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笔记(三)从罗马到真正的“中世纪”的过渡
接着抄书,七零八落,个人笔记,不适合网友阅读。【】里是本人的瞎想,(如果有人读)欢迎挑错儿。
野蛮部族都在竭力罗马化,融合自身传统与罗马传统,各个地区有各自的特色和方式。各部族自身的传统间似乎有个共性:不注重长久的建筑【大概由游牧民族常年不定居造成】,艺术表现在生活用品的装饰细节上,武器啊,腰带啊,肩扣啊(固定tunic用的),【再往远了走,目前还没入侵罗马化地区的,还有维京人的船只啊之类的】。。。(我们本地博物馆有几样藏品给我印象很深)。
1. 图卢兹的La Daurade和科隆的St. Gereon是模仿罗马(romanitas)的重要案例。二者都是五世纪造的,中心布局,内部都曾铺满金碧辉煌的马赛克,浅壁龛也是基督教罗马的传统,都是受到早期基督教在罗马的建筑传统训练的工匠建造的。
St. Gereon的复原模型:(http://www.coellen-cork.com/eng/antike/00_st-gereon.htm)
但是创新也在悄悄发生。
2. 西哥特人占领的伊比利亚半岛上
罗马砖被大石块替代,【这会逐渐引发一系列问题,混凝土技术失传之后,砖头的用途受了限制,垒石块不用泥浆,但是要造高大的时候怎么办?技术挑战留给了后世。好在这时候教堂规模还不大。】另外七世纪的时候,出现了马蹄拱(这是现存实例,但是存留史料中记载的马蹄拱设计图最早出现于四世纪,在希腊和高卢地区也偶尔出现过),对当地后世的伊斯兰和基督教建筑都影响。【难道伊斯兰建筑的马蹄拱是倒过来收到基督教建筑的影响的?】另一大不同于罗马建筑的特征,是墙上的浅浮雕装饰带。
案例:
San Fructuoso ,在上述特征外还包括希腊十字平面,这个是romanitas,(当时拜占庭的概念是没有的,有的是“罗马”,不管是拜占庭的还是罗马的,都是“罗马”的),而在创新方面还包括十字交叉被用柱子分隔开,成为独立的空间。
平面:(http://1.bp.blogspot.com/_sD9yQTE5QZQ/SPbaQzOxzXI/AAAAAAAAEI0/SBp0BdiuyFs/s400/Sanfructuoso.jpg)
马蹄拱:(http://lh3.ggpht.com/_MIcby7YZXjk/TS9maSUy_eI/AAAAAAAAHDs/fnvPxk0oHys/s800/san%20fructuoso%20de%20Montelios,%20Portugal%20,%20Braga.%20656-665.%20interior4.jpg)
San Pedro de la Nave,大石块,极细小的开窗,浮雕,柱头雕饰,波斯影响,人物雕塑在建筑部件中亮相。
平面:(http://www.arquivoltas.com/23-Zamora/SPedroNave%20G07.jpg)
(保存完好的外立面:http://4.bp.blogspot.com/-z33E98l2QRw/Tf-fp6e9CVI/AAAAAAAAAJk/QY0P5OClSBM/s1600/San+Pedro+de+la+Nave.jpg)
人物雕塑:
亚伯拉罕弑子(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e/ef/Campillo,_Iglesia_de_San_Pedro_de_la_Nave-PM_17891.jpg)
但以理在狮坑中(http://1.bp.blogspot.com/_THHBoDIn9hU/TORVRKoTMQI/AAAAAAAACnE/kuXIaCJ7bZg/s1600/sanpedro+daniel.jpg)
2. 法兰克人占领的高卢地区
模仿romanitas的企图也很明显,(比如Childeric的墓,比如Clovis模仿康斯坦丁建新都(巴黎)、建造Holy Apostles教堂并作为自己的埋葬处),当时所建教堂中浅壁龛众多。创新之处与西哥特人治下的伊比利亚半岛上有类似,即空间分隔和特有的装饰。
案例:
普瓦捷的Saint-Jean教堂,三角和半圆山墙内的装饰纹样来自经书装饰,石头上各种petit appareil【真是各式零碎混杂!模样古怪之极!】,野蛮人对建筑的结构没兴趣,心思尽花在小打小闹的装饰上面。【哼!让我禁不住想起了卢斯!】
距离巴黎60公里的Saint-Paul at Jouarre,柱头从柯林斯翻新了,加了蛋样和凹槽。墙面的几何拼图装饰性的石艺,和Losch的(卡洛林时代的)Torhalle很像,但没有直接关系。
加了蛋样纹饰和凹槽(flute)的柯林斯柱头改体:(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a/a2/Jouarre_Crypte_Saint_Paul110242.JPG)
地下墓室西墙石艺:(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1/Mur_m%C3%A9rovingien_crypte_Saint-Paul_Jouarre.jpg)
3. 伦巴第人占领的意大利北部中部
也是想靠某种罗马化取得统治的合法性,(甚至国王都冠Flavius的名号...)
