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化】Q&A with Brandon Sanderson 布兰登·桑德森书迷问答(不完)全译(更新至2014.4.1)
以下Q&A内容译自BS参与各类活动以及与书迷网友互动时做出的回应,所选内容涉及飓光志、三界宙理论以及BS个人花边,已经略去部分过时的信息和发卡内容。以下内容排序不分先后。
2016年8月
Twitter部分
来源:Tumblr
1. 思伦诺迪(Threnody)的幽灵(Shade)还保留着多少生前的记忆?塞勒丝(Silence)的祖母似乎还记得塞勒丝,但幽灵往往不会像活人那般行动。然而说起凯西尔(知界域幽影【Cognitive shadow】的典型例子),他的状态和他活着的时候却没有什么两样。
→ 思伦诺迪的幽灵不像其他【知界域】幽影那样富有自我意识。
注释:
思伦诺迪是三界宙的一个次要星球(该星球上没有完整的神瑛),中短篇《地狱树林里的沉默幽灵》(Shadows for Silence in the Forests of Hell)发生在此处。知界域幽影指还未进入来世的灵魄,可在不同星球上以不同的模样出现,基本和地球上鬼魂的概念一致。幽影产生的条件主要有两种:
1)长期驻留某星球的神瑛死去;
2)在进入灵界域之前,死者利用神能将自己与知界域联系在一起。
举例:
1)幽灵:幽灵在思伦诺迪很常见,能够把活人转变为自己的同类。它们类似于由人的灵魂生发出的“灵体”【详见《飓光志》系列】或“侍灵”【详见《伊岚翠》】,就好比是灵魂的“石化”状态——神能失去和实界域的关联后,仍存在一定的认知;
2)飓风之父:飓风之父不仅是灵体,更是荣誉(柔刹的神瑛之一)的知界域幽影;【详见《飓光志2 · 光辉真言》第89章】
3)凯西尔:凯西尔死后,仍能暂时影响实界域,还一度拥有存留的碎瑛之力。他没有将自身留在实界域,而是通过从存留的神潭(升华之井)获取的神能,把他的思想(认知层面)附着到了裂影界(知界域),这才成为了知界域幽影。【详见《迷雾之子:秘史》】
参考:[x] [x]
2. 卡拉丁曾在狱中见过一种奇怪的灵体,形如绷紧的线条【详见《飓光志2 · 光辉真言》第62章】。一读到这样的描述,我就想到了亚克西斯在寻找的囚灵(capitivityspren)【详见《飓光志1 · 王者之路》插曲 · 收藏家亚克西斯】。不过,您在回答它们是不是囚灵时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这让我很意外。那么这到底是什么灵体?
→ 当时我肯定理解错了。它们就是囚灵。
【2014年TOR官网《王者之路》重读栏目的问答环节】
1. Michael Pye提问:在《光辉真言》发行期间,我曾留意到您指出《飓光志》实际上由两部长度为五卷本的系列构成。您是否想借此打消一些读者的畏惧心理?又或者这仅仅是您编写故事情节的初衷?
实话说,两者兼有。我确实想要谨慎行事,以免让那些读过《时光之轮》的入坑者产生过大的恐惧。他们或许会这么想:《时光之轮》一开始“号称”六卷完结,结果出了十四卷。假如你放言六卷完结,这个系列的战线又会拉到多长?
不过,做出这番陈言也是由于卷五之后会有一段空窗期,所以我想告知读者做好心理准备。在那段时期,我不会进行本系列的写作,“后五卷”(这是我目前的叫法)在若干年后才会提上日程。下半部分的重点将是另一些角色,与上半部分中出现的人物不尽相同。人们的期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是否能享受各类娱乐活动。
2. JeremyG提问:当茜尔以不同的形态出现时,卡拉丁次次都能认出她来,这是怎么回事?
这与他们之间的纽带有关。
3. Underbelly提问:鉴于您开坑众多,您似乎相当擅长划清不同作品之间的界限。在捣鼓大部头的中段,您依旧能够写完一本书,或者提前完成任务。话虽是这么说,可就连斯蒂芬·金那样的作家都会将某部作品视为自己的“毕生之作”。您会把这样的名号扣到《飓光志》头上吗?又或者,看在您目前还年轻,该系列会否成为您早年的头等大作?您在对待成就与工作时总能把泾渭分得很明白,这是否因为您将自己的作品都看成是独立的个体?
我把三界宙系列奉为自己的毕生之作——《飓光志》是其中的重头戏,不过它并不是唯一。我平时写作的特色就是挖出不同的坑,这样可以让自己保持新鲜感,但是三界宙小说之间的相互联系又意味着这些作品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4. cyddenid提问:艾尔霍卡与迦熙娜的关系如何?
我觉得他们的关系挺好。若要详细作答,则会剧透《光辉真言》的结尾,不过你会渐渐找到答案的。他们是一对各自为政的姐弟,两人各走各的路,心中明白互不干涉的道理。即便如此,艾尔霍卡还是习惯于被形形色色的权贵显要所环绕,因此拥有一位盛气凌人的姐姐对他来说并无太大区别。
5. thanners提问:达力拿听不到他妻子的名字(至少这个词在他耳中是被魔法屏蔽的),也无法回忆起和她有关的任何事。可是,如果有人说起另一位女子,其名正好和达妻相同,他可否听到这个名字?又或者,他其实不能记起此女和先妻同名的事实?
我更倾向于第二种可能性。
6. shdwfeather提问:说到柔刹,我最喜欢的部分就是大陆上那些多姿多彩的文化。您能否谈谈这些大型文化的设定究竟源自何处?例如阿勒斯卡?
在创造柔刹的时候,我想要确信自己在做着更加完备的世界观设定。我不是说《迷雾之子》之类的作品中不存在世界观设定工作,我的关注点只是投向了其他领域。我希望《迷雾之子》能成为一套平易近人的系列,所以我采用了大量与地球类似的设定。
我把柔刹当做世界观设定的巅峰,是本着自己的意愿而为之——柔刹的一切均展示着科幻与奇幻小说最为迷人的一面:全新的生态、全新的文化,而且这些文化非常真实,并不仅仅是地球同类的翻版。因此,我下了大工夫来编制柔刹大陆上的各类文明,将其赋予突出的个性和特色。
尽管话是这么讲,创造新生事物实际上还是把你以前见过的东西再进行拼接。作为人类,我们生来就无法想象从未见过的场景。我们只能将所知的东西拿过来,通过新的方式将它们结合到一起。这就是创造之魂。我们见过长角的动物,也见过马,我们把两者有机结合,便创造出一种新的生物——独角兽。
基于此由,我不太清楚是不是有可能在奇幻小说中开发出一种不受地球影响的文化。我尽量避免像《时光之轮》那样的鲜明做法,因为其中处理得最棒的一点就是地球文化与兰德大陆文化的融会贯通。
在一段漫长的序曲之后,对于阿勒斯卡和其他地区的文化,我的灵感究竟来自何处?韩国文化的影响必然存在,闪族文化也据有一席之地。提到那张画着双瞳眼的魔法体系表格,它的设计得益于犹太教典籍中的卡巴拉生命树,最早的想法就是从这里萌发的。禁手的来历要归功于韩国人的传统,他们不愿向外人露出脚底,因为这是一种不敬,也是你不能去做的事情。关于阿勒斯卡人的服饰,不同国家的着装风格都对其有所影响。我忠心地希望,这些文化能在故事背景、历史过程、飓风主题以及灭世隐喻的相互作用下变得更为丰满。我的灵感来自各处。
7. Neuralnet提问:书中的人物吃起甲壳食品全都不在话下……他们有没有类似黄油的东西可以浇在上面?深国大概有牛?(每当我吃起螃蟹或龙虾,我总会把自己想象为正在大快朵颐的柔刹人。这么干的绝不可能只有我一个!)
他们很少食用牛奶制品,不过从猪奶中提取的奶油和奶制品还是有的。柔刹大陆上的猪经过年复一年的驯化,在基因上已经发生了改变,由此能够产出更多的奶,这个道理就如同人类花了数个世纪来养牛。再举个例子,吃角族人的牙齿可以嚼碎甲壳生物的爪子,这是因为他们的后臼齿与普通人类相异。赫达孜人也具备相同的能力,只不过他们没那么厉害。对于这两个文化来说,嚼完带壳的东西再吞下肚是家常便饭。换到阿勒斯卡人这边,他们很可能会把肉浸到咖喱里,或者干脆烧出一顿甲壳咖喱。在别的国家,当地人则会用炒的方式来做菜,或者搞出点类似猪奶蘸酱的佐料。
8. Phantrosity提问:在《王者之路》中,我们遇到了好几位光临柔刹的跃界者(worldhopper)。您有没有在其他小说中安插过来自柔刹的跃界者?
有啊,大家已经见过几位了。
9. ESSH和Isilel提问:何为光民与暗民的等级升降体制?
- Isilel举例:以一位极低等的暗民为例,我们假设他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农奴。要是此人晋升为军士,并且服役二十五年来建功卓著,当他退伍之时,是否又会打回农奴的原形?会有人要求他返乡吗?这类决定会否得到合理的监督?他们查不查过路人的证件?
柔刹的等级制度分为很多部分,想要在光暗阶层中升级很是容易,不像我们这里的大部分社会那样繁琐,比如印度、抑或是英格兰。从某种层面上讲,给自己买一个等级简直轻而易举。需要牢记的是,位子越高,就越难得手。由于生性上的原因,高阶之人的子嗣有时会降到较低的等级,一直到他们获得某种稳定的阶层为止。总有些等级会适合这类父母的后代。你举的例子中,那位功勋满载的士兵也许很快就能升级。
事实上,出身低贱的士兵少有不得提拔的。社会结构促使人们倒向这类稳定的等级。作为农奴,如果你能逃出生天并且跑进城找工作,一些注明籍贯与身份的文书是必不可少的。不过,假如你是个受过教育的农奴,那些证件很容易就能伪造出来。
大多数人仍旧为奴的原因在于他们难以挣脱桎梏,而且处在这一级的选择比他们所想的更少。旅行的权利只是说说而已。身处如此下阶,说明你的先祖一定碰上了些麻烦。等级稍高于这类人的民众获准旅行,他们的人数比前者要多得多。这是体制之中对于贵族阶级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平衡。其中还有很多条条框框,等级的升降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困难。
- 要是我们把相同的情况放在光眼种身上,优异的业绩表现是否也会提升一个人的光民等级?
光眼种的状况更加棘手,不过国王与轩亲王都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提升人民的等级。只是相比暗眼种要难上很多。低等的光眼种可以付钱买等级,也可以通过就职来升迁。比方说,当你被委任为城主,这份职位的附属品就是某一特定的等级,你可以借此跨越两到三个阶层。如果你玩忽职守,大量获准旅行的居民纷纷离去——这种情况鲜少出现——城镇的规模愈发之小,徒留一堆烂摊子待你处置,那么你很可能会被降一级。如果大量民众翻身走人,就是一个信号,你的地位或许会被他们夺走。这是旅行权之中的规定,不免会发生几回。
- 若双亲的等级不同,孩子的地位如何界定?打个比方,假如沙兰嫁给了十等光民卡波萨,他们的孩子又会处在哪一阶层?
家中处在最高阶的人决定孩子的等级,然而这不一定符合其双亲的情况。举个例子,有些等级除了你的直系继承人之外不会传给其他后代,后者要低上一等。我想三等光民是一种固定阶层。如果你是国王,你就是一等光民,你的某位子嗣将会继承这一身份。如果你的另一名子女没有嫁给轩亲王、或者其本身不是轩亲王,那么他们就处在三等。他们不是二等光民,因为第三等级性质固定,处在这一层的有轩主和轩亲王的孩子。
-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暗眼种或奴隶生出了光眼种小孩,事态又会如何发展?(要知道,贵族男性那可是到处留情。)这类人一来到世上就是十等光民吗?
这种状况的确得好好考虑一下。通常而言,其中存在的一大问题便是他们的瞳孔色会不会不同,因为你的眼睛要么左右深浅不一,要么都是浅色或深色。你身下是否留有子嗣?你的子女是否生来就是光眼种?柔刹人对待这类疑惑的态度就和当今社会对待非婚生子的态度一模一样。关键在于,我认不认这个孩子?他们生来就是暗眼种吗?我能不能推卸责任,将他们封为这一特定等级?我有足够的权力这么干吗?你不也是十等光民么?这些制度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无法确切地回答出来。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他们一出世就拥有异瞳。要是你身处这一奇诡的境地,你一方面可能被视为十等光民,但你也搞不定会因为父母中的一人身处高位而染指更大的权威。这点和地球上那些皇族私生子的经历很是相像。
【2014年书迷问答全译】【更新中】
1. 碎瑛刃可以杀死灵体吗?
理论上可以。
2. 须空的头被砍掉之后,他还能不能长出新的?
能。
如果对方用的是碎瑛刃呢?
碎瑛刃伤害的是灵魂,而须空具备修复灵魂之力。
3. 三界宙小说系列一共有多少部?
36部。别轻易把这个数字告诉你的基友,因为他们一定会被吓跑的。
注释:36部小说的具体构成:1)三大核心系列:迷雾之子(9部)+ 飓光志(10部)+ Dragonsteel(7部);2)部分篇幅较短的单行本或三部曲;3)部分中短篇小说。
4. 在柔刹,除深国外,别的地方是否有鸟类定居?
的确有鸟类生活在深国之外,但这些地方都位于西部。说白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出口的家禽是例外)。
5. 以后的书中会否出现“碎瑛矛”(Shardspear)这类武器?
碎瑛矛?必须给你发卡了!
6. 您是否打算在以后的书中加入灵体的POV章节?
也许吧,我可能会写一个插曲章节。
7. 请问飓光志前五卷的主角分别是谁?
他们是卡拉丁、沙兰、泽斯、伊舒娜和达力拿。
8. 我们何时才能读到以须空为主角的书?
须空将在六本书中作为主角,它们分别是:三界宙前传Dragonsteel系列中的三本以及迷雾之子系列中最后一套三部曲。
9. 卡拉丁在卷一初稿中做出了和终稿中不一样的决定,请问未经修改的情节究竟是什么样的?
在第一章中卡拉丁就赢得了一套碎瑛装备,之后整本书都在讲他是如何进行心理斗争的,太没劲了。
10. 在撰写仆族智者结伴高歌的场景时,您耳边是否会响起此般旋律?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这样的。只是我的音乐细胞不算特别发达,也许哪天我会请别人来谱出这些曲子。其实,仆族智者的歌唱更像是讲话时语调的抑扬顿挫,是一种富有音乐性的言语方式。
11. 截至飓光志的结尾,您是否会对所有能力者的心路历程加以剖析?
不会。
12. 如果某人手头拥有充足的飓光储备,且随身携带强力加热型法器,他可以飞得多高?
假如他将飓光注入大气中,同时对引力这项飓能加以操控,理论而言此人就可以飞离柔刹的运行轨道。其实已经有人计算出飞往其他星球需要花费多长时间了。
13. 于灵体而言,失去意识和思维就等同于死亡吗?
它们就是这么认为的。
14. 雷沙迪乌马为何比普通的马要给力?是不是和灵体有关?
有魔法的成分包含其中。
15. 如果把某一魔法物件带往另一个世界,它的效力会发生变化吗?
也许会发生变化,不过更常见的情况是它们无法正常运作。
16. 您是如何为笔下角色取名的?
因书而异,我一般会挑选某一种语言体系,通过变化词形来创造角色的名字。而阿勒斯卡语则糅合了两套体系,这是因为我比较喜欢形式上略有混乱的语言。在阿勒斯卡,对称即神圣,因此普通民众在取名时通常会替换掉其中的一两个字母从而避免亵渎神之名。人名中某些固定的后缀也十分常见,例如“卡拉丁”(Kaladin)这个名字就是由令使之名“卡拉克”(Kalak)与后缀“丁”(din)组合而成。这些词都具有含义,就如同古希伯来语名字中必然会出现“出生于(某地)”这样的成分那般。“达力拿”(Dalinar)和“艾尔霍卡”(Elhokar),这两个名字也拥有后缀,即“拿”(nar)和“卡”(kar)。相对地,在《迷雾之子》中我不并希望读者过多地去关注语言,因此取名程序也尽量简化,直接套用现世的语言体系。中央辖区的官方语言是法语。“伊兰德”(Elend)与“斯特拉夫”(Straff)源自德语,同时我还选用了几个西班牙语名字。这样一来取名变得十分简单,我甚至给不少角色起了绰号。不过《迷雾之子》的世界观设定本来就和地球有大量相似之处,这一点和柔刹截然不同。
17. 您曾说过“裂影界”这个词其实是最初发现这个界域的人使用他自已的语言对“知界域”进行粗略翻译的结果。照此看来,灵界域是否也有另一种叫法?
各文化对其有着不同的理解,不过大部分人会将其翻译为“天国”。请注意,以我们对这个词的理解,并不一定能把这个概念完全解释得通,也许未来哪天我会做更进一步的说明。
注释:另见2013年问答问题6。
18. 您是否打算在某部小说中让那些使用不同魔法的能力者进行面对面交流?
警告在先,第三套《迷雾之子》三部曲是一部太空歌剧,星际旅行将不可避免。
19. 伊舒娜会成为光辉骑士吗?
过去,仆族智者不允许成为光辉骑士。但我就直说吧,一切都可能会发生改变。
20. 须空究竟有些什么能力?
截至目前,他已经使用过三种不同的魔法体系。
是哪三种?书中有明确说明吗?
你应该至少见过两种,欲知更多线索还请阅读《光辉真言》。注意一切须空和卡拉丁互动的桥段,一定要仔细读,他会提到一些重要信息。在沙兰的某一回忆章节中,须空和童年沙兰会面,期间他恰好用过一种魔法。
21. 其他九位令使是否都已得知塔恩已经回归人世?
啊,你会这样问想必内心笃信这个人真的是传说中的那位塔恩吧?(阴笑)这可不一定哦。我不会在这里断言说他就一定是真正的塔恩。不过,虚渡的回归倒是提醒其他九位令使,他们的同伴确实来到了人间。
22. 灭世终结的标志是什么?仅仅是击败仇恨手下的大军而已吗?
令使的离去标志着灭世终结。他们只拥有一段有限的活跃于现世的时期。假如逾期后他们仍身处大陆之上,新的灭世将因此而起。
噢,这么说他们的活动受时间的限制。
是的。不过令使们发现,并不是所有人受折磨才能换回世界和平,只要有一个人承受这份痛苦,新的灭世就不会再起。
那么引子中九令使的离开是否真的意味着约誓已破?灭世轮回是否有所改变?
尽管他们自以为如此,实际上约誓并未破裂。
23. 千万别告诉我您打算在阿多林、卡拉丁和沙兰之间搞出一段狗血三角恋!
(措辞谨慎)我对那种传统的三角恋不太感冒,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让角色间的情感关系产生一些冲突。
24. 在裂影界中,淳湖所处的位置是一片山脉。这一点是否能解释淳湖为何那么浅?
不能。目前我还没有在书中探讨过裂影界和实界域的关系。
25. 暗眼种也能体验到激越感吗?
是的。
26. 柔刹上的飓风到底是气象现象还是魔法现象?
两者都是。
那么飓风在行进过程中逐渐减弱的原因是什么?原理是否类似地球上的飓风登陆之后的情况?又或者因为它在扫过整片大陆之时其中所携带的飓光都被无光的润石吸收了?
这两个原因都成立。
27. 您是怎么想到要组一支光辉骑士团的?
骑士能挥剑,披甲,骑马,就这么简单。
28. 碎瑛刃的设计是否受到了光剑的影响?
是的。
29. 您能告诉我某个还没在书中出现的光辉骑士信条吗?
很多内容其实都还没定下来,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一条,还请注意这不是最终版:“我会在他人倒下时伫立”。(I will stand when others fall.)
30. 我们会在以后的书中读到迦熙娜的回忆吗?
是的,她是后五卷的主角之一。
31. 阿勒斯卡男性军官穿着的外套是普鲁士风格的吗?
我脑海中所构思的男装式样是19世纪早期(恰逢拿破仑时代终结)的法国式风格。
32. 灵体这一设定的灵感源自何处?
灵体的原型源自日本神道教神话中所宣扬的概念——万物皆有灵。此外,我一直希望能用某种独特的方式来传达人类的情感,于是我把这一点也加入了灵体的设定之中。
33. 在柔刹,酒的成色与其酒精度相对应。您是如何想出此番设定的?另外我也很好奇这些酒究竟是靠什么原料酿出来的?似乎不是葡萄吧?
为了使世界观更为有趣,我总是在孜孜不倦地构思各种神奇的设定。其实这些酒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葡萄酒,它们均产自柔刹当地的某种水果。
34. 须空有没有过这般经历?他来到某处,徘徊了一阵,却发现此地所发生的剧情并不值得他来客串?
(笑)当然有啦,这种情况还发生过不止一次。须空可不是全知全能的。
35. 您为何想到要在《飓光志》中探讨有关种族、阶级及性别等主题?
我热爱奇幻文学的一大缘由便是这种文学形式可以让作者和读者抛下现实的包袱,尽情展开想象。因此大家可以读到诸如依靠手部是否包裹来区分性别这类的设定。此外仆族智者与人类间的纷争也是本系列的一大主题,我也把这一块尽早地在书中为大家介绍出来了。
36. 在仔细观察柔刹地图后,我发现整片大陆的形状看来好似漩涡星系。
柔刹大陆的形状是有意而为之的,你已经找到了不少被前人忽略的线索。
37. 您身边是否雇有科学顾问?
尽管我的编辑涉猎广泛,我们还是会经常找科学方面的专家来把关。只是在书中我经常会突破一些基础物理原理,这就有点难办。
38. 碎瑛甲是用飓砂制成的吗?
不是的,好问题。
39. 在《迷雾之子》中,熔金术师都不同程度地迷恋于服用金属,这种类似上瘾的状态也会出现在《飓光志》中那些能够吸入飓光的角色身上吗?
你已经注意到两者间的相似性了呢,它们之间的确存在联系。
40. 柔刹人的服装大都采用什么面料?
大部分面料由植物制成。
他们也有丝绸吧?
是的,这种丝绸叫做“瀛丝”(sea-silk),产自靠海的国家,当地人将其培植于水中。
那么,此丝绸并非是地球上的那种丝绸?
如果你能亲眼见到它,你一定会认为它是我们所知的那种丝绸,只是制造的方式不太一样罢了。
我们的丝绸出自蚕丝,而柔刹恰好拥有不少会结茧的生物,那么人们为何不把这些茧拿来做衣服呢?
柔刹大陆上的昆虫茧如果没有消解在飓风带来的雨水中,也会立即被人开膛破肚取走其中的宝石,因此它们并不是理想的织物来源。你可以撕开某些特定种类的石壳木的硬壳,在里面会发现一种面料。除外还有瀛丝以及其他一些相似的植物。
41. 阿思也来柔刹了吗?
呵呵呵,好问题!
她难道已经不知不觉地出场了?
她还没有露面。
她看来并不是光辉骑士。慢着,难道她是?
除《皇帝的灵魂》之外,阿思还没有在别的故事中出现过。
42. 偻朋究竟是哪一边手臂残废了?
我总觉得是左手臂,不过我不太清楚书里是不是写出来过。
他会在后五卷中成为主角吗?
不会,他只是个配角。
43. 您是否已经为《飓光志》卷三想好标题了?
目前暂定有两个名字。最初的标题名为《Stones Unhallowed》,不过看在罗斯福斯为他的《弑君者传奇》卷三冠以了《Doors of Stone》(《石之门》)的份上,我决定搞点别的花样。现在我倾向于使用《Skybreaker》这个叫法。鉴于《飓光志》每一卷的标题都会是一本现世典籍之名,而卷三中即将出现的那本书又是相当的与众不同,所以我必须对取名这份差事加以深思熟虑。当然啦,《Stones Unhallowed》是一个较为简便的选择。
44. 艾米亚人似乎到哪儿都不受欢迎。这是否是由过去发生的那些事件所引起?
嗯,是的,不过这帮人真的挺诡异的。
45. 我们是否会在全十卷的序幕中读到十种不同的描述迦维拉尔遇刺事件的人物视角?
大家会在前五卷中见到五位当时在场的角色的POV。
46. 请问您是否能给出十令使的真名?
Jezrien(杰泽雷恩)、Nale(对应:Nalan / 纳兰)、Chanarach(昵称:Chana)、Vedel(对应:Vedeledev / 维德蕾德芙)、Paliah(昵称:Pali)、Shalash(莎拉什,昵称:Ash)、Battar(巴塔)、Kalak(卡拉克)、Talenel(塔拉内,昵称:Taln / 塔恩)、Ishar(艾沙)
47. 吃角族人名字的拼写看上去和波利尼西亚人的特别像……
没错,灵感就是从这里来的。我很喜爱波利尼西亚语的发音,一直打算着要在书里加以使用,想着想着都好几年过去了。
48. 请您谈谈《飓光志》中的铭文书写系统吧!
书中的铭文均由Isaac Steward设计,他身兼文书、画师和制图员三职,同时也担当公司的艺术总监。在讨论设定的时候,我表示希望能运用一些对称的图案,Isaac就开始着手绘制。因此大家所见到的这些铭文图案其实都只有半边,另一半是重复的。铭文是一种可读的书写系统,灵感源自阿拉伯文书法。
49. 灭者的数目是固定的吗?
是的。
是十吗是十吗是十吗是十吗是十吗?
十?不对,不是十。
50. 须空在《王者之路》的剧情发生前就来过柔刹吗?
是的。
51. 如果卡拉丁和凯尔西单挑,谁会赢?
凯尔西很可能会趁着卡拉丁睡觉时给予其致命一击。我赌凯尔西,因为他绝对会背地里使阴招;而卡拉丁却会老老实实地干上一仗。
52. 您是否打算将每一项飓能术都展开描写,就像风行术那样?
我希望如此。这些魔法体系已经全都构思好了,看来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53. 琼心石中宝石的化学成分是不是和我们开采出来的矿石一样?
