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重建》第一章之4情绪的自我解析
2013 6-3 继续整理《生命的重建》第一章
4 关于自我认可——如果“我不够好”,我又如何配得幸福生活
1) 我们潜意识得主要信念实际常常与幸福生活相抵触,即你种豆如何得瓜。
2) 检查内心深处对自我的认可,是否常有的暗示性语言,表征“我不够好”,解析并清理此种错误信念。
例子:如何看待一个习惯的限制性信念,如“我独立无法学法语,我语言天赋不够好”
首先,排除语言环境及固定能给予的学习时间等暂时如此执行的客观条件无法改变。
其次,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宜的恰当的语言学习目标。关键在于此目标的设立是否成为你帮助自己佐证“我语言天赋不够好”的消极信念。
再次,认真查验关于此项目的实际投入,根源究竟是未做足够努力(客观懒散)或目标不符合自身实际(期待过高,渴望捷径),再来评估你实际做不好,是天赋或是努力问题。
当然,客观看待挫败感,其是帮助及驱动改善学习及行为方式的根本性力量,挫败感不是用于重复确认“我不够好”的情绪指针,而恰恰是表征,“我不足够努力”的客观警醒。
分析至此,实际这个虚假的消极信念已经不攻自破,想要达到目标,可以做的,应该做的就是更多投入,更努力,让投入能够积累到产出你所希望的目标期待值。《一万小时》
5 四大消极情绪:怨恨,批评,内疚,恐惧——导致身体及生活各种问题。
1) 此四大消极思维根源:对自己不负责任,喜欢责怪他人。
2) 我们去往哪里都是我们内在思想的反馈,也即在自身模式下习惯性的选择导致境遇。
3) 是我们自己的信念吸引别人以那样的方式对待我们,即我们的旧模式。
如:我被你所选择并轻视,是因为我给予了你这样的权利及力量,我接受了你的游戏规则并未加以驳斥。即于你来说,我认可了你的对待方式。
“内心存在的思想吸引别人以那样的行为方式对待你”根本是你的问题,是你的模式在让生命情景一再重复,是你没有根本解决这个生命问题,故重复遭遇,受伤,加强模式,再遭遇。
改善方式:停止以旧模式,认可自己,选择有益的新模式,决心并承担改变,以及改变所需要的代价。如失去旧模式里的人或事,不加眷恋。
4) 消极信念引发的身体疾病,不赘述,在《治愈你的身体》详细纪录。
今日自行分析题目:怨恨,批评,内疚,恐惧是如何影响自己及境遇
1) 怨恨——-怨,则来自感觉受到不公平对待。情绪反馈是,同样不公平对待对方或无关人,根据生命反作用力,你会吸引或说接受到更多不公待遇,更怨及感受被敌对。产生恨意。
恨,应是怨气在胸积淤而不得接脱的捆绑模式。A恨b,则锁定了a的生命关注点必有一部分甚至是很大部分,只能捆缚于与b有关联的范围。实际在缩小自己的世界观及转移的可能性,同时在一个低频能量频率中打转,沉浸恨意越久,消耗能量及时间成本越大,越怨越恨,死循环。
如何解:怨——则因将责任或自己之期待加诸对方,故,将某事之结果交由对方 决定,对方未按照期待完成,则失望以致不平,不平以致怨宥。解法从根本上来说: 1)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给予自己结果并为此负责。
2) 不以我做a ,你就要为我做b的形式来强迫性交换,简单说还是,要b就自己去争取。结论还是,亲力亲为,承担自己。
2) 批评——批,则为认为对方不好或不够好,是向下的思维模式,传达的也是打击的力量,即一个自高到低的击打波动。
评,则主观,甚至是异常主观又片面判断某事或某人,两个动作,形象来说实际是一个,向下挥打对方希望,并使其摔落至地面后,还狠狠贴上致命符咒的过激画面。
虽然形容有夸张成分,但力的方向是明显的,也很明显没有人喜欢每天被拍到地上,故向下的力招致的只能是疼痛的手掌和最后空荡的际遇。也同时因为你一直施加给周围的是向下的力量,也就自然失去了将自己生命托起的能量,即,你在日日寻找负面的消灭别人曙光的情境下,如何希冀生命偏偏还非要照耀你的黑暗。
善批评者,终孤绝。
如何解:从根源来看,当然是改变你施与对人对事的力量的方向,即开始向上鼓励,激励,帮助他人。无论你是努力宽容或不再苛求别人都仅只是技巧,根本还是认可自己有影响别人的力量,并决心将此种力量用来抬举生命,也自会被生命所抬举。
