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魔幻注入城市的传奇建筑师
19-20世纪,三位享誉世界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巨匠在西班牙先后诞生。达利、毕加索、米罗的绘画特征鲜明、立体、独立,如同那座充满魅惑的城市——巴塞罗那一般,令人为之倾倒。当时西班牙的艺术风潮风头正劲,令整个世界为之瞩目,然而,在一个夏日的清晨,被这三位绘画天才所一致推崇的建筑大师却如同乞丐般孤独离世……他的建筑作品中有17项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文物,8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他,便是将人类思维中最为魔幻的因子注入建筑作品的西班牙传奇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
1926年6月7日,高迪如常去往Sant Felip Neri教堂祷告,一辆有轨电车却将他撞倒在地失去知觉。送至医院时,因为缺乏有效地身份证明,再加上那常年如乞丐一般的破旧衣着,致使昏迷中的高迪并未得到及时的救治。第二日,圣家堂牧师虽然认出了他,却为时已晚,回天乏术……6月10日,他孤独离世。12日,巴塞罗那的民众自发聚集在圣家堂的地下墓室中,为这位伟大的建筑师送别。那一日,高迪的生命回到原点,带着他所有伟大且奇幻的梦想,如同婴儿般悄无声息的沉睡在世界上最伟大建筑之一的圣家堂内。
时光回溯至1852年7月26日,高迪出生于离巴塞罗那不到100公里的小镇中。金属工艺师的家庭背景,令他在儿时曾做过锻工、木工、铸铁和塑膜。在他的青少年时期,用双手去感知与塑造世界自然成为了他与别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加泰罗尼亚地区炎热干燥的气候、地中海湛蓝的精魄、色彩分明的大地骨骼与山坳里群林茂密的地景本身就充满魔性与梦幻,在这里长大的高迪自然也被赐予了疯狂浓烈、急躁任性,却又天真魔幻的性格特点。
对于高迪来说,1878年无疑是他职业生涯最为重要的一年。在获得建筑师的称号的在同时,他遇到了一位“伯乐”——欧塞维奥•古埃尔 古埃尔(Eusebio Guell)。他既是高迪的至交密友,同时也是一位热心社会改革的纺织行业巨子。在别人看来高迪那古怪寡言少语的模样,却被他视为天才的象征,因为他深信“正常人往往没有什么才气,而天才却常常像个疯子。”有了他的赏识与财力的资助,高迪在建筑构想上有了更加疯狂且不顾一切的勇气与魄力。
在高迪的建筑理念中,“自然”是永恒且最为令人心醉的主题元素。18 世纪风靡园林艺术的“ 如画”运动,为高迪的艺术设计灵感做了最佳的诠释。在《美的分析》一书,威廉•荷加斯也由此衍生出了对美学的观点,即“蛇形线赋予美以最大的魅力。请注意:在最优美的形体上,直线最少”。由此,“曲线”建筑风格也更加得到重视与发展,强烈的冲击了之前所流行的几何、规则、对称等观念。
1906年由高迪所设计的巴特罗之家,便是“曲线”建筑的个中翘楚。以童话故事为灵感,扭曲的线条将高迪内心最为诡异荒诞的建筑思想一一披露,强烈的色彩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巴特罗之家从某种意义上已经完全超越了“建筑”领域,而演变成一种超现实的思想产物。体现在宏观上则是浸淫着建筑师梦想的艺术品,同时也是尊重自然的结果。
但是在材料选用方面,高迪却贴近简单且质朴。他将华丽多彩的装饰艺术作为整栋建筑的内在表现。严谨的结构与跳跃性极强的色彩混搭,令人目眩。匪夷所思的十字架烟囱、如鳞片一般拱起的屋顶,以及色彩斑斓的玻璃明窗、人骨造型的阳台支架都是他魔幻设计的经典代表。
如果说巴特罗之家是高迪童话构想的建筑代表,那么米拉公寓则更像是出自地域恶魔之手。被阳光海滩所包裹的巴塞罗那一直是以炫目日光所闻名遐迩,但如洞窟一般的外形设计却令人只望一眼便周身冷却。正如他一直贯彻的建筑理念一般,在曲线的运用上他堪称登峰造极。他偏爱圆形、双曲面和螺旋面,而大自然正是孕育这一元素的最佳地点。在米拉公寓里,蝶形羽翼般的石质隔墙仿佛是蝴蝶精灵翅膀的化身,屋顶平台上六个大尖顶和若干小的突出物体,更加让人对高迪超前的艺术理念敬佩。有些如同神话中的怪兽,有的则像脸谱化的花蕾、骷髅以及当时还没有人想象到的“天外来客”。
没有人知道,高迪的建筑灵感来源于那里,但在这之后,巴塞罗那那些中规中矩的建筑物再无法受到人们的任何瞩目,与高迪的作品相比,它们变得毫无生机,彷如死灰。西班牙人把对高迪的称谓从“疯子”变为了“天才”,但他却仍然特立独行,在生活中像个邋遢、傻气且疯癫的怪人。
19世纪末期,高迪的建筑生涯到达了顶峰。1883年接手的圣家教堂,使他更加蜚声国际,但可惜的是直至他离世,圣家堂也未完工。实际上,直到现在,由于经费的原因,教堂的建设工作仍在进行。
