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球迷 一辈子
(原創)我必须写下我和拜仁七年的故事,向自己解释为什么今晚哭成了傻X
本帖最后由 the44 于 2013-5-27 00:05 编辑
罗本绝杀,跑向场边怒吼。我眼泪开始往外涌。最后几分钟比赛看到的画面都是模糊的。终场哨响,彻底控制不住情绪。没有去年二百多人的球迷集会共同分享快乐痛苦,自己一个人在电脑前擤完了一包纸巾,压低了声音哭怕吵醒熟睡的室友。
以前总是压抑对拜仁的情绪,总是控制自己表达热爱。因为不看球的人看到你的疯狂会不解,至于么,为了一群万里之外不相干的人?只看球但不热爱某个俱乐部的人会不屑,至于么,为了一群不会因你的喜怒哀乐而产生丝毫改变的人?不理解的人,和一知半解的人,包括家人,总会问一句,至于么?
以前总是避免着别人不解或不屑的态度。也避免解释和争论。免于对牛弹琴般解释为什么我会任凭远在德国的一群人牵动我的全部神经,免于告诉别人自从我爱上拜仁的一刻起就想把足球和拜仁当作我未来的职业而我现在正一步一步走在这条路上……免于袒露,只因为不想面对那句:至于么。
但是今天,我可以昂首回答一句:至于。
哭出来的一刻不是中场哨响,是罗本进了那个金子般的球。不是别人,是罗本。是10年欧冠决赛被国米后腰边卫围剿的孤胆英雄,是10年世界杯让荷兰错失大力神杯的千古罪人,是12年联赛罚丢点球被苏伯蒂奇嘲讽的可怜人,是12年欧冠决赛再罚丢点球让拜仁梦碎的扶不起的阿斗,是我从他的软弱和勇敢的交织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的罗本——更是今天前六十分钟两次单刀不进的“决赛本”。但是最后偏偏是罗本,轻巧的把球送进球网。天底下还有没有更完美的剧本来讲述一段自我救赎?如果真有这样的剧本出现在电影里,你会说:太巧合了,太狗血了,太假了。但是,这样的自我救赎偏偏出现在今夜的温布利。
罗本完成绝杀后肆意庆祝,肆意流泪。因为这一个绝杀,之前几年的所有诋毁都变成这一次赞美的蓄力,对所有的指责都可以反击得酣畅淋漓。不再年轻的小飞侠终于可以肆意宣泄,因为他忍耐的太久。等待的太久。
我也等待的太久。不是我们,不是拜仁球迷,只是我,因为我不知道别人等了多久,甚至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等”。这个冠军让我等待了整整七年。也许区区七年时间会让对尤文帕尔马如数家珍的老球迷不屑,可能七年还没很多人球龄的零头长。但是这七年起起伏伏对我来说已经足够漫长,无论今天的决赛是赢是输对我都是一个结束。10年决赛前,12年决赛前我都没有这样的感觉,但是今年决赛前两周,我都觉得无论是赢是输我都承受不住。因为四年还能淡然,六年还能期待,七年等待的积淀,已经足以决堤。
输不起,没错,对我来说输不起。四年内三次进入决赛全都与冠军失之交臂——难以想象。去年天时地利人和,全场比赛看成欧冠决赛史上场面优势最大的比赛,却伴随这球员的心理崩溃一点一点走向深渊。我没有想到这么快这支队伍就能走出阴影——但是我不敢去想,如果今年再输一次决赛,他们还能不能走的出来?他们会不会绝望,会不会不停地问自己,究竟怎样才能赢?
如果再输一次,我又还能不能说服自己再一次相信?而不是像很多看球看的麻木的人,赢了随大流地高兴高兴,输了骂上两句扶不起就漠不关己?