它们非常相似,但化学成分并不是百分之百相同。你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同一物质,不过我想你一定会惊叹:“哇,这宝石也太纯了吧!根本毫无杂质!”它们的表面上也许会有瑕疵,不过内部的确没有杂质。
54. 您能否向我们披露一些来自后面几卷的信息?没什么特殊要求,随便什么都可以?
(小布写道:)“飓光可促植物生长。”(Stormlight makes plants grow.)
55. 前五卷的主角也会在后五卷中露脸吗?
是的,而且他们的出场率不会变低,甚至会比后五卷主角的戏份都多。前提是他们还得先活着。
56. 当飓能者在施法或使用碎瑛刃之时,他们的瞳孔色会随之改变吗?这是否与骑士团本身有关?照此看来风行骑士的眼睛应该是蓝色的……
没错。
那么每一支骑士团旗下的骑士,他们的瞳孔色均是相互有别的吗?
每一支骑士团的确会把相异的瞳孔色作为一种区分方式。
57. 卷一中的回文诗(“静默之上,耀闪风暴——垂死风暴——暴风闪耀,上之默静”)似乎意指荣誉之死。
嗯……嗯……
“静默之上”为何意?
静默大地之上。
58. 我们能否读到更多知策与沙兰大打嘴仗的情节?
现在的沙兰和知策比起来还不是同一级别的。不过她越磨越快的嘴皮子可是有目共睹,把卷一和卷二的内容加以比较,你肯定会有所斩获。只是她目前还算不上大手,知策恐怕会把她虐得体无完肤。
59. 后五卷会以之前的插曲角色为主角吗?
是的,一部分会是插曲角色,而另一部分不是。比方说雷纳林就是后五卷的主角之一。
60. 阿勒斯卡人如何结婚?
我会在后续中为各位送上一场婚礼的。
【2013年书迷问答全译】
1. 飓光志每一卷的主角皆不同,在第二卷Words of Radiance中,我们将会深入了解哪一个角色?
第二卷的主角为沙兰,不过我可以肯定本书中卡拉丁的戏份并不比第一卷少。第一卷中沙兰所经历的一切很是有趣,对于情节推进的重要性也不可小视;然而与此同时我有意把她的剧情线编写得不是那么的连贯,主要是考虑到在第二卷中这些谜团的答案才会被揭开。
2. 您曾经透露说飓光志中某一卷的标题已定为The Highprince of War(轩战王),那么我们是否能肯定这本书的主角将会是达力拿?又或者是一位继任的轩战王(比如说达力拿的儿子)?
第五卷的主角是达力拿,不会是他的某位儿子。请注意,我无法在此担保他能够活到那个时候,本人保留在后续中撰写已逝之人回忆桥段的权利。
3. 您在《王者之路》中多次提到,深族人长着又大又圆的眼睛。他们的眼睛真的有那么大吗?柔刹人的眼部是否都长有内眦赘皮,就像亚洲人那样?深族是否是柔刹大陆上唯一近似西欧种族的人种?
你说的没错,普通柔刹人的眼部都长有内眦赘皮,深族人没有。不过这不意味着深族人就长得像“西欧人”,柔刹人种和地球人种大相径庭。要说长得最像西欧人的种族,应该是迷雾世界的居民。
4. 我相信您曾不止一次提到您对于《王者之路》不甚满意,请问能否解释一下到底是哪里需要修改或扩展?另外能不能再来点新书的剧透?
《王者之路》的初稿出了些大岔子。最严重的问题在于我当时创造了过多有着独立剧情的POV角色(迦熙娜和令使塔恩均有着完整而复杂的故事,份量不输终稿中的三主角),此外,卡拉丁(那时他还不叫这个名字)的性格塑造过于贫乏且难以讨喜,后来我不得不推翻初稿重头来过。更多信息我会放在官网的《王者之路》注释(Annotations)栏目中,未来即将上线。关于剧透嘛,第二卷某一插曲章节的主角会是塔恩。
注释:更多内幕详见2010-2012问答中的问题48和59。
5. 雷纳林·寇林是否有自闭倾向?
是的,但还没有达到阿斯伯格综合征的程度。
注释:阿斯伯格综合征是一种主要以社会交往困难,局限而异常的兴趣行为模式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在分类上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
6. 《王者之路》所配的裂影界地图中,恰好被标题“裂影界”三个字所遮盖的外域的名称是什么?
英文为The Expanse of Vibrance。
7. 诸如茜尔这类与飓能者建立联结的灵体,它们是否是独立的个体?假如它们的共生体死亡,灵体自身的意识状态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你将在Words of Radiance中找到相关线索。
8. 您曾提到某些灵体是概念的化身,那么对于类似“荣誉”这样的可能对于不同文化群体而言有着不同理解的概念,又该如何是好?
灵体模仿人类行为的原因与人类的感知与观念息息相关……
9. 是不是所有普通的风灵都是还未与人建立纽带的荣灵?
不是的,它们有着亲近的关系但不能混为一谈。
10. 我们能否在照片中看到茜尔或其他灵体?
真是个好问题,不过我还需要点时间来完善灵体的设定。
11. 当卡拉丁说出风行骑士的第二信条之时,他所使用的语言究竟是现代阿勒斯卡语还是达力拿在经历幻象时使用的古代语言(即晨祷文)?
他所使用的是自己平时的语言。
12. 在运用飓光方面,卡拉丁的能力是否生来就比泽斯强?泽斯只能维持几分钟,但卡拉丁似乎能支撑更久。这与卡拉丁与灵体建立纽带有关系吗?
啊,原来大家都已经注意到这点了,真开心(笑)。我本想发点东西上来的但是这样有剧透Words of Radiance某一场景的嫌疑,好吧我只能先封口了。
13. 培养的宿主是否还活着?培养和荣誉是恋人吗?
她还活着。是的。
14. 我能不能找到一个涉及所有三界宙小说的统一时间线?
官方的时间线还未公布,我会慢慢地更新出来的。
15. 飓光志未来的走向究竟是一直局限于一个世界还是渐渐地会出现多世界相交的情节?
基本上还是局限于一个世界。不过我之前曾多次说明,当我们越深入三界宙,不同世界间的互动也会愈发频繁,这是难以避免的,因为越来越多的读者已经发现了这个宇宙的真实性质。
16. 您创造出知策(须空)这个神奇角色的动机到底是什么?
我一直被斯蒂芬·金和阿西莫夫等人笔下的大师之作所深深吸引,在他们的作品中,不同的故事被精心串成了一个能够加以扩展的整体。我觉得大多数尝试此法的作者在创作伊始都不会有意把他们笔下不同的世界观连接起来,很多人都是事后才得出决定的。因此我决心在写第一本书时就做出这样的尝试。我喜欢单行本小说,也喜欢史诗大部头,所以须空这个角色就成为了使我笔下不同的小说之间产生联系的桥梁。须空从一开始就是一位身处三界宙系列小说幕后的人物,通过这个角色,所有故事其实都是紧密相连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浩瀚的三界宙设定。
17. 不知怎么的我好像在您的三界宙理论中嗅到了点斯宾诺莎的味道,我猜神瑛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如果不依附在人类实体身上就不会产生个性。
没错,我的世界观设定的确受到了斯宾诺莎哲学理论的影响——神是唯一的实体,一切都在神之内(还有少量决定论的内容)。
18. 三界宙的星球是否具有灵魂,就想最终幻想中那样?
是的。
19. 您对于小说设定的一丝不苟是众人皆知的,那么诸如碎瑛刃、碎瑛甲、迷雾斗篷或《破战者》中的宵血刃(Nightblood)之类的物品装备,它们的设计是否遵循了一种相似的方式?又或者那些酷炫的武器和盔甲其实很多都是随机创造出来的?您是如何处理严谨的设定与纯粹的找乐子之间的界限的?
你上面所提到的东西确实是有所关联的,当然我现在并不想详述以免破坏读者未来的阅读乐趣。至于如何处理严谨的设定与纯粹的找乐子之间的界限这个问题……我常会在找乐子这个方面犯错,不过我的设定中的一部分就是要让找乐子的内容也严谨起来,至少能解释得通。我相信这一做法会让奇幻文学变得更加有趣。当我下定决心要写一个关于披甲挥剑的光辉骑士的故事之后,我花了大力气去思考怎么样才能让这类武器显得合理且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
20. 为什么卡拉丁可以运用任何宝石施行飓能术,而迦熙娜和沙兰却需要特定的宝石?
许多详细信息将会在后续中得以解答,其实最大的区别在于塑魂术和其他飓能术之间的不同之处。塑魂术有一些很特殊的地方,你可能有点弄混了,这种法术有一些别的法术所不具有的附加限制。
21. 我在重读《王者之路》时发现了一个有关仆族智者的问题,它们是否具有商议形态(Negotiating Form)?
这一点将在第二卷中得到解答,仆族智者并没有完全“受限”于战争形态,它们还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选择。
注释:在飓风压境之时,一旦在室外与一只灵体产生联结,仆族智者便有能力改变自身的外貌、体格及思想,改变后的不同状态称为形态(Form)。目前已知一共有六种形态,分别为战争形态(War Form,第一卷中仆族智者大部分时刻所处的形态)、工作形态(Work Form)、交配形态(Mating Form)、机敏形态(Nimble Form)、愚钝形态(Dull Form)、飓风形态(Storm Form)。此外还有一种奴隶形态(Slave Form),意指缺乏灵体羁绊的状态(无责任猜测:一般的仆族所处的状态),但其不属于真正的形态。
22. 须空的学徒西格吉尔是否来自柔刹大陆?须空有否带领他去过别的世界?
是的。不过西格目前还没有拜访过任何别的世界。
23. “信件”的收信人是萨奇德吗?
你指的是《王者之路》部分章节开头的那些题词节选吗?不,这些内容是写给别人的,收信人的世界与大家还未曾谋面。
注释1:萨奇德(Sazed),来自迷雾之子系列,一位特里斯保管师,在正传三部曲最终卷《永世英雄》中升华为和谐之神(Harmony)。
小道消息请勿轻信:写信人是须空,收信人可能来自须空的老家Yolen世界(盛传是条龙)。
注释2:另见2013年问答问题79-81。
24. 在另一个星球上能否使用你家乡的魔法体系?
说得在理,我会考虑这类设定的。
25. 您是否打算撰写一本类似于《三界宙圣经》的百科全书?我已经无数次沦陷在17th Shard论坛和Coppermind维基所开启的信息兔子洞里,一切实在是太有趣了,我真希望哪天可以一书在手看遍三界宙的所有细枝末节。
也许会吧,当然最近几年是不太可能的。
26. 须空到底多大?或者说他到底活了几岁?
自Dragonsteel的剧情发生之始他就存在于世了(孩子啊芸芸众生活不到他这么大……),但是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他并不是所有时间都保持着苏醒和警觉的状态。
注释:Dragonsteel是一套预计长度为七卷的三界宙系列小说,设定于Yolen世界,未出版。
27. 您喜欢哪种形式的同人?同人文、同人图还是书迷制作的物品?
出于某些原因我一般不看基于我的作品进行二次创作的同人文,不过我不讨厌同人文写手。我觉得最酷的事情莫过于欣赏小说的同人图,因为这样我就可以理解读者们是到底是怎么在脑海中勾勒我笔下的角色,还有哪些东西给予了画手们灵感。
28. 如果您必须挑选笔下的一个世界居住,您会去哪一个世界?为什么?
大概是迷雾世界Scadrial吧,这样我就能使用熔金术了,而且这个世界在技术上的革新进程也十分迷人。
29. 在您做签售时,书迷提出的最特别的要求是什么?
嗯……应该是在书页上作画吧。有人曾请求我画给他一只佩剑的史努比。
30. 请简短描述一下平时您是如何写作的,是否有一些不寻常的癖好?
我一般会工作到凌晨四点,然后一觉睡到大中午。我的职业赐予了我最为古怪的睡眠时间表,有时我只睡三个小时,然后起来写点东西接着继续回床倒头就睡。于我来说,一天平均的连续工作时间为四到六个小时,每次我都会写上至少1500字,我是个喜欢给自己设定目标的人。我房间里有个跑步机,打字的时候我都会在上面活动双腿,实际上这并不是真正的运动,因为一小时也就只会走上一英里,不过动动身子骨而不是终日而坐的确是好处多多啊。一般在下午五点半的时候我会结束写作,和孩子们外出嬉戏,与家人待在一起扮演起父亲和丈夫的角色,然后我会把孩子们送上床,和妻子享受二人世界,最后在晚上九点或十点重回工作状态投入第二轮写作。
31. 当足够敏感的联动型法器经过配对,是否可以实现电话的功能?
是的(当然从技术角度而言,这对于柔刹人民来说似乎太遥远了)。
32. 您的一系列早期作品(如White Sand和Dragonsteel)均未得到出版,您对于这类小说有什么计划吗?它们今后会出版吗?它们读来是否精彩,又或者这些书中的元素只是用来组织其他作品的备用物?
White Sand是个好故事,也处于三界宙的设定之下,我会渐渐完善它的。虽然它不是本烂书,不过也没达到优秀的程度。如果你写封邮件给我,我会把这个故事发给你。然而Dragonsteel就不行了,它包含了几乎每部小说的剧透信息,我现在还不希望把它公布出来。
33. 我想问个技术性的问题,有关飓光志中的宝石品种。不同种宝石之间到底是如何区分的?绿宝石和金绿柱石均属于绿柱石矿物,绿宝石的成色源于其中微量的铬、钒和铁元素;而金绿柱石的成色源于铁元素以及微小的晶体缺陷。因此,我能否通过观察颜色来区分这两种宝石?如果可以,一旦加热金绿柱石,它是否会失去使用价值(因为它会转变成无色或蓝色)?这是否是由其中的微量元素所决定的?您又会如何处理海蓝宝石(一种蓝色的绿柱石)?很抱歉提了个这么刁钻的技术性问题,但身为宝石控我真的想知道答案!
在做设定的时候我费了九牛二五之力研究这个,要是我说出来这占用了我多少时间你肯定会被逗乐的。从化学这方面讲,这几种宝石都是非常相似的,就如同你在上面提到的。一开始我尝试着把所有宝石都设定成完全不同的类别,不使用任何具有相异成色的同种晶体,但事实证明这不管用。根本没那么多宝石可供选择,所以我必须硬着头皮让一切都变得可行起来。接着我重新回到最初的设定,想到光凭色彩就可以区分宝石。如同迷雾世界中的钢和铁,虽然外表很是相近,却分别能够实现推与拉;这里的绿宝石和金绿柱石也是同样,它们也能够制造出不同的魔法效果。这般设定的理念便是物理层面上的物体(如金属或晶体)可以为魔法的施行提供一把钥匙。因此,说得啰嗦一点,成色不纯净的宝石就像迷雾之子系列中不纯净的合金,使用这类物品施行魔法的效率非常低,甚至可能完全不起作用。结论在此:宝石的化学性质和成色对于飓能“转变”(Transformation)的力量强弱有着密切联系。
34. 撰写小说续集的难处在于什么方面?
这与我写作的方式有关。写新书的想法让人兴奋,我就直说吧,新系列常常是让我有心思写完手头上的作品的一大诱因。我会这样告诉自己:“当你把这玩意好好写完,让它发光发热,你就能搞新计划了。”这也是我喜欢作家这门工作的原因之一,总是有机会尝试一些新的东西,况且这还能让我随时保持高产。写续集最困难的一点在于:没错啊,续集是新的,但它还是让人感到太熟悉了。我内心中有个小人在大叫:“我才不想写这种东西呢,完全不一样的写起来才过瘾。”然而,理智的声音也不可忽视:“这怎么行,你明明跟你的读者承诺要完成这个系列的!”此外,有不少主题、人物和故事只有在系列长篇中才能得以探索到位。如果作为一个读者,我绝对会更偏爱阅读系列小说,但对于作者来说,有些时候面对创作新故事的诱惑,下定决心继续撰写旧系列将变得异常艰难。
35. 您认为您笔下哪个角色最适合客串《权力的游戏》?
哈!我怎么忍心对我的角色们下此等毒手,我至今还没恨一个角色恨到要把他整蛊到这般田地!孩子啊你这问题实在是太奇葩了!一定要选的话我会把来自迷雾之子系列的凯尔西送过去,他还算达标吧。本人麾下并没有多少角色适合此道,不过凯尔西其实就是个变态,他酷爱杀戮,并从中获得享受和快感。他很少显露自己富有人性的一面,取而代之的是比如在他灭了某个贵族之后,他只会为自己的能力和手头的机会而自豪。在迷雾世界,凯尔西是个大英雄,只因为他杀的人是压迫者。写他的部分乐趣在于如果这货活在另一个故事里,那么他就有很大的可能摇身一变,成为恶人。当然在这里他仍然是英雄,原因在于他能够赋予自己变态的行径以高尚的动因。所以说,目露凶光的凯尔西相比我的其他角色们的确有着更高的可能性在维斯特洛大陆逃出生天。
注释:凯尔西(Kelsier),来自迷雾之子系列,是一位强大的迷雾之子,女主角纹的导师,盗贼团领袖,斯卡人起义的发动者,最后牺牲殉道,催生出一门名为“幸存者教”的新宗教。
36. 我最大的问题是续写时光之轮系列是否对您的写作产生了影响?如果有,在哪些方面呢?
毫无疑问是有的,我从中学到了很多。我认为续写时光之轮系列对一位作者的功力是一种很大的提升,最好的例子便是《王者之路》。《王》的初稿完成于2002年,其实作品质量不太好,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就是觉得不满意,然后我就跟编辑说我不打算出版它。当时我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学些什么,只知道我必须去学点东西。想法创意都摆在那儿,但是撰文技巧却成为了写作的拦路虎。直到完成The Gathering Storm我才明白自己当时在技巧上到底缺了什么,然后我才有能力返工修改《王》的第一版,当写出第二版之后我才变得满意起来。
37. 哪些作者、书籍和理念影响了您的写作?
回答到底能写多少页?罗伯特·乔丹就不用说了吧。我还想列出三位引导我走进奇幻世界的启蒙作家。其实我小时候不怎么看书,不过偏偏就在对的时间遇上了对的书,那就是Barbara Hambly的Dragonsbane。我喜欢她讲故事的方式,一下子就被她给领上道了。接着我就奔向图书馆开始疯狂寻找和Dragonsbane近似的书籍,当时我根本不知道还有种叫奇幻小说的类别存在。在图书馆的卡片目录中我发现了Anne McCaffrey的Dragonflight,她的Pern系列对我的写作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后是Melanie Rawn的Sunrunner系列,她笔下的魔法让我对于设定魔法体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经典著作中,我非常喜欢《悲惨世界》,同时我还是莎士比亚爱好者,要是莎翁仍然在世那就太棒了。
38. 您曾提到飓光志十部曲将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各为五卷。第二部分的剧情背景是否与第一部分截然不同?
第二部分将会集中讲述另外一些角色的故事,第一部分中出现的人物会偶尔露面。其实这并不算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更像是续集。
39. “阿勒斯卡语/阿勒斯卡人”(Alethi)这个单词的词源是否来自希腊语的“真相”(αλήθεια, alítheia)?又或者这纯属巧合?
的确纯属巧合。不过在我编制虚构语言时这类巧合经常发生,因为我时常会去寻找一种“语感”。例如Alethi这个单词来源于闪米特语,同时混杂了地中海国家的语言元素。所以如果它在现实世界中的语言中意味着什么,我不会特别惊讶。在迷雾之子系列中,斯特拉夫(Straff,意为绷紧、严厉)和伊兰德(Elend,意为痛苦)这两个角色的名字带有明显的日耳曼风味,我当时非常偶然地就挪用了两个正宗的德语单词。
40. 有个不太严肃的问题,须空十指健全么?
须空曾不小心把他几根手指给砍掉了,我怀疑在长出新的之后他是否还保留着那些断指。
41. 您对于Words of Radiance的封面有何看法?它招来了不少恶评,不过我觉得非常棒。《王者之路》的封面也是近期我最喜欢的封面之一。
我爱这款封面,不过我是Whelan先生的脑残粉,所以他的画作基本来者不拒。
42. 作为一名奇幻作家,描写架空世界是否会影响您看待现实世界的方式?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但我平时不太会去思考这类东西。我觉得奇幻的确改变了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不过与此同时我也是个颇有逻辑性的人。读者经常评论我的书是一种科幻与奇幻的结合体,因为我会把魔法体系设计得很有条理。而在讲故事方面,我比较注重人物的描写,我的目标是让读者觉得“没错,他懂我”。这无疑是一位作家的任务和挑战。奇幻世界并没有使我自身产生太多改变,然而那种致力于使角色受到大众喜爱的需求与热情,才是真正改变我的地方。
43. 您在写作中运用了很多种哲学理念,像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概念、柏拉图的洞穴比喻等。您能更详细地谈谈作品中对于哲学的运用吗?设定好一个奇幻世界是否一定需要哲学的辅助?
哲学并不是必须的,不过作者如果真的对这方面感兴趣倒是可以为他的写作增光添彩。没错,一些哲学理念的确存在于我的小说之中。我非常喜欢柏拉图的理念论,三界理论便是它的产物。斯宾诺莎的理论也经常会出现,而荣格的哲学观点则主要与精神上的连接有关(这就能解释为何所有仆族智者都可以同时演唱同一首歌曲)。
44. 有哪些关于十七神瑛团的信息是目前您愿意透露的?
十七神瑛团的的成员是一群对须空存有质疑的人,他们不认为他正在作他该做的事情。
45. 雷纳林和阿多林是否是达力拿的婚生子嗣?
好问题!是的,他们俩都是,尽管雷纳林对于发色的遗传并不如他哥哥那么明显。我想大概是有人发现了这点所以心生疑惑了吧。
46. 既然法器能够复制塑魂术的法力,那么它可否复制所有的飓能术法力?
可以的,好问题!法器能够复制所有飓能术法力。
47. 夜妖是否就是培养的真身?如果不是,那么她是否与其紧密相关?
这一点在书里有非常多的暗示。
48. 沙兰会和须空碰面吗?他们会不会来上一场看谁脑子动得快的大战?
好问题啊!孩子请你务必阅读第二卷看看能发现些什么!
49. 须空是否会在之后的书里再次以御前知策的身份回归?
是的。
50. 神瑛可以回到过去吗?
一切皆有可能。
51. 光辉骑士团旗下所有骑士团都会披挂碎瑛甲吗?
所有骑士团都拥有碎瑛甲,骑士们大可尽情使用,不过许多人(非骑士团)选择不披挂碎瑛甲。有些骑士并不是士兵,他们对穿盔甲这档子事没有兴趣。
52. 在《王者之路》的开篇中没有一位令使提到全能之主,也没有人与其对话,这让我觉得有些奇怪,因为令使们毕竟是全能之主派出的斗士啊。那么他们到底有没有见过他或和他说过话?
令使确与全能之主有过对话,而且他们也认为他们所蒙受的一切都是全能之主一手造成的。
53. 为什么沙兰可以在不看见符号脑袋的情况下画出它们?她是否也可以画出其他(对她)肉眼不可见的灵体?
沙兰和符号脑袋间存有的一种“特殊的联系”赋予了她这项能力。
注释:符号脑袋被许多书迷称为“Cryptic”(另一说是“Truthspren[真灵]”),不过目前并不确认这样的表达是否会出现在书中。
54. 灵界域和实界域是否也有自己的名字,就像“裂影界”是知界域的名字那样?
问得有理,不过不一定。“裂影界”这个词其实只是最初发现这个界域的人使用他自已的语言对“知界域”进行粗略翻译的结果,来自其他世界的人不见得会使用这个名称——他们会有自己的叫法。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实界域和灵界域。
55. “对应体征”(Focus,该词出现在《王者之路》的秘典中)的具体定义是什么?
对应体征与魔法体系有所关联,不过它更像是一种包围着魔法体系的哲学实体。这是一种哲学概念,就像是一类解释魔法体系的人工方式,近似于元素周期表的效用,而不是纯粹的对魔法体系的硬性规定。
56. 巴克希尔的女当家摧毁的令使雕像上的人物是莎拉什吗?
是的。《王者之路》序幕中提到的令使雕像群中唯独缺了莎拉什的形象,这是因为巴克希尔的女当家曾经来过。
注释:不过目前风行的“女当家=莎拉什”的猜测依旧处于被发卡的状态。(另见2010-2012问答中的问题42)
57. 除了柔刹星系(Greater Roshar System)之外,是否还存在其他的多世界系统?
是的,不过大家肯定还没见过它们。
58. 在第二卷中,伊舒娜的地位是否和第一卷中的泽斯类似(在每个插曲部分均现身且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
是的。
注释:伊舒娜(Eshonai),女性仆族智者碎瑛武士,在第一卷中此名字只被提及一次。
59. 捆缚风行术是否能在真空状态下进行?如果不能,这是因为它已经在施法物体间创造出真空空间了吗?
首先,问得好!风行术的运作的确和压力息息相关,但我不能更进一步了,只好给你发卡。不过这真是个好问题孩子!
60. 塔拉梵吉安智商的转变是否能用图像加以解释?又或者这其实是完全随机的?
他的助手都觉得这是随机的,但是当你一旦把他智商改变的曲线画出来,就会发现事实上所谓的“随机”都是人为的。
注释:另见2010-2012问答中的问题91。
61. 在塔地之战中,达力拿描述他所体验到的激越感和之前的有所不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的确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事儿发生了。
62. 泽斯的碎瑛刃看上去是否明显比一般的碎瑛刃要小巧?
是的。
63. 须空是否有在Shadows for Silence in the Forest of Hell中现身?
不,他没有出现。其实吧我是故意没把他放进去的,因为我想阐明的是须空只会拜访他认为重要的地方,此人并不仅仅是个会在不同故事中简单露脸的客串角色。
注释:Shadows for Silence in the Forest of Hell收录于马丁主编的奇幻选集Dangerous Women中,世界观设定于一个较为次要的三界宙星球。
64. 除须空之外,是否还有其他角色会在不同的书里进行穿越?