教堂拥有四个高达105米的圆锥形塔,站在圣家堂前,仰视高耸入云的塔尖,内心的震撼无法比拟。高迪艺术设计的精髓也正是如此,当人们凝视他诡异莫测的建筑作品时,感受到的是心灵的共鸣,恰恰是如此无生命的建筑物令人们感受到大自然与生命的神奇。高迪的宗教与哲学思想,渗透在他所有的作品中,即便对基督教没有丝毫了解的人,也无法忽视信仰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达芬奇》杂志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1926年6月7日,高迪如常去往Sant Felip Neri教堂祷告,一辆有轨电车却将他撞倒在地失去知觉。送至医院时,因为缺乏有效地身份证明,再加上那常年如乞丐一般的破旧衣着,致使昏迷中的高迪并未得到及时的救治。第二日,圣家堂牧师虽然认出了他,却为时已晚,回天乏术……6月10日,他孤独离世。12日,巴塞罗那的民众自发聚集在圣家堂的地下墓室中,为这位伟大的建筑师送别。那一日,高迪的生命回到原点,带着他所有伟大且奇幻的梦想,如同婴儿般悄无声息的沉睡在世界上最伟大建筑之一的圣家堂内。
时光回溯至1852年7月26日,高迪出生于离巴塞罗那不到100公里的小镇中。金属工艺师的家庭背景,令他在儿时曾做过锻工、木工、铸铁和塑膜。在他的青少年时期,用双手去感知与塑造世界自然成为了他与别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加泰罗尼亚地区炎热干燥的气候、地中海湛蓝的精魄、色彩分明的大地骨骼与山坳里群林茂密的地景本身就充满魔性与梦幻,在这里长大的高迪自然也被赐予了疯狂浓烈、急躁任性,却又天真魔幻的性格特点。
对于高迪来说,1878年无疑是他职业生涯最为重要的一年。在获得建筑师的称号的在同时,他遇到了一位“伯乐”——欧塞维奥•古埃尔 古埃尔(Eusebio Guell)。他既是高迪的至交密友,同时也是一位热心社会改革的纺织行业巨子。在别人看来高迪那古怪寡言少语的模样,却被他视为天才的象征,因为他深信“正常人往往没有什么才气,而天才却常常像个疯子。”有了他的赏识与财力的资助,高迪在建筑构想上有了更加疯狂且不顾一切的勇气与魄力。
在高迪的建筑理念中,“自然”是永恒且最为令人心醉的主题元素。18 世纪风靡园林艺术的“ 如画”运动,为高迪的艺术设计灵感做了最佳的诠释。在《美的分析》一书,威廉•荷加斯也由此衍生出了对美学的观点,即“蛇形线赋予美以最大的魅力。请注意:在最优美的形体上,直线最少”。由此,“曲线”建筑风格也更加得到重视与发展,强烈的冲击了之前所流行的几何、规则、对称等观念。
1906年由高迪所设计的巴特罗之家,便是“曲线”建筑的个中翘楚。以童话故事为灵感,扭曲的线条将高迪内心最为诡异荒诞的建筑思想一一披露,强烈的色彩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巴特罗之家从某种意义上已经完全超越了“建筑”领域,而演变成一种超现实的思想产物。体现在宏观上则是浸淫着建筑师梦想的艺术品,同时也是尊重自然的结果。
但是在材料选用方面,高迪却贴近简单且质朴。他将华丽多彩的装饰艺术作为整栋建筑的内在表现。严谨的结构与跳跃性极强的色彩混搭,令人目眩。匪夷所思的十字架烟囱、如鳞片一般拱起的屋顶,以及色彩斑斓的玻璃明窗、人骨造型的阳台支架都是他魔幻设计的经典代表。
如果说巴特罗之家是高迪童话构想的建筑代表,那么米拉公寓则更像是出自地域恶魔之手。被阳光海滩所包裹的巴塞罗那一直是以炫目日光所闻名遐迩,但如洞窟一般的外形设计却令人只望一眼便周身冷却。正如他一直贯彻的建筑理念一般,在曲线的运用上他堪称登峰造极。他偏爱圆形、双曲面和螺旋面,而大自然正是孕育这一元素的最佳地点。在米拉公寓里,蝶形羽翼般的石质隔墙仿佛是蝴蝶精灵翅膀的化身,屋顶平台上六个大尖顶和若干小的突出物体,更加让人对高迪超前的艺术理念敬佩。有些如同神话中的怪兽,有的则像脸谱化的花蕾、骷髅以及当时还没有人想象到的“天外来客”。
没有人知道,高迪的建筑灵感来源于那里,但在这之后,巴塞罗那那些中规中矩的建筑物再无法受到人们的任何瞩目,与高迪的作品相比,它们变得毫无生机,彷如死灰。西班牙人把对高迪的称谓从“疯子”变为了“天才”,但他却仍然特立独行,在生活中像个邋遢、傻气且疯癫的怪人。
19世纪末期,高迪的建筑生涯到达了顶峰。1883年接手的圣家教堂,使他更加蜚声国际,但可惜的是直至他离世,圣家堂也未完工。实际上,直到现在,由于经费的原因,教堂的建设工作仍在进行。
教堂拥有四个高达105米的圆锥形塔,站在圣家堂前,仰视高耸入云的塔尖,内心的震撼无法比拟。高迪艺术设计的精髓也正是如此,当人们凝视他诡异莫测的建筑作品时,感受到的是心灵的共鸣,恰恰是如此无生命的建筑物令人们感受到大自然与生命的神奇。高迪的宗教与哲学思想,渗透在他所有的作品中,即便对基督教没有丝毫了解的人,也无法忽视信仰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达芬奇》杂志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