创新案例:
位于Spoleto的小庙(Tempietto del Clitunno),用的(大致)是罗马神庙形式,建在高台上,正面是廊柱,可是入口台阶居然在左右两侧,【罗马神庙都是正面单面台阶入口】,里面是大石块垒的半圆拱顶一通到底,墙面用别处扒皮下来的洞石【罗马的坏习惯一学就会】,正面三角山墙里也是的装饰浮雕,蔓藤啊,十字啊,底下檐饰物也学罗马人刻字,不过刻的是SCS DEUS ANGELORUM QUI FECIT RESURRECTIONEM,下面的廊柱也是别处扒来的,但是排练翻新了花样,绞丝螺旋、鳞片、鳞片、绞丝螺旋。这个异教和基督教建筑的混血儿引起文艺复兴时期不少建筑师的兴趣,阿伯尔蒂,桑伽罗,帕拉迪奥都对着它好一通琢磨,以为是异教神庙改造而成。但事实上呢,碳-14探测界定其中殿年代在603-743之间。公元700年左右的时候,伦巴第跟教廷开始关系缓和乃至交好,工匠可能来自罗马,而出资人可能想显示自己对古罗马的传承,这样,罗马的基督教化和伦巴第人的罗马化合一起了。
(http://i1.trekearth.com/photos/82818/tempietto.jpg)
Spoleto附近的San Salvatore,是个巴西利卡,西立面上方开了三个窗,三角山墙和半圆拱交错,工艺比较精细,和高卢普瓦捷的Saint-Jean教堂同时代,但是水准不可同日而语。【离罗马近就是不一样!退化都退化得慢一点。而且北方人哪怕想模仿旧形式,也只能自己新造一个,而南方人可以直接去旧建筑扒拉部件材料。】
西立面:(http://tuttoggi.info/upload/images/luoghi/san_salvatore.jpg)
内部:(http://www.umbria24.it/notizie/wp-content/uploads/2012/07/SanSalvatore.jpg)
Benevento的S. Sofia,据说试图学习拜占庭的Hagia Sophia,星状中心平面,内部有两层廊柱。【真看不出哪里像Hagia Sophia来。。。】
平面:(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48/4316046401_642b006b40_o.jpg)
今天的双层廊柱与穹顶,照片上的拱与穹顶结构经过了后世多次改造的,和最初建造的不同:(http://www.juzaphoto.com/galleria.php?l=it&t=196233)
柱子(http://www.duepassinelmistero.com/Nodi%20e%20Colonne.htm)
【主题多么异教的、罗马的,而形式特别不罗马的】柱头(http://www.panoramio.com/photo_explorer#view=photo&position=2518&with_photo_id=6238248&order=date_desc&user=422748)
751年的时候,伦巴第王Aistulf已经攻下拉文纳,他们跟教廷跟拜占庭的关系重又坏了下来。教皇改和法兰克人结盟了。而当法兰克人的首领们来到伦巴第,很为此地的建筑艺术而惊叹,后来的卡洛林文艺复兴有伦巴第根。
700年左右对西欧教堂建筑的历史来说是个重要时代。进入六世纪后,古代晚期(late antique)的建筑繁荣已不再,受过传统训练的工匠都很难找到了。而七世纪,入侵者和本地居民的界限慢慢模糊了,慢慢体现到建筑上,又试图追溯传统,又试图摆脱传统或至少与之保持界限。【多少时代的人都是这样!身份焦虑永远存在。。。】本书作者把700年划作中世纪建筑的起点。
野蛮部族都在竭力罗马化,融合自身传统与罗马传统,各个地区有各自的特色和方式。各部族自身的传统间似乎有个共性:不注重长久的建筑【大概由游牧民族常年不定居造成】,艺术表现在生活用品的装饰细节上,武器啊,腰带啊,肩扣啊(固定tunic用的),【再往远了走,目前还没入侵罗马化地区的,还有维京人的船只啊之类的】。。。(我们本地博物馆有几样藏品给我印象很深)。
1. 图卢兹的La Daurade和科隆的St. Gereon是模仿罗马(romanitas)的重要案例。二者都是五世纪造的,中心布局,内部都曾铺满金碧辉煌的马赛克,浅壁龛也是基督教罗马的传统,都是受到早期基督教在罗马的建筑传统训练的工匠建造的。
St. Gereon的复原模型:(http://www.coellen-cork.com/eng/antike/00_st-gereon.htm)
