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公开课《心理学导论》+ BBC
【耶鲁大学公开课:心理学导论】
小帖子楼: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1309924/?type=like#sep
【第11节—— Duchenne smile】
【第12节——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
------------课表整理----------------------------------------------------------
01 概述
02 大脑
03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结构、人格发展阶段、潜意识、梦
04 斯金纳行为主义、 学习形式、强化效应
05 婴儿是如何思考的、思维的发展历程
06 思想、语言、手语
07 记忆类型、注意决定、斯特鲁普效应、变化盲视
08 长时记忆、遗忘
09 爱的三角理论、吸引3+4、
10 演化、情感、理性之进化的合理性—— 框架效应
11 微笑、恐惧、橱柜理论
12 孩子与父母、互惠利他、囚徒困境、暴力
13 人们为什么会有差异—— 性格、智力、基因遗传、环境
14 什么激励我们—— 性、库里奇效应、性别
15 道德—— 道德感/判断、善恶的动力、米尔格拉姆实验
16 自我的三个主要表现、个体偏向、马太效应
17 印象、皮格马利翁效应、刻板印象;睡眠、梦
18 抑郁症、躁狂症、情感障碍、行为认知疗法
19 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恐惧症、解离性障碍
20 幸福、快乐水车
-----------------------------------------------------------
【BBC】
一、《关于睡眠你应该知道的十件事 》——睡眠时间每天至少5h,保证睡眠周期
1.降温睡觉:体温升高后,再次达到最低时,睡意最浓——{睡前1小时洗个热水澡}
2.睡眠限制:减少在床上逗留的时间;固定睡觉和起床时间,其他时间精力集中。
3.最佳打盹时间:14点-17点,30分钟为佳(7点-12点,18-20点不要打盹)
4.缓解打鼾:打鼾往往与疾病有关,比如高血压、中风和心脏病。
非处方药→轻微患者;严重者需遵医嘱
5.睡前避免喝酒和咖啡
咖啡因——延长我们的入睡时间,抑制深度睡眠,醒来次数多。
酒精——帮助深度睡眠,但不保持睡眠。
6.褪黑激素的减少让人更清醒:蓝光灯模拟日光,对于早起的人有效;想要好的睡眠要拉上窗帘。
7.睡眠饮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消化时,会释放出胰岛素,胰岛素帮助色氨酸进入大脑产生睡意。蛋白质转换成氨基酸阻止色氨酸进入大脑。
所以中午吃肉更精神,晚上吃碳水化合物,睡得香,最好睡前四小时。
8.克服时差←重置生物钟:禁食16小时(可饮水),到目的地按照当地正常进食。
人体内有食物钟,16小时的饥饿会激活食物钟,控制人体,控制人体的睡眠模式。
9.全身肌肉绷紧和放松练习→帮助更好的睡眠(睡前15分钟)
10.薰衣草的香味促进睡眠
【睡眠五阶段】昏昏欲睡→ 进入轻度睡眠→ 深度睡眠→ 深度睡眠→ 做梦- 眼睛快速运动
五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每个周期持续约一个半小时。健康的睡眠通常要经历4 到6个周期,不管哪个周期被打断都有可能影响我们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从而造成情绪不稳定,损害长期健康。
【FOX NEWS】
新的研究表明规律的睡觉时间不仅对家长的健康好,这也能够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
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发现睡觉时间规律的3至7岁儿童在认知测试中表现比没有固定时间的孩子更好。
小帖子楼: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1309924/?type=like#sep
【第11节—— Duchenne smile】
![]() |
【第12节——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
![]() |
------------课表整理----------------------------------------------------------
01 概述
02 大脑
03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结构、人格发展阶段、潜意识、梦
04 斯金纳行为主义、 学习形式、强化效应
05 婴儿是如何思考的、思维的发展历程
06 思想、语言、手语
07 记忆类型、注意决定、斯特鲁普效应、变化盲视
08 长时记忆、遗忘
09 爱的三角理论、吸引3+4、
10 演化、情感、理性之进化的合理性—— 框架效应
11 微笑、恐惧、橱柜理论
12 孩子与父母、互惠利他、囚徒困境、暴力
13 人们为什么会有差异—— 性格、智力、基因遗传、环境
14 什么激励我们—— 性、库里奇效应、性别
15 道德—— 道德感/判断、善恶的动力、米尔格拉姆实验
16 自我的三个主要表现、个体偏向、马太效应
17 印象、皮格马利翁效应、刻板印象;睡眠、梦
18 抑郁症、躁狂症、情感障碍、行为认知疗法
19 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恐惧症、解离性障碍
20 幸福、快乐水车
-----------------------------------------------------------
【BBC】
一、《关于睡眠你应该知道的十件事 》——睡眠时间每天至少5h,保证睡眠周期
1.降温睡觉:体温升高后,再次达到最低时,睡意最浓——{睡前1小时洗个热水澡}
2.睡眠限制:减少在床上逗留的时间;固定睡觉和起床时间,其他时间精力集中。
3.最佳打盹时间:14点-17点,30分钟为佳(7点-12点,18-20点不要打盹)
4.缓解打鼾:打鼾往往与疾病有关,比如高血压、中风和心脏病。
非处方药→轻微患者;严重者需遵医嘱
5.睡前避免喝酒和咖啡
咖啡因——延长我们的入睡时间,抑制深度睡眠,醒来次数多。
酒精——帮助深度睡眠,但不保持睡眠。
6.褪黑激素的减少让人更清醒:蓝光灯模拟日光,对于早起的人有效;想要好的睡眠要拉上窗帘。
7.睡眠饮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消化时,会释放出胰岛素,胰岛素帮助色氨酸进入大脑产生睡意。蛋白质转换成氨基酸阻止色氨酸进入大脑。
所以中午吃肉更精神,晚上吃碳水化合物,睡得香,最好睡前四小时。
8.克服时差←重置生物钟:禁食16小时(可饮水),到目的地按照当地正常进食。
人体内有食物钟,16小时的饥饿会激活食物钟,控制人体,控制人体的睡眠模式。
9.全身肌肉绷紧和放松练习→帮助更好的睡眠(睡前15分钟)
10.薰衣草的香味促进睡眠
【睡眠五阶段】昏昏欲睡→ 进入轻度睡眠→ 深度睡眠→ 深度睡眠→ 做梦- 眼睛快速运动
五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每个周期持续约一个半小时。健康的睡眠通常要经历4 到6个周期,不管哪个周期被打断都有可能影响我们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从而造成情绪不稳定,损害长期健康。
【FOX NEWS】
新的研究表明规律的睡觉时间不仅对家长的健康好,这也能够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
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发现睡觉时间规律的3至7岁儿童在认知测试中表现比没有固定时间的孩子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