是的。其实《王者之路》里面就有好几个角色这么干了……还有,我曾说过《破战者》中出现过一位特里斯妇女,当然啦大家大概很难找到她。我估计没什么人能发现她的踪迹,不过当你们再一次见到她之时,一定会惊呼“等等!”然后再翻回去确认。
注释:有关《王者之路》里的穿越情节,详见分析文章《以什克的插曲章节解密》:http://blog.sina.com.cn/s/blog_9fd3770a0101hpc0.html
65. 目前在飓光志系列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三种光:飓光、达力拿幻象中的琥珀色光芒(见《王者之路》第十九章)以及迦维拉尔临死前交予泽斯的晶球所发出的黑色光芒(见《王者之路》序幕)。这三种不同的光是否分别指向三大神瑛?
不,琥珀色光芒其实更像是……说白了它就是飓光。
66. 那么你可以在飓风中看到它吗?当宝石在收集它的时候?
那个琥珀色光芒……啊不对……它根本不是什么和飓光相异的东西。储存于黄玉中的飓光与储存于蓝宝石中的飓光从外看起来成色并不相同,但是飓光本身的颜色其实是一样的,它只不过是经过了不同颜色宝石的过滤而已。说到泽斯手头那只晶球的黑色光芒,就完全是另一码事儿了。
注释:其实,飓光最原始的颜色是白色。
67. 难道说是虚光???
这光芒确实与另一位神瑛有所关联。这又如何?
注释:虚光(Voidlight),提问者的自造词。
68. 须空是否是阿多拿西众神瑛中的一员?
好问题!他不是。
69. 那么……他是否是吟游歌者?
他与吟游歌者团体有一定的联系。
70. 您能告诉我一些有关Larkin和它们所具备的能力的信息吗?
在第二卷里你会读到一些内容,它们的能力与飓光有关。
注释:就目前的信息而言,Larkin出现在第二卷莱丝的插曲章节中,是一种形如飓虫的生物,长有可折叠的翅膀和银色的眼珠,可能产自艾米亚。大部分Larkin业已灭绝,在世的数量十分稀少。出于未知缘由,它们备受世人垂涎,甚至连尸体都可以卖上一大笔钱。在第二卷插曲章节的结尾,莱丝从雷希群岛岛民手中获得了一只活体Larkin。有人怀疑,Larkin能够摄取飓光。另外,光辉骑士团示意图背景中的生物,已被证实是Larkin。另见2010-2012问答中的问题32。
71. 即使只有塔恩一人履行约誓,这份契约也依然有效吗?
是的。
72. 帕拉奈图书馆(Palanaeum)是以令使Palah命名的吗?
是的。其实最初我参考的是希腊文,是Athenaeum吧?没错,就是它。
注释:Athenaeum意为图书馆或文学协会,有时也意为雅典娜神殿。
73. Palah是否已经在书里现身?
在第一卷中所有令使要么已经被提及,要么已经出场了。
74. 有人猜测她就是那个在帕拉奈图书馆周围漫步的老年妇女。
猜得真不错!在这里我不会做详细说明,其中一些人其实很明显,然而另外几个人一般读者很难注意到。
75. 请用一句话概括阿多拿西神话体系,解释什么是Sliver和Splinter(三界宙术语)。
上古时期发生的一起大事件摧毁了阿多拿西,它随之化为十六块碎片。有十六人获取了这十六份力量。
注释:阿多拿西(Adonalsium,本词来源于希伯来语中的Adonai,意为上帝)是最高的创世主神和其神力的统称;神瑛(Shard)是阿多拿西破碎(Shattering)后十六个次一级神明和十六种次一级创世神力的统称,每一种神力都拥有不同属性并因此而得名,例如荣誉(Honor)、仇恨(Odium)等等。当某人持有一份力量即可化为神明(此时人体会气化形成一种虚无状态,意识无限扩展)。每一个星球都会有若干神瑛降临,来创造并维持星球的运转,并赋予该星球居民以魔法的力量。
76. 人?指的是人类吗?
我把所有具有智慧的物种都称作“人”。如果有人在获取力量后又将之释放,我们称他为Sliver,他的行为就像一只正在不断往外漏气的气球那般。举例:迷雾之子系列中的御主大帝和凯尔西。Splinter指的是无人持有的力量,因此一般表现为具有自我意识的形态。举例:飓光志系列中的荣灵。
77. 我最热切的疑问就是我们是不是错过了一些有关世界观设定的解释?来自沃林教国家的女性究竟为何要区分闲手和禁手,又为何要遮盖住禁手?
请放心,你没有错过好戏。始终有人在问我这个问题,大家会在未来的书中看到更多解释。不过,这一点其实和我们地球上的文化没有太大差别。在某些国家,人们并不轻易向别人露出脚底;而在另一些国家,露出头顶又是不敬的。在沃林教文化中,亦是如此。一系列审美观念都是逐渐形成的,必然会有个中缘由,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一本出自某位艺术家之手的著述。此人在书中宣称只用单手即可完成的活动才能称为女性技艺,而男性技艺需使用双手,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女性的灵巧特质和男性的蛮力特质相吻合。一些柔刹人对此论断并不苟同,但是这一区分两性技艺的风俗已经逐渐形成。这就是女性禁手的由来。一个很典型的体现就是女性开始使用单手进行绘画,同时在上流社会中也开始流行使用单手处事。我相信你一定已经注意到,处在较低等级的女性并不像贵族女性那么注意闲手和禁手的区别,很多人只是佩戴手套加以表示。
求学期间研究人类学的经历让我对于不同文化间的一系列禁忌产生了相当大的兴趣。在一些文化中,某物被公认为一大禁忌;然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它又不被加以禁止,这便是作为人类的奇妙之处吧。目前我就只能说这么多啦,还有更多内幕尚待揭晓。
78. 我非常喜欢迦熙娜和沙兰之间的对话,她们探讨的话题有时也会涉及无神论、上帝以及盲目的信仰等等。您还会对于这方面的情节加以扩展吗?哲学话题在今后也会占据一定的篇幅吗?在阅读中我很是享受这一点,也希望能看到更多。
你能喜欢我真的很开心。这些问题对于迦熙娜和沙兰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于某些别的角色也甚为关键,比如达力拿。你一定会看到更多相关的内容;不过,如果剧情和人物塑造并不需要这类描写,我不会轻易加入。
如果《王者之路》第五部分的结尾所发生在达力拿幻象中的一切均为属实,那么柔刹大陆上就会诞生一个有趣的神学难题。声称自己为上帝的人同时也承认自己已被杀害,这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无神论者的正确性,同时也指出了他们的错误认识。一旦迦熙娜与达力拿相遇,他们之间必然会生发出一场令人期待的辩论——曾经的上帝已死,这对于无神论者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迦熙娜是否会继续坚称上帝其实根本不存在?这一定会很有意思。
79. 在《王者之路》里,须空的那封信是写给一条龙的,对吗?
须空称呼他为“老爬虫”。
80. 他是不死之身吗?
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不会衰老,但可以被杀死。
81. 你确定这是男“他”而不是女“她”?
是单人旁的男“他”。
82. 卡拉丁和泽斯会不会在第二卷中展开一场大战?
嗯,他们都被画在封面上了,不知道你是否见过这张图?卡拉丁出现在前景,而泽斯出现在背景里,图中他们俩正充满敌意地望着彼此。此外卡拉丁已经被雇佣为达力拿的贴身保镖,而泽斯恰好受命要将后者刺杀,两人的对峙似乎在所难免,所以你的猜测还是十分有道理的。
83. 荣寿这家伙到底有没有遭到报应?
你会在第二卷里读到不少相关的剧情,他一定会被提及,请放心!
84. 深渊恶魔与雷岩兽之间有没有什么亲缘关系?
没有,不过这是个好问题啊。大家会在第二卷开篇的若干章节中见到雷岩兽的描写,达力拿在某一场幻象中就见到了一只,所以你们很快就能了解它们究竟是从何而来的了。其实,雷岩兽与虚渡的关系更近,而深渊恶魔只是大陆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
85. 在接下来的九本书中,我们依然会看到很多卡拉丁的POV吗?
在卷二里大家依然能看到大量卡拉丁的POV。其实我打算在每本书里都赋予他重要的戏份,至少在前五本,因为这一部分主要讲述的是有关卡拉丁、沙兰和达力拿的故事。飓光志系列将分为前后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均是五卷的长度,而卡拉丁很可能不会在第二部分中出现。当然我不会告诉你他最后到底是死是活,因为这两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86. 须空的真名究竟叫什么?
(围观群众:少年啊,他不会告诉你的!)
嘿嘿,这货用过的名字实在是多得数不清,我干脆随便告诉你其中的一个吧……
【2010年至2012年书迷问答全译】
1. 飓光志第二卷的POV角色分布和第一卷一样吗?一些二线角色的戏份会否有所增加?
第二卷中主要的POV角色与第一卷相同,纳瓦妮的戏份会增加;各位还会读到一些次要角色的POV,包括仆族智者在内。此外,在后续系列中,迦熙娜、纳瓦妮和塔恩三人的重要性会逐渐加强,不过我无法确定这会体现在哪本书中。第四桥队部分成员的戏份也会变多,虽然他们不会成为主角,但是你们会看到他们更多的故事。
2. 把沙兰作为主角写起来与上一卷中的卡拉丁相比难度有发生变化吗?
比写卡拉丁更容易些吧,我真是迫不及待地想把她的故事呈现给大家了。
3. 诸如茜尔这类具有智慧的灵体难道就是“柔刹的侍灵”?
好高端的问题,送你朵小红花!
注释:侍灵(Seon),是伊岚翠世界Sel中一种奇特的魔法生灵,通常担当侍从之职,非常忠诚。侍灵的外表看来仿如一只漂浮的光球,球体中心闪耀着代表其名姓的艾欧符号(Aon,一种书写系统)。
4. 来自其他星球的人也可以使用碎瑛刃吗?
可以。
5. 您最喜欢您笔下的哪部作品?
无法作答啊,这就好比有人提问谁是我最疼爱的孩子一样。
6. 淳湖里的鱼儿们到底有什么底细?
我说你们不是一直都喜欢魔法鱼这类玩意么?
7. 我们能否在飓光志的某一卷中欣赏到一场在风行骑士、识唤术师和熔金术师之间展开的大战?
之前已经反复强调过,我不太可能会在飓光志系列中去深层探讨不同世界之间的联系。当然在所有具有三界宙意识的角色身上的确会发生不少酷炫的事情,不过这不是本系列的重点。我希望它可以保持一种剧情上的衔接,不然对于那些不了解背景信息的读者来说就不太公平了。不过请注意,飓光志第二卷尾声中的内容应该会给你惊喜!
注释:识唤术师(Awakener),是《破战者》中所有可以施展识唤术(Awakening)的能力者的统称。识唤术是一种通过为无生命物体注入驻气(BioChromatic Breath,简称Breath,是破战者世界Nalthis的生命之源)从而使其变为活物(确切而言是令其模仿活物)的法术,施法过程中需要消耗周边物体的颜色作为助动燃料,同时施法者必须说出精确的命令语(Command)控制识唤物的行为。(中文译名参考自台版)
8. 人类首次出现在三界宙的哪个星球上?
人类起源于Yolen星球。
9. 光辉骑士团的所有成员都是人类吗?
是的。
10. 在柔刹大陆上是否存在非人类种族或具有感知的非人形种族?
仆族智者不是人类,这一点想必你知道;艾米亚族中有两支也不是人类。另外具有感知的灵体亦分为很多种。不过这里“具有感知”的概念要看你怎么定义了,比如你是否认为雷沙迪乌马是具有感知的生物?
11. 亚马兰最终是否得知卡拉丁杀死的碎瑛武士的身份?
是的。
12. 如果一个角色拥有多把碎瑛刃,在十下心跳之后他是否能同时召唤出这些武器?又或者每一把碎瑛刃需要分开召唤?
需要分开召唤。
13. 须空到底要如何处置他的战利品?他是不是在哪儿安了个保险箱?又或者是把所有东西都随身携带?
这货身后有个大本营。
14. 飓光志第二卷中是否会出现基佬角色?第一卷里是有个搞基的冲桥手,不过我更希望能看到一些戏份重一点的角色,那样的话就太福利了。
近几年我开始越来越注意性取向这方面的问题了,但我还是决定先走比较保守的路线。跨进这趟浑水有风险啊,弄得不好比不弄还糟糕。我有个叫Ryan的基友,也就是现实版的第四桥队德雷赫,从他身上我可以得到一些初期的反馈,同时还能了解自己到底哪里写得不妥。好吧,我只能说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
15. “秘典”的编纂者究竟是何方神圣?我之前一直认为对三界宙有如此深刻了解的人非小说作者莫属,所以我觉得这应该是您作的注释,然而是否存在这样的可能性,“秘典”其实是须空写出来的(或者是萨奇德、某位神瑛)?
“秘典”确是由三界宙中某位人士编纂,不过我现在不想挑明此人的身份。
注释1:“秘典”(Ars Arcanum)几乎出现在每一部三界宙小说的末尾,内含该书魔法体系的详细介绍(由于内地不同作品的译本译法并不统一,所以这一共性并不明显)。
注释2:在某次访谈中此人的身份被揭示了出来:一种可能性是是须空,另一种可能性是某位十七神瑛团成员。
16. 在飓光志第二卷中我们会见到碎瑛装备的插图吗?
沙兰在拜访碎瑛武士决斗场之时很可能会画下素描的。
17. 您曾说过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不止一把碎瑛刃,真的有人能够挥舞两把重剑么?
话说02年的初稿里可真的有人这么干了!
18. 第一卷的标题《王者之路》取自一本故事书,由此来看您是否打算把后九卷小说都冠以某本现世著作之名?
这是最初的计划。
注释:飓光志第二卷的标题曾暂定为《无尽之书》(The Book of Endless Pages,即第一卷中迦熙娜赠予沙兰的书籍),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最终修正为Words of Radiance(传闻是因为“无尽”二字过于讽刺)。
19. 哪个三界宙世界是您的最爱?
最爱?大概是柔刹吧,因为它最为独特。
20. 泽斯施展飓能术之时是否也需要像卡拉丁那样与荣灵建立纽带?
不,他不需要。嗯,也送你朵小红花吧!
21. 如果有人像达力拿那样使得一手好剑,他能否用碎瑛刃把脚下的星球刺出个洞来?
呃……我觉得此人绝对会直捣地心,那样的话根本不会有好果子吃嘛!
22. 到底怎样才能成为无真奴?
这一点将在以泽斯为主角的书中得到解答,会出现在他的回忆章节中。
23. 培养是否和荣誉一同降临柔刹?又或者她先于荣誉到达?
好问题,他们是一起来的。
24. 吸血鬼能否依靠塑魂术创造出来的血液存活?
可以。
25. 三界宙里有巧克力这种东西存在吗?
有的,不过柔刹大陆没有。
26. 施展塑魂术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比如转变1千克高脚杯后依然得到1千克血液)?
大部分情况下是这样的。
27. 如果卡波萨无意刺杀迦熙娜,他和沙兰会有结果吗?
我无法确定。卡波萨的确对沙兰有意思,可他偏偏又是一名训练有素的刺客,注定要从事渗透敌方以及获取诸如沙兰这类人信任的勾当。如果他起初无意刺杀迦熙娜,他也不会有借口接近沙兰。不过,我觉得你想问的是假如他们真的展开了交流,两人是否会在一起。这还是有可能的,不过我不认为他们最后能修成正果。
28. 飓光志将分为前后两个部分,那么贯穿首尾的“大主线”是否依然存在?
是的。
29. 到底在哪本书中三界宙的大一统概念才会被揭示出来(众神瑛以及须空的计划)?会在第三套迷雾之子三部曲里吗?或者更早些?您打算在哪本书中写就联系您所有前期作品的“隐藏线索”?
第三套迷雾之子三部曲的确会涉及到不少相关内容。我尽量试试能不能把须空的故事趁早写出来。
注释:第三套迷雾之子三部曲将发生在未来,很可能会带有浓烈的科幻色彩,书中的角色将进一步提升熔金术及储金术的功能广度和效力,同时做出不少突破空间限制的创举,有传是超光速的旅行(《执法熔金》及其续集发生在近代,即第一套三部曲剧情的三百年之后,时代背景接近工业时代,有着明显的蒸汽朋克+西部冒险的味道;第二套三部曲将发生在我们的时代,预测会朝着罪案/悬疑/都市奇幻类方向发展)。
30. 阿多拿西破碎之前,三界宙中是否存在魔法?如果有,它以什么形式出现?
是的。在Dragonsteel里你会找到答案。
31. 您有没有考虑过使用东部街区俚语撰写一段回文诗?这个想法在我脑海里盘旋了老久,感觉应该会很屌。
哈,这个嘛……看来我要缴械投降了。撰写《王者之路》里的那段回文诗生生费了我好几周的光阴,我不停地改呀改,就想让它读上去更漂亮些。在这段快速写就的帖子回复中其实我不太敢接受如此的挑战,虽然只是玩玩而已。
注释:东部街区俚语(High Imperial/Eastern Street Slang)是来自迷雾之子系列的角色“幽灵”(Spook)所使用的方言。举例:Wasing=Was doing;Wasing the run of there= I was running to that place。“幽灵”原名莱斯特伯恩斯(Lestibournes),是一名年轻的锡眼师,最后成为迷雾之子和迷雾大帝(Lord Mistborn)。
32. 《王者之路》内封里的那张光辉骑士团示意图背景中的生物到底是什么?网上有人叫它蟹蜂(Crabwasp),也有人叫它龙蜂(Dragonwasp),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类生物的大小介于一个手掌与一只香瓜之间。你会在以后慢慢了解它们的。就像大部分来自艾米亚的生物,它们非常之古怪,国土遭洗之后变得非常之罕有。
注释:这个生物所代表的符号将在后续剧情中产生重要的作用,不过“Crabwasp”和“Dragonwasp”这两个词均已证实不会被作者所采用。
33. 在您设定书中的世界观之时,是否有参考地球上的环境?如果有,分别是哪些地方给您带来了灵感?如果没有,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您有动力去创造全新的世界?
所有在迷雾之子系列中出现的城堡都是基于我曾拜访过的真实建筑加以设计的。迷雾的灵感则来源于一次爱达荷州之行,当时我正驾着我的小车飞速驶过一片雾气缭绕的堤岸。
《破战者》的设定灵感来源于一次夏威夷之旅。
柔刹大陆的原型是潮水坑和珊瑚礁。
34. 神瑛的个性会影响其所创造出的人类的个性吗?
会有一些轻微的影响。
35. 如果某人有能力进入裂影界,他是不是也能学会如何跃界(Worldhop)?
理论上可行。不过想去伊岚翠世界Sel的话还真是挺困难的……
36. 在您的书中,我们能读到许多有趣而独特的世界观设定,其中所描述的地域与文化都显得相当真实可信。迄今为止哪些设定是您觉得做起来最富有乐趣的?您最喜欢它们的哪些方面?
我觉得目前的心水设定非柔刹大陆的灵体莫属!这些生物实在是太特别了,不过我从没觉得它们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说到灵体,它们总给人一种神话里那种小精灵的感觉,不过它们其实并不违背奥妙无穷的三界宙设定,反倒是非常契合。我很喜欢写它们。
37. 《王者之路》中的柔刹地图是否显示了该大陆的全貌?依此看来柔刹是否是一个完整的泛大陆?有没有构造板块一说?
柔刹的确是一个泛大陆。我没法断言说在这片版图之外就真的空无一物了,不过另一个完整大陆是不存在的(这一点与迷雾世界Scadrial不同)。在泛大陆之上没有构造板块一说。
注释:泛大陆指的是晚古生代时期全球所有大陆连为一体的超级大陆。
38. 跃界者(Worldhopper)们在不同的三界宙世界中是怎么互相交流的?是否存在一种通用的语言?他们每来到一个新的世界就必须要学习当地的语言吗?
他们没有通用的语言。
39. 荣刃是否也像碎瑛刃那样与神瑛“荣誉”有关?前者的关系是否更强?
你的看法很正确。
40. “仇恨”(Odium)这个词在某些字典上有以下两种释义:1)自身产生仇恨的情绪;2)引发他人仇恨的情绪。这两者是否都可用来诠释这位神瑛的特质?
是的。
41. 您曾透露说柔刹大陆上存在超过三十种魔法体系。我猜其中有十种飓能术和十种虚能术,那么另外十种魔法是否均处在一个具体的分类之下?如果有,您能告诉我们那究竟是什么吗?
法器学是其中的一部分。
42. 您曾向我们证实,排却引子和达力拿的幻象桥段,在《王者之路》的现代剧情中其实已然有几位令使现出了真身。那么是否有光辉骑士团的成员实际上也在正文中出场了(这里指的是来自乌有斯麓的古代光辉骑士,不是指像卡拉丁那样的仍处于进阶期的现代光辉骑士)?假如您决定给在下的问题发卡,也请行行好再透露一点令使的秘密吧!
我可以回答你!很遗憾,实际上并没有古代的光辉骑士出现在《王》的现代剧情之中。
注释1:有关业已登场的令使角色(除在尾声中露面的塔恩之外),目前流行着几个可能性较高的预测:1)巴克希尔的女当家的身份已确认为莎拉什;2)序幕开头出现的坐倒在门廊上傻笑的长须男子被疑是艾沙;3)若干被描述为“说话不带任何口音”的过场角色也被划入了怀疑范围。
注释2:普及一个小知识,在这里提到的“发卡”一说,原文写作“RAFO”,即“Read and Find Out”的缩写。这个用法常见于国外奇幻论坛中,当书迷欲向作者请教涉及大量后续剧透的问题时作者一般会选择不予作答,于是便华丽丽地发出了RAFO卡片。
43. 在沙兰请求迦熙娜收其为徒之时,迦熙娜提及了沙兰继母的名字——玛丽瑟·吉维尔马。那么这位玛丽瑟·吉维尔马是否曾与迦熙娜本人或其熟人会过面?
不,她们素不相识。你会在第二卷中对玛丽瑟有更深入的了解。实际上她只不过是一位普通的乡下光眼种,没什么特别值得挖掘的内容。相比之下,沙兰的生母就不简单了……
44. 三界宙的实界域是否在构造上或多或少地与现实中的宇宙有相似之处?从迷雾之子系列来看,其中出现的太阳系和我们的太阳系明显有着相同的运行规律。不过我们似乎没怎么看到过有关星系、星团及超星团等天体系统的描述,这些概念是否存在?假如三界宙的构造确实与宇宙一样,那么不同的星球是否都包含在一个体系之内(比如都位于一个星系之中)?又或者它们其实分布得很开?
好问题!在设计三界宙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是和宇宙差不多的,不过我设想中的三界宙更像一个致密矮星系,此外还会有很多其他的玩意。当然啦,三界宙的规模比我们的宇宙要小得多,就天体的数量而言肯定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45. 我的疑问与书写系统有关。在《破战者》中,当Siri教授Susebron阅读时,她提到了“shash”这个词,可是这个词也出现在了《王者之路》中,此时它被描述为表“危险”之意的对铭。这下问题来了:这两个世界的书写系统是否有什么联系?又或者这纯属巧合?如果两者有所关联,那么这两种书写系统是否是同源的?Nalthis人与柔刹人是否发迹于同一支古人类种族?如果我有幸能熬过发卡的考验,就再追加一个问题:人类被逐出宁静园的传说是否与之相关?
三界宙里总有不少语言及文化方面的有趣关联。虽然不同的星球养育了不同的人类,但是众神瑛均享有同一个起源。不过宁静园的传说与Nalthis/柔刹的关联并无渊源。
46. 深渊恶魔死后自其体内升腾起的烟雾般的灵体到底是什么?
它们与深渊恶魔享有共生关系,有助于使深渊恶魔这类甲壳生物生长至现有的大小(这一点适用于低重力的富氧世界)。
47. 阿多拿西神话的灵感从何而来?您是否已经计划了很久了?又或者这只是灵光一闪的成果?
这个想法诞生了有一段时间了,在我构思Dragonsteel的时候就已初现雏形。写《伊岚翠》的同时,相关的设定也得以启动。须空这个角色老早就出现了,而且他一直都在,之后我才把阿多拿西放进他的剧情主线。很久很久很久以前我曾写过一个老得掉渣的短篇故事,讲的是须空在某个星球上想方设法地要搞明白那里的魔法体系是如何运作的。
48. 您为何在《王者之路》的终稿中把男主角的名字修改为“卡拉丁”?
问得好啊!孩子你怎么把我想抛给自己的问题全都给偷走了,我本来还想将来在官网的注释栏目里把原委细细道来呢!如果仍有人不知道的话我先说一下,卡拉丁(Kaladin)原来的名字其实叫“Merin”,做出改名这个决定好生艰难啊,因为撰写《王者之路》的历史那可得追溯到很久之前。早在2000年我就开始写以Merin为主角的故事了,这个角色一直陪伴着我,大概差不多有十年了吧。关于改名这档子事源起于以下几个方面:
1)其实我一直对这个名字不太感冒,虽然我总是顽固地使用着它。参与试读(我们称那一版的《王者之路》为初版《王者之路》)的读者们纷纷表示:“这名字实在是太女孩子气了”。我呢,只好辩解说:“好吧,有时候在不同的文化中某些名字听上去的确会有点像女性的名字”。举个例子,直到最近我才发觉毕尔博(Bilbo)和弗罗多(Frodo)的真名其实是“Bilba”和“Froda”。托尔金在某份注释中写道:“我把他们的名字加以英语化,这样一来在《魔戒》系列小说的‘译本’中,这些名字就能显得更加富有男子气概;然而,毕尔博和弗罗多实际上还是用Bilba和Froda来称呼自己。”总之“Merin”这个拼写无论怎么读都还是有点像女孩的名字,不过那时我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立场。新版《王者之路》的一大着力点在于卡拉丁这个角色的成长过程。在初版中,他早早就进行了选择;而在新版中,我希望他能够做出与之相反的决定。这个转折点几乎成了前后两版剧情的一道分水岭,两者自此之后的差异越变越大。这样一来如果我开始向读者披露初稿的内容,一切都将变得非常有趣。当然现在我还不会把这些东西放出来,因为这涉及到大量剧透;但是所有角色和原先相比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角色个性的变化也是存在的,这就像一本书的或然版本。
2)因为这个角色前后的变化实在是太大,我着实不敢再相信他还是之前的那个人物了。
3)鉴于那时我还在续写《时光之轮》,自己笔下某个角色的名字和佩林(Perrin)过于相似让我觉得很困扰。而且在初版中Merin还不算大主角,但在终版中他肩负起了这个职责。初版的一大特色在于角色POV的分布非常平均,然而终版中Merin的这个位置占据了之前两倍的剧情,因此他也就摇身一变成为绝对主角。我认为此书的绝对主角一定需要一个更强大甚至更有神话感的名字,所以我这才着手为Merin进行改名,在尝试了无数可能性之后,终于敲定“卡拉丁”。
49. 您曾向我们解释说破碎平原的设定其实是从Dragonsteel中拿过来的。真的很难想象没有破碎平原的《王者之路》会变成什么样,如果这一点成为现实,柔刹大陆之上又会是何种光景?您能详述一下您做出这个决定的过程吗?