幸运的是,赢了。虽然全场都在输的边缘。但是赢了。最近几年经历的难以想象的打击,和这场比赛的艰辛一起,让胜利后的庆祝变得更加酣畅淋漓。
这一刻我明白了,从前的那些挫折,是上天埋下的最好的礼物。
给朋友打国际长途花光话费以后,我只想记录下我和拜仁这七年的故事,哪怕流水账。这不是一个卑微的追随者和高高在上的组织的故事,没有哪个是主角哪个是配角。因为它只是关于我。
第一年2006-2007
开始看球和踢球都是在世界杯之前。和许多球迷一样,爱上足球只需要一次大赛的时间。不知道为什么就喜欢上了奥利弗卡恩,也许是因为他的霸气,但具体的原因说不上来。但总之,那届世界杯让我喜欢上了刮起青春风暴的德国队。从那时还是刚刚成名的拉姆的禁区角的首球起,到皮耶罗划出弧线后吐着舌头庆贺德国人的出局,每场比赛都记忆犹新。忘不了卡恩莱曼两个老男人在点球决战前释怀的握手,也忘不了拉姆小猪波尔蒂的青春左路。如今,曾经的小将拉姆小猪扛起拜仁大梁,波尔蒂远赴英伦站在沙场对面。时间真的是最好的导演。
无论如何,世界杯结束后我顺其自然地开始关注拥有狮王和新三驾马车的拜仁。
记得看拜仁第一场球是对法兰克福。那场比赛我正好赶上了皮萨罗抢马凯点球一脚踢丢的戏剧性场面。虽然印象不深,但从那场起我开始每周查阅cc tv5的直播表,逢拜仁比赛必看。而几场比赛之后,我开始热爱那个屡屡拯救球队的,喜欢做飞翔庆祝动作的荷兰人:马凯。
其实那个赛季马凯只进了16个联赛入球,是4年拜仁生涯中最少的。然而,在那支十几年来最低谷的拜仁,马凯成为了一次次将球队从深渊中拉回的孤胆英雄。特别是对阵开场皇马10.2秒的闪电一击,淘汰了皇马,更把世界第一左后卫卡洛斯击去了土耳其。
印象最深的一场比赛是欧冠八分之一对阵皇马的首回合比赛,劳尔的头发进球,卢西奥扳平后的仰天长啸,以及最后斗士一样的范博梅尔进球后打伞庆祝——这也是我第一次见识伞队的威名。
然而,这个赛季无疑是拜仁的最低谷。联赛第四让拜仁无缘下赛季的欧冠。而现在看来,在最低谷时爱上这只球队,再见证球队从低谷一步一步走向巅峰,是外人难以体会的幸福。
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幻想,是不是有一天我可以坐在段暄的位置,可以和挚爱的球员们面对面交谈。
第二年2007-2008
2007年的夏天对于拜仁是梦幻。一个一个响亮的名字忽然出现在阵营里,幸福来的措手不及。里贝里、克洛泽、托尼……但是也有伤感,不甘竞争上场的马凯离开了。虽然只看了马凯的一个赛季,但是永远忘不了这个瘦弱的荷兰人对射手的诠释:意识+嗅觉。直到现在我依然觉得在哪怕神锋成堆的时代马凯依旧是独一无二的。
07-08赛季,球队在联赛没有遭遇到太大的麻烦。里贝里魔术师般的表演让整个德甲臣服,所有球队都在研究怎么防住可怕的刀疤侠。遗憾的是每周播放欧冠新闻的时候和我没有关系。其他看球的同学都周三周四盯着体坛快讯的欧冠新闻,我每周五早上爬起来看字母上的欧洲联盟杯战报。本来以为欧联冠军可以收入囊中,一个耻辱的4:0却把看似华丽的拜仁打回了原型。称霸欧洲赛场,离拜仁还太遥远。顶级豪门?这个称号只属于三十年前的拜仁,而0708年的拜仁,活在30年前的阴影下。
看着曼联切尔西在莫斯科的雨夜血战,我在想拜仁什么时候才能有这一天,站在欧冠决赛的舞台?
