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对青旅的误解 (摘自yhachina)
中国网站上和在旅舍业界中经常有一些以讹传讹的讯息,我谨此澄清一下:
青年旅舍是大通铺(混住)的!
这是很错的概念,基本上而言,根据国际青年旅舍联盟“操作手则”规定,男女宿舍必须分住。这点与道德无关,主要是人权问题,未经客人同意而擅自分配客人可能不接受的混住宿舍,有违个人自由选择的原意。
但在下列情况下例外:
1)男女同属一小组(二人以上)互相认识而要求入住同一宿舍;
2)由老师带领的团队,而经老师同意混住者;
3)在高峰期而男或女宿舍短缺,经相方同意以济燃眉之急者。
国外有些不属于联盟的旅舍是允许混住的,曾入住或听闻此习惯的旅客,可能会误以为正式的青年旅舍也是同样情况。
国外的青年旅舍都有政府支持和免税?
全球任何一个政府只会给非盈利性的组织免税,因为合理缴税是每个经营者的义务。非盈利性组织在国外也不是全部免税,通常盈利税(PROFIT TAX)和物业税(PROPERTY TAX)可免,但很多都要付增值税(VALUE ADDED TAX)。
接受政府支助的旅舍一般而言经营方面是要自给自足。政府通常只予以启动经费,诸如拨地和兴建/改造费用。
青年旅舍是连锁经营。
全球青年旅舍大部分是由国家或地方协会直接经营管理,只有少部分国家是以加盟方式(如中国目前情况)组成。但谈不上是连锁,也从来没有这个想法。因为青年旅舍是鼓励理念文化相同,风格个性各异的运动。象MacDonal / KFC才是连锁经营。
西装革履,恕不招待!
上述的口号有违青旅原意,因为青年旅舍是提倡理解和包容的。再且,穿西装拖箱子也不一定比背背包的差,若在欧盟国家出示上述告示会被认为是歧视,有被控告的可能性。
在中国经营青年旅舍是很浪漫的?
有些人,特别是年青人,认为青旅是他/她们创业的梦想,可以浪漫自由的生活,自己当掌柜,无拘无束。但理想和现实是两回事,要经营一间好的旅舍,店主本身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是必需的。店主要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公平雇用,才会使员工有归属感。既要保持经济效益,又要推行理念,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事事上心,没有客人怕关门大吉,天天客满,又会累得不亦乐乎。有时碰到不讲理、不文明的客人,更是有苦自己知。当然,有时也会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带来一份意外的喜悦。
所以在中国经营青年旅舍总括来说是苦乐参半,浪漫与否,因人而异!
青年旅舍是服务行业吗?
在全球的角度看,青年旅舍有70-80% 都是社会企业 (Social Enterprise),它提供的是一种社会服务 (Social Service) ,基本上从经营中获取的盈利是属于〝取之社会,用之于社会〞的运作模式,中间没有投资回报和个人利益的存在。
余下的20-30% (中国是其中之一) ,是个人或集体投资,可以说是一门生意,参加者目的各异,是否服务行业,在这种情况下真是见人见志。
但〝服务〞不等于〝服侍〞,青年旅舍提倡环保、自助、简约生活,酒店式的服务或服侍肯定是没有的!
青年旅舍是大通铺(混住)的!
这是很错的概念,基本上而言,根据国际青年旅舍联盟“操作手则”规定,男女宿舍必须分住。这点与道德无关,主要是人权问题,未经客人同意而擅自分配客人可能不接受的混住宿舍,有违个人自由选择的原意。
但在下列情况下例外:
1)男女同属一小组(二人以上)互相认识而要求入住同一宿舍;
2)由老师带领的团队,而经老师同意混住者;
3)在高峰期而男或女宿舍短缺,经相方同意以济燃眉之急者。
国外有些不属于联盟的旅舍是允许混住的,曾入住或听闻此习惯的旅客,可能会误以为正式的青年旅舍也是同样情况。
国外的青年旅舍都有政府支持和免税?
全球任何一个政府只会给非盈利性的组织免税,因为合理缴税是每个经营者的义务。非盈利性组织在国外也不是全部免税,通常盈利税(PROFIT TAX)和物业税(PROPERTY TAX)可免,但很多都要付增值税(VALUE ADDED TAX)。
接受政府支助的旅舍一般而言经营方面是要自给自足。政府通常只予以启动经费,诸如拨地和兴建/改造费用。
青年旅舍是连锁经营。
全球青年旅舍大部分是由国家或地方协会直接经营管理,只有少部分国家是以加盟方式(如中国目前情况)组成。但谈不上是连锁,也从来没有这个想法。因为青年旅舍是鼓励理念文化相同,风格个性各异的运动。象MacDonal / KFC才是连锁经营。
西装革履,恕不招待!
上述的口号有违青旅原意,因为青年旅舍是提倡理解和包容的。再且,穿西装拖箱子也不一定比背背包的差,若在欧盟国家出示上述告示会被认为是歧视,有被控告的可能性。
在中国经营青年旅舍是很浪漫的?
有些人,特别是年青人,认为青旅是他/她们创业的梦想,可以浪漫自由的生活,自己当掌柜,无拘无束。但理想和现实是两回事,要经营一间好的旅舍,店主本身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是必需的。店主要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公平雇用,才会使员工有归属感。既要保持经济效益,又要推行理念,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事事上心,没有客人怕关门大吉,天天客满,又会累得不亦乐乎。有时碰到不讲理、不文明的客人,更是有苦自己知。当然,有时也会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带来一份意外的喜悦。
所以在中国经营青年旅舍总括来说是苦乐参半,浪漫与否,因人而异!
青年旅舍是服务行业吗?
在全球的角度看,青年旅舍有70-80% 都是社会企业 (Social Enterprise),它提供的是一种社会服务 (Social Service) ,基本上从经营中获取的盈利是属于〝取之社会,用之于社会〞的运作模式,中间没有投资回报和个人利益的存在。
余下的20-30% (中国是其中之一) ,是个人或集体投资,可以说是一门生意,参加者目的各异,是否服务行业,在这种情况下真是见人见志。
但〝服务〞不等于〝服侍〞,青年旅舍提倡环保、自助、简约生活,酒店式的服务或服侍肯定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