初版中柔刹大陆的构造和终版中其实没什两样,不过初版的剧情几乎都发生在塔冠城以及另一个目前还未提及的地方。初版中很多岔子都出现在对时间的把握上。我把一些内容提前了,另外一些内容则被延后。比如说,初版的序幕其实是终版的尾声。大家都知道吧,里面写道有个人突然出现,接着猛敲城门?现在这一章节是以知策的POV展开的,然而起初却不是这样。你们如果把知策从里面剔除,基本上也就能大致了解“原始”的序幕长什么样了。没错,时间线上的改变相当之大。
在我写书的那段时间,最大的问题之一在于卡拉丁这个角色,他注定要走上艰难的道路,可他偏偏却做出了简单的抉择。我渴望能找到一个好的剧情线把整本书的点点滴滴都串联起来,我手上是有不少角色,但是我没有剧情。世界观和角色是我最先把握住的东西,实际上角色来得最快、世界观紧随其后,之后我才慢慢开始编写剧情。我已经计划好了整部史诗系列的大体走向,然而我仍然需要特别为第一卷编出强有力的情节,战争这种元素所要求的东西可不只是一点点。
基于这样的原因,我决定把战事爆发的地点搬离阿勒斯卡,并思索着该怎么设计这场战争。这时Inkthinker(也就是Ben McSweeney,他正忙于绘制本书的概念设计)突然跟我说:“嘿,我刚画了张草图,是一些生活在深渊底部的生物,你觉得好不?”然后他就给我看了他的作品。
我告诉他我正在构思一种露出水面的珊瑚礁地形,接着他就给了我一张脑珊瑚的设计稿,图上恰好是破碎平原的原型,其中有个大怪物在深渊中活动。当时我就震惊了:“哇!”真的,我之前写的一本书里面就使用了这样的设定。然后我脱口而出:“等等,我能不能把这个设定换过来用?比起Yolen世界,破碎平原难道更适合柔刹大陆么?”渐渐地我开始认可这样的做法,我变得愈发喜欢它了。真是不幸,破碎平原是目前为止Dragonsteel里唯一值得一书的设定了。
所以,我略显残忍地把破碎平原从它的老家转移到了柔刹大陆,同时原先一些住在Yolen世界的配角们也不得不搬家到柔刹。石头就是其中之一,虽然这个角色其实也经历了一定的变动。随着他的到来,吃角族诞生了,这个种族以前从未在我的书里出现过。如果有人读过Dragonsteel就会明白,石头原本是Ke'Chan族的一员。不过我没法把这个文化也送走,因为它在Dragonsteel中意义非凡。其实我可以把一些剧情和地点转移过来,但是问题在于你不可能在切掉一些内容的情况下依然使小说的灵魂保持完整。因此Ke'Chan族决不能离开Dragonsteel的领地。当然啦,对于石头来说只要转个国籍就行了,为此我专门为他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文化。让我倍感欣慰的是,一切看上去还是挺完美的。
注释:脑珊瑚因其独特的外形而得名,呈圆形,表面有深深的凹槽,看上去就像人的大脑。
50. 您有言在先说飓光志的魔法体系中会包含Lightweaving,这还在计划之中吗?
是的。
注释:Lightweaving是须空在Yolen世界主修的魔法,此法的精髓是操控幻象。已有确切消息表明光辉骑士团中有一支是Lightweaver。
51. 在《王者之路》中是不是有哪个柔刹人已经具备施行Lightweaving的潜力?
是的。
52. 在《王者之路》中,须空曾送给卡拉丁一支笛子,这玩意会在以后起到重要的作用吗?又或者它只是个很普通的东西?
这我真不能回答你,给你发张卡吧。
53. 沙兰的记忆是一种飓能吗?
好问题!沙兰在留下记忆的时候除了纯粹的生理机能外还有别的东西在协助她完成这项过程(确有魔法的力量包含在内,但我在这里不想明说这到底与飓能术有无关系)。
54. 亚克西斯有没有肢体再生的能力?
亚克西斯的确能做一些“有趣的事情”,而他恰好是两支特殊的艾米亚族中的一员。
55. 您希望看到您的作品被改编成动画吗?
是的,我很好奇啊!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让这样的设想成真。
56. 回文性是飓光志的一大特色,而《王者之路》正文部分恰好是1001页,这一点难道仅仅只是巧合吗?
一开始还真是巧合,当我发觉其实可以把最终的页数进行调节的时候,顿觉这实在是太酷了。以后我可能会叫出版社好好考虑这类做法。
注释:这里提问者所指的版本应该是Tor美国精装版。
57. 泽斯的祖父瓦拉诺是否也是无真奴?如果不是家族的原因,那么泽斯到底做了什么让深族人蒙羞的事而沦落至此?
瓦拉诺不是无真奴。在深国社会中,泽斯曾一度很受待见,后来出于某种理由被人认定做出了背叛乡亲之举。预知后事发展请期待以他作为主角的那本书吧!
58. 《王者之路》想要探讨的主题究竟是古老魔法的再生还是新兴技术的滥觞?抑或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您能解释一下吗?
孩子啊你难道会读心术?这个问题深得我心!飓光志系列想要探讨的主题……的确是这两者的关系。不少奇幻作品都是围绕着“魔法已逝”的基调展开的,这大可追溯到托尔金时代,大家都懂的,精灵业已离去,魔法亦然。每次读到这类主题我总觉得有点伤感,于是我就想写一本讲述魔法回归的书。与此同时,我又对技术这一方面充满兴趣,尤其是技术的发展,而当它一旦与魔法联系起来,那可真是瑰丽无比啊。所以呢飓光志系列讲的就是魔法的再发现以及魔法是如何与科学产生化学反应的,总体说来就是如何用科学的方式使用魔法。我每一本小说中的主人公们施行的魔法都是相当具有科学性的,我希望在这些世界中魔法可以真正改变每一个人的生活,就如同在技术革命的浪潮中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普通人的生活一般。这便是我想在小说中表达的理念。
59. 《王者之路》正文的结构非常特别,您为何决定采用这样的模式?此外,又是什么催生出了插曲章节?
又是个好问题,孩子啊你真是太辣手了!嗯……撰写史诗奇幻的一大风险在于你写得越长,笔下的角色也就会越多,这样一来分给每一个角色的戏份必然会变少,这一点着实让人万分沮丧。为了避免这一现象,你要么会染上马丁的习惯,一本书里只涉及众角色中的一部分,有时甚至连一半都不到;要么重蹈《时光之轮》的覆辙,乔丹在中期为每一个角色都编写了少量故事,后果便是几乎没有谁的剧情线得到实质性的发展。
如果大家回过头再瞅瞅《伊岚翠》,就会发觉其实我在这本小说里尝试了很多有趣的东西,特别是篇章的构造。而在飓光志系列中,我也同样希望能采用一些特殊的写法,这会在某些方面提升史诗奇幻本身的优势并且减少问题出现的几率。因此我便着手进行小说结构的设计,一开始就决定每本书都会有一位第一主角,同时其余角色的POV以短篇的形式出现。之后又加入了插曲章节,因为我着实欣赏诸如马丁、泰德·威廉姆斯等作家的写作方式——不停地在相异的地点转换,展现不同角色的人生一瞥。然而问题就在于,大部分史诗奇幻作家在这样做的时候,往往会把这些角色都作为主要的角色,此般折腾下来作家手头长长的人物表上又得增添新丁了。而当我撰写插曲章节的时候,希望传达的信息则是:这些角色并不是主角,插曲的作用在于展现这个大千世界的一角,却不强求新增剧情线,主要的叙述精力还是会放在主角们身上。此外还有些个人的原因,我实在是太想给大家介绍这个世界里那些有趣的地方了!
如果你某天能读到《王者之路》的初版便会发现,实际上当时全书一共有六位主要的POV角色,他们分别身处不同的地域并且有着完全不交叉的剧情,我是本着展现世界各地不同情况的原则来写的。光在第一卷中这种写法就已经不堪重负了,想想看要写好六条独立的剧情主线,真是要人命!之后我便在这一基础上做出了改变,把剧情加以浓缩,比如说我把卡拉丁和达力拿的剧情线与阿多林的剧情线合并在了同一个地点,之前的三条POV线过于相似,至少在合并之后,这三人之间可以产生一定的交流。
按照之前的说法,插曲章节为实现地域穿梭提供了可能性,它们实际上就是一系列短篇小说的合集。当你拿到这本书后,可以把它分解为以下几个部分:长篇小说/卡拉丁+中长篇小说/沙兰和达力拿+短篇小说/来自世界各地的情况+卡拉丁的回忆章节。为了加强剧情主线,每一本书都会呈现一位主角的回忆章节。
我希望这样的小说结构能够达成以下几点效果:在不介绍过多主角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展现整个世界的风貌。当你读到插曲章节之时,完全不需要转移太多的注意力,你可以抽空去读它们但是你没有必要死记这些情节。这到底算什么?这就是传说中可以阅读但不需要记住的桥段。在小说的结尾,主角们经历了成长过程,他们的过去也被揭开,关于这帮人的故事已经讲得差不多了,这时你会发现其实还有不少其他角色正在干着不同的事情,他们的剧情发展才刚刚启动。
关于插曲里出现的角色(泽斯是个例外,他的地位更偏向于主角的阵营),他们有时候可能会反复露面,不过大家没必要强求自己记住他们。他们对于主线剧情的推动起不了什么大作用,只是在加强广度这方面有所贡献。在我们专心于“一些重要的剧情”之时,插曲角色们会带领我们经历一些发生在别处的好玩的事情。我不会把这些情节搞成一部风光片,我的角色们也不会在乡间漫步引着大家边走边看。我趋向于把小说都设置在一个具体的地点,如果非要出现旅行的桥段,我们就跳过它。
注释:泰德·威廉姆斯(Tad Williams),美国奇幻作家。
60. 在《王者之路》中,您是否觉得某些场景写起来特别顺手?相反地,有没有什么地方让您觉得不太爽?
我真想表达一下自己对于插曲章节的热爱之情!写插曲着实让人有动力去完成余下的内容,因为我可以通过它们写一些全新的东西。那么插曲中的场景是否是我的挚爱呢?还算不上,不过那应该是我最喜欢写的部分。我能够借此机会稍微喘口气,然后随性地写上些怪里怪气的内容。
嗯……说到比较不爽的部分?修改书稿的难度是人尽皆知的,在临近终稿时达力拿的情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写起来真可谓难于上青天啊。还有,阿多林原先并不是POV主角,把他扶正又花了不少精力。可怜的阿多林啊,你大概已经抢占了最难写角色的标杆!原因倒不是这个角色不易描写,给我造成麻烦的地方在于我必须把阿多林之前的剧情重新进行组织,同时把它们改写成达到POV主角标准的形式,另外达力拿的剧情线也要相应地加以扩展。
61. 如果某位柔刹人的双眼颜色不同,他会被如何对待?
我要给你发卡了!不过这一点会在第二卷中加以探讨,我已经写完了一段沙兰的回忆,里面恰好包含了这个。
62. 仆族智者吃不吃东西?
吃的。
63. 您是怎么结识帕特里克·罗斯福斯的?
其实吧,我们俩一开始是在某个网漫的论坛上认识的。
注释:帕特里克·罗斯福斯(Patrick Rothfuss),大热奇幻系列《弑君者传奇》(Kingkiller Chronicles)的作者,与桑德森是好友。
64. 十七神瑛团的成员是否来自不同的星球?
是的。
65. 您能向我们确认《王者之路》的尾声是否真的完全出自知策的POV?因为有人发觉在这里面塔恩的荣刃被唤作“碎瑛刃”,不科学啊。
别怀疑,尾声的剧情确是以知策的POV展开的。至于为什么会出现“碎瑛刃”一说那是由于荣刃也属于碎瑛刃。
66. 阿多拿西破碎之前,三界宙中唯一存在的社会到底处于何种技术水平?
我要修正一下你的问题:阿多拿西破碎之前,当时的三界宙社会到底处于何种技术水平?回答:发展水平不及我们的现代社会。
67. 是否能建立一座只存在于裂影界中的城市?
是的。
68. 关于艾尔霍卡能够在镜子中看到异样符号这个事实,我们会在后续中见到相关的解释吗?他能够施行塑魂术,对吗?
总有一天呵……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孩子!
69. 为什么沙兰这妹子总是叽叽喳喳的?我没别的意思……
沙兰还很年轻,她实在是经历得太多了发发牢骚也没错吧。
70. 沙兰有碎瑛刃吗?
有的。
71. 您怎么会这么牛逼?
告诉你,本大爷每日起早第一件事就是服用牛逼丸,这药是特地找人开的,效果拔群啊!
72. 灵体会死吗?
会的。
73. 您笔下不少配角在身体健康这方面都存在问题,您能对此加以解释吗?
我发觉在小说中这类角色经常受到忽视,甚至遮遮掩掩不被提及,所以我就想把他们放进我的作品中。
74. 您平时读电子书多还是纸质书多?
在家的话我更喜欢读纸质书,在外面的话就看电子书。
75. 您最喜欢的一本书是?
应该是《悲惨世界》。那个法文我没拼写错吧?……
76. 您曾自学过武术吗?
我所有的武术知识全来自于书籍和影视作品。
77. 在您写书时,初稿一般有多“烂”?许多作家坦言他们每一本小说的初稿都非常糟糕。
真是蛮烂的。在初稿中,我通常会注重塑造角色但不会把力气放在编写对白上,因此故事的描写相当零散,会越写越冗长,然后就可能酿成大错。
78. 您笔下大部分主角都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类真“英雄”,他们立志为家庭、社会以及其他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且一般没有自私自利的一面,也很少怀揣所谓的“肮脏”的动机。未来我们会否见到一些以自我为中心但并不是恶人的角色?
嘿孩子你忘了凯尔西!(笑)
的确有很多作家擅于刻画“肮脏”的角色,他们把故事也处理得很棒,但我不认为过于善良的角色就一定不现实——实际上我身边几乎所有人都是像纹或达力拿那样的。他们想成为一个好人,他们也非常努力地在往这个目标前进。近几年来奇幻文学开始愈发转向阴暗的那一边,这不是坏事,不过就我个人而言那不是我所喜欢的写作模式,无论是剧情还是人物。
当然啦这不意味着我不会去做一些尝试。在我的一些书中某些特别边缘的角色的确是走上了此道,不过他们更像是一种例外,这类价值观绝对不会成为主流。
79. 达力拿将其碎瑛刃交予撒迪亚斯以换取冲桥手的自由之举,仅仅是出于致谢之意吗?又或者他内心中其实早已计划着要组建一支对其绝对忠心的军队?
达力拿当时肯定看到了这么做的其他好处。不过,他最原初的动机并不在此,而是想做出一个声明——不仅仅是向冲桥手致谢,更像是一种昭告。达力拿意在向阿勒斯卡军宣布:“我们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财富与人命相比不值分毫”。
80. 所有神瑛都具有弱点吗,就像“毁灭”和“守护”无法看见金属那样?
是的。
注释:“毁灭”和“守护”来自迷雾之子系列。
81. 如果碎瑛刃的持有者以一种非法的方式使用碎瑛刃,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这要看是什么类型的碎瑛刃了(《王者之路》中已经出现三种不同的碎瑛刃)。对大部分碎瑛刃来说不会产生什么后果,但有一些肯定是会有的。
82. 您究竟是如何成为一名作家的?如果我没记错您原先好像计划成为一名医生来着……
说来其实没什么新意,在我读到人生中第一本奇幻小说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这才是我!我想干这个!”所以我竭尽所能地朝着这个梦想前进,不过我老妈倒当真想劝服我去当一名医生。在高中毕业前,我终于说服自己作家并不是什么现实的职业,于是就进了大学学习生化专业。之后我才意识到化学并不是我的真爱,而且我怀念写东西的感觉,因此就转了专业全身心投入写作。
83. 在三界宙中欲施行跃界,是否会产生副作用?比如疾病、衰老以及时间旅行所带来的滞后效应?
是的。
84. 您是否计划设定出一个世界,那儿魔法体系的运作是基于某种仪器的?就像带扣的皮带或护腕之类的东西,能够赋予施法者以特殊的力量?
是的。
85. 您在书中把迦熙娜的无神论观点诠释得非常好,这是怎么做到的?我是一名坚定的无神论者,于我来说看到一位教徒起码能够尝试着去理解我的观点,真是异常感动。您的这些无神论观点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取的?
我找到了一些非常棒的无神论论坛,不是“憎恶宗教”的类型,而是更趋于理智更富有深度的那种。网友在上面探讨是么是道德、抒发他们无神论者身份被发现时的感受并且传达各自的生活哲学。在阅读帖子的同时我对他们产生了很大的敬意。
我还在论坛上与一些无神论者展开了交流以确保我写出来的东西没有偏离轨道。这一点相当关键,因为我的世界观与他们不同,所以一旦写错,那就会错得很离谱。我真的不希望我的书会对读者造成侮辱。
注释:桑德森是一名虔诚的摩门教徒。
86. 您会怎么对待一本书的负面评价?
这要看是什么样的负面评价了。在亚马逊上我常能看到一星的评级,那都是不喜欢这本书的买家发布的。读者的口味各异,我的书不见得适合所有人,没有一本书能做到这点。那么我又该如何?一切都顺其自然吧。
87. 您将来会不会考虑写一本《布兰登·桑德森的奇幻文学指南》?
嗯……也许吧。坦白说来,如果想要写这本书,我脚下的路还很长。在落笔之前我仍有不少需要学习的东西,而前辈之中已经有人做得非常好了。斯蒂芬·金干得很漂亮,奥森·斯科特·卡德的《如何撰写科幻和奇幻小说》(How to Write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也同样优秀。现在我手头已经囤积了大量可用的资源,但是要编写一本“指南”书籍还是和平时的写作很不一样。我估计自己还得再等上一到两个十年才有可能胜任此举。
注释:奥森·斯科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是著名科幻系列《安德系列》的作者。
88. 您曾说过在神瑛降临之前,每一个星球就已经有它们自己的名字了。就柔刹而言,是否也遵循这一规律?
是的。
89. 您能不能告诉我一些之前从未披露过的三界宙秘闻?
三界宙中有一些星球是没有神瑛的,另有一些星球只有神瑛的碎片存在。三界宙中共有十个核心星球,三界宙小说全部发生在这些星球上。
90. 这十个核心星球里有没有哪个世界是没有神瑛的?
这十个世界均会受到神瑛的的影响。
91. 有人怀疑塔拉梵吉安这个角色不太对头,因为之前他还是个连走路都不太稳的垂暮老者,后来怎么就在泽斯面前摇身一变,俨然成了一名野心重重的谋略家?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塔拉梵吉安曾寻求过古魔法的帮助。他每天清早睡醒后的智商都是不一样的,有时他是位天才,而有时又会沦为白痴。为了检测他的智商,每天睡前塔拉梵吉安都会写下数学题,如果第二天一早他无法做到一定的分数,守卫就会受命好好看着他以避免让其做出重要的决定。
注释:这一段剧情会出现在第二卷中,塔拉梵吉安将拥有他的插曲章节。
92. 您在很多作品中都打破了奇幻小说的惯有模式,您能否透露更多这方面的心得?
这一点是没错,不过这不是我唯一的目的。挑战传统奇幻所定下的条条框框的确很有乐趣,不过这不该成为写作的全部,因为一位作家的潜力真的会被榨干。皮尔斯·安东尼就是个例子,他笔下的双关语很好玩,不过最后这样的写法却不幸成为了小说的累赘。我很喜欢自己的反传统写作路线,而在《王者之路》中我也对挑战年龄层次的玩法感到很满意。一段围绕着一名正处知命之年的男子和一名小他几岁的女子所展开的夕阳红恋情在奇幻文学中是不太常见的,爱来爱去似乎总是年轻人的事情。
注释:皮尔斯·安东尼(Piers Anthony)是美国最杰出的奇幻作家之一,代表作为《赞斯系列》(Xanth)。
93. 您有无意向写作其他类别的小说?
近期应该不会。每次当我想写点其他类别的书,最后总会或多或少与科幻/奇幻沾上边。所以我这人无论写什么都会自动带入科幻/奇幻的元素,哪怕只有一丝一毫。不过我觉得我大概会去写像《侏罗纪公园》那类的惊悚/悬疑小说。
94. 您发誓您会一直写作直到被送进棺材吗,就像乔丹大爷那样?
我想象中的画面是这样的:当我翘辫子的那一天,你们会发现我正陷在座位里,而脑袋则了无生气地倒在键盘上。我刚刚输入了七千多页的字母“Z”,这样一来我就能在来世继续写作了。
95. 如果您真的不小心死了,请务必留意您的脸正对着哪些字母键,因为脑残粉们一定会在接下来的几年疯狂地分析您所作出的选择到底意味着什么。
好吧。我觉得我的孩儿们大概会试着把它出版为我的最后一部作品……
96. 泣雨季究竟多久出现一次?
一年一次,与之相对的是一场极度强劲的飓风。顺便说一句,本系列中一年只有十个月。
97. 须空能够进行时间旅行吗?如果能,那么众神瑛可否做到此举?
迄今为止须空只去过未来。当然这货不可能熬过这么多年,他转而采用了一些和时间膨胀有关的技术。由此来看其实须空已经比一般人要活得久得多(在相对时间和真实时间中他都做到了这一点)。
98. 我们是否已经在《王者之路》中遇到了所有主要的POV角色?如果还没,那么百分比大概是多少?
你们基本上已经遇到了大部分POV角色。让我扳着指头数数……他们分别是卡拉丁、达力拿、阿多林、迦熙娜、沙兰和纳瓦妮。另外还有泽斯、塔拉梵吉安、塔恩以及另一位令使,不过我还不打算透露这位令使的身份。这位神秘的令使,怎么说呢,我觉得你们应该见到他/她了,此人一直都在。好吧孩子,其实所有POV角色都已经出现了。
注释:在原话中桑德森使用了一次“he”来指代这位令使,因此这位人士为男性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99. 那个冲桥士官盖兹最后到底怎么了?之前还好好的,在59章中他就突然消失了。下一卷中他会回归吗?
其实书中已经有不少线索表明他到底干什么去了,我还指望有人能够猜出来呢。我本计划着在第一卷中说明的,但是总觉得还没到时候。我大概会在第二卷中回答这个问题,现在你们大可加以揣测。
100. 卡拉丁的父母还活着吗?如果活着,他们是不是对儿子的所作所为很是气恼?
他们还活着。关于第二个问题我要发卡给你了。
101. 死掉的仆族会变成深渊恶魔吗?
不会。
102. 序幕中临死的老国王交予泽斯的发光黑色晶球到底是什么?
今夜份量最重的RAFO卡是你的了孩子!
103. 在我翻到小说的地图页时,经常会看到大量不同的地名,这些有名有姓的地方是否都会在书中提及?我总是很好奇作者最后会使用多少设定好的内容。
在我设计一张地图时,我不会强迫自己使用里面全部的地名。说白了,假如我的角色们去过所有在地图上标明的地方,那才奇怪吧。所以这些地名绝不会全部出现,不过相当一部分都是很重要的。
104. 飓光志的主角们会在将来去往其他的国家吗(就像卡拉丁在梦中飞过的大片疆域里的那些形形色色的地方)?如果会的话,他们的旅行将持续多久?
放心吧这可是一部史诗奇幻!必然会有很多角色展开他们的旅行去往别处,也许不是每个人,但是你一定会看到不少这方面的剧情。其中一些是短期的,另一些则是长期的。
105. 数字“十”是本系列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那么“十蠢”是否是共有十支的光辉骑士团的对立面?
实际上,“十蠢”是十令使所代表的十信条的对立面(不过这些信条最后为光辉骑士团所吸收并采纳,所以这其中的确有所关联,不过不可混为一谈)。
106.《王者之路》各个章节中均有一个用以分隔不同场景的符号(排列成三角形的三颗钻石),这是不是鬼血会的标志?
鬼血会的标志是三颗互相重叠的钻石。使用这个符号不是我的本意,而是Tor出版社的编辑设计的。
107. 问个很现实的问题:假如您因故无法完成飓光志系列(或是其他三界宙小说系列),您会挑选谁来续写?
有好多优秀的作家可以胜任吧,帕特·罗斯福斯会是我的第一人选。不过我有点怀疑他能不能干好,因为帕特也有自己的书要写,此外我们的写作风格也是迥异的。这样一来我也许会选择更年轻的作者,就像我当时被选上续写《时光之轮》一样。现在我能想到的人选似乎都不太可能有精力从自己的工作中缓过神来,然后去接手别人的长篇作品。
消息来源
http://www.theoryland.com/listintv.php
http://www.17thshard.com/forum/topic/7267-words-of-brandon-compiled-x-2/
http://www.tor.com/blogs/2014/06/brandon-sanderson-answers-your-questions-about-the-way-of-kings
整理汉化:Botanica
本文出于个人兴趣汉化,仅供学习交流,禁止未经同意加以转载!