而这一年,初三的我开始每天熬夜到12点。学习压力让日子过的慢了许多也难熬了许多,每周的比赛让我有了盼头,一笔一笔地勾着赛程表上的日期,我在想,一学期不也就是半个赛季么?因为看球,时间过的轻松了许多。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学业上的笨鸟先飞,开始在每看一场拜仁的比赛都心存感激。
第三年2008-2009
08年,重返欧冠赛场的拜仁像是一个不知深浅的学徒。两回合12:1大胜里斯本竞技,却在接下来一轮被初登神坛的巴塞罗那血洗。拜仁和欧洲顶尖球队差的有多远?看看进拜仁球进的都有点不耐烦的梅西埃托奥就知道了。
那一年的拜仁依旧未从低谷中走出。克林斯曼带出一支神经刀球队,德甲赛场完全成为了霍芬海姆和狼堡逆袭的舞台。拜仁的几个位置短板无比明显,哲科格拉菲特轮番在拜仁的伤口上撒盐。最终,没等到赛季结束就炒掉了克林斯曼,而救火主帅则是那个当时很陌生现在无比亲切的名字:海因克斯。
当时有谁会想到,被巴萨5:1血洗的拜仁会在四年后回敬巴萨一个变本加厉的7:0,当时用兵保守的老迈临时主帅会在四年后率领一支意气风发的拜仁登上欧洲之巅。
而0809年,踢球的时候身为巴萨球迷的队长还很骄傲的告诉我巴萨要买里贝里了,像是在说里贝里终于可以从村子里走出来去一个配得上他的地方了。
我开始喜欢不停地过人,担心着心目中的过人偶像被巴萨皇马挖走。
第四年2009-2010
这一年以前,都有些卑微地看着欧冠,心里无比清醒拜仁和“顶级豪门”之间的巨大差距,不敢对成绩有过高奢望。唯一的世界级球星里贝里总是想要离开。而这一年,一切开始变得不一样。因为范加尔从青年队提携上来了巴德和穆勒以及两年后发光的阿拉巴。更重要的是,买来了罗本。
10年的罗本对于拜仁,几乎就是一切。一个健康的罗本就代表这不断的胜利:世界波淘汰佛罗伦萨,世界波淘汰曼联,世界波轰开里昂城门。特別是对阵曼联时的逆转,开场0:3的落后到最后的翻盘,以及那脚天外飞仙,让这场比赛成为今晚以前我最难忘的一场比赛。在罗本一次次犀利的突破和不可思议的进球之后,我惊讶的发现,我们真的进决赛了。
进决赛,是多么梦幻的事情。一年以前还在看cctv5做的欧冠四强的晋级之路,心想还要等多少年才能在这个节目看到拜仁。然而只过了一年,拜仁竟然一路惊险地淘汰各个对手进入决赛。凭借的不是整体实力的优势,凭借的就是罗本。
那一年的决赛周末正好是河北省的会考,更巧的是我参加的一个作文比赛恰好是决赛前一天晚发放题目决赛后的早上交稿。而那个时候,管它什么作文什么考试,我的脑子全被拜仁的欧冠决赛占据了。于是穿着拜仁队服参加会考,准备放弃第二天的考试;于是作文比赛写的除了拜仁还是拜仁,最后因为写的都是“私情”没有得奖。一切都为了这个等了四年的欧冠决赛——不论夺冠或是失利,一定要亲眼见证。
拜仁还是为过于依赖罗本付出了代价。特别是在里贝里红牌禁赛的情况下,穆里尼奥那支成熟的国际米兰成功的锁死了罗本,轻而易举地击败拜仁夺取欧冠。米利托的进球,像是速冻计一样让我在电视前呆住。
后来想起,觉得那一年的实力远未达到夺冠的水平。闯入决赛已经是巨星和运气的双重作用。可那年决赛,依旧输的让我刻骨铭心。明明难过的睡不着,为了第二天的作文和考试还要强迫自己睡上两个小时。但是经历过那次刻骨铭心,让我在高二开始为自己前途做打算的时候,认真考虑将来把做足球新闻作为自己的职业。
第五年 2010-2011
本以为拜仁会在10年的基础上更上一层,谁知却开始变得问题重重。夏季引援不力,导致板凳厚度严重不足。球员们开始厌烦霸道的主帅范加尔。加上南非世界杯荷兰队用废了罗本。拜仁阵容不整成了常态。
这一年看球的机会开始减少,原因很简单:高三。
而这一年的欧冠淘汰赛第一回合的时间对我来说也很有戏剧性。我把自己的目标定在了武大新闻,而淘汰赛的比赛时间恰好是武大自主招生面试的那个周中。面试顺利的我半夜爬起来看比赛,却看到了球队在淘汰赛第一轮大好形势下被国际米兰逆转。那种感觉就像是刚刚成功做了些什么去追随球队的脚步,球队就给了我一个打击。
回去以后高考压力变得小了一些,但看球机会也因为球队的淘汰变少了。
顺利进入武大新闻院。与自己的愿望近了一些,也与拜仁近了一些。
第六年 2011-2012
拜仁全面崛起。
老帅海因克斯加上几乎新引进的一整条后防线,让拜仁底气变得足了许多。虽然状态起伏不定,但开始有了颇具王者之气的屠杀爱好。国内联赛和多特蒙德纠缠,欧冠半决赛迎头遇上老对手皇马。
这一年,我开始体会到集体看球的乐趣。在光谷的桌游吧看两回合迎战皇马的比赛,几十个人一起呐喊欢呼,胜利后唱歌庆祝,和陌生人拥抱。因为大家都有着一样的热爱,所以再疯狂再激动也不会觉得尴尬。
