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珠村“知多D”
龙舟节——珠村人的掌上明珠
“珠水阔,珠溪连,珠村人仔会扒船,扒得快好世界,探完珠江探石牌。”一首童谣传唱珠村数百年。在珠村,各种特色的端午节活动精彩纷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爬龙舟”了。端午节还没到,让记者用文字给你热热身吧!
龙船头——点睛之笔
问:用什么点睛?
答:据指导珠村龙船会四十余年的朱伯介绍:“点睛是一件很讲究材料和技术的活儿,要用生鸡(公鸡)鸡冠的血和朱砂调在一起才可以起到震慑妖魔鬼怪,保佑平安的作用。”
问:怎么样点睛?
答:珠村龙船会的教练表示:“龙船是由灵气的。”“因为龙船的正气太强了,所以点睛的时候不能正对着龙船的眼睛点,要站在斜前方点。这样才能不被龙的锐气冲到。”朱伯说。
“乌龙公”敲起锣鼓快过风
问:“乌龙公”是什么?
答:“乌龙公”就是龙船王,它由纯正坤甸木制作而成,藏身于深涌河底。其最特别的地方就是该船的鼓位比一般龙舟宽15厘米,长多7米,其他龙舟一般能站70多人,而这艘龙船王起码可以站100多人。
问:敲锣鼓的作用是什么?
答:船头叫“掌陀”,船尾叫“哨公”,中间的鼓手则是整个船队的指挥员。据村民介绍,已经耄耋之年的朱伯在船队上打了四十多年鼓,其儿子也“子承父业”,是一名出色的鼓手。朱伯说:“鼓手就是船队的核心,他负责控制龙船前进的节奏,鼓舞船队的士气,至于‘敲起锣鼓快过风’只是别人给你的美誉,事实上不会快过风。”
一起来趁“龙船景”
问:“龙船招景”是怎么回事?
答:每逢农历五月初一都是珠村龙舟“招景”的日子,届时,各村龙舟“应景”相会,包括兄弟村、隔离村、友好村和亲戚村等。据了解,每年大约有100多艘龙舟来到深涌“应景”,深涌河边各村的龙舟都插上一面“斗方旗”,形成一片旗飘龙舞、百舸争流的景象。
问:“龙船招标”的“标”是什么东西?答:据朱伯介绍,龙船“进水”时会祭拜天神,返还是也会“还谢神恩”。“进水”时用“圣水兜”装龙船水,然后用黄皮叶等浇到“扒龙舟”的人身上祈求天神保佑平安、顺利,除此之外,还用禾苗进行采青祈求健康和活力。上岸时,除了“还谢神恩”和吃“龙船饭”外,还拍卖“进水”时用过的“圣水兜”。谁拍到了“圣水兜”和盛载禾苗的“禾兜”,谁竞拍到了这两样东西,谁这一年来就好运连连、平安顺利。
珠村拥有悠久的历史,它的名字寓意着”三颗珍珠”一样,它确实也拥有三颗珍珠——历史建筑、历史名人和民俗活动这三颗珍珠,而作为参与人数最多、最广泛的龙舟活动,当之无愧是珠村的“掌上明珠”!
![]() |
“珠水阔,珠溪连,珠村人仔会扒船,扒得快好世界,探完珠江探石牌。”一首童谣传唱珠村数百年。在珠村,各种特色的端午节活动精彩纷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爬龙舟”了。端午节还没到,让记者用文字给你热热身吧!
龙船头——点睛之笔
问:用什么点睛?
答:据指导珠村龙船会四十余年的朱伯介绍:“点睛是一件很讲究材料和技术的活儿,要用生鸡(公鸡)鸡冠的血和朱砂调在一起才可以起到震慑妖魔鬼怪,保佑平安的作用。”
问:怎么样点睛?
答:珠村龙船会的教练表示:“龙船是由灵气的。”“因为龙船的正气太强了,所以点睛的时候不能正对着龙船的眼睛点,要站在斜前方点。这样才能不被龙的锐气冲到。”朱伯说。
“乌龙公”敲起锣鼓快过风
问:“乌龙公”是什么?
答:“乌龙公”就是龙船王,它由纯正坤甸木制作而成,藏身于深涌河底。其最特别的地方就是该船的鼓位比一般龙舟宽15厘米,长多7米,其他龙舟一般能站70多人,而这艘龙船王起码可以站100多人。
问:敲锣鼓的作用是什么?
答:船头叫“掌陀”,船尾叫“哨公”,中间的鼓手则是整个船队的指挥员。据村民介绍,已经耄耋之年的朱伯在船队上打了四十多年鼓,其儿子也“子承父业”,是一名出色的鼓手。朱伯说:“鼓手就是船队的核心,他负责控制龙船前进的节奏,鼓舞船队的士气,至于‘敲起锣鼓快过风’只是别人给你的美誉,事实上不会快过风。”
一起来趁“龙船景”
问:“龙船招景”是怎么回事?
答:每逢农历五月初一都是珠村龙舟“招景”的日子,届时,各村龙舟“应景”相会,包括兄弟村、隔离村、友好村和亲戚村等。据了解,每年大约有100多艘龙舟来到深涌“应景”,深涌河边各村的龙舟都插上一面“斗方旗”,形成一片旗飘龙舞、百舸争流的景象。
问:“龙船招标”的“标”是什么东西?答:据朱伯介绍,龙船“进水”时会祭拜天神,返还是也会“还谢神恩”。“进水”时用“圣水兜”装龙船水,然后用黄皮叶等浇到“扒龙舟”的人身上祈求天神保佑平安、顺利,除此之外,还用禾苗进行采青祈求健康和活力。上岸时,除了“还谢神恩”和吃“龙船饭”外,还拍卖“进水”时用过的“圣水兜”。谁拍到了“圣水兜”和盛载禾苗的“禾兜”,谁竞拍到了这两样东西,谁这一年来就好运连连、平安顺利。
珠村拥有悠久的历史,它的名字寓意着”三颗珍珠”一样,它确实也拥有三颗珍珠——历史建筑、历史名人和民俗活动这三颗珍珠,而作为参与人数最多、最广泛的龙舟活动,当之无愧是珠村的“掌上明珠”!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