2016年8月
Twitter部分
来源:Tumblr
1. 思伦诺迪(Threnody)的幽灵(Shade)还保留着多少生前的记忆?塞勒丝(Silence)的祖母似乎还记得塞勒丝,但幽灵往往不会像活人那般行动。然而说起凯西尔(知界域幽影【Cognitive shadow】的典型例子),他的状态和他活着的时候却没有什么两样。
→ 思伦诺迪的幽灵不像其他【知界域】幽影那样富有自我意识。
注释:
思伦诺迪是三界宙的一个次要星球(该星球上没有完整的神瑛),中短篇《地狱树林里的沉默幽灵》(Shadows for Silence in the Forests of Hell)发生在此处。知界域幽影指还未进入来世的灵魄,可在不同星球上以不同的模样出现,基本和地球上鬼魂的概念一致。幽影产生的条件主要有两种:
1)长期驻留某星球的神瑛死去;
2)在进入灵界域之前,死者利用神能将自己与知界域联系在一起。
举例:
1)幽灵:幽灵在思伦诺迪很常见,能够把活人转变为自己的同类。它们类似于由人的灵魂生发出的“灵体”【详见《飓光志》系列】或“侍灵”【详见《伊岚翠》】,就好比是灵魂的“石化”状态——神能失去和实界域的关联后,仍存在一定的认知;
2)飓风之父:飓风之父不仅是灵体,更是荣誉(柔刹的神瑛之一)的知界域幽影;【详见《飓光志2 · 光辉真言》第89章】
3)凯西尔:凯西尔死后,仍能暂时影响实界域,还一度拥有存留的碎瑛之力。他没有将自身留在实界域,而是通过从存留的神潭(升华之井)获取的神能,把他的思想(认知层面)附着到了裂影界(知界域),这才成为了知界域幽影。【详见《迷雾之子:秘史》】
参考:[x] [x]
2. 卡拉丁曾在狱中见过一种奇怪的灵体,形如绷紧的线条【详见《飓光志2 · 光辉真言》第62章】。一读到这样的描述,我就想到了亚克西斯在寻找的囚灵(capitivityspren)【详见《飓光志1 · 王者之路》插曲 · 收藏家亚克西斯】。不过,您在回答它们是不是囚灵时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这让我很意外。那么这到底是什么灵体?
→ 当时我肯定理解错了。它们就是囚灵。
【2014年TOR官网《王者之路》重读栏目的问答环节】
1. Michael Pye提问:在《光辉真言》发行期间,我曾留意到您指出《飓光志》实际上由两部长度为五卷本的系列构成。您是否想借此打消一些读者的畏惧心理?又或者这仅仅是您编写故事情节的初衷?
实话说,两者兼有。我确实想要谨慎行事,以免让那些读过《时光之轮》的入坑者产生过大的恐惧。他们或许会这么想:《时光之轮》一开始“号称”六卷完结,结果出了十四卷。假如你放言六卷完结,这个系列的战线又会拉到多长?
不过,做出这番陈言也是由于卷五之后会有一段空窗期,所以我想告知读者做好心理准备。在那段时期,我不会进行本系列的写作,“后五卷”(这是我目前的叫法)在若干年后才会提上日程。下半部分的重点将是另一些角色,与上半部分中出现的人物不尽相同。人们的期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是否能享受各类娱乐活动。
2. JeremyG提问:当茜尔以不同的形态出现时,卡拉丁次次都能认出她来,这是怎么回事?
这与他们之间的纽带有关。
3. Underbelly提问:鉴于您开坑众多,您似乎相当擅长划清不同作品之间的界限。在捣鼓大部头的中段,您依旧能够写完一本书,或者提前完成任务。话虽是这么说,可就连斯蒂芬·金那样的作家都会将某部作品视为自己的“毕生之作”。您会把这样的名号扣到《飓光志》头上吗?又或者,看在您目前还年轻,该系列会否成为您早年的头等大作?您在对待成就与工作时总能把泾渭分得很明白,这是否因为您将自己的作品都看成是独立的个体?
我把三界宙系列奉为自己的毕生之作——《飓光志》是其中的重头戏,不过它并不是唯一。我平时写作的特色就是挖出不同的坑,这样可以让自己保持新鲜感,但是三界宙小说之间的相互联系又意味着这些作品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4. cyddenid提问:艾尔霍卡与迦熙娜的关系如何?
我觉得他们的关系挺好。若要详细作答,则会剧透《光辉真言》的结尾,不过你会渐渐找到答案的。他们是一对各自为政的姐弟,两人各走各的路,心中明白互不干涉的道理。即便如此,艾尔霍卡还是习惯于被形形色色的权贵显要所环绕,因此拥有一位盛气凌人的姐姐对他来说并无太大区别。
5. thanners提问:达力拿听不到他妻子的名字(至少这个词在他耳中是被魔法屏蔽的),也无法回忆起和她有关的任何事。可是,如果有人说起另一位女子,其名正好和达妻相同,他可否听到这个名字?又或者,他其实不能记起此女和先妻同名的事实?
我更倾向于第二种可能性。
6. shdwfeather提问:说到柔刹,我最喜欢的部分就是大陆上那些多姿多彩的文化。您能否谈谈这些大型文化的设定究竟源自何处?例如阿勒斯卡?
在创造柔刹的时候,我想要确信自己在做着更加完备的世界观设定。我不是说《迷雾之子》之类的作品中不存在世界观设定工作,我的关注点只是投向了其他领域。我希望《迷雾之子》能成为一套平易近人的系列,所以我采用了大量与地球类似的设定。
我把柔刹当做世界观设定的巅峰,是本着自己的意愿而为之——柔刹的一切均展示着科幻与奇幻小说最为迷人的一面:全新的生态、全新的文化,而且这些文化非常真实,并不仅仅是地球同类的翻版。因此,我下了大工夫来编制柔刹大陆上的各类文明,将其赋予突出的个性和特色。
尽管话是这么讲,创造新生事物实际上还是把你以前见过的东西再进行拼接。作为人类,我们生来就无法想象从未见过的场景。我们只能将所知的东西拿过来,通过新的方式将它们结合到一起。这就是创造之魂。我们见过长角的动物,也见过马,我们把两者有机结合,便创造出一种新的生物——独角兽。
基于此由,我不太清楚是不是有可能在奇幻小说中开发出一种不受地球影响的文化。我尽量避免像《时光之轮》那样的鲜明做法,因为其中处理得最棒的一点就是地球文化与兰德大陆文化的融会贯通。
在一段漫长的序曲之后,对于阿勒斯卡和其他地区的文化,我的灵感究竟来自何处?韩国文化的影响必然存在,闪族文化也据有一席之地。提到那张画着双瞳眼的魔法体系表格,它的设计得益于犹太教典籍中的卡巴拉生命树,最早的想法就是从这里萌发的。禁手的来历要归功于韩国人的传统,他们不愿向外人露出脚底,因为这是一种不敬,也是你不能去做的事情。关于阿勒斯卡人的服饰,不同国家的着装风格都对其有所影响。我忠心地希望,这些文化能在故事背景、历史过程、飓风主题以及灭世隐喻的相互作用下变得更为丰满。我的灵感来自各处。
7. Neuralnet提问:书中的人物吃起甲壳食品全都不在话下……他们有没有类似黄油的东西可以浇在上面?深国大概有牛?(每当我吃起螃蟹或龙虾,我总会把自己想象为正在大快朵颐的柔刹人。这么干的绝不可能只有我一个!)
他们很少食用牛奶制品,不过从猪奶中提取的奶油和奶制品还是有的。柔刹大陆上的猪经过年复一年的驯化,在基因上已经发生了改变,由此能够产出更多的奶,这个道理就如同人类花了数个世纪来养牛。再举个例子,吃角族人的牙齿可以嚼碎甲壳生物的爪子,这是因为他们的后臼齿与普通人类相异。赫达孜人也具备相同的能力,只不过他们没那么厉害。对于这两个文化来说,嚼完带壳的东西再吞下肚是家常便饭。换到阿勒斯卡人这边,他们很可能会把肉浸到咖喱里,或者干脆烧出一顿甲壳咖喱。在别的国家,当地人则会用炒的方式来做菜,或者搞出点类似猪奶蘸酱的佐料。
8. Phantrosity提问:在《王者之路》中,我们遇到了好几位光临柔刹的跃界者(worldhopper)。您有没有在其他小说中安插过来自柔刹的跃界者?
有啊,大家已经见过几位了。
9. ESSH和Isilel提问:何为光民与暗民的等级升降体制?
- Isilel举例:以一位极低等的暗民为例,我们假设他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农奴。要是此人晋升为军士,并且服役二十五年来建功卓著,当他退伍之时,是否又会打回农奴的原形?会有人要求他返乡吗?这类决定会否得到合理的监督?他们查不查过路人的证件?
柔刹的等级制度分为很多部分,想要在光暗阶层中升级很是容易,不像我们这里的大部分社会那样繁琐,比如印度、抑或是英格兰。从某种层面上讲,给自己买一个等级简直轻而易举。需要牢记的是,位子越高,就越难得手。由于生性上的原因,高阶之人的子嗣有时会降到较低的等级,一直到他们获得某种稳定的阶层为止。总有些等级会适合这类父母的后代。你举的例子中,那位功勋满载的士兵也许很快就能升级。
事实上,出身低贱的士兵少有不得提拔的。社会结构促使人们倒向这类稳定的等级。作为农奴,如果你能逃出生天并且跑进城找工作,一些注明籍贯与身份的文书是必不可少的。不过,假如你是个受过教育的农奴,那些证件很容易就能伪造出来。
大多数人仍旧为奴的原因在于他们难以挣脱桎梏,而且处在这一级的选择比他们所想的更少。旅行的权利只是说说而已。身处如此下阶,说明你的先祖一定碰上了些麻烦。等级稍高于这类人的民众获准旅行,他们的人数比前者要多得多。这是体制之中对于贵族阶级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平衡。其中还有很多条条框框,等级的升降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困难。
- 要是我们把相同的情况放在光眼种身上,优异的业绩表现是否也会提升一个人的光民等级?
光眼种的状况更加棘手,不过国王与轩亲王都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提升人民的等级。只是相比暗眼种要难上很多。低等的光眼种可以付钱买等级,也可以通过就职来升迁。比方说,当你被委任为城主,这份职位的附属品就是某一特定的等级,你可以借此跨越两到三个阶层。如果你玩忽职守,大量获准旅行的居民纷纷离去——这种情况鲜少出现——城镇的规模愈发之小,徒留一堆烂摊子待你处置,那么你很可能会被降一级。如果大量民众翻身走人,就是一个信号,你的地位或许会被他们夺走。这是旅行权之中的规定,不免会发生几回。
- 若双亲的等级不同,孩子的地位如何界定?打个比方,假如沙兰嫁给了十等光民卡波萨,他们的孩子又会处在哪一阶层?
家中处在最高阶的人决定孩子的等级,然而这不一定符合其双亲的情况。举个例子,有些等级除了你的直系继承人之外不会传给其他后代,后者要低上一等。我想三等光民是一种固定阶层。如果你是国王,你就是一等光民,你的某位子嗣将会继承这一身份。如果你的另一名子女没有嫁给轩亲王、或者其本身不是轩亲王,那么他们就处在三等。他们不是二等光民,因为第三等级性质固定,处在这一层的有轩主和轩亲王的孩子。
-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暗眼种或奴隶生出了光眼种小孩,事态又会如何发展?(要知道,贵族男性那可是到处留情。)这类人一来到世上就是十等光民吗?
这种状况的确得好好考虑一下。通常而言,其中存在的一大问题便是他们的瞳孔色会不会不同,因为你的眼睛要么左右深浅不一,要么都是浅色或深色。你身下是否留有子嗣?你的子女是否生来就是光眼种?柔刹人对待这类疑惑的态度就和当今社会对待非婚生子的态度一模一样。关键在于,我认不认这个孩子?他们生来就是暗眼种吗?我能不能推卸责任,将他们封为这一特定等级?我有足够的权力这么干吗?你不也是十等光民么?这些制度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无法确切地回答出来。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他们一出世就拥有异瞳。要是你身处这一奇诡的境地,你一方面可能被视为十等光民,但你也搞不定会因为父母中的一人身处高位而染指更大的权威。这点和地球上那些皇族私生子的经历很是相像。
【2014年书迷问答全译】【更新中】
1. 碎瑛刃可以杀死灵体吗?
理论上可以。
2. 须空的头被砍掉之后,他还能不能长出新的?
能。
如果对方用的是碎瑛刃呢?
碎瑛刃伤害的是灵魂,而须空具备修复灵魂之力。
3. 三界宙小说系列一共有多少部?
36部。别轻易把这个数字告诉你的基友,因为他们一定会被吓跑的。
注释:36部小说的具体构成:1)三大核心系列:迷雾之子(9部)+ 飓光志(10部)+ Dragonsteel(7部);2)部分篇幅较短的单行本或三部曲;3)部分中短篇小说。
4. 在柔刹,除深国外,别的地方是否有鸟类定居?
的确有鸟类生活在深国之外,但这些地方都位于西部。说白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出口的家禽是例外)。
5. 以后的书中会否出现“碎瑛矛”(Shardspear)这类武器?
碎瑛矛?必须给你发卡了!
6. 您是否打算在以后的书中加入灵体的POV章节?
也许吧,我可能会写一个插曲章节。
7. 请问飓光志前五卷的主角分别是谁?
他们是卡拉丁、沙兰、泽斯、伊舒娜和达力拿。
8. 我们何时才能读到以须空为主角的书?
须空将在六本书中作为主角,它们分别是:三界宙前传Dragonsteel系列中的三本以及迷雾之子系列中最后一套三部曲。
9. 卡拉丁在卷一初稿中做出了和终稿中不一样的决定,请问未经修改的情节究竟是什么样的?
在第一章中卡拉丁就赢得了一套碎瑛装备,之后整本书都在讲他是如何进行心理斗争的,太没劲了。
10. 在撰写仆族智者结伴高歌的场景时,您耳边是否会响起此般旋律?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这样的。只是我的音乐细胞不算特别发达,也许哪天我会请别人来谱出这些曲子。其实,仆族智者的歌唱更像是讲话时语调的抑扬顿挫,是一种富有音乐性的言语方式。
11. 截至飓光志的结尾,您是否会对所有能力者的心路历程加以剖析?
不会。
12. 如果某人手头拥有充足的飓光储备,且随身携带强力加热型法器,他可以飞得多高?
假如他将飓光注入大气中,同时对引力这项飓能加以操控,理论而言此人就可以飞离柔刹的运行轨道。其实已经有人计算出飞往其他星球需要花费多长时间了。
13. 于灵体而言,失去意识和思维就等同于死亡吗?
它们就是这么认为的。
14. 雷沙迪乌马为何比普通的马要给力?是不是和灵体有关?
有魔法的成分包含其中。
15. 如果把某一魔法物件带往另一个世界,它的效力会发生变化吗?
也许会发生变化,不过更常见的情况是它们无法正常运作。
16. 您是如何为笔下角色取名的?
因书而异,我一般会挑选某一种语言体系,通过变化词形来创造角色的名字。而阿勒斯卡语则糅合了两套体系,这是因为我比较喜欢形式上略有混乱的语言。在阿勒斯卡,对称即神圣,因此普通民众在取名时通常会替换掉其中的一两个字母从而避免亵渎神之名。人名中某些固定的后缀也十分常见,例如“卡拉丁”(Kaladin)这个名字就是由令使之名“卡拉克”(Kalak)与后缀“丁”(din)组合而成。这些词都具有含义,就如同古希伯来语名字中必然会出现“出生于(某地)”这样的成分那般。“达力拿”(Dalinar)和“艾尔霍卡”(Elhokar),这两个名字也拥有后缀,即“拿”(nar)和“卡”(kar)。相对地,在《迷雾之子》中我不并希望读者过多地去关注语言,因此取名程序也尽量简化,直接套用现世的语言体系。中央辖区的官方语言是法语。“伊兰德”(Elend)与“斯特拉夫”(Straff)源自德语,同时我还选用了几个西班牙语名字。这样一来取名变得十分简单,我甚至给不少角色起了绰号。不过《迷雾之子》的世界观设定本来就和地球有大量相似之处,这一点和柔刹截然不同。
17. 您曾说过“裂影界”这个词其实是最初发现这个界域的人使用他自已的语言对“知界域”进行粗略翻译的结果。照此看来,灵界域是否也有另一种叫法?
各文化对其有着不同的理解,不过大部分人会将其翻译为“天国”。请注意,以我们对这个词的理解,并不一定能把这个概念完全解释得通,也许未来哪天我会做更进一步的说明。
注释:另见2013年问答问题6。
18. 您是否打算在某部小说中让那些使用不同魔法的能力者进行面对面交流?
警告在先,第三套《迷雾之子》三部曲是一部太空歌剧,星际旅行将不可避免。
19. 伊舒娜会成为光辉骑士吗?
过去,仆族智者不允许成为光辉骑士。但我就直说吧,一切都可能会发生改变。
20. 须空究竟有些什么能力?
截至目前,他已经使用过三种不同的魔法体系。
是哪三种?书中有明确说明吗?
你应该至少见过两种,欲知更多线索还请阅读《光辉真言》。注意一切须空和卡拉丁互动的桥段,一定要仔细读,他会提到一些重要信息。在沙兰的某一回忆章节中,须空和童年沙兰会面,期间他恰好用过一种魔法。
21. 其他九位令使是否都已得知塔恩已经回归人世?
啊,你会这样问想必内心笃信这个人真的是传说中的那位塔恩吧?(阴笑)这可不一定哦。我不会在这里断言说他就一定是真正的塔恩。不过,虚渡的回归倒是提醒其他九位令使,他们的同伴确实来到了人间。
22. 灭世终结的标志是什么?仅仅是击败仇恨手下的大军而已吗?
令使的离去标志着灭世终结。他们只拥有一段有限的活跃于现世的时期。假如逾期后他们仍身处大陆之上,新的灭世将因此而起。
噢,这么说他们的活动受时间的限制。
是的。不过令使们发现,并不是所有人受折磨才能换回世界和平,只要有一个人承受这份痛苦,新的灭世就不会再起。
那么引子中九令使的离开是否真的意味着约誓已破?灭世轮回是否有所改变?
尽管他们自以为如此,实际上约誓并未破裂。
23. 千万别告诉我您打算在阿多林、卡拉丁和沙兰之间搞出一段狗血三角恋!
(措辞谨慎)我对那种传统的三角恋不太感冒,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让角色间的情感关系产生一些冲突。
24. 在裂影界中,淳湖所处的位置是一片山脉。这一点是否能解释淳湖为何那么浅?
不能。目前我还没有在书中探讨过裂影界和实界域的关系。
25. 暗眼种也能体验到激越感吗?
是的。
26. 柔刹上的飓风到底是气象现象还是魔法现象?
两者都是。
那么飓风在行进过程中逐渐减弱的原因是什么?原理是否类似地球上的飓风登陆之后的情况?又或者因为它在扫过整片大陆之时其中所携带的飓光都被无光的润石吸收了?
这两个原因都成立。
27. 您是怎么想到要组一支光辉骑士团的?
骑士能挥剑,披甲,骑马,就这么简单。
28. 碎瑛刃的设计是否受到了光剑的影响?
是的。
29. 您能告诉我某个还没在书中出现的光辉骑士信条吗?
很多内容其实都还没定下来,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一条,还请注意这不是最终版:“我会在他人倒下时伫立”。(I will stand when others fall.)
30. 我们会在以后的书中读到迦熙娜的回忆吗?
是的,她是后五卷的主角之一。
31. 阿勒斯卡男性军官穿着的外套是普鲁士风格的吗?
我脑海中所构思的男装式样是19世纪早期(恰逢拿破仑时代终结)的法国式风格。
32. 灵体这一设定的灵感源自何处?
灵体的原型源自日本神道教神话中所宣扬的概念——万物皆有灵。此外,我一直希望能用某种独特的方式来传达人类的情感,于是我把这一点也加入了灵体的设定之中。
33. 在柔刹,酒的成色与其酒精度相对应。您是如何想出此番设定的?另外我也很好奇这些酒究竟是靠什么原料酿出来的?似乎不是葡萄吧?
为了使世界观更为有趣,我总是在孜孜不倦地构思各种神奇的设定。其实这些酒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葡萄酒,它们均产自柔刹当地的某种水果。
34. 须空有没有过这般经历?他来到某处,徘徊了一阵,却发现此地所发生的剧情并不值得他来客串?
(笑)当然有啦,这种情况还发生过不止一次。须空可不是全知全能的。
35. 您为何想到要在《飓光志》中探讨有关种族、阶级及性别等主题?
我热爱奇幻文学的一大缘由便是这种文学形式可以让作者和读者抛下现实的包袱,尽情展开想象。因此大家可以读到诸如依靠手部是否包裹来区分性别这类的设定。此外仆族智者与人类间的纷争也是本系列的一大主题,我也把这一块尽早地在书中为大家介绍出来了。
36. 在仔细观察柔刹地图后,我发现整片大陆的形状看来好似漩涡星系。
柔刹大陆的形状是有意而为之的,你已经找到了不少被前人忽略的线索。
37. 您身边是否雇有科学顾问?
尽管我的编辑涉猎广泛,我们还是会经常找科学方面的专家来把关。只是在书中我经常会突破一些基础物理原理,这就有点难办。
38. 碎瑛甲是用飓砂制成的吗?
不是的,好问题。
39. 在《迷雾之子》中,熔金术师都不同程度地迷恋于服用金属,这种类似上瘾的状态也会出现在《飓光志》中那些能够吸入飓光的角色身上吗?
你已经注意到两者间的相似性了呢,它们之间的确存在联系。
40. 柔刹人的服装大都采用什么面料?
大部分面料由植物制成。
他们也有丝绸吧?
是的,这种丝绸叫做“瀛丝”(sea-silk),产自靠海的国家,当地人将其培植于水中。
那么,此丝绸并非是地球上的那种丝绸?
如果你能亲眼见到它,你一定会认为它是我们所知的那种丝绸,只是制造的方式不太一样罢了。
我们的丝绸出自蚕丝,而柔刹恰好拥有不少会结茧的生物,那么人们为何不把这些茧拿来做衣服呢?
柔刹大陆上的昆虫茧如果没有消解在飓风带来的雨水中,也会立即被人开膛破肚取走其中的宝石,因此它们并不是理想的织物来源。你可以撕开某些特定种类的石壳木的硬壳,在里面会发现一种面料。除外还有瀛丝以及其他一些相似的植物。
41. 阿思也来柔刹了吗?
呵呵呵,好问题!
她难道已经不知不觉地出场了?
她还没有露面。
她看来并不是光辉骑士。慢着,难道她是?
除《皇帝的灵魂》之外,阿思还没有在别的故事中出现过。
42. 偻朋究竟是哪一边手臂残废了?
我总觉得是左手臂,不过我不太清楚书里是不是写出来过。
他会在后五卷中成为主角吗?
不会,他只是个配角。
43. 您是否已经为《飓光志》卷三想好标题了?
目前暂定有两个名字。最初的标题名为《Stones Unhallowed》,不过看在罗斯福斯为他的《弑君者传奇》卷三冠以了《Doors of Stone》(《石之门》)的份上,我决定搞点别的花样。现在我倾向于使用《Skybreaker》这个叫法。鉴于《飓光志》每一卷的标题都会是一本现世典籍之名,而卷三中即将出现的那本书又是相当的与众不同,所以我必须对取名这份差事加以深思熟虑。当然啦,《Stones Unhallowed》是一个较为简便的选择。
44. 艾米亚人似乎到哪儿都不受欢迎。这是否是由过去发生的那些事件所引起?
嗯,是的,不过这帮人真的挺诡异的。
45. 我们是否会在全十卷的序幕中读到十种不同的描述迦维拉尔遇刺事件的人物视角?
大家会在前五卷中见到五位当时在场的角色的POV。
46. 请问您是否能给出十令使的真名?
Jezrien(杰泽雷恩)、Nale(对应:Nalan / 纳兰)、Chanarach(昵称:Chana)、Vedel(对应:Vedeledev / 维德蕾德芙)、Paliah(昵称:Pali)、Shalash(莎拉什,昵称:Ash)、Battar(巴塔)、Kalak(卡拉克)、Talenel(塔拉内,昵称:Taln / 塔恩)、Ishar(艾沙)
47. 吃角族人名字的拼写看上去和波利尼西亚人的特别像……
没错,灵感就是从这里来的。我很喜爱波利尼西亚语的发音,一直打算着要在书里加以使用,想着想着都好几年过去了。
48. 请您谈谈《飓光志》中的铭文书写系统吧!
书中的铭文均由Isaac Steward设计,他身兼文书、画师和制图员三职,同时也担当公司的艺术总监。在讨论设定的时候,我表示希望能运用一些对称的图案,Isaac就开始着手绘制。因此大家所见到的这些铭文图案其实都只有半边,另一半是重复的。铭文是一种可读的书写系统,灵感源自阿拉伯文书法。
49. 灭者的数目是固定的吗?
是的。
是十吗是十吗是十吗是十吗是十吗?
十?不对,不是十。
50. 须空在《王者之路》的剧情发生前就来过柔刹吗?
是的。
51. 如果卡拉丁和凯尔西单挑,谁会赢?
凯尔西很可能会趁着卡拉丁睡觉时给予其致命一击。我赌凯尔西,因为他绝对会背地里使阴招;而卡拉丁却会老老实实地干上一仗。
52. 您是否打算将每一项飓能术都展开描写,就像风行术那样?
我希望如此。这些魔法体系已经全都构思好了,看来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53. 琼心石中宝石的化学成分是不是和我们开采出来的矿石一样?