还记得半决赛首回合戈麦斯绝杀,全场所有人整齐的喊出Gomez,仿佛置身安联。远在德国的安联听不到我们的声音,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
半决赛击败皇马,决赛面对阵容老化又伤兵满营的切尔西,又是几十年一遇的主场优势。从来没有觉得冠军离我们如此之近。如果说10年那次进入决赛还有点诚惶诚恐,这一次我们期待的只有一个:冠军。天时地利人和,没有理由不是冠军。
决赛的进程看上去还算顺利,拜仁占据着惨无人道的场面优势,切尔西前八十分钟没有获得一个角球,而拜仁将近二十个角球加上疯狂的二十多脚射门。唯一让人有点心急的就是:怎么还不进球。而那个时候很相信拜仁进球是迟早的事,因为切尔西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进攻——虽然这场拜仁浪费机会浪费的有点不正常。
果然,还有十分钟终场时,穆勒进球。当时心想,冠军到手了。主帅海因克斯也是这么想的,于是换下穆勒换上防守队员。然而几分钟后,切尔西全场唯一一次角球,魔兽德罗巴一头顶进死角。
安联球场死寂。
没关系,还有加时赛。加时赛里拜仁继续占据优势,里贝里付出受伤下场的代价赢得一个点球。刚刚还是英雄的德罗巴成了眼里写满了孩子式的无辜。点球,罗本站在球前。几周前他刚刚在联赛罚丢点球让拜仁丢掉联赛冠军。但是他还是勇敢的站在球前,他想证明自己。点球罚进,拜仁夺冠,这会是罗本完美的救赎。
然而点球罚失。
没有童话,只有残酷。
球员们心气尽失。点球大战逃避责任。德罗巴最后的一蹴而就造就切尔西的老男孩传奇。
拜仁输掉了几乎是欧冠历史上优势最大的一场决赛。
打成这样都不能赢,怎样才能赢?
我在想,球员们需要多久才能走出来?
起码那个夏天没有。12年夏天,我第一次尝试参加和体育主持有关的活动。12年夏天,拜仁的德国国脚们在欧洲杯上输的灰头土脸。四强?没人记得。
我准备好用更长的时间去等待一个欧冠冠军。
而12年七月的北京,我终于近距离见到了球员们。从首都机场接机时拍每个球员的肩膀,到训练场上团团围住赫内斯,到阿迪达斯店里和罗本只有几步的距离,再到酒店门口等待球员,最后在工体观看那场比赛。而八月份时给拜仁写信,回信恰好在我生日前一天抵达。六张我点名索要的亲笔签名一张不少,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第七年 2012-2013
各种压制性的胜利和近乎完美的表现。
欧冠八分之一决赛,抽中阿森纳,下签。有惊无险地淘汰。
欧冠四分之一决赛,抽中尤文图斯,下签。统治比赛,顺利晋级。
欧冠半决赛,抽中巴塞罗那,下签。两回合7:0,报了四年前的仇。
每一步,都在惊喜着又不敢相信般怀疑着自己的球队。现在的水平能赢阿森纳,尤文图斯……有点悬吧?现在战胜了尤文图斯,但是碰上统治欧洲几年的宇宙队巴塞罗那……有点悬吧?
最后?球队用表现击碎了所有怀疑。欧冠淘汰赛完美晋级,联赛几乎打破了所有的记录。
所以,只需要一个欧冠冠军。
如果经历了这样完美的一年,最后依然无法夺冠的话,我不接受。我输不起。
一年前一个一个拉痛哭的队友站起来的拉队等着这场决赛。躲在诺伊尔身后的小猪等着这场决赛。拼尽全力的里贝里等着这场决赛。“三亚”的罪人罗本更是等着这场决赛。等着证明自己。
又回到文章的最开头了。没有比这更完美的剧本了。
在球队颠峰时期随波逐流地成为球迷的人体会不到这样的快乐。这几年赢得麻木的巴塞罗那球迷夺冠时体会不到这样的快乐。经历过多大的低潮,才能体会多大的快乐。那一年,和那么多年一次次折戟,在今晚都变成了上天埋下的最好的礼物。
不看球的人不会明白,你们眼里的一项体育运动或是游戏,可以成为一生追逐的信仰。
不信仰的人不会明白,伴随着自己钟爱的球队成长,是怎样的感觉。
球队一点点走出低谷、走向巅峰,自己一点点长大、成熟。
这种感觉,难以描述。是幸福吗?肯定是一种幸福。
本帖最后由 the44 于 2013-5-27 00:05 编辑
罗本绝杀,跑向场边怒吼。我眼泪开始往外涌。最后几分钟比赛看到的画面都是模糊的。终场哨响,彻底控制不住情绪。没有去年二百多人的球迷集会共同分享快乐痛苦,自己一个人在电脑前擤完了一包纸巾,压低了声音哭怕吵醒熟睡的室友。
以前总是压抑对拜仁的情绪,总是控制自己表达热爱。因为不看球的人看到你的疯狂会不解,至于么,为了一群万里之外不相干的人?只看球但不热爱某个俱乐部的人会不屑,至于么,为了一群不会因你的喜怒哀乐而产生丝毫改变的人?不理解的人,和一知半解的人,包括家人,总会问一句,至于么?
