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beth Kubler-Ross: Five Stages of Grief
<<five stage of grief>>是由瑞士的心理学家Elisabeth Kübler-Ross在1969年时提出来的,库伯勒-罗丝模型描述了人对待哀伤与灾难过程中的5个独立阶段。这一模型是伊丽莎白‧库伯勒-罗丝在她1969年出版的“论死亡与临终”(On Death and Dying)一书中提出,将「悲伤」分为五个阶段,我们在弥留之际或者面临巨大损失时,我们的悲伤会经历明显的五个阶段。
There are five stages of grief:
Denial,
Anger,
Bargaining,
Depression,
Acceptance.
哀伤五阶段,也成为死亡五部曲。
第一个阶段是“否定”;
第二个阶段是“愤怒”;
第三个阶段是“讨价还价”;
第四个阶段是“沮丧”;
第五个阶段是“接受"。
了解这五个阶段及各阶段的症状,是协助他人疗伤止痛的第一步。
以下就分别说明这五个阶段:
1否认
这个阶段常见的反应是孤立、震惊、呼吸急促、喉咙紧绷、常叹气、四肢无力、以及失去胃口。悲伤的人容易逃避现实,他们不断告诉自己:「我无法面对这种事,我要装作不知道,那么这件事对我就不会有影响。」
2愤怒
这一阶段的情绪反应是愤怒,并且会寻找代罪羔羊。处于悲伤的人自问为何会遇到这种事,他们认为这是不公平和不对的,并认为自己有权感到愤怒。
3沮丧
经历「否认」和「愤怒」这两阶段后,再来他们已力气用尽,转而哭泣、情绪低落,甚至无法起床面对每一天,同时变得健忘且哀伤。
4讨价还价
在这个阶段,他们会自责,对所发生的事怀有罪恶感。他们会对自己说:「如果当时我这么做、或是如果我那么说就好了」,以为只要当时的做法不同,就可以扭转命运。事实上,我们无法同命运讨价还价。
5接受
悲伤的人适应了自己所遭遇的情境,重新调整生活并继续过日子。这时,心情变得比较好,开始过自己的生活,并创造新的回忆。
库伯勒-罗丝把该模型应用到所有灾难性的个人损失上(工作、收入、自由),也包括家人的逝去,甚至离婚。她也提出这些阶段不一定按特定顺序发生,病人也不一定会经历其中所有阶段,但是她认为病人至少会经历其中两个阶段。
There are five stages of grief:
Denial,
Anger,
Bargaining,
Depression,
Acceptance.
哀伤五阶段,也成为死亡五部曲。
第一个阶段是“否定”;
第二个阶段是“愤怒”;
第三个阶段是“讨价还价”;
第四个阶段是“沮丧”;
第五个阶段是“接受"。
了解这五个阶段及各阶段的症状,是协助他人疗伤止痛的第一步。
以下就分别说明这五个阶段:
1否认
这个阶段常见的反应是孤立、震惊、呼吸急促、喉咙紧绷、常叹气、四肢无力、以及失去胃口。悲伤的人容易逃避现实,他们不断告诉自己:「我无法面对这种事,我要装作不知道,那么这件事对我就不会有影响。」
2愤怒
这一阶段的情绪反应是愤怒,并且会寻找代罪羔羊。处于悲伤的人自问为何会遇到这种事,他们认为这是不公平和不对的,并认为自己有权感到愤怒。
3沮丧
经历「否认」和「愤怒」这两阶段后,再来他们已力气用尽,转而哭泣、情绪低落,甚至无法起床面对每一天,同时变得健忘且哀伤。
4讨价还价
在这个阶段,他们会自责,对所发生的事怀有罪恶感。他们会对自己说:「如果当时我这么做、或是如果我那么说就好了」,以为只要当时的做法不同,就可以扭转命运。事实上,我们无法同命运讨价还价。
5接受
悲伤的人适应了自己所遭遇的情境,重新调整生活并继续过日子。这时,心情变得比较好,开始过自己的生活,并创造新的回忆。
库伯勒-罗丝把该模型应用到所有灾难性的个人损失上(工作、收入、自由),也包括家人的逝去,甚至离婚。她也提出这些阶段不一定按特定顺序发生,病人也不一定会经历其中所有阶段,但是她认为病人至少会经历其中两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