它们非常相似,但化学成分并不是百分之百相同。你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同一物质,不过我想你一定会惊叹:“哇,这宝石也太纯了吧!根本毫无杂质!”它们的表面上也许会有瑕疵,不过内部的确没有杂质。
54. 您能否向我们披露一些来自后面几卷的信息?没什么特殊要求,随便什么都可以?
(小布写道:)“飓光可促植物生长。”(Stormlight makes plants grow.)
55. 前五卷的主角也会在后五卷中露脸吗?
是的,而且他们的出场率不会变低,甚至会比后五卷主角的戏份都多。前提是他们还得先活着。
56. 当飓能者在施法或使用碎瑛刃之时,他们的瞳孔色会随之改变吗?这是否与骑士团本身有关?照此看来风行骑士的眼睛应该是蓝色的……
没错。
那么每一支骑士团旗下的骑士,他们的瞳孔色均是相互有别的吗?
每一支骑士团的确会把相异的瞳孔色作为一种区分方式。
57. 卷一中的回文诗(“静默之上,耀闪风暴——垂死风暴——暴风闪耀,上之默静”)似乎意指荣誉之死。
嗯……嗯……
“静默之上”为何意?
静默大地之上。
58. 我们能否读到更多知策与沙兰大打嘴仗的情节?
现在的沙兰和知策比起来还不是同一级别的。不过她越磨越快的嘴皮子可是有目共睹,把卷一和卷二的内容加以比较,你肯定会有所斩获。只是她目前还算不上大手,知策恐怕会把她虐得体无完肤。
59. 后五卷会以之前的插曲角色为主角吗?
是的,一部分会是插曲角色,而另一部分不是。比方说雷纳林就是后五卷的主角之一。
60. 阿勒斯卡人如何结婚?
我会在后续中为各位送上一场婚礼的。
【2013年书迷问答全译】
1. 飓光志每一卷的主角皆不同,在第二卷Words of Radiance中,我们将会深入了解哪一个角色?
第二卷的主角为沙兰,不过我可以肯定本书中卡拉丁的戏份并不比第一卷少。第一卷中沙兰所经历的一切很是有趣,对于情节推进的重要性也不可小视;然而与此同时我有意把她的剧情线编写得不是那么的连贯,主要是考虑到在第二卷中这些谜团的答案才会被揭开。
2. 您曾经透露说飓光志中某一卷的标题已定为The Highprince of War(轩战王),那么我们是否能肯定这本书的主角将会是达力拿?又或者是一位继任的轩战王(比如说达力拿的儿子)?
第五卷的主角是达力拿,不会是他的某位儿子。请注意,我无法在此担保他能够活到那个时候,本人保留在后续中撰写已逝之人回忆桥段的权利。
3. 您在《王者之路》中多次提到,深族人长着又大又圆的眼睛。他们的眼睛真的有那么大吗?柔刹人的眼部是否都长有内眦赘皮,就像亚洲人那样?深族是否是柔刹大陆上唯一近似西欧种族的人种?
你说的没错,普通柔刹人的眼部都长有内眦赘皮,深族人没有。不过这不意味着深族人就长得像“西欧人”,柔刹人种和地球人种大相径庭。要说长得最像西欧人的种族,应该是迷雾世界的居民。
4. 我相信您曾不止一次提到您对于《王者之路》不甚满意,请问能否解释一下到底是哪里需要修改或扩展?另外能不能再来点新书的剧透?
《王者之路》的初稿出了些大岔子。最严重的问题在于我当时创造了过多有着独立剧情的POV角色(迦熙娜和令使塔恩均有着完整而复杂的故事,份量不输终稿中的三主角),此外,卡拉丁(那时他还不叫这个名字)的性格塑造过于贫乏且难以讨喜,后来我不得不推翻初稿重头来过。更多信息我会放在官网的《王者之路》注释(Annotations)栏目中,未来即将上线。关于剧透嘛,第二卷某一插曲章节的主角会是塔恩。
注释:更多内幕详见2010-2012问答中的问题48和59。
5. 雷纳林·寇林是否有自闭倾向?
是的,但还没有达到阿斯伯格综合征的程度。
注释:阿斯伯格综合征是一种主要以社会交往困难,局限而异常的兴趣行为模式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在分类上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
6. 《王者之路》所配的裂影界地图中,恰好被标题“裂影界”三个字所遮盖的外域的名称是什么?
英文为The Expanse of Vibrance。
7. 诸如茜尔这类与飓能者建立联结的灵体,它们是否是独立的个体?假如它们的共生体死亡,灵体自身的意识状态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你将在Words of Radiance中找到相关线索。
8. 您曾提到某些灵体是概念的化身,那么对于类似“荣誉”这样的可能对于不同文化群体而言有着不同理解的概念,又该如何是好?
灵体模仿人类行为的原因与人类的感知与观念息息相关……
9. 是不是所有普通的风灵都是还未与人建立纽带的荣灵?
不是的,它们有着亲近的关系但不能混为一谈。
10. 我们能否在照片中看到茜尔或其他灵体?
真是个好问题,不过我还需要点时间来完善灵体的设定。
11. 当卡拉丁说出风行骑士的第二信条之时,他所使用的语言究竟是现代阿勒斯卡语还是达力拿在经历幻象时使用的古代语言(即晨祷文)?
他所使用的是自己平时的语言。
12. 在运用飓光方面,卡拉丁的能力是否生来就比泽斯强?泽斯只能维持几分钟,但卡拉丁似乎能支撑更久。这与卡拉丁与灵体建立纽带有关系吗?
啊,原来大家都已经注意到这点了,真开心(笑)。我本想发点东西上来的但是这样有剧透Words of Radiance某一场景的嫌疑,好吧我只能先封口了。
13. 培养的宿主是否还活着?培养和荣誉是恋人吗?
她还活着。是的。
14. 我能不能找到一个涉及所有三界宙小说的统一时间线?
官方的时间线还未公布,我会慢慢地更新出来的。
15. 飓光志未来的走向究竟是一直局限于一个世界还是渐渐地会出现多世界相交的情节?
基本上还是局限于一个世界。不过我之前曾多次说明,当我们越深入三界宙,不同世界间的互动也会愈发频繁,这是难以避免的,因为越来越多的读者已经发现了这个宇宙的真实性质。
16. 您创造出知策(须空)这个神奇角色的动机到底是什么?
我一直被斯蒂芬·金和阿西莫夫等人笔下的大师之作所深深吸引,在他们的作品中,不同的故事被精心串成了一个能够加以扩展的整体。我觉得大多数尝试此法的作者在创作伊始都不会有意把他们笔下不同的世界观连接起来,很多人都是事后才得出决定的。因此我决心在写第一本书时就做出这样的尝试。我喜欢单行本小说,也喜欢史诗大部头,所以须空这个角色就成为了使我笔下不同的小说之间产生联系的桥梁。须空从一开始就是一位身处三界宙系列小说幕后的人物,通过这个角色,所有故事其实都是紧密相连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浩瀚的三界宙设定。
17. 不知怎么的我好像在您的三界宙理论中嗅到了点斯宾诺莎的味道,我猜神瑛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如果不依附在人类实体身上就不会产生个性。
没错,我的世界观设定的确受到了斯宾诺莎哲学理论的影响——神是唯一的实体,一切都在神之内(还有少量决定论的内容)。
18. 三界宙的星球是否具有灵魂,就想最终幻想中那样?
是的。
19. 您对于小说设定的一丝不苟是众人皆知的,那么诸如碎瑛刃、碎瑛甲、迷雾斗篷或《破战者》中的宵血刃(Nightblood)之类的物品装备,它们的设计是否遵循了一种相似的方式?又或者那些酷炫的武器和盔甲其实很多都是随机创造出来的?您是如何处理严谨的设定与纯粹的找乐子之间的界限的?
你上面所提到的东西确实是有所关联的,当然我现在并不想详述以免破坏读者未来的阅读乐趣。至于如何处理严谨的设定与纯粹的找乐子之间的界限这个问题……我常会在找乐子这个方面犯错,不过我的设定中的一部分就是要让找乐子的内容也严谨起来,至少能解释得通。我相信这一做法会让奇幻文学变得更加有趣。当我下定决心要写一个关于披甲挥剑的光辉骑士的故事之后,我花了大力气去思考怎么样才能让这类武器显得合理且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
20. 为什么卡拉丁可以运用任何宝石施行飓能术,而迦熙娜和沙兰却需要特定的宝石?
许多详细信息将会在后续中得以解答,其实最大的区别在于塑魂术和其他飓能术之间的不同之处。塑魂术有一些很特殊的地方,你可能有点弄混了,这种法术有一些别的法术所不具有的附加限制。
21. 我在重读《王者之路》时发现了一个有关仆族智者的问题,它们是否具有商议形态(Negotiating Form)?
这一点将在第二卷中得到解答,仆族智者并没有完全“受限”于战争形态,它们还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选择。
注释:在飓风压境之时,一旦在室外与一只灵体产生联结,仆族智者便有能力改变自身的外貌、体格及思想,改变后的不同状态称为形态(Form)。目前已知一共有六种形态,分别为战争形态(War Form,第一卷中仆族智者大部分时刻所处的形态)、工作形态(Work Form)、交配形态(Mating Form)、机敏形态(Nimble Form)、愚钝形态(Dull Form)、飓风形态(Storm Form)。此外还有一种奴隶形态(Slave Form),意指缺乏灵体羁绊的状态(无责任猜测:一般的仆族所处的状态),但其不属于真正的形态。
22. 须空的学徒西格吉尔是否来自柔刹大陆?须空有否带领他去过别的世界?
是的。不过西格目前还没有拜访过任何别的世界。
23. “信件”的收信人是萨奇德吗?
你指的是《王者之路》部分章节开头的那些题词节选吗?不,这些内容是写给别人的,收信人的世界与大家还未曾谋面。
注释1:萨奇德(Sazed),来自迷雾之子系列,一位特里斯保管师,在正传三部曲最终卷《永世英雄》中升华为和谐之神(Harmony)。
小道消息请勿轻信:写信人是须空,收信人可能来自须空的老家Yolen世界(盛传是条龙)。
注释2:另见2013年问答问题79-81。
24. 在另一个星球上能否使用你家乡的魔法体系?
说得在理,我会考虑这类设定的。
25. 您是否打算撰写一本类似于《三界宙圣经》的百科全书?我已经无数次沦陷在17th Shard论坛和Coppermind维基所开启的信息兔子洞里,一切实在是太有趣了,我真希望哪天可以一书在手看遍三界宙的所有细枝末节。
也许会吧,当然最近几年是不太可能的。
26. 须空到底多大?或者说他到底活了几岁?
自Dragonsteel的剧情发生之始他就存在于世了(孩子啊芸芸众生活不到他这么大……),但是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他并不是所有时间都保持着苏醒和警觉的状态。
注释:Dragonsteel是一套预计长度为七卷的三界宙系列小说,设定于Yolen世界,未出版。
27. 您喜欢哪种形式的同人?同人文、同人图还是书迷制作的物品?
出于某些原因我一般不看基于我的作品进行二次创作的同人文,不过我不讨厌同人文写手。我觉得最酷的事情莫过于欣赏小说的同人图,因为这样我就可以理解读者们是到底是怎么在脑海中勾勒我笔下的角色,还有哪些东西给予了画手们灵感。
28. 如果您必须挑选笔下的一个世界居住,您会去哪一个世界?为什么?
大概是迷雾世界Scadrial吧,这样我就能使用熔金术了,而且这个世界在技术上的革新进程也十分迷人。
29. 在您做签售时,书迷提出的最特别的要求是什么?
嗯……应该是在书页上作画吧。有人曾请求我画给他一只佩剑的史努比。
30. 请简短描述一下平时您是如何写作的,是否有一些不寻常的癖好?
我一般会工作到凌晨四点,然后一觉睡到大中午。我的职业赐予了我最为古怪的睡眠时间表,有时我只睡三个小时,然后起来写点东西接着继续回床倒头就睡。于我来说,一天平均的连续工作时间为四到六个小时,每次我都会写上至少1500字,我是个喜欢给自己设定目标的人。我房间里有个跑步机,打字的时候我都会在上面活动双腿,实际上这并不是真正的运动,因为一小时也就只会走上一英里,不过动动身子骨而不是终日而坐的确是好处多多啊。一般在下午五点半的时候我会结束写作,和孩子们外出嬉戏,与家人待在一起扮演起父亲和丈夫的角色,然后我会把孩子们送上床,和妻子享受二人世界,最后在晚上九点或十点重回工作状态投入第二轮写作。
31. 当足够敏感的联动型法器经过配对,是否可以实现电话的功能?
是的(当然从技术角度而言,这对于柔刹人民来说似乎太遥远了)。
32. 您的一系列早期作品(如White Sand和Dragonsteel)均未得到出版,您对于这类小说有什么计划吗?它们今后会出版吗?它们读来是否精彩,又或者这些书中的元素只是用来组织其他作品的备用物?
White Sand是个好故事,也处于三界宙的设定之下,我会渐渐完善它的。虽然它不是本烂书,不过也没达到优秀的程度。如果你写封邮件给我,我会把这个故事发给你。然而Dragonsteel就不行了,它包含了几乎每部小说的剧透信息,我现在还不希望把它公布出来。
33. 我想问个技术性的问题,有关飓光志中的宝石品种。不同种宝石之间到底是如何区分的?绿宝石和金绿柱石均属于绿柱石矿物,绿宝石的成色源于其中微量的铬、钒和铁元素;而金绿柱石的成色源于铁元素以及微小的晶体缺陷。因此,我能否通过观察颜色来区分这两种宝石?如果可以,一旦加热金绿柱石,它是否会失去使用价值(因为它会转变成无色或蓝色)?这是否是由其中的微量元素所决定的?您又会如何处理海蓝宝石(一种蓝色的绿柱石)?很抱歉提了个这么刁钻的技术性问题,但身为宝石控我真的想知道答案!
在做设定的时候我费了九牛二五之力研究这个,要是我说出来这占用了我多少时间你肯定会被逗乐的。从化学这方面讲,这几种宝石都是非常相似的,就如同你在上面提到的。一开始我尝试着把所有宝石都设定成完全不同的类别,不使用任何具有相异成色的同种晶体,但事实证明这不管用。根本没那么多宝石可供选择,所以我必须硬着头皮让一切都变得可行起来。接着我重新回到最初的设定,想到光凭色彩就可以区分宝石。如同迷雾世界中的钢和铁,虽然外表很是相近,却分别能够实现推与拉;这里的绿宝石和金绿柱石也是同样,它们也能够制造出不同的魔法效果。这般设定的理念便是物理层面上的物体(如金属或晶体)可以为魔法的施行提供一把钥匙。因此,说得啰嗦一点,成色不纯净的宝石就像迷雾之子系列中不纯净的合金,使用这类物品施行魔法的效率非常低,甚至可能完全不起作用。结论在此:宝石的化学性质和成色对于飓能“转变”(Transformation)的力量强弱有着密切联系。
34. 撰写小说续集的难处在于什么方面?
这与我写作的方式有关。写新书的想法让人兴奋,我就直说吧,新系列常常是让我有心思写完手头上的作品的一大诱因。我会这样告诉自己:“当你把这玩意好好写完,让它发光发热,你就能搞新计划了。”这也是我喜欢作家这门工作的原因之一,总是有机会尝试一些新的东西,况且这还能让我随时保持高产。写续集最困难的一点在于:没错啊,续集是新的,但它还是让人感到太熟悉了。我内心中有个小人在大叫:“我才不想写这种东西呢,完全不一样的写起来才过瘾。”然而,理智的声音也不可忽视:“这怎么行,你明明跟你的读者承诺要完成这个系列的!”此外,有不少主题、人物和故事只有在系列长篇中才能得以探索到位。如果作为一个读者,我绝对会更偏爱阅读系列小说,但对于作者来说,有些时候面对创作新故事的诱惑,下定决心继续撰写旧系列将变得异常艰难。
35. 您认为您笔下哪个角色最适合客串《权力的游戏》?
哈!我怎么忍心对我的角色们下此等毒手,我至今还没恨一个角色恨到要把他整蛊到这般田地!孩子啊你这问题实在是太奇葩了!一定要选的话我会把来自迷雾之子系列的凯尔西送过去,他还算达标吧。本人麾下并没有多少角色适合此道,不过凯尔西其实就是个变态,他酷爱杀戮,并从中获得享受和快感。他很少显露自己富有人性的一面,取而代之的是比如在他灭了某个贵族之后,他只会为自己的能力和手头的机会而自豪。在迷雾世界,凯尔西是个大英雄,只因为他杀的人是压迫者。写他的部分乐趣在于如果这货活在另一个故事里,那么他就有很大的可能摇身一变,成为恶人。当然在这里他仍然是英雄,原因在于他能够赋予自己变态的行径以高尚的动因。所以说,目露凶光的凯尔西相比我的其他角色们的确有着更高的可能性在维斯特洛大陆逃出生天。
注释:凯尔西(Kelsier),来自迷雾之子系列,是一位强大的迷雾之子,女主角纹的导师,盗贼团领袖,斯卡人起义的发动者,最后牺牲殉道,催生出一门名为“幸存者教”的新宗教。
36. 我最大的问题是续写时光之轮系列是否对您的写作产生了影响?如果有,在哪些方面呢?
毫无疑问是有的,我从中学到了很多。我认为续写时光之轮系列对一位作者的功力是一种很大的提升,最好的例子便是《王者之路》。《王》的初稿完成于2002年,其实作品质量不太好,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就是觉得不满意,然后我就跟编辑说我不打算出版它。当时我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学些什么,只知道我必须去学点东西。想法创意都摆在那儿,但是撰文技巧却成为了写作的拦路虎。直到完成The Gathering Storm我才明白自己当时在技巧上到底缺了什么,然后我才有能力返工修改《王》的第一版,当写出第二版之后我才变得满意起来。
37. 哪些作者、书籍和理念影响了您的写作?
回答到底能写多少页?罗伯特·乔丹就不用说了吧。我还想列出三位引导我走进奇幻世界的启蒙作家。其实我小时候不怎么看书,不过偏偏就在对的时间遇上了对的书,那就是Barbara Hambly的Dragonsbane。我喜欢她讲故事的方式,一下子就被她给领上道了。接着我就奔向图书馆开始疯狂寻找和Dragonsbane近似的书籍,当时我根本不知道还有种叫奇幻小说的类别存在。在图书馆的卡片目录中我发现了Anne McCaffrey的Dragonflight,她的Pern系列对我的写作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后是Melanie Rawn的Sunrunner系列,她笔下的魔法让我对于设定魔法体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经典著作中,我非常喜欢《悲惨世界》,同时我还是莎士比亚爱好者,要是莎翁仍然在世那就太棒了。
38. 您曾提到飓光志十部曲将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各为五卷。第二部分的剧情背景是否与第一部分截然不同?
第二部分将会集中讲述另外一些角色的故事,第一部分中出现的人物会偶尔露面。其实这并不算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更像是续集。
39. “阿勒斯卡语/阿勒斯卡人”(Alethi)这个单词的词源是否来自希腊语的“真相”(αλήθεια, alítheia)?又或者这纯属巧合?
的确纯属巧合。不过在我编制虚构语言时这类巧合经常发生,因为我时常会去寻找一种“语感”。例如Alethi这个单词来源于闪米特语,同时混杂了地中海国家的语言元素。所以如果它在现实世界中的语言中意味着什么,我不会特别惊讶。在迷雾之子系列中,斯特拉夫(Straff,意为绷紧、严厉)和伊兰德(Elend,意为痛苦)这两个角色的名字带有明显的日耳曼风味,我当时非常偶然地就挪用了两个正宗的德语单词。
40. 有个不太严肃的问题,须空十指健全么?
须空曾不小心把他几根手指给砍掉了,我怀疑在长出新的之后他是否还保留着那些断指。
41. 您对于Words of Radiance的封面有何看法?它招来了不少恶评,不过我觉得非常棒。《王者之路》的封面也是近期我最喜欢的封面之一。
我爱这款封面,不过我是Whelan先生的脑残粉,所以他的画作基本来者不拒。
42. 作为一名奇幻作家,描写架空世界是否会影响您看待现实世界的方式?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但我平时不太会去思考这类东西。我觉得奇幻的确改变了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不过与此同时我也是个颇有逻辑性的人。读者经常评论我的书是一种科幻与奇幻的结合体,因为我会把魔法体系设计得很有条理。而在讲故事方面,我比较注重人物的描写,我的目标是让读者觉得“没错,他懂我”。这无疑是一位作家的任务和挑战。奇幻世界并没有使我自身产生太多改变,然而那种致力于使角色受到大众喜爱的需求与热情,才是真正改变我的地方。
43. 您在写作中运用了很多种哲学理念,像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概念、柏拉图的洞穴比喻等。您能更详细地谈谈作品中对于哲学的运用吗?设定好一个奇幻世界是否一定需要哲学的辅助?
哲学并不是必须的,不过作者如果真的对这方面感兴趣倒是可以为他的写作增光添彩。没错,一些哲学理念的确存在于我的小说之中。我非常喜欢柏拉图的理念论,三界理论便是它的产物。斯宾诺莎的理论也经常会出现,而荣格的哲学观点则主要与精神上的连接有关(这就能解释为何所有仆族智者都可以同时演唱同一首歌曲)。
44. 有哪些关于十七神瑛团的信息是目前您愿意透露的?
十七神瑛团的的成员是一群对须空存有质疑的人,他们不认为他正在作他该做的事情。
45. 雷纳林和阿多林是否是达力拿的婚生子嗣?
好问题!是的,他们俩都是,尽管雷纳林对于发色的遗传并不如他哥哥那么明显。我想大概是有人发现了这点所以心生疑惑了吧。
46. 既然法器能够复制塑魂术的法力,那么它可否复制所有的飓能术法力?
可以的,好问题!法器能够复制所有飓能术法力。
47. 夜妖是否就是培养的真身?如果不是,那么她是否与其紧密相关?
这一点在书里有非常多的暗示。
48. 沙兰会和须空碰面吗?他们会不会来上一场看谁脑子动得快的大战?
好问题啊!孩子请你务必阅读第二卷看看能发现些什么!
49. 须空是否会在之后的书里再次以御前知策的身份回归?
是的。
50. 神瑛可以回到过去吗?
一切皆有可能。
51. 光辉骑士团旗下所有骑士团都会披挂碎瑛甲吗?
所有骑士团都拥有碎瑛甲,骑士们大可尽情使用,不过许多人(非骑士团)选择不披挂碎瑛甲。有些骑士并不是士兵,他们对穿盔甲这档子事没有兴趣。
52. 在《王者之路》的开篇中没有一位令使提到全能之主,也没有人与其对话,这让我觉得有些奇怪,因为令使们毕竟是全能之主派出的斗士啊。那么他们到底有没有见过他或和他说过话?
令使确与全能之主有过对话,而且他们也认为他们所蒙受的一切都是全能之主一手造成的。
53. 为什么沙兰可以在不看见符号脑袋的情况下画出它们?她是否也可以画出其他(对她)肉眼不可见的灵体?
沙兰和符号脑袋间存有的一种“特殊的联系”赋予了她这项能力。
注释:符号脑袋被许多书迷称为“Cryptic”(另一说是“Truthspren[真灵]”),不过目前并不确认这样的表达是否会出现在书中。
54. 灵界域和实界域是否也有自己的名字,就像“裂影界”是知界域的名字那样?
问得有理,不过不一定。“裂影界”这个词其实只是最初发现这个界域的人使用他自已的语言对“知界域”进行粗略翻译的结果,来自其他世界的人不见得会使用这个名称——他们会有自己的叫法。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实界域和灵界域。
55. “对应体征”(Focus,该词出现在《王者之路》的秘典中)的具体定义是什么?
对应体征与魔法体系有所关联,不过它更像是一种包围着魔法体系的哲学实体。这是一种哲学概念,就像是一类解释魔法体系的人工方式,近似于元素周期表的效用,而不是纯粹的对魔法体系的硬性规定。
56. 巴克希尔的女当家摧毁的令使雕像上的人物是莎拉什吗?
是的。《王者之路》序幕中提到的令使雕像群中唯独缺了莎拉什的形象,这是因为巴克希尔的女当家曾经来过。
注释:不过目前风行的“女当家=莎拉什”的猜测依旧处于被发卡的状态。(另见2010-2012问答中的问题42)
57. 除了柔刹星系(Greater Roshar System)之外,是否还存在其他的多世界系统?
是的,不过大家肯定还没见过它们。
58. 在第二卷中,伊舒娜的地位是否和第一卷中的泽斯类似(在每个插曲部分均现身且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
是的。
注释:伊舒娜(Eshonai),女性仆族智者碎瑛武士,在第一卷中此名字只被提及一次。
59. 捆缚风行术是否能在真空状态下进行?如果不能,这是因为它已经在施法物体间创造出真空空间了吗?
首先,问得好!风行术的运作的确和压力息息相关,但我不能更进一步了,只好给你发卡。不过这真是个好问题孩子!
60. 塔拉梵吉安智商的转变是否能用图像加以解释?又或者这其实是完全随机的?
他的助手都觉得这是随机的,但是当你一旦把他智商改变的曲线画出来,就会发现事实上所谓的“随机”都是人为的。
注释:另见2010-2012问答中的问题91。
61. 在塔地之战中,达力拿描述他所体验到的激越感和之前的有所不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的确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事儿发生了。
62. 泽斯的碎瑛刃看上去是否明显比一般的碎瑛刃要小巧?
是的。
63. 须空是否有在Shadows for Silence in the Forest of Hell中现身?
不,他没有出现。其实吧我是故意没把他放进去的,因为我想阐明的是须空只会拜访他认为重要的地方,此人并不仅仅是个会在不同故事中简单露脸的客串角色。
注释:Shadows for Silence in the Forest of Hell收录于马丁主编的奇幻选集Dangerous Women中,世界观设定于一个较为次要的三界宙星球。
64. 除须空之外,是否还有其他角色会在不同的书里进行穿越?