以前总是避免着别人不解或不屑的态度。也避免解释和争论。免于对牛弹琴般解释为什么我会任凭远在德国的一群人牵动我的全部神经,免于告诉别人自从我爱上拜仁的一刻起就想把足球和拜仁当作我未来的职业而我现在正一步一步走在这条路上……免于袒露,只因为不想面对那句:至于么。
但是今天,我可以昂首回答一句:至于。
哭出来的一刻不是中场哨响,是罗本进了那个金子般的球。不是别人,是罗本。是10年欧冠决赛被国米后腰边卫围剿的孤胆英雄,是10年世界杯让荷兰错失大力神杯的千古罪人,是12年联赛罚丢点球被苏伯蒂奇嘲讽的可怜人,是12年欧冠决赛再罚丢点球让拜仁梦碎的扶不起的阿斗,是我从他的软弱和勇敢的交织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的罗本——更是今天前六十分钟两次单刀不进的“决赛本”。但是最后偏偏是罗本,轻巧的把球送进球网。天底下还有没有更完美的剧本来讲述一段自我救赎?如果真有这样的剧本出现在电影里,你会说:太巧合了,太狗血了,太假了。但是,这样的自我救赎偏偏出现在今夜的温布利。
罗本完成绝杀后肆意庆祝,肆意流泪。因为这一个绝杀,之前几年的所有诋毁都变成这一次赞美的蓄力,对所有的指责都可以反击得酣畅淋漓。不再年轻的小飞侠终于可以肆意宣泄,因为他忍耐的太久。等待的太久。
我也等待的太久。不是我们,不是拜仁球迷,只是我,因为我不知道别人等了多久,甚至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等”。这个冠军让我等待了整整七年。也许区区七年时间会让对尤文帕尔马如数家珍的老球迷不屑,可能七年还没很多人球龄的零头长。但是这七年起起伏伏对我来说已经足够漫长,无论今天的决赛是赢是输对我都是一个结束。10年决赛前,12年决赛前我都没有这样的感觉,但是今年决赛前两周,我都觉得无论是赢是输我都承受不住。因为四年还能淡然,六年还能期待,七年等待的积淀,已经足以决堤。
输不起,没错,对我来说输不起。四年内三次进入决赛全都与冠军失之交臂——难以想象。去年天时地利人和,全场比赛看成欧冠决赛史上场面优势最大的比赛,却伴随这球员的心理崩溃一点一点走向深渊。我没有想到这么快这支队伍就能走出阴影——但是我不敢去想,如果今年再输一次决赛,他们还能不能走的出来?他们会不会绝望,会不会不停地问自己,究竟怎样才能赢?
如果再输一次,我又还能不能说服自己再一次相信?而不是像很多看球看的麻木的人,赢了随大流地高兴高兴,输了骂上两句扶不起就漠不关己?