3) 内疚——即一个人没有承担,面对,并努力去改善现实的勇气。
内,指得是情绪力量的方向,是完全的,朝内的,完全由己消化及吞噬的,故,对自我伤害大。
疚,久治不愈的伤疤,也可理解为,令人忍不住重复翻开的创口。故内疚及遗憾都有同一毁灭及难以根治特性,重复发生性。
由于向内,则更易被自身操作及重复此情绪方式,企图让内心得到片刻宁静。因限制概念“我对人造成伤害,我必也被伤害”才公平。
然而,客观事实是,无论你如何向内输送这负面攻击力,都对外在世界于事无补,即,被你伤害之人境遇从不曾因为你有多强烈之愧疚情绪,而得到丝毫改善。
如何解:推论到这里,解法就异常明显了,首先停止向内攻击,并平静内心创伤,不再以责怪的思维一再反复揭露创口,让其自然愈合。
其次,面对已造成局面及事实,用尽一切方式弥补并改善将来之局面,此唯重创他人或遗憾某事者,真能拿起的武器及获得平静的方式,即拾起自己的所有力量,此刻起,改善未来。
4) 恐惧——嗯,是我最需要看透及理解透,并且能够做到穿透的情绪思维。
恐,当是代表对某事 某境遇 某结果 某人 某物紧张不安,其不安来源于害怕失去,及觉得某物重要至不能损毁或遭受不一样的变迁经历。
惧,应当是后退,懦弱,怯懦,无法承担及面对 向后逃窜的动作。则关联在一起表示,由于对某物过于看重,对面对事情无法全权掌控而产生的想要逃跑,无法淡定从容面对的不安情绪。
解法:此情绪是我的根源大问题,尚不足资格论解法,但从路径上来看,不外乎两条:1)让自己不在乎,看透没有任何人事务的价值高于自己的价值。做到此项则不恐,大到不恐失去财务,爱情,甚至贞操,生命,不将任何物或人,看的高乎自己的灵魂。(此建立在相信灵魂不灭,且某段生命只是灵魂一段旅行的观点上)《与神对话》
2 让自己不后退,即不逃避,逼迫自己或者说有预期的提高自己面对无法掌控情况时的勇气及胆识。简单说,不以逃避为第一反馈,能在事发当下镇静,汲取力量应对状况。(当然,此条要做到对身心灵素质都有较高要求,但是可以向着此目标不断贴近,不断训练自己在不安境遇来临之时不惊慌惶恐,不以逃跑为第一选择,能尽量客观看待情况)。
1点02 诶嘛,困了,但是对四情绪分析很有感触及成就感
4 关于自我认可——如果“我不够好”,我又如何配得幸福生活
1) 我们潜意识得主要信念实际常常与幸福生活相抵触,即你种豆如何得瓜。
2) 检查内心深处对自我的认可,是否常有的暗示性语言,表征“我不够好”,解析并清理此种错误信念。
例子:如何看待一个习惯的限制性信念,如“我独立无法学法语,我语言天赋不够好”
首先,排除语言环境及固定能给予的学习时间等暂时如此执行的客观条件无法改变。
其次,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宜的恰当的语言学习目标。关键在于此目标的设立是否成为你帮助自己佐证“我语言天赋不够好”的消极信念。
再次,认真查验关于此项目的实际投入,根源究竟是未做足够努力(客观懒散)或目标不符合自身实际(期待过高,渴望捷径),再来评估你实际做不好,是天赋或是努力问题。
当然,客观看待挫败感,其是帮助及驱动改善学习及行为方式的根本性力量,挫败感不是用于重复确认“我不够好”的情绪指针,而恰恰是表征,“我不足够努力”的客观警醒。
分析至此,实际这个虚假的消极信念已经不攻自破,想要达到目标,可以做的,应该做的就是更多投入,更努力,让投入能够积累到产出你所希望的目标期待值。《一万小时》
5 四大消极情绪:怨恨,批评,内疚,恐惧——导致身体及生活各种问题。
1) 此四大消极思维根源:对自己不负责任,喜欢责怪他人。
2) 我们去往哪里都是我们内在思想的反馈,也即在自身模式下习惯性的选择导致境遇。
3) 是我们自己的信念吸引别人以那样的方式对待我们,即我们的旧模式。
如:我被你所选择并轻视,是因为我给予了你这样的权利及力量,我接受了你的游戏规则并未加以驳斥。即于你来说,我认可了你的对待方式。
“内心存在的思想吸引别人以那样的行为方式对待你”根本是你的问题,是你的模式在让生命情景一再重复,是你没有根本解决这个生命问题,故重复遭遇,受伤,加强模式,再遭遇。
改善方式:停止以旧模式,认可自己,选择有益的新模式,决心并承担改变,以及改变所需要的代价。如失去旧模式里的人或事,不加眷恋。