是的。其实《王者之路》里面就有好几个角色这么干了……还有,我曾说过《破战者》中出现过一位特里斯妇女,当然啦大家大概很难找到她。我估计没什么人能发现她的踪迹,不过当你们再一次见到她之时,一定会惊呼“等等!”然后再翻回去确认。
注释:有关《王者之路》里的穿越情节,详见分析文章《以什克的插曲章节解密》:http://blog.sina.com.cn/s/blog_9fd3770a0101hpc0.html
65. 目前在飓光志系列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三种光:飓光、达力拿幻象中的琥珀色光芒(见《王者之路》第十九章)以及迦维拉尔临死前交予泽斯的晶球所发出的黑色光芒(见《王者之路》序幕)。这三种不同的光是否分别指向三大神瑛?
不,琥珀色光芒其实更像是……说白了它就是飓光。
66. 那么你可以在飓风中看到它吗?当宝石在收集它的时候?
那个琥珀色光芒……啊不对……它根本不是什么和飓光相异的东西。储存于黄玉中的飓光与储存于蓝宝石中的飓光从外看起来成色并不相同,但是飓光本身的颜色其实是一样的,它只不过是经过了不同颜色宝石的过滤而已。说到泽斯手头那只晶球的黑色光芒,就完全是另一码事儿了。
注释:其实,飓光最原始的颜色是白色。
67. 难道说是虚光???
这光芒确实与另一位神瑛有所关联。这又如何?
注释:虚光(Voidlight),提问者的自造词。
68. 须空是否是阿多拿西众神瑛中的一员?
好问题!他不是。
69. 那么……他是否是吟游歌者?
他与吟游歌者团体有一定的联系。
70. 您能告诉我一些有关Larkin和它们所具备的能力的信息吗?
在第二卷里你会读到一些内容,它们的能力与飓光有关。
注释:就目前的信息而言,Larkin出现在第二卷莱丝的插曲章节中,是一种形如飓虫的生物,长有可折叠的翅膀和银色的眼珠,可能产自艾米亚。大部分Larkin业已灭绝,在世的数量十分稀少。出于未知缘由,它们备受世人垂涎,甚至连尸体都可以卖上一大笔钱。在第二卷插曲章节的结尾,莱丝从雷希群岛岛民手中获得了一只活体Larkin。有人怀疑,Larkin能够摄取飓光。另外,光辉骑士团示意图背景中的生物,已被证实是Larkin。另见2010-2012问答中的问题32。
71. 即使只有塔恩一人履行约誓,这份契约也依然有效吗?
是的。
72. 帕拉奈图书馆(Palanaeum)是以令使Palah命名的吗?
是的。其实最初我参考的是希腊文,是Athenaeum吧?没错,就是它。
注释:Athenaeum意为图书馆或文学协会,有时也意为雅典娜神殿。
73. Palah是否已经在书里现身?
在第一卷中所有令使要么已经被提及,要么已经出场了。
74. 有人猜测她就是那个在帕拉奈图书馆周围漫步的老年妇女。
猜得真不错!在这里我不会做详细说明,其中一些人其实很明显,然而另外几个人一般读者很难注意到。
75. 请用一句话概括阿多拿西神话体系,解释什么是Sliver和Splinter(三界宙术语)。
上古时期发生的一起大事件摧毁了阿多拿西,它随之化为十六块碎片。有十六人获取了这十六份力量。
注释:阿多拿西(Adonalsium,本词来源于希伯来语中的Adonai,意为上帝)是最高的创世主神和其神力的统称;神瑛(Shard)是阿多拿西破碎(Shattering)后十六个次一级神明和十六种次一级创世神力的统称,每一种神力都拥有不同属性并因此而得名,例如荣誉(Honor)、仇恨(Odium)等等。当某人持有一份力量即可化为神明(此时人体会气化形成一种虚无状态,意识无限扩展)。每一个星球都会有若干神瑛降临,来创造并维持星球的运转,并赋予该星球居民以魔法的力量。
76. 人?指的是人类吗?
我把所有具有智慧的物种都称作“人”。如果有人在获取力量后又将之释放,我们称他为Sliver,他的行为就像一只正在不断往外漏气的气球那般。举例:迷雾之子系列中的御主大帝和凯尔西。Splinter指的是无人持有的力量,因此一般表现为具有自我意识的形态。举例:飓光志系列中的荣灵。
77. 我最热切的疑问就是我们是不是错过了一些有关世界观设定的解释?来自沃林教国家的女性究竟为何要区分闲手和禁手,又为何要遮盖住禁手?
请放心,你没有错过好戏。始终有人在问我这个问题,大家会在未来的书中看到更多解释。不过,这一点其实和我们地球上的文化没有太大差别。在某些国家,人们并不轻易向别人露出脚底;而在另一些国家,露出头顶又是不敬的。在沃林教文化中,亦是如此。一系列审美观念都是逐渐形成的,必然会有个中缘由,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一本出自某位艺术家之手的著述。此人在书中宣称只用单手即可完成的活动才能称为女性技艺,而男性技艺需使用双手,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女性的灵巧特质和男性的蛮力特质相吻合。一些柔刹人对此论断并不苟同,但是这一区分两性技艺的风俗已经逐渐形成。这就是女性禁手的由来。一个很典型的体现就是女性开始使用单手进行绘画,同时在上流社会中也开始流行使用单手处事。我相信你一定已经注意到,处在较低等级的女性并不像贵族女性那么注意闲手和禁手的区别,很多人只是佩戴手套加以表示。
求学期间研究人类学的经历让我对于不同文化间的一系列禁忌产生了相当大的兴趣。在一些文化中,某物被公认为一大禁忌;然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它又不被加以禁止,这便是作为人类的奇妙之处吧。目前我就只能说这么多啦,还有更多内幕尚待揭晓。
78. 我非常喜欢迦熙娜和沙兰之间的对话,她们探讨的话题有时也会涉及无神论、上帝以及盲目的信仰等等。您还会对于这方面的情节加以扩展吗?哲学话题在今后也会占据一定的篇幅吗?在阅读中我很是享受这一点,也希望能看到更多。
你能喜欢我真的很开心。这些问题对于迦熙娜和沙兰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于某些别的角色也甚为关键,比如达力拿。你一定会看到更多相关的内容;不过,如果剧情和人物塑造并不需要这类描写,我不会轻易加入。
如果《王者之路》第五部分的结尾所发生在达力拿幻象中的一切均为属实,那么柔刹大陆上就会诞生一个有趣的神学难题。声称自己为上帝的人同时也承认自己已被杀害,这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无神论者的正确性,同时也指出了他们的错误认识。一旦迦熙娜与达力拿相遇,他们之间必然会生发出一场令人期待的辩论——曾经的上帝已死,这对于无神论者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迦熙娜是否会继续坚称上帝其实根本不存在?这一定会很有意思。
79. 在《王者之路》里,须空的那封信是写给一条龙的,对吗?
须空称呼他为“老爬虫”。
80. 他是不死之身吗?
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不会衰老,但可以被杀死。
81. 你确定这是男“他”而不是女“她”?
是单人旁的男“他”。
82. 卡拉丁和泽斯会不会在第二卷中展开一场大战?
嗯,他们都被画在封面上了,不知道你是否见过这张图?卡拉丁出现在前景,而泽斯出现在背景里,图中他们俩正充满敌意地望着彼此。此外卡拉丁已经被雇佣为达力拿的贴身保镖,而泽斯恰好受命要将后者刺杀,两人的对峙似乎在所难免,所以你的猜测还是十分有道理的。
83. 荣寿这家伙到底有没有遭到报应?
你会在第二卷里读到不少相关的剧情,他一定会被提及,请放心!
84. 深渊恶魔与雷岩兽之间有没有什么亲缘关系?
没有,不过这是个好问题啊。大家会在第二卷开篇的若干章节中见到雷岩兽的描写,达力拿在某一场幻象中就见到了一只,所以你们很快就能了解它们究竟是从何而来的了。其实,雷岩兽与虚渡的关系更近,而深渊恶魔只是大陆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
85. 在接下来的九本书中,我们依然会看到很多卡拉丁的POV吗?
在卷二里大家依然能看到大量卡拉丁的POV。其实我打算在每本书里都赋予他重要的戏份,至少在前五本,因为这一部分主要讲述的是有关卡拉丁、沙兰和达力拿的故事。飓光志系列将分为前后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均是五卷的长度,而卡拉丁很可能不会在第二部分中出现。当然我不会告诉你他最后到底是死是活,因为这两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86. 须空的真名究竟叫什么?
(围观群众:少年啊,他不会告诉你的!)
嘿嘿,这货用过的名字实在是多得数不清,我干脆随便告诉你其中的一个吧……
【2010年至2012年书迷问答全译】
1. 飓光志第二卷的POV角色分布和第一卷一样吗?一些二线角色的戏份会否有所增加?
第二卷中主要的POV角色与第一卷相同,纳瓦妮的戏份会增加;各位还会读到一些次要角色的POV,包括仆族智者在内。此外,在后续系列中,迦熙娜、纳瓦妮和塔恩三人的重要性会逐渐加强,不过我无法确定这会体现在哪本书中。第四桥队部分成员的戏份也会变多,虽然他们不会成为主角,但是你们会看到他们更多的故事。
2. 把沙兰作为主角写起来与上一卷中的卡拉丁相比难度有发生变化吗?
比写卡拉丁更容易些吧,我真是迫不及待地想把她的故事呈现给大家了。
3. 诸如茜尔这类具有智慧的灵体难道就是“柔刹的侍灵”?
好高端的问题,送你朵小红花!
注释:侍灵(Seon),是伊岚翠世界Sel中一种奇特的魔法生灵,通常担当侍从之职,非常忠诚。侍灵的外表看来仿如一只漂浮的光球,球体中心闪耀着代表其名姓的艾欧符号(Aon,一种书写系统)。
4. 来自其他星球的人也可以使用碎瑛刃吗?
可以。
5. 您最喜欢您笔下的哪部作品?
无法作答啊,这就好比有人提问谁是我最疼爱的孩子一样。
6. 淳湖里的鱼儿们到底有什么底细?
我说你们不是一直都喜欢魔法鱼这类玩意么?
7. 我们能否在飓光志的某一卷中欣赏到一场在风行骑士、识唤术师和熔金术师之间展开的大战?
之前已经反复强调过,我不太可能会在飓光志系列中去深层探讨不同世界之间的联系。当然在所有具有三界宙意识的角色身上的确会发生不少酷炫的事情,不过这不是本系列的重点。我希望它可以保持一种剧情上的衔接,不然对于那些不了解背景信息的读者来说就不太公平了。不过请注意,飓光志第二卷尾声中的内容应该会给你惊喜!
注释:识唤术师(Awakener),是《破战者》中所有可以施展识唤术(Awakening)的能力者的统称。识唤术是一种通过为无生命物体注入驻气(BioChromatic Breath,简称Breath,是破战者世界Nalthis的生命之源)从而使其变为活物(确切而言是令其模仿活物)的法术,施法过程中需要消耗周边物体的颜色作为助动燃料,同时施法者必须说出精确的命令语(Command)控制识唤物的行为。(中文译名参考自台版)
8. 人类首次出现在三界宙的哪个星球上?
人类起源于Yolen星球。
9. 光辉骑士团的所有成员都是人类吗?
是的。
10. 在柔刹大陆上是否存在非人类种族或具有感知的非人形种族?
仆族智者不是人类,这一点想必你知道;艾米亚族中有两支也不是人类。另外具有感知的灵体亦分为很多种。不过这里“具有感知”的概念要看你怎么定义了,比如你是否认为雷沙迪乌马是具有感知的生物?
11. 亚马兰最终是否得知卡拉丁杀死的碎瑛武士的身份?
是的。
12. 如果一个角色拥有多把碎瑛刃,在十下心跳之后他是否能同时召唤出这些武器?又或者每一把碎瑛刃需要分开召唤?
需要分开召唤。
13. 须空到底要如何处置他的战利品?他是不是在哪儿安了个保险箱?又或者是把所有东西都随身携带?
这货身后有个大本营。
14. 飓光志第二卷中是否会出现基佬角色?第一卷里是有个搞基的冲桥手,不过我更希望能看到一些戏份重一点的角色,那样的话就太福利了。
近几年我开始越来越注意性取向这方面的问题了,但我还是决定先走比较保守的路线。跨进这趟浑水有风险啊,弄得不好比不弄还糟糕。我有个叫Ryan的基友,也就是现实版的第四桥队德雷赫,从他身上我可以得到一些初期的反馈,同时还能了解自己到底哪里写得不妥。好吧,我只能说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
15. “秘典”的编纂者究竟是何方神圣?我之前一直认为对三界宙有如此深刻了解的人非小说作者莫属,所以我觉得这应该是您作的注释,然而是否存在这样的可能性,“秘典”其实是须空写出来的(或者是萨奇德、某位神瑛)?
“秘典”确是由三界宙中某位人士编纂,不过我现在不想挑明此人的身份。
注释1:“秘典”(Ars Arcanum)几乎出现在每一部三界宙小说的末尾,内含该书魔法体系的详细介绍(由于内地不同作品的译本译法并不统一,所以这一共性并不明显)。
注释2:在某次访谈中此人的身份被揭示了出来:一种可能性是是须空,另一种可能性是某位十七神瑛团成员。
16. 在飓光志第二卷中我们会见到碎瑛装备的插图吗?
沙兰在拜访碎瑛武士决斗场之时很可能会画下素描的。
17. 您曾说过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不止一把碎瑛刃,真的有人能够挥舞两把重剑么?
话说02年的初稿里可真的有人这么干了!
18. 第一卷的标题《王者之路》取自一本故事书,由此来看您是否打算把后九卷小说都冠以某本现世著作之名?
这是最初的计划。
注释:飓光志第二卷的标题曾暂定为《无尽之书》(The Book of Endless Pages,即第一卷中迦熙娜赠予沙兰的书籍),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最终修正为Words of Radiance(传闻是因为“无尽”二字过于讽刺)。
19. 哪个三界宙世界是您的最爱?
最爱?大概是柔刹吧,因为它最为独特。
20. 泽斯施展飓能术之时是否也需要像卡拉丁那样与荣灵建立纽带?
不,他不需要。嗯,也送你朵小红花吧!
21. 如果有人像达力拿那样使得一手好剑,他能否用碎瑛刃把脚下的星球刺出个洞来?
呃……我觉得此人绝对会直捣地心,那样的话根本不会有好果子吃嘛!
22. 到底怎样才能成为无真奴?
这一点将在以泽斯为主角的书中得到解答,会出现在他的回忆章节中。
23. 培养是否和荣誉一同降临柔刹?又或者她先于荣誉到达?
好问题,他们是一起来的。
24. 吸血鬼能否依靠塑魂术创造出来的血液存活?
可以。
25. 三界宙里有巧克力这种东西存在吗?
有的,不过柔刹大陆没有。
26. 施展塑魂术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比如转变1千克高脚杯后依然得到1千克血液)?
大部分情况下是这样的。
27. 如果卡波萨无意刺杀迦熙娜,他和沙兰会有结果吗?
我无法确定。卡波萨的确对沙兰有意思,可他偏偏又是一名训练有素的刺客,注定要从事渗透敌方以及获取诸如沙兰这类人信任的勾当。如果他起初无意刺杀迦熙娜,他也不会有借口接近沙兰。不过,我觉得你想问的是假如他们真的展开了交流,两人是否会在一起。这还是有可能的,不过我不认为他们最后能修成正果。
28. 飓光志将分为前后两个部分,那么贯穿首尾的“大主线”是否依然存在?
是的。
29. 到底在哪本书中三界宙的大一统概念才会被揭示出来(众神瑛以及须空的计划)?会在第三套迷雾之子三部曲里吗?或者更早些?您打算在哪本书中写就联系您所有前期作品的“隐藏线索”?
第三套迷雾之子三部曲的确会涉及到不少相关内容。我尽量试试能不能把须空的故事趁早写出来。
注释:第三套迷雾之子三部曲将发生在未来,很可能会带有浓烈的科幻色彩,书中的角色将进一步提升熔金术及储金术的功能广度和效力,同时做出不少突破空间限制的创举,有传是超光速的旅行(《执法熔金》及其续集发生在近代,即第一套三部曲剧情的三百年之后,时代背景接近工业时代,有着明显的蒸汽朋克+西部冒险的味道;第二套三部曲将发生在我们的时代,预测会朝着罪案/悬疑/都市奇幻类方向发展)。
30. 阿多拿西破碎之前,三界宙中是否存在魔法?如果有,它以什么形式出现?
是的。在Dragonsteel里你会找到答案。
31. 您有没有考虑过使用东部街区俚语撰写一段回文诗?这个想法在我脑海里盘旋了老久,感觉应该会很屌。
哈,这个嘛……看来我要缴械投降了。撰写《王者之路》里的那段回文诗生生费了我好几周的光阴,我不停地改呀改,就想让它读上去更漂亮些。在这段快速写就的帖子回复中其实我不太敢接受如此的挑战,虽然只是玩玩而已。
注释:东部街区俚语(High Imperial/Eastern Street Slang)是来自迷雾之子系列的角色“幽灵”(Spook)所使用的方言。举例:Wasing=Was doing;Wasing the run of there= I was running to that place。“幽灵”原名莱斯特伯恩斯(Lestibournes),是一名年轻的锡眼师,最后成为迷雾之子和迷雾大帝(Lord Mistborn)。
32. 《王者之路》内封里的那张光辉骑士团示意图背景中的生物到底是什么?网上有人叫它蟹蜂(Crabwasp),也有人叫它龙蜂(Dragonwasp),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类生物的大小介于一个手掌与一只香瓜之间。你会在以后慢慢了解它们的。就像大部分来自艾米亚的生物,它们非常之古怪,国土遭洗之后变得非常之罕有。
注释:这个生物所代表的符号将在后续剧情中产生重要的作用,不过“Crabwasp”和“Dragonwasp”这两个词均已证实不会被作者所采用。
33. 在您设定书中的世界观之时,是否有参考地球上的环境?如果有,分别是哪些地方给您带来了灵感?如果没有,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您有动力去创造全新的世界?
所有在迷雾之子系列中出现的城堡都是基于我曾拜访过的真实建筑加以设计的。迷雾的灵感则来源于一次爱达荷州之行,当时我正驾着我的小车飞速驶过一片雾气缭绕的堤岸。
《破战者》的设定灵感来源于一次夏威夷之旅。
柔刹大陆的原型是潮水坑和珊瑚礁。
34. 神瑛的个性会影响其所创造出的人类的个性吗?
会有一些轻微的影响。
35. 如果某人有能力进入裂影界,他是不是也能学会如何跃界(Worldhop)?
理论上可行。不过想去伊岚翠世界Sel的话还真是挺困难的……
36. 在您的书中,我们能读到许多有趣而独特的世界观设定,其中所描述的地域与文化都显得相当真实可信。迄今为止哪些设定是您觉得做起来最富有乐趣的?您最喜欢它们的哪些方面?
我觉得目前的心水设定非柔刹大陆的灵体莫属!这些生物实在是太特别了,不过我从没觉得它们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说到灵体,它们总给人一种神话里那种小精灵的感觉,不过它们其实并不违背奥妙无穷的三界宙设定,反倒是非常契合。我很喜欢写它们。
37. 《王者之路》中的柔刹地图是否显示了该大陆的全貌?依此看来柔刹是否是一个完整的泛大陆?有没有构造板块一说?
柔刹的确是一个泛大陆。我没法断言说在这片版图之外就真的空无一物了,不过另一个完整大陆是不存在的(这一点与迷雾世界Scadrial不同)。在泛大陆之上没有构造板块一说。
注释:泛大陆指的是晚古生代时期全球所有大陆连为一体的超级大陆。
38. 跃界者(Worldhopper)们在不同的三界宙世界中是怎么互相交流的?是否存在一种通用的语言?他们每来到一个新的世界就必须要学习当地的语言吗?
他们没有通用的语言。
39. 荣刃是否也像碎瑛刃那样与神瑛“荣誉”有关?前者的关系是否更强?
你的看法很正确。
40. “仇恨”(Odium)这个词在某些字典上有以下两种释义:1)自身产生仇恨的情绪;2)引发他人仇恨的情绪。这两者是否都可用来诠释这位神瑛的特质?
是的。
41. 您曾透露说柔刹大陆上存在超过三十种魔法体系。我猜其中有十种飓能术和十种虚能术,那么另外十种魔法是否均处在一个具体的分类之下?如果有,您能告诉我们那究竟是什么吗?
法器学是其中的一部分。
42. 您曾向我们证实,排却引子和达力拿的幻象桥段,在《王者之路》的现代剧情中其实已然有几位令使现出了真身。那么是否有光辉骑士团的成员实际上也在正文中出场了(这里指的是来自乌有斯麓的古代光辉骑士,不是指像卡拉丁那样的仍处于进阶期的现代光辉骑士)?假如您决定给在下的问题发卡,也请行行好再透露一点令使的秘密吧!
我可以回答你!很遗憾,实际上并没有古代的光辉骑士出现在《王》的现代剧情之中。
注释1:有关业已登场的令使角色(除在尾声中露面的塔恩之外),目前流行着几个可能性较高的预测:1)巴克希尔的女当家的身份已确认为莎拉什;2)序幕开头出现的坐倒在门廊上傻笑的长须男子被疑是艾沙;3)若干被描述为“说话不带任何口音”的过场角色也被划入了怀疑范围。
注释2:普及一个小知识,在这里提到的“发卡”一说,原文写作“RAFO”,即“Read and Find Out”的缩写。这个用法常见于国外奇幻论坛中,当书迷欲向作者请教涉及大量后续剧透的问题时作者一般会选择不予作答,于是便华丽丽地发出了RAFO卡片。
43. 在沙兰请求迦熙娜收其为徒之时,迦熙娜提及了沙兰继母的名字——玛丽瑟·吉维尔马。那么这位玛丽瑟·吉维尔马是否曾与迦熙娜本人或其熟人会过面?
不,她们素不相识。你会在第二卷中对玛丽瑟有更深入的了解。实际上她只不过是一位普通的乡下光眼种,没什么特别值得挖掘的内容。相比之下,沙兰的生母就不简单了……
44. 三界宙的实界域是否在构造上或多或少地与现实中的宇宙有相似之处?从迷雾之子系列来看,其中出现的太阳系和我们的太阳系明显有着相同的运行规律。不过我们似乎没怎么看到过有关星系、星团及超星团等天体系统的描述,这些概念是否存在?假如三界宙的构造确实与宇宙一样,那么不同的星球是否都包含在一个体系之内(比如都位于一个星系之中)?又或者它们其实分布得很开?
好问题!在设计三界宙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是和宇宙差不多的,不过我设想中的三界宙更像一个致密矮星系,此外还会有很多其他的玩意。当然啦,三界宙的规模比我们的宇宙要小得多,就天体的数量而言肯定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45. 我的疑问与书写系统有关。在《破战者》中,当Siri教授Susebron阅读时,她提到了“shash”这个词,可是这个词也出现在了《王者之路》中,此时它被描述为表“危险”之意的对铭。这下问题来了:这两个世界的书写系统是否有什么联系?又或者这纯属巧合?如果两者有所关联,那么这两种书写系统是否是同源的?Nalthis人与柔刹人是否发迹于同一支古人类种族?如果我有幸能熬过发卡的考验,就再追加一个问题:人类被逐出宁静园的传说是否与之相关?
三界宙里总有不少语言及文化方面的有趣关联。虽然不同的星球养育了不同的人类,但是众神瑛均享有同一个起源。不过宁静园的传说与Nalthis/柔刹的关联并无渊源。
46. 深渊恶魔死后自其体内升腾起的烟雾般的灵体到底是什么?
它们与深渊恶魔享有共生关系,有助于使深渊恶魔这类甲壳生物生长至现有的大小(这一点适用于低重力的富氧世界)。
47. 阿多拿西神话的灵感从何而来?您是否已经计划了很久了?又或者这只是灵光一闪的成果?
这个想法诞生了有一段时间了,在我构思Dragonsteel的时候就已初现雏形。写《伊岚翠》的同时,相关的设定也得以启动。须空这个角色老早就出现了,而且他一直都在,之后我才把阿多拿西放进他的剧情主线。很久很久很久以前我曾写过一个老得掉渣的短篇故事,讲的是须空在某个星球上想方设法地要搞明白那里的魔法体系是如何运作的。
48. 您为何在《王者之路》的终稿中把男主角的名字修改为“卡拉丁”?
问得好啊!孩子你怎么把我想抛给自己的问题全都给偷走了,我本来还想将来在官网的注释栏目里把原委细细道来呢!如果仍有人不知道的话我先说一下,卡拉丁(Kaladin)原来的名字其实叫“Merin”,做出改名这个决定好生艰难啊,因为撰写《王者之路》的历史那可得追溯到很久之前。早在2000年我就开始写以Merin为主角的故事了,这个角色一直陪伴着我,大概差不多有十年了吧。关于改名这档子事源起于以下几个方面:
1)其实我一直对这个名字不太感冒,虽然我总是顽固地使用着它。参与试读(我们称那一版的《王者之路》为初版《王者之路》)的读者们纷纷表示:“这名字实在是太女孩子气了”。我呢,只好辩解说:“好吧,有时候在不同的文化中某些名字听上去的确会有点像女性的名字”。举个例子,直到最近我才发觉毕尔博(Bilbo)和弗罗多(Frodo)的真名其实是“Bilba”和“Froda”。托尔金在某份注释中写道:“我把他们的名字加以英语化,这样一来在《魔戒》系列小说的‘译本’中,这些名字就能显得更加富有男子气概;然而,毕尔博和弗罗多实际上还是用Bilba和Froda来称呼自己。”总之“Merin”这个拼写无论怎么读都还是有点像女孩的名字,不过那时我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立场。新版《王者之路》的一大着力点在于卡拉丁这个角色的成长过程。在初版中,他早早就进行了选择;而在新版中,我希望他能够做出与之相反的决定。这个转折点几乎成了前后两版剧情的一道分水岭,两者自此之后的差异越变越大。这样一来如果我开始向读者披露初稿的内容,一切都将变得非常有趣。当然现在我还不会把这些东西放出来,因为这涉及到大量剧透;但是所有角色和原先相比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角色个性的变化也是存在的,这就像一本书的或然版本。
2)因为这个角色前后的变化实在是太大,我着实不敢再相信他还是之前的那个人物了。
3)鉴于那时我还在续写《时光之轮》,自己笔下某个角色的名字和佩林(Perrin)过于相似让我觉得很困扰。而且在初版中Merin还不算大主角,但在终版中他肩负起了这个职责。初版的一大特色在于角色POV的分布非常平均,然而终版中Merin的这个位置占据了之前两倍的剧情,因此他也就摇身一变成为绝对主角。我认为此书的绝对主角一定需要一个更强大甚至更有神话感的名字,所以我这才着手为Merin进行改名,在尝试了无数可能性之后,终于敲定“卡拉丁”。
49. 您曾向我们解释说破碎平原的设定其实是从Dragonsteel中拿过来的。真的很难想象没有破碎平原的《王者之路》会变成什么样,如果这一点成为现实,柔刹大陆之上又会是何种光景?您能详述一下您做出这个决定的过程吗?