幸运的是,赢了。虽然全场都在输的边缘。但是赢了。最近几年经历的难以想象的打击,和这场比赛的艰辛一起,让胜利后的庆祝变得更加酣畅淋漓。
这一刻我明白了,从前的那些挫折,是上天埋下的最好的礼物。
给朋友打国际长途花光话费以后,我只想记录下我和拜仁这七年的故事,哪怕流水账。这不是一个卑微的追随者和高高在上的组织的故事,没有哪个是主角哪个是配角。因为它只是关于我。
第一年2006-2007
开始看球和踢球都是在世界杯之前。和许多球迷一样,爱上足球只需要一次大赛的时间。不知道为什么就喜欢上了奥利弗卡恩,也许是因为他的霸气,但具体的原因说不上来。但总之,那届世界杯让我喜欢上了刮起青春风暴的德国队。从那时还是刚刚成名的拉姆的禁区角的首球起,到皮耶罗划出弧线后吐着舌头庆贺德国人的出局,每场比赛都记忆犹新。忘不了卡恩莱曼两个老男人在点球决战前释怀的握手,也忘不了拉姆小猪波尔蒂的青春左路。如今,曾经的小将拉姆小猪扛起拜仁大梁,波尔蒂远赴英伦站在沙场对面。时间真的是最好的导演。
无论如何,世界杯结束后我顺其自然地开始关注拥有狮王和新三驾马车的拜仁。
记得看拜仁第一场球是对法兰克福。那场比赛我正好赶上了皮萨罗抢马凯点球一脚踢丢的戏剧性场面。虽然印象不深,但从那场起我开始每周查阅cc tv5的直播表,逢拜仁比赛必看。而几场比赛之后,我开始热爱那个屡屡拯救球队的,喜欢做飞翔庆祝动作的荷兰人:马凯。
其实那个赛季马凯只进了16个联赛入球,是4年拜仁生涯中最少的。然而,在那支十几年来最低谷的拜仁,马凯成为了一次次将球队从深渊中拉回的孤胆英雄。特别是对阵开场皇马10.2秒的闪电一击,淘汰了皇马,更把世界第一左后卫卡洛斯击去了土耳其。
印象最深的一场比赛是欧冠八分之一对阵皇马的首回合比赛,劳尔的头发进球,卢西奥扳平后的仰天长啸,以及最后斗士一样的范博梅尔进球后打伞庆祝——这也是我第一次见识伞队的威名。
然而,这个赛季无疑是拜仁的最低谷。联赛第四让拜仁无缘下赛季的欧冠。而现在看来,在最低谷时爱上这只球队,再见证球队从低谷一步一步走向巅峰,是外人难以体会的幸福。
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幻想,是不是有一天我可以坐在段暄的位置,可以和挚爱的球员们面对面交谈。
第二年2007-2008
2007年的夏天对于拜仁是梦幻。一个一个响亮的名字忽然出现在阵营里,幸福来的措手不及。里贝里、克洛泽、托尼……但是也有伤感,不甘竞争上场的马凯离开了。虽然只看了马凯的一个赛季,但是永远忘不了这个瘦弱的荷兰人对射手的诠释:意识+嗅觉。直到现在我依然觉得在哪怕神锋成堆的时代马凯依旧是独一无二的。
07-08赛季,球队在联赛没有遭遇到太大的麻烦。里贝里魔术师般的表演让整个德甲臣服,所有球队都在研究怎么防住可怕的刀疤侠。遗憾的是每周播放欧冠新闻的时候和我没有关系。其他看球的同学都周三周四盯着体坛快讯的欧冠新闻,我每周五早上爬起来看字母上的欧洲联盟杯战报。本来以为欧联冠军可以收入囊中,一个耻辱的4:0却把看似华丽的拜仁打回了原型。称霸欧洲赛场,离拜仁还太遥远。顶级豪门?这个称号只属于三十年前的拜仁,而0708年的拜仁,活在30年前的阴影下。
看着曼联切尔西在莫斯科的雨夜血战,我在想拜仁什么时候才能有这一天,站在欧冠决赛的舞台?