![]() |
但是创新也在悄悄发生。
2. 西哥特人占领的伊比利亚半岛上
罗马砖被大石块替代,【这会逐渐引发一系列问题,混凝土技术失传之后,砖头的用途受了限制,垒石块不用泥浆,但是要造高大的时候怎么办?技术挑战留给了后世。好在这时候教堂规模还不大。】另外七世纪的时候,出现了马蹄拱(这是现存实例,但是存留史料中记载的马蹄拱设计图最早出现于四世纪,在希腊和高卢地区也偶尔出现过),对当地后世的伊斯兰和基督教建筑都影响。【难道伊斯兰建筑的马蹄拱是倒过来收到基督教建筑的影响的?】另一大不同于罗马建筑的特征,是墙上的浅浮雕装饰带。
案例:
San Fructuoso ,在上述特征外还包括希腊十字平面,这个是romanitas,(当时拜占庭的概念是没有的,有的是“罗马”,不管是拜占庭的还是罗马的,都是“罗马”的),而在创新方面还包括十字交叉被用柱子分隔开,成为独立的空间。
平面:(http://1.bp.blogspot.com/_sD9yQTE5QZQ/SPbaQzOxzXI/AAAAAAAAEI0/SBp0BdiuyFs/s400/Sanfructuoso.jpg)
![]() |
马蹄拱:(http://lh3.ggpht.com/_MIcby7YZXjk/TS9maSUy_eI/AAAAAAAAHDs/fnvPxk0oHys/s800/san%20fructuoso%20de%20Montelios,%20Portugal%20,%20Braga.%20656-665.%20interior4.jpg)
![]() |
San Pedro de la Nave,大石块,极细小的开窗,浮雕,柱头雕饰,波斯影响,人物雕塑在建筑部件中亮相。
平面:(http://www.arquivoltas.com/23-Zamora/SPedroNave%20G07.jpg)
![]() |
(保存完好的外立面:http://4.bp.blogspot.com/-z33E98l2QRw/Tf-fp6e9CVI/AAAAAAAAAJk/QY0P5OClSBM/s1600/San+Pedro+de+la+Nave.jpg)
![]() |
人物雕塑:
亚伯拉罕弑子(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e/ef/Campillo,_Iglesia_de_San_Pedro_de_la_Nave-PM_17891.jpg)
![]() |
但以理在狮坑中(http://1.bp.blogspot.com/_THHBoDIn9hU/TORVRKoTMQI/AAAAAAAACnE/kuXIaCJ7bZg/s1600/sanpedro+daniel.jpg)
![]() |
2. 法兰克人占领的高卢地区
模仿romanitas的企图也很明显,(比如Childeric的墓,比如Clovis模仿康斯坦丁建新都(巴黎)、建造Holy Apostles教堂并作为自己的埋葬处),当时所建教堂中浅壁龛众多。创新之处与西哥特人治下的伊比利亚半岛上有类似,即空间分隔和特有的装饰。
案例:
普瓦捷的Saint-Jean教堂,三角和半圆山墙内的装饰纹样来自经书装饰,石头上各种petit appareil【真是各式零碎混杂!模样古怪之极!】,野蛮人对建筑的结构没兴趣,心思尽花在小打小闹的装饰上面。【哼!让我禁不住想起了卢斯!】
距离巴黎60公里的Saint-Paul at Jouarre,柱头从柯林斯翻新了,加了蛋样和凹槽。墙面的几何拼图装饰性的石艺,和Losch的(卡洛林时代的)Torhalle很像,但没有直接关系。
加了蛋样纹饰和凹槽(flute)的柯林斯柱头改体:(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a/a2/Jouarre_Crypte_Saint_Paul110242.JPG)
![]() |
地下墓室西墙石艺:(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1/Mur_m%C3%A9rovingien_crypte_Saint-Paul_Jouarre.jpg)
![]() |
3. 伦巴第人占领的意大利北部中部
也是想靠某种罗马化取得统治的合法性,(甚至国王都冠Flavius的名号...)