初版中柔刹大陆的构造和终版中其实没什两样,不过初版的剧情几乎都发生在塔冠城以及另一个目前还未提及的地方。初版中很多岔子都出现在对时间的把握上。我把一些内容提前了,另外一些内容则被延后。比如说,初版的序幕其实是终版的尾声。大家都知道吧,里面写道有个人突然出现,接着猛敲城门?现在这一章节是以知策的POV展开的,然而起初却不是这样。你们如果把知策从里面剔除,基本上也就能大致了解“原始”的序幕长什么样了。没错,时间线上的改变相当之大。
在我写书的那段时间,最大的问题之一在于卡拉丁这个角色,他注定要走上艰难的道路,可他偏偏却做出了简单的抉择。我渴望能找到一个好的剧情线把整本书的点点滴滴都串联起来,我手上是有不少角色,但是我没有剧情。世界观和角色是我最先把握住的东西,实际上角色来得最快、世界观紧随其后,之后我才慢慢开始编写剧情。我已经计划好了整部史诗系列的大体走向,然而我仍然需要特别为第一卷编出强有力的情节,战争这种元素所要求的东西可不只是一点点。
基于这样的原因,我决定把战事爆发的地点搬离阿勒斯卡,并思索着该怎么设计这场战争。这时Inkthinker(也就是Ben McSweeney,他正忙于绘制本书的概念设计)突然跟我说:“嘿,我刚画了张草图,是一些生活在深渊底部的生物,你觉得好不?”然后他就给我看了他的作品。
我告诉他我正在构思一种露出水面的珊瑚礁地形,接着他就给了我一张脑珊瑚的设计稿,图上恰好是破碎平原的原型,其中有个大怪物在深渊中活动。当时我就震惊了:“哇!”真的,我之前写的一本书里面就使用了这样的设定。然后我脱口而出:“等等,我能不能把这个设定换过来用?比起Yolen世界,破碎平原难道更适合柔刹大陆么?”渐渐地我开始认可这样的做法,我变得愈发喜欢它了。真是不幸,破碎平原是目前为止Dragonsteel里唯一值得一书的设定了。
所以,我略显残忍地把破碎平原从它的老家转移到了柔刹大陆,同时原先一些住在Yolen世界的配角们也不得不搬家到柔刹。石头就是其中之一,虽然这个角色其实也经历了一定的变动。随着他的到来,吃角族诞生了,这个种族以前从未在我的书里出现过。如果有人读过Dragonsteel就会明白,石头原本是Ke'Chan族的一员。不过我没法把这个文化也送走,因为它在Dragonsteel中意义非凡。其实我可以把一些剧情和地点转移过来,但是问题在于你不可能在切掉一些内容的情况下依然使小说的灵魂保持完整。因此Ke'Chan族决不能离开Dragonsteel的领地。当然啦,对于石头来说只要转个国籍就行了,为此我专门为他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文化。让我倍感欣慰的是,一切看上去还是挺完美的。
注释:脑珊瑚因其独特的外形而得名,呈圆形,表面有深深的凹槽,看上去就像人的大脑。
50. 您有言在先说飓光志的魔法体系中会包含Lightweaving,这还在计划之中吗?
是的。
注释:Lightweaving是须空在Yolen世界主修的魔法,此法的精髓是操控幻象。已有确切消息表明光辉骑士团中有一支是Lightweaver。
51. 在《王者之路》中是不是有哪个柔刹人已经具备施行Lightweaving的潜力?
是的。
52. 在《王者之路》中,须空曾送给卡拉丁一支笛子,这玩意会在以后起到重要的作用吗?又或者它只是个很普通的东西?
这我真不能回答你,给你发张卡吧。
53. 沙兰的记忆是一种飓能吗?
好问题!沙兰在留下记忆的时候除了纯粹的生理机能外还有别的东西在协助她完成这项过程(确有魔法的力量包含在内,但我在这里不想明说这到底与飓能术有无关系)。
54. 亚克西斯有没有肢体再生的能力?
亚克西斯的确能做一些“有趣的事情”,而他恰好是两支特殊的艾米亚族中的一员。
55. 您希望看到您的作品被改编成动画吗?
是的,我很好奇啊!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让这样的设想成真。
56. 回文性是飓光志的一大特色,而《王者之路》正文部分恰好是1001页,这一点难道仅仅只是巧合吗?
一开始还真是巧合,当我发觉其实可以把最终的页数进行调节的时候,顿觉这实在是太酷了。以后我可能会叫出版社好好考虑这类做法。
注释:这里提问者所指的版本应该是Tor美国精装版。
57. 泽斯的祖父瓦拉诺是否也是无真奴?如果不是家族的原因,那么泽斯到底做了什么让深族人蒙羞的事而沦落至此?
瓦拉诺不是无真奴。在深国社会中,泽斯曾一度很受待见,后来出于某种理由被人认定做出了背叛乡亲之举。预知后事发展请期待以他作为主角的那本书吧!
58. 《王者之路》想要探讨的主题究竟是古老魔法的再生还是新兴技术的滥觞?抑或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您能解释一下吗?
孩子啊你难道会读心术?这个问题深得我心!飓光志系列想要探讨的主题……的确是这两者的关系。不少奇幻作品都是围绕着“魔法已逝”的基调展开的,这大可追溯到托尔金时代,大家都懂的,精灵业已离去,魔法亦然。每次读到这类主题我总觉得有点伤感,于是我就想写一本讲述魔法回归的书。与此同时,我又对技术这一方面充满兴趣,尤其是技术的发展,而当它一旦与魔法联系起来,那可真是瑰丽无比啊。所以呢飓光志系列讲的就是魔法的再发现以及魔法是如何与科学产生化学反应的,总体说来就是如何用科学的方式使用魔法。我每一本小说中的主人公们施行的魔法都是相当具有科学性的,我希望在这些世界中魔法可以真正改变每一个人的生活,就如同在技术革命的浪潮中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普通人的生活一般。这便是我想在小说中表达的理念。
59. 《王者之路》正文的结构非常特别,您为何决定采用这样的模式?此外,又是什么催生出了插曲章节?
又是个好问题,孩子啊你真是太辣手了!嗯……撰写史诗奇幻的一大风险在于你写得越长,笔下的角色也就会越多,这样一来分给每一个角色的戏份必然会变少,这一点着实让人万分沮丧。为了避免这一现象,你要么会染上马丁的习惯,一本书里只涉及众角色中的一部分,有时甚至连一半都不到;要么重蹈《时光之轮》的覆辙,乔丹在中期为每一个角色都编写了少量故事,后果便是几乎没有谁的剧情线得到实质性的发展。
如果大家回过头再瞅瞅《伊岚翠》,就会发觉其实我在这本小说里尝试了很多有趣的东西,特别是篇章的构造。而在飓光志系列中,我也同样希望能采用一些特殊的写法,这会在某些方面提升史诗奇幻本身的优势并且减少问题出现的几率。因此我便着手进行小说结构的设计,一开始就决定每本书都会有一位第一主角,同时其余角色的POV以短篇的形式出现。之后又加入了插曲章节,因为我着实欣赏诸如马丁、泰德·威廉姆斯等作家的写作方式——不停地在相异的地点转换,展现不同角色的人生一瞥。然而问题就在于,大部分史诗奇幻作家在这样做的时候,往往会把这些角色都作为主要的角色,此般折腾下来作家手头长长的人物表上又得增添新丁了。而当我撰写插曲章节的时候,希望传达的信息则是:这些角色并不是主角,插曲的作用在于展现这个大千世界的一角,却不强求新增剧情线,主要的叙述精力还是会放在主角们身上。此外还有些个人的原因,我实在是太想给大家介绍这个世界里那些有趣的地方了!
如果你某天能读到《王者之路》的初版便会发现,实际上当时全书一共有六位主要的POV角色,他们分别身处不同的地域并且有着完全不交叉的剧情,我是本着展现世界各地不同情况的原则来写的。光在第一卷中这种写法就已经不堪重负了,想想看要写好六条独立的剧情主线,真是要人命!之后我便在这一基础上做出了改变,把剧情加以浓缩,比如说我把卡拉丁和达力拿的剧情线与阿多林的剧情线合并在了同一个地点,之前的三条POV线过于相似,至少在合并之后,这三人之间可以产生一定的交流。
按照之前的说法,插曲章节为实现地域穿梭提供了可能性,它们实际上就是一系列短篇小说的合集。当你拿到这本书后,可以把它分解为以下几个部分:长篇小说/卡拉丁+中长篇小说/沙兰和达力拿+短篇小说/来自世界各地的情况+卡拉丁的回忆章节。为了加强剧情主线,每一本书都会呈现一位主角的回忆章节。
我希望这样的小说结构能够达成以下几点效果:在不介绍过多主角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展现整个世界的风貌。当你读到插曲章节之时,完全不需要转移太多的注意力,你可以抽空去读它们但是你没有必要死记这些情节。这到底算什么?这就是传说中可以阅读但不需要记住的桥段。在小说的结尾,主角们经历了成长过程,他们的过去也被揭开,关于这帮人的故事已经讲得差不多了,这时你会发现其实还有不少其他角色正在干着不同的事情,他们的剧情发展才刚刚启动。
关于插曲里出现的角色(泽斯是个例外,他的地位更偏向于主角的阵营),他们有时候可能会反复露面,不过大家没必要强求自己记住他们。他们对于主线剧情的推动起不了什么大作用,只是在加强广度这方面有所贡献。在我们专心于“一些重要的剧情”之时,插曲角色们会带领我们经历一些发生在别处的好玩的事情。我不会把这些情节搞成一部风光片,我的角色们也不会在乡间漫步引着大家边走边看。我趋向于把小说都设置在一个具体的地点,如果非要出现旅行的桥段,我们就跳过它。
注释:泰德·威廉姆斯(Tad Williams),美国奇幻作家。
60. 在《王者之路》中,您是否觉得某些场景写起来特别顺手?相反地,有没有什么地方让您觉得不太爽?
我真想表达一下自己对于插曲章节的热爱之情!写插曲着实让人有动力去完成余下的内容,因为我可以通过它们写一些全新的东西。那么插曲中的场景是否是我的挚爱呢?还算不上,不过那应该是我最喜欢写的部分。我能够借此机会稍微喘口气,然后随性地写上些怪里怪气的内容。
嗯……说到比较不爽的部分?修改书稿的难度是人尽皆知的,在临近终稿时达力拿的情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写起来真可谓难于上青天啊。还有,阿多林原先并不是POV主角,把他扶正又花了不少精力。可怜的阿多林啊,你大概已经抢占了最难写角色的标杆!原因倒不是这个角色不易描写,给我造成麻烦的地方在于我必须把阿多林之前的剧情重新进行组织,同时把它们改写成达到POV主角标准的形式,另外达力拿的剧情线也要相应地加以扩展。
61. 如果某位柔刹人的双眼颜色不同,他会被如何对待?
我要给你发卡了!不过这一点会在第二卷中加以探讨,我已经写完了一段沙兰的回忆,里面恰好包含了这个。
62. 仆族智者吃不吃东西?
吃的。
63. 您是怎么结识帕特里克·罗斯福斯的?
其实吧,我们俩一开始是在某个网漫的论坛上认识的。
注释:帕特里克·罗斯福斯(Patrick Rothfuss),大热奇幻系列《弑君者传奇》(Kingkiller Chronicles)的作者,与桑德森是好友。
64. 十七神瑛团的成员是否来自不同的星球?
是的。
65. 您能向我们确认《王者之路》的尾声是否真的完全出自知策的POV?因为有人发觉在这里面塔恩的荣刃被唤作“碎瑛刃”,不科学啊。
别怀疑,尾声的剧情确是以知策的POV展开的。至于为什么会出现“碎瑛刃”一说那是由于荣刃也属于碎瑛刃。
66. 阿多拿西破碎之前,三界宙中唯一存在的社会到底处于何种技术水平?
我要修正一下你的问题:阿多拿西破碎之前,当时的三界宙社会到底处于何种技术水平?回答:发展水平不及我们的现代社会。
67. 是否能建立一座只存在于裂影界中的城市?
是的。
68. 关于艾尔霍卡能够在镜子中看到异样符号这个事实,我们会在后续中见到相关的解释吗?他能够施行塑魂术,对吗?
总有一天呵……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孩子!
69. 为什么沙兰这妹子总是叽叽喳喳的?我没别的意思……
沙兰还很年轻,她实在是经历得太多了发发牢骚也没错吧。
70. 沙兰有碎瑛刃吗?
有的。
71. 您怎么会这么牛逼?
告诉你,本大爷每日起早第一件事就是服用牛逼丸,这药是特地找人开的,效果拔群啊!
72. 灵体会死吗?
会的。
73. 您笔下不少配角在身体健康这方面都存在问题,您能对此加以解释吗?
我发觉在小说中这类角色经常受到忽视,甚至遮遮掩掩不被提及,所以我就想把他们放进我的作品中。
74. 您平时读电子书多还是纸质书多?
在家的话我更喜欢读纸质书,在外面的话就看电子书。
75. 您最喜欢的一本书是?
应该是《悲惨世界》。那个法文我没拼写错吧?……
76. 您曾自学过武术吗?
我所有的武术知识全来自于书籍和影视作品。
77. 在您写书时,初稿一般有多“烂”?许多作家坦言他们每一本小说的初稿都非常糟糕。
真是蛮烂的。在初稿中,我通常会注重塑造角色但不会把力气放在编写对白上,因此故事的描写相当零散,会越写越冗长,然后就可能酿成大错。
78. 您笔下大部分主角都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类真“英雄”,他们立志为家庭、社会以及其他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且一般没有自私自利的一面,也很少怀揣所谓的“肮脏”的动机。未来我们会否见到一些以自我为中心但并不是恶人的角色?
嘿孩子你忘了凯尔西!(笑)
的确有很多作家擅于刻画“肮脏”的角色,他们把故事也处理得很棒,但我不认为过于善良的角色就一定不现实——实际上我身边几乎所有人都是像纹或达力拿那样的。他们想成为一个好人,他们也非常努力地在往这个目标前进。近几年来奇幻文学开始愈发转向阴暗的那一边,这不是坏事,不过就我个人而言那不是我所喜欢的写作模式,无论是剧情还是人物。
当然啦这不意味着我不会去做一些尝试。在我的一些书中某些特别边缘的角色的确是走上了此道,不过他们更像是一种例外,这类价值观绝对不会成为主流。
79. 达力拿将其碎瑛刃交予撒迪亚斯以换取冲桥手的自由之举,仅仅是出于致谢之意吗?又或者他内心中其实早已计划着要组建一支对其绝对忠心的军队?
达力拿当时肯定看到了这么做的其他好处。不过,他最原初的动机并不在此,而是想做出一个声明——不仅仅是向冲桥手致谢,更像是一种昭告。达力拿意在向阿勒斯卡军宣布:“我们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财富与人命相比不值分毫”。
80. 所有神瑛都具有弱点吗,就像“毁灭”和“守护”无法看见金属那样?
是的。
注释:“毁灭”和“守护”来自迷雾之子系列。
81. 如果碎瑛刃的持有者以一种非法的方式使用碎瑛刃,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这要看是什么类型的碎瑛刃了(《王者之路》中已经出现三种不同的碎瑛刃)。对大部分碎瑛刃来说不会产生什么后果,但有一些肯定是会有的。
82. 您究竟是如何成为一名作家的?如果我没记错您原先好像计划成为一名医生来着……
说来其实没什么新意,在我读到人生中第一本奇幻小说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这才是我!我想干这个!”所以我竭尽所能地朝着这个梦想前进,不过我老妈倒当真想劝服我去当一名医生。在高中毕业前,我终于说服自己作家并不是什么现实的职业,于是就进了大学学习生化专业。之后我才意识到化学并不是我的真爱,而且我怀念写东西的感觉,因此就转了专业全身心投入写作。
83. 在三界宙中欲施行跃界,是否会产生副作用?比如疾病、衰老以及时间旅行所带来的滞后效应?
是的。
84. 您是否计划设定出一个世界,那儿魔法体系的运作是基于某种仪器的?就像带扣的皮带或护腕之类的东西,能够赋予施法者以特殊的力量?
是的。
85. 您在书中把迦熙娜的无神论观点诠释得非常好,这是怎么做到的?我是一名坚定的无神论者,于我来说看到一位教徒起码能够尝试着去理解我的观点,真是异常感动。您的这些无神论观点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取的?
我找到了一些非常棒的无神论论坛,不是“憎恶宗教”的类型,而是更趋于理智更富有深度的那种。网友在上面探讨是么是道德、抒发他们无神论者身份被发现时的感受并且传达各自的生活哲学。在阅读帖子的同时我对他们产生了很大的敬意。
我还在论坛上与一些无神论者展开了交流以确保我写出来的东西没有偏离轨道。这一点相当关键,因为我的世界观与他们不同,所以一旦写错,那就会错得很离谱。我真的不希望我的书会对读者造成侮辱。
注释:桑德森是一名虔诚的摩门教徒。
86. 您会怎么对待一本书的负面评价?
这要看是什么样的负面评价了。在亚马逊上我常能看到一星的评级,那都是不喜欢这本书的买家发布的。读者的口味各异,我的书不见得适合所有人,没有一本书能做到这点。那么我又该如何?一切都顺其自然吧。
87. 您将来会不会考虑写一本《布兰登·桑德森的奇幻文学指南》?
嗯……也许吧。坦白说来,如果想要写这本书,我脚下的路还很长。在落笔之前我仍有不少需要学习的东西,而前辈之中已经有人做得非常好了。斯蒂芬·金干得很漂亮,奥森·斯科特·卡德的《如何撰写科幻和奇幻小说》(How to Write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也同样优秀。现在我手头已经囤积了大量可用的资源,但是要编写一本“指南”书籍还是和平时的写作很不一样。我估计自己还得再等上一到两个十年才有可能胜任此举。
注释:奥森·斯科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是著名科幻系列《安德系列》的作者。
88. 您曾说过在神瑛降临之前,每一个星球就已经有它们自己的名字了。就柔刹而言,是否也遵循这一规律?
是的。
89. 您能不能告诉我一些之前从未披露过的三界宙秘闻?
三界宙中有一些星球是没有神瑛的,另有一些星球只有神瑛的碎片存在。三界宙中共有十个核心星球,三界宙小说全部发生在这些星球上。
90. 这十个核心星球里有没有哪个世界是没有神瑛的?
这十个世界均会受到神瑛的的影响。
91. 有人怀疑塔拉梵吉安这个角色不太对头,因为之前他还是个连走路都不太稳的垂暮老者,后来怎么就在泽斯面前摇身一变,俨然成了一名野心重重的谋略家?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塔拉梵吉安曾寻求过古魔法的帮助。他每天清早睡醒后的智商都是不一样的,有时他是位天才,而有时又会沦为白痴。为了检测他的智商,每天睡前塔拉梵吉安都会写下数学题,如果第二天一早他无法做到一定的分数,守卫就会受命好好看着他以避免让其做出重要的决定。
注释:这一段剧情会出现在第二卷中,塔拉梵吉安将拥有他的插曲章节。
92. 您在很多作品中都打破了奇幻小说的惯有模式,您能否透露更多这方面的心得?
这一点是没错,不过这不是我唯一的目的。挑战传统奇幻所定下的条条框框的确很有乐趣,不过这不该成为写作的全部,因为一位作家的潜力真的会被榨干。皮尔斯·安东尼就是个例子,他笔下的双关语很好玩,不过最后这样的写法却不幸成为了小说的累赘。我很喜欢自己的反传统写作路线,而在《王者之路》中我也对挑战年龄层次的玩法感到很满意。一段围绕着一名正处知命之年的男子和一名小他几岁的女子所展开的夕阳红恋情在奇幻文学中是不太常见的,爱来爱去似乎总是年轻人的事情。
注释:皮尔斯·安东尼(Piers Anthony)是美国最杰出的奇幻作家之一,代表作为《赞斯系列》(Xanth)。
93. 您有无意向写作其他类别的小说?
近期应该不会。每次当我想写点其他类别的书,最后总会或多或少与科幻/奇幻沾上边。所以我这人无论写什么都会自动带入科幻/奇幻的元素,哪怕只有一丝一毫。不过我觉得我大概会去写像《侏罗纪公园》那类的惊悚/悬疑小说。
94. 您发誓您会一直写作直到被送进棺材吗,就像乔丹大爷那样?
我想象中的画面是这样的:当我翘辫子的那一天,你们会发现我正陷在座位里,而脑袋则了无生气地倒在键盘上。我刚刚输入了七千多页的字母“Z”,这样一来我就能在来世继续写作了。
95. 如果您真的不小心死了,请务必留意您的脸正对着哪些字母键,因为脑残粉们一定会在接下来的几年疯狂地分析您所作出的选择到底意味着什么。
好吧。我觉得我的孩儿们大概会试着把它出版为我的最后一部作品……
96. 泣雨季究竟多久出现一次?
一年一次,与之相对的是一场极度强劲的飓风。顺便说一句,本系列中一年只有十个月。
97. 须空能够进行时间旅行吗?如果能,那么众神瑛可否做到此举?
迄今为止须空只去过未来。当然这货不可能熬过这么多年,他转而采用了一些和时间膨胀有关的技术。由此来看其实须空已经比一般人要活得久得多(在相对时间和真实时间中他都做到了这一点)。
98. 我们是否已经在《王者之路》中遇到了所有主要的POV角色?如果还没,那么百分比大概是多少?
你们基本上已经遇到了大部分POV角色。让我扳着指头数数……他们分别是卡拉丁、达力拿、阿多林、迦熙娜、沙兰和纳瓦妮。另外还有泽斯、塔拉梵吉安、塔恩以及另一位令使,不过我还不打算透露这位令使的身份。这位神秘的令使,怎么说呢,我觉得你们应该见到他/她了,此人一直都在。好吧孩子,其实所有POV角色都已经出现了。
注释:在原话中桑德森使用了一次“he”来指代这位令使,因此这位人士为男性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99. 那个冲桥士官盖兹最后到底怎么了?之前还好好的,在59章中他就突然消失了。下一卷中他会回归吗?
其实书中已经有不少线索表明他到底干什么去了,我还指望有人能够猜出来呢。我本计划着在第一卷中说明的,但是总觉得还没到时候。我大概会在第二卷中回答这个问题,现在你们大可加以揣测。
100. 卡拉丁的父母还活着吗?如果活着,他们是不是对儿子的所作所为很是气恼?
他们还活着。关于第二个问题我要发卡给你了。
101. 死掉的仆族会变成深渊恶魔吗?
不会。
102. 序幕中临死的老国王交予泽斯的发光黑色晶球到底是什么?
今夜份量最重的RAFO卡是你的了孩子!
103. 在我翻到小说的地图页时,经常会看到大量不同的地名,这些有名有姓的地方是否都会在书中提及?我总是很好奇作者最后会使用多少设定好的内容。
在我设计一张地图时,我不会强迫自己使用里面全部的地名。说白了,假如我的角色们去过所有在地图上标明的地方,那才奇怪吧。所以这些地名绝不会全部出现,不过相当一部分都是很重要的。
104. 飓光志的主角们会在将来去往其他的国家吗(就像卡拉丁在梦中飞过的大片疆域里的那些形形色色的地方)?如果会的话,他们的旅行将持续多久?
放心吧这可是一部史诗奇幻!必然会有很多角色展开他们的旅行去往别处,也许不是每个人,但是你一定会看到不少这方面的剧情。其中一些是短期的,另一些则是长期的。
105. 数字“十”是本系列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那么“十蠢”是否是共有十支的光辉骑士团的对立面?
实际上,“十蠢”是十令使所代表的十信条的对立面(不过这些信条最后为光辉骑士团所吸收并采纳,所以这其中的确有所关联,不过不可混为一谈)。
106.《王者之路》各个章节中均有一个用以分隔不同场景的符号(排列成三角形的三颗钻石),这是不是鬼血会的标志?
鬼血会的标志是三颗互相重叠的钻石。使用这个符号不是我的本意,而是Tor出版社的编辑设计的。
107. 问个很现实的问题:假如您因故无法完成飓光志系列(或是其他三界宙小说系列),您会挑选谁来续写?
有好多优秀的作家可以胜任吧,帕特·罗斯福斯会是我的第一人选。不过我有点怀疑他能不能干好,因为帕特也有自己的书要写,此外我们的写作风格也是迥异的。这样一来我也许会选择更年轻的作者,就像我当时被选上续写《时光之轮》一样。现在我能想到的人选似乎都不太可能有精力从自己的工作中缓过神来,然后去接手别人的长篇作品。
消息来源
http://www.theoryland.com/listintv.php
http://www.17thshard.com/forum/topic/7267-words-of-brandon-compiled-x-2/
http://www.tor.com/blogs/2014/06/brandon-sanderson-answers-your-questions-about-the-way-of-kings
整理汉化:Botanica
本文出于个人兴趣汉化,仅供学习交流,禁止未经同意加以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