而这一年,初三的我开始每天熬夜到12点。学习压力让日子过的慢了许多也难熬了许多,每周的比赛让我有了盼头,一笔一笔地勾着赛程表上的日期,我在想,一学期不也就是半个赛季么?因为看球,时间过的轻松了许多。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学业上的笨鸟先飞,开始在每看一场拜仁的比赛都心存感激。
第三年2008-2009
08年,重返欧冠赛场的拜仁像是一个不知深浅的学徒。两回合12:1大胜里斯本竞技,却在接下来一轮被初登神坛的巴塞罗那血洗。拜仁和欧洲顶尖球队差的有多远?看看进拜仁球进的都有点不耐烦的梅西埃托奥就知道了。
那一年的拜仁依旧未从低谷中走出。克林斯曼带出一支神经刀球队,德甲赛场完全成为了霍芬海姆和狼堡逆袭的舞台。拜仁的几个位置短板无比明显,哲科格拉菲特轮番在拜仁的伤口上撒盐。最终,没等到赛季结束就炒掉了克林斯曼,而救火主帅则是那个当时很陌生现在无比亲切的名字:海因克斯。
当时有谁会想到,被巴萨5:1血洗的拜仁会在四年后回敬巴萨一个变本加厉的7:0,当时用兵保守的老迈临时主帅会在四年后率领一支意气风发的拜仁登上欧洲之巅。
而0809年,踢球的时候身为巴萨球迷的队长还很骄傲的告诉我巴萨要买里贝里了,像是在说里贝里终于可以从村子里走出来去一个配得上他的地方了。
我开始喜欢不停地过人,担心着心目中的过人偶像被巴萨皇马挖走。
第四年2009-2010
这一年以前,都有些卑微地看着欧冠,心里无比清醒拜仁和“顶级豪门”之间的巨大差距,不敢对成绩有过高奢望。唯一的世界级球星里贝里总是想要离开。而这一年,一切开始变得不一样。因为范加尔从青年队提携上来了巴德和穆勒以及两年后发光的阿拉巴。更重要的是,买来了罗本。
10年的罗本对于拜仁,几乎就是一切。一个健康的罗本就代表这不断的胜利:世界波淘汰佛罗伦萨,世界波淘汰曼联,世界波轰开里昂城门。特別是对阵曼联时的逆转,开场0:3的落后到最后的翻盘,以及那脚天外飞仙,让这场比赛成为今晚以前我最难忘的一场比赛。在罗本一次次犀利的突破和不可思议的进球之后,我惊讶的发现,我们真的进决赛了。
进决赛,是多么梦幻的事情。一年以前还在看cctv5做的欧冠四强的晋级之路,心想还要等多少年才能在这个节目看到拜仁。然而只过了一年,拜仁竟然一路惊险地淘汰各个对手进入决赛。凭借的不是整体实力的优势,凭借的就是罗本。
那一年的决赛周末正好是河北省的会考,更巧的是我参加的一个作文比赛恰好是决赛前一天晚发放题目决赛后的早上交稿。而那个时候,管它什么作文什么考试,我的脑子全被拜仁的欧冠决赛占据了。于是穿着拜仁队服参加会考,准备放弃第二天的考试;于是作文比赛写的除了拜仁还是拜仁,最后因为写的都是“私情”没有得奖。一切都为了这个等了四年的欧冠决赛——不论夺冠或是失利,一定要亲眼见证。
拜仁还是为过于依赖罗本付出了代价。特别是在里贝里红牌禁赛的情况下,穆里尼奥那支成熟的国际米兰成功的锁死了罗本,轻而易举地击败拜仁夺取欧冠。米利托的进球,像是速冻计一样让我在电视前呆住。
后来想起,觉得那一年的实力远未达到夺冠的水平。闯入决赛已经是巨星和运气的双重作用。可那年决赛,依旧输的让我刻骨铭心。明明难过的睡不着,为了第二天的作文和考试还要强迫自己睡上两个小时。但是经历过那次刻骨铭心,让我在高二开始为自己前途做打算的时候,认真考虑将来把做足球新闻作为自己的职业。
第五年 2010-2011
本以为拜仁会在10年的基础上更上一层,谁知却开始变得问题重重。夏季引援不力,导致板凳厚度严重不足。球员们开始厌烦霸道的主帅范加尔。加上南非世界杯荷兰队用废了罗本。拜仁阵容不整成了常态。
这一年看球的机会开始减少,原因很简单:高三。
而这一年的欧冠淘汰赛第一回合的时间对我来说也很有戏剧性。我把自己的目标定在了武大新闻,而淘汰赛的比赛时间恰好是武大自主招生面试的那个周中。面试顺利的我半夜爬起来看比赛,却看到了球队在淘汰赛第一轮大好形势下被国际米兰逆转。那种感觉就像是刚刚成功做了些什么去追随球队的脚步,球队就给了我一个打击。
回去以后高考压力变得小了一些,但看球机会也因为球队的淘汰变少了。
顺利进入武大新闻院。与自己的愿望近了一些,也与拜仁近了一些。
第六年 2011-2012
拜仁全面崛起。
老帅海因克斯加上几乎新引进的一整条后防线,让拜仁底气变得足了许多。虽然状态起伏不定,但开始有了颇具王者之气的屠杀爱好。国内联赛和多特蒙德纠缠,欧冠半决赛迎头遇上老对手皇马。