4) 消极信念引发的身体疾病,不赘述,在《治愈你的身体》详细纪录。
今日自行分析题目:怨恨,批评,内疚,恐惧是如何影响自己及境遇
1) 怨恨——-怨,则来自感觉受到不公平对待。情绪反馈是,同样不公平对待对方或无关人,根据生命反作用力,你会吸引或说接受到更多不公待遇,更怨及感受被敌对。产生恨意。
恨,应是怨气在胸积淤而不得接脱的捆绑模式。A恨b,则锁定了a的生命关注点必有一部分甚至是很大部分,只能捆缚于与b有关联的范围。实际在缩小自己的世界观及转移的可能性,同时在一个低频能量频率中打转,沉浸恨意越久,消耗能量及时间成本越大,越怨越恨,死循环。
如何解:怨——则因将责任或自己之期待加诸对方,故,将某事之结果交由对方 决定,对方未按照期待完成,则失望以致不平,不平以致怨宥。解法从根本上来说: 1)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给予自己结果并为此负责。
2) 不以我做a ,你就要为我做b的形式来强迫性交换,简单说还是,要b就自己去争取。结论还是,亲力亲为,承担自己。
2) 批评——批,则为认为对方不好或不够好,是向下的思维模式,传达的也是打击的力量,即一个自高到低的击打波动。
评,则主观,甚至是异常主观又片面判断某事或某人,两个动作,形象来说实际是一个,向下挥打对方希望,并使其摔落至地面后,还狠狠贴上致命符咒的过激画面。
虽然形容有夸张成分,但力的方向是明显的,也很明显没有人喜欢每天被拍到地上,故向下的力招致的只能是疼痛的手掌和最后空荡的际遇。也同时因为你一直施加给周围的是向下的力量,也就自然失去了将自己生命托起的能量,即,你在日日寻找负面的消灭别人曙光的情境下,如何希冀生命偏偏还非要照耀你的黑暗。
善批评者,终孤绝。
如何解:从根源来看,当然是改变你施与对人对事的力量的方向,即开始向上鼓励,激励,帮助他人。无论你是努力宽容或不再苛求别人都仅只是技巧,根本还是认可自己有影响别人的力量,并决心将此种力量用来抬举生命,也自会被生命所抬举。
3) 内疚——即一个人没有承担,面对,并努力去改善现实的勇气。
内,指得是情绪力量的方向,是完全的,朝内的,完全由己消化及吞噬的,故,对自我伤害大。
疚,久治不愈的伤疤,也可理解为,令人忍不住重复翻开的创口。故内疚及遗憾都有同一毁灭及难以根治特性,重复发生性。
由于向内,则更易被自身操作及重复此情绪方式,企图让内心得到片刻宁静。因限制概念“我对人造成伤害,我必也被伤害”才公平。
然而,客观事实是,无论你如何向内输送这负面攻击力,都对外在世界于事无补,即,被你伤害之人境遇从不曾因为你有多强烈之愧疚情绪,而得到丝毫改善。
如何解:推论到这里,解法就异常明显了,首先停止向内攻击,并平静内心创伤,不再以责怪的思维一再反复揭露创口,让其自然愈合。
其次,面对已造成局面及事实,用尽一切方式弥补并改善将来之局面,此唯重创他人或遗憾某事者,真能拿起的武器及获得平静的方式,即拾起自己的所有力量,此刻起,改善未来。
4) 恐惧——嗯,是我最需要看透及理解透,并且能够做到穿透的情绪思维。
恐,当是代表对某事 某境遇 某结果 某人 某物紧张不安,其不安来源于害怕失去,及觉得某物重要至不能损毁或遭受不一样的变迁经历。
惧,应当是后退,懦弱,怯懦,无法承担及面对 向后逃窜的动作。则关联在一起表示,由于对某物过于看重,对面对事情无法全权掌控而产生的想要逃跑,无法淡定从容面对的不安情绪。
解法:此情绪是我的根源大问题,尚不足资格论解法,但从路径上来看,不外乎两条:1)让自己不在乎,看透没有任何人事务的价值高于自己的价值。做到此项则不恐,大到不恐失去财务,爱情,甚至贞操,生命,不将任何物或人,看的高乎自己的灵魂。(此建立在相信灵魂不灭,且某段生命只是灵魂一段旅行的观点上)《与神对话》
2 让自己不后退,即不逃避,逼迫自己或者说有预期的提高自己面对无法掌控情况时的勇气及胆识。简单说,不以逃避为第一反馈,能在事发当下镇静,汲取力量应对状况。(当然,此条要做到对身心灵素质都有较高要求,但是可以向着此目标不断贴近,不断训练自己在不安境遇来临之时不惊慌惶恐,不以逃跑为第一选择,能尽量客观看待情况)。
1点02 诶嘛,困了,但是对四情绪分析很有感触及成就感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