创新案例:
位于Spoleto的小庙(Tempietto del Clitunno),用的(大致)是罗马神庙形式,建在高台上,正面是廊柱,可是入口台阶居然在左右两侧,【罗马神庙都是正面单面台阶入口】,里面是大石块垒的半圆拱顶一通到底,墙面用别处扒皮下来的洞石【罗马的坏习惯一学就会】,正面三角山墙里也是的装饰浮雕,蔓藤啊,十字啊,底下檐饰物也学罗马人刻字,不过刻的是SCS DEUS ANGELORUM QUI FECIT RESURRECTIONEM,下面的廊柱也是别处扒来的,但是排练翻新了花样,绞丝螺旋、鳞片、鳞片、绞丝螺旋。这个异教和基督教建筑的混血儿引起文艺复兴时期不少建筑师的兴趣,阿伯尔蒂,桑伽罗,帕拉迪奥都对着它好一通琢磨,以为是异教神庙改造而成。但事实上呢,碳-14探测界定其中殿年代在603-743之间。公元700年左右的时候,伦巴第跟教廷开始关系缓和乃至交好,工匠可能来自罗马,而出资人可能想显示自己对古罗马的传承,这样,罗马的基督教化和伦巴第人的罗马化合一起了。
(http://i1.trekearth.com/photos/82818/tempietto.jpg)
![]() |
Spoleto附近的San Salvatore,是个巴西利卡,西立面上方开了三个窗,三角山墙和半圆拱交错,工艺比较精细,和高卢普瓦捷的Saint-Jean教堂同时代,但是水准不可同日而语。【离罗马近就是不一样!退化都退化得慢一点。而且北方人哪怕想模仿旧形式,也只能自己新造一个,而南方人可以直接去旧建筑扒拉部件材料。】
西立面:(http://tuttoggi.info/upload/images/luoghi/san_salvatore.jpg)
![]() |
内部:(http://www.umbria24.it/notizie/wp-content/uploads/2012/07/SanSalvatore.jpg)
![]() |
Benevento的S. Sofia,据说试图学习拜占庭的Hagia Sophia,星状中心平面,内部有两层廊柱。【真看不出哪里像Hagia Sophia来。。。】
平面:(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48/4316046401_642b006b40_o.jpg)
![]() |
今天的双层廊柱与穹顶,照片上的拱与穹顶结构经过了后世多次改造的,和最初建造的不同:(http://www.juzaphoto.com/galleria.php?l=it&t=196233)
![]() |
柱子(http://www.duepassinelmistero.com/Nodi%20e%20Colonne.htm)
![]() |
【主题多么异教的、罗马的,而形式特别不罗马的】柱头(http://www.panoramio.com/photo_explorer#view=photo&position=2518&with_photo_id=6238248&order=date_desc&user=422748)
![]() |
751年的时候,伦巴第王Aistulf已经攻下拉文纳,他们跟教廷跟拜占庭的关系重又坏了下来。教皇改和法兰克人结盟了。而当法兰克人的首领们来到伦巴第,很为此地的建筑艺术而惊叹,后来的卡洛林文艺复兴有伦巴第根。
700年左右对西欧教堂建筑的历史来说是个重要时代。进入六世纪后,古代晚期(late antique)的建筑繁荣已不再,受过传统训练的工匠都很难找到了。而七世纪,入侵者和本地居民的界限慢慢模糊了,慢慢体现到建筑上,又试图追溯传统,又试图摆脱传统或至少与之保持界限。【多少时代的人都是这样!身份焦虑永远存在。。。】本书作者把700年划作中世纪建筑的起点。
-
芒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11-24 00:12:58
-
她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10-04 09:37:13
-
冰糖花木鱼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6-25 21:18:17
-
JINLANNN42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6-21 21:15:08
-
仲城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6-20 20:48:29
-
May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6-20 16:58:20
-
Lynnnnn_yang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6-20 13:35:13
-
司空大人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6-20 09:52:42
-
嗣古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6-20 08:15:24
-
crusader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6-20 07:50:57
-
浅黄色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6-20 00:09:33
-
alm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6-19 23:49:09
-
Padparadsch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6-17 20:04:07
-
假玩4HC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6-17 17:09:07
-
天下和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6-09 01:22:54
-
早早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6-09 00:43:42
-
库巴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6-08 23:16:46
-
Azzurripm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6-08 15:26:56
-
山芋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6-08 12:45:06
-
Lulu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6-08 10:31:11
-
royjun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6-08 09:53:07
-
拇指姑娘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6-08 09:51:16
-
Domitianus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6-08 09:46:18
-
蒹葭遇风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6-08 07:26:16
-
卖啤酒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6-08 06:39:34
-
咖啡渣有什么用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6-08 03:26:36
-
alm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6-08 00:38:19
锦瑟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狂迷” (18人喜欢)
- AI接管人类以及今天的苹果树 (32人喜欢)
- 闲聊 (24人喜欢)
- 马勒的外甥女 (100人喜欢)
- 浮云流水 (4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