这一年,我开始体会到集体看球的乐趣。在光谷的桌游吧看两回合迎战皇马的比赛,几十个人一起呐喊欢呼,胜利后唱歌庆祝,和陌生人拥抱。因为大家都有着一样的热爱,所以再疯狂再激动也不会觉得尴尬。
还记得半决赛首回合戈麦斯绝杀,全场所有人整齐的喊出Gomez,仿佛置身安联。远在德国的安联听不到我们的声音,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
半决赛击败皇马,决赛面对阵容老化又伤兵满营的切尔西,又是几十年一遇的主场优势。从来没有觉得冠军离我们如此之近。如果说10年那次进入决赛还有点诚惶诚恐,这一次我们期待的只有一个:冠军。天时地利人和,没有理由不是冠军。
决赛的进程看上去还算顺利,拜仁占据着惨无人道的场面优势,切尔西前八十分钟没有获得一个角球,而拜仁将近二十个角球加上疯狂的二十多脚射门。唯一让人有点心急的就是:怎么还不进球。而那个时候很相信拜仁进球是迟早的事,因为切尔西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进攻——虽然这场拜仁浪费机会浪费的有点不正常。
果然,还有十分钟终场时,穆勒进球。当时心想,冠军到手了。主帅海因克斯也是这么想的,于是换下穆勒换上防守队员。然而几分钟后,切尔西全场唯一一次角球,魔兽德罗巴一头顶进死角。
安联球场死寂。
没关系,还有加时赛。加时赛里拜仁继续占据优势,里贝里付出受伤下场的代价赢得一个点球。刚刚还是英雄的德罗巴成了眼里写满了孩子式的无辜。点球,罗本站在球前。几周前他刚刚在联赛罚丢点球让拜仁丢掉联赛冠军。但是他还是勇敢的站在球前,他想证明自己。点球罚进,拜仁夺冠,这会是罗本完美的救赎。
然而点球罚失。
没有童话,只有残酷。
球员们心气尽失。点球大战逃避责任。德罗巴最后的一蹴而就造就切尔西的老男孩传奇。
拜仁输掉了几乎是欧冠历史上优势最大的一场决赛。
打成这样都不能赢,怎样才能赢?
我在想,球员们需要多久才能走出来?
起码那个夏天没有。12年夏天,我第一次尝试参加和体育主持有关的活动。12年夏天,拜仁的德国国脚们在欧洲杯上输的灰头土脸。四强?没人记得。
我准备好用更长的时间去等待一个欧冠冠军。
而12年七月的北京,我终于近距离见到了球员们。从首都机场接机时拍每个球员的肩膀,到训练场上团团围住赫内斯,到阿迪达斯店里和罗本只有几步的距离,再到酒店门口等待球员,最后在工体观看那场比赛。而八月份时给拜仁写信,回信恰好在我生日前一天抵达。六张我点名索要的亲笔签名一张不少,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第七年 2012-2013
各种压制性的胜利和近乎完美的表现。
欧冠八分之一决赛,抽中阿森纳,下签。有惊无险地淘汰。
欧冠四分之一决赛,抽中尤文图斯,下签。统治比赛,顺利晋级。
欧冠半决赛,抽中巴塞罗那,下签。两回合7:0,报了四年前的仇。
每一步,都在惊喜着又不敢相信般怀疑着自己的球队。现在的水平能赢阿森纳,尤文图斯……有点悬吧?现在战胜了尤文图斯,但是碰上统治欧洲几年的宇宙队巴塞罗那……有点悬吧?
最后?球队用表现击碎了所有怀疑。欧冠淘汰赛完美晋级,联赛几乎打破了所有的记录。
所以,只需要一个欧冠冠军。
如果经历了这样完美的一年,最后依然无法夺冠的话,我不接受。我输不起。
一年前一个一个拉痛哭的队友站起来的拉队等着这场决赛。躲在诺伊尔身后的小猪等着这场决赛。拼尽全力的里贝里等着这场决赛。“三亚”的罪人罗本更是等着这场决赛。等着证明自己。
又回到文章的最开头了。没有比这更完美的剧本了。
在球队颠峰时期随波逐流地成为球迷的人体会不到这样的快乐。这几年赢得麻木的巴塞罗那球迷夺冠时体会不到这样的快乐。经历过多大的低潮,才能体会多大的快乐。那一年,和那么多年一次次折戟,在今晚都变成了上天埋下的最好的礼物。
不看球的人不会明白,你们眼里的一项体育运动或是游戏,可以成为一生追逐的信仰。
不信仰的人不会明白,伴随着自己钟爱的球队成长,是怎样的感觉。
球队一点点走出低谷、走向巅峰,自己一点点长大、成熟。
这种感觉,难以描述。是幸福吗?肯定是一种幸福。
-
老金家有核按钮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5-27 18: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