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
1、收了一个脑梗后遗症的病人,女婿提出来要用国产的降糖药而不是进口的降糖药,我心里立刻咔嚓咔嚓地下了判断,小气鬼。过了一夜,老太太因为到了新环境,污浊了环境,惹来同屋纷纷向我投诉。女婿一早急急赶来,给同屋病友赔礼道歉,同时为老太太的自尊心辩护,解释他的岳母是人生大变,而且又刚到北京。我心里的天平又略略地正了过来,唉,这还是一个很孝顺的女婿的。而当闺女出场后,我对女婿的评价却越发好了。相比这个精神高度紧张而且罗嗦的女儿来说,这个女婿至少照顾岳母态度得当。然而今天,女婿又过来同我说他那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他的朋友有多余的,说让给他吃,就让我不要开了,这个时候,我不再内心下判断说小气,而是坦然觉得这与我吃饭之后打包回家一个性质的行为。
在整个过程中,这个女婿是完全不自知进入了我的观察视野,他的举动为我所感觉,然后产生我见(即判断),他依然是他,而我却根据他瞬间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我的判断,到现在为止,我所能得到的信息就真正是符合他本性的信息吗?
所以,人的最大误区是自己,而不是别人。你见或者不见,他都在那里,不知所以的展现自己。每经过一个人,每下一个判断,可能都是误区。
不动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多么难,截断第一念,如抽刀断水。
2、中午下班回家,乌云压顶,疯狂飙车,我觉得自己很像在暴风雨前飞快滑翔到天际的海鸥。
在整个过程中,这个女婿是完全不自知进入了我的观察视野,他的举动为我所感觉,然后产生我见(即判断),他依然是他,而我却根据他瞬间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我的判断,到现在为止,我所能得到的信息就真正是符合他本性的信息吗?
所以,人的最大误区是自己,而不是别人。你见或者不见,他都在那里,不知所以的展现自己。每经过一个人,每下一个判断,可能都是误区。
不动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多么难,截断第一念,如抽刀断水。
2、中午下班回家,乌云压顶,疯狂飙车,我觉得自己很像在暴风雨前飞快滑翔到天际的海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