。“数字领域”以其创新性和艺术性蜚声国际,曾以《泰坦尼克号》和《美梦成真》两获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和奥斯卡技术成就奖。 公司主页:http://www.digitaldomain.com/ 索尼图形图像运作公司 ImageWorks 简介:索尼麾下人才济济的特效制作公司,凭《精灵鼠小弟》、《蜘蛛侠》等片获得过多项特效技术奖。凭借《蜘蛛侠2》的出色表现,图形图像运作公司从《黑客帝国》的特效制作组Esc公司手中抢得了《超人5》的特效制作权。公司曾经因《蜘蛛侠2》和CG动画短片《The ChubbChubbs!》获得奥斯卡奖,以及《蜘蛛侠》、《隐形人》、《精灵鼠小弟》和《星河战队》获得奥斯卡提名而得到奥斯卡电影艺术学院的认可。目前,公司正在通过不断提升的视觉效果和造型动画业务的水平,为世界级艺术家们提供领先的技术,而逐渐成长为业内的一支主导力量。 公司主页:http://www.imageworks.com/ 因为Digital Domain现在的老板是Michael Bay,所以Transformers肯定有Digital Domain的特效。另:ILM在Transformers中制作了430—450个镜头,Digital Domain制作了91个镜头。另外一家特效公司Aslum制作了将近100个镜头。至于,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3中Digital Domain制作了300个镜头,不过大部分镜头均为合成,动画部分不多,主要是冰山,瀑布和结尾的贝克特之死。而ILM制作了所有的Davy Jones以及他的Flying Dutchman的船员以及大漩涡(Maelstrom)。 Digital Domain在2006年由James Cameron卖给了Michael Bay,随后Bay挖来了在ILM公司供职22年的Mark Miller,此人是ILM的市场部总监,同时挖来了ILM的首席技术官以及Kim Liberi,这三个ILM的前任雇员被挖走,使得ILM在接活上陷入了麻烦。很明显,Mark Miller成功的帮助Digital Domain把几乎为ILM独占的项目Pirates Of The Caribbean:At World's End和Transformers的一部分活挖了过来。所以Transformers 2的特效只有Digital Domain制作也不足为奇。 Weta Digital在2003年前的十年间(The Lord Of The Rings)几乎只只做了LOTR三部曲。最初,Peter Jackson专门从新西兰来到ILM公司,向卢卡斯以及ILM公司询问特效以及拍摄的经验,ILM完成了早期的魔戒的一些设计。在将近7年的魔戒三部曲的制作周期中,Weta Digital所有的人力物力全部制作Lotr,魔戒在视效上的成功是自然的。随后又在两年的时间里Weta Digital完成了King Kong,由于Motion Capture和Massive的出色运用使得Weta Digital得